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教案拔苗助長

成語教案拔苗助長

發布時間: 2020-11-25 14:06:47

A. 大班成語故事教學活動:拔苗助長

拔苗助長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釋】: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成語故事】:

拔苗助長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將苗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這部書中有個故事十分有名: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回到家裡,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軻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們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

B. 作文教學 第二十八課 猜成語游戲

教學目標:學會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把一成語的意思表現出來;初步養成留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傾聽別人的語言等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把細節寫具體、寫生動,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寫出來;
課前准備:四組成語分別是(虎背熊腰 七手八腳 風吹草動 擠眉弄眼 打草驚蛇驚弓之鳥 四腳朝天 掩耳盜鈴 雞飛狗跳 手舞足蹈腰酸腿疼 三頭六臂 一刀兩斷 花好月圓東張西望拔苗助長)、兩個詞語(雞飛蛋打、一箭雙雕)、計時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都學過成語吧!那麼你們的成語學習得如何呢?
學生1:還可以吧!一般我們學過的成語,我幾乎都能掌握。
學生2:我每次來上作文課的時候,老師都會教我們幾個陌生的成語,加深了我對成語的理解和積累。
師:成語的學習是要靠積累的,平時我們看書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成語,同學們有沒有把這些成語及時地記錄下來呢?我看這位同學表現就很好,她准備了一個專門的小筆記本,每次老師上課講過的詞語或是成語,她都會記在本上,這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學們都應該好好向她學習。
師:下面老師想檢驗一下同學們對成語學習的成績,我們先來個小小的測試吧!我們分成兩組,老師准備了一些成語,分別帶動物名稱的成語、描寫表情的成語、天氣情況的、描寫動作的等等,一會兒老師會做出一些相應的動作,看看哪組猜對的多,哪組就獲勝。
(進入游戲,並板書課題)
師:現在啊,請同學們注意看老師的動作和表情,認真聽,根據老師的提示說出相應的成語,好不好啊!(老師比劃學生猜:一箭雙雕雞飛蛋打……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
二、啟思引路。
師:游戲結束了,恭喜獲勝的小組,看來你們對成語的學習還是比較扎實的。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都是怎麼表現這些成語的?你們說要想讓同學又快又准確地猜出成語可以用哪些方法啊?
(指名說:說意思、打手勢、做表情、動作、描述……)
教師創設采訪情境,激勵學生。
(師扮記者,分別采訪獲勝和失利組,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等。)
指導學生表達:
a)說片斷
師:在剛才的比賽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其中讓你覺得最有趣的又是哪個環節?(適當的提示,力求讓學生將印象最深的那個情節說得清楚、明白、完整。)
b)寫一寫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可以討論,也可以獨立完成,把印象最深的那個片斷寫出來吧。(生自由寫,師巡迴指導)
c)交流
指名說話、點撥(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的變化來把片斷寫具體)。
三、交流廣場。
1.我有好題目。
師:同學們想給自己的文章起個什麼樣的名字?
參考題目:精彩的考試 另類的測試 激動人心的比賽 猜成語
2.我有好詞語。
師:看了剛才的比賽後,你能用一兩個詞來概括自己的感受?
參考詞語:獨特 手舞足蹈 緊張 激動人心 刺激 團結一心
四、構思寫作。
師:只要我們在剛才的片斷前寫上在游戲之前的准備,在片斷後補上游戲結束後的感想或啟發,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指導學生如何把作文寫完整)
五、批閱作文。
六、教師講評。
1.要有具體而細致的描述。
具體而細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動的必要條件。抽象籠統,沒有具體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讀者。每段三五句,一共寫了十來段,都是乾巴巴的條條,內容不實在,缺少形象性。
2.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
作文有著極為廣泛的選材天地,但這並不是說它可以想到什麼寫什麼,它和其他類型的作文一樣,也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所選的材料必須圍繞這個主題。
3.入題要快。
寫這類作文,最好直接從場面和情節入手,摒棄一切套話。但有些同學的作文開場白太多,慢吞吞地說了一大堆多餘的話,先繞了幾個圈子,然後再入題,羅里羅嗦,很不簡潔。

C.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1、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2、釋義

宋國有個人憂慮他的禾苗不長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地回到家,然後對他的家裡人說:「今天太累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快步去到田裡查看禾苗的情況,禾苗都已經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3)成語教案拔苗助長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1、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

2、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3、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D. 人教版三年級課文 是拔苗助長還是揠苗助長要原文!!!不是教案!!!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地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況,禾苗卻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參考資料:網路

E.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成語教學

學習成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能將所學的成語在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很自然地表現出來,那才是成功地學會了成語。教學這4個成語,我採用了環環鏈接的方式,幾乎花了我大半課時間,想想是很值得的。一、在朗讀中初步理解意思學習成語首先得會讀,我引導孩子藉助拼音嘗試朗讀成語,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孩子們逐步熟悉了成語。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分解成語,依據字,憑借自己的感悟猜猜成語的大概意思。這四個成語還是比較淺顯的,孩子們通過字面意思就能知道整體大概意思。這一環節是簡單且順利的。二、在情境中鞏固理解意思創設良好的情境是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幫助孩子學習的一種方法。我主要創設了兩個情境:1.依託生活,想像成語所表達的場面。即以生活為源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努力回憶生活中的場景,找尋成語所表達的意思的情景。比如我問孩子:「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在什麼情況下是欣喜若狂的?」孩子們開始思考,有的說自己考試拿了一百分的時候,有的說爸爸中了彩票的時候,有的說媽媽看到孩子比賽得獎的時候,等等。孩子的正確回答是對成語意思的最好詮釋,也向運用邁進了一步。2.憑借圖畫,感悟成語所表達的場面。即以教材提供的圖畫為媒介,和孩子一起描述圖中的場景,再次理解和感悟成語所表達的意思。當和孩子以銜接的方式展開對圖畫的描述時,孩子們的情緒是激動的,因為圖中的場景他們曾在電視畫面中見過,盡管他們還小不是很熟悉,不是太理解奧運,但是最起碼印象不是模糊的。在圖中,他們能體會人群中的歡聲雷動,他們能看到人們的欣喜若狂與載歌載舞,能想像到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火輝煌。此時,成語的意思他們完全明白了,也基本能運用了。三、在寫話中學會運用成語為了讓孩子們能比較熟練地運用這幾個成語,我又臨時多加了時間與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說話訓練。還是以教材提供的圖為素材,對剛才創設的情境潤色,將圖上的內容完整地串聯起來,形成一篇小作文。說的時候,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我鼓勵孩子們邊說邊表演,採用「你說我接」的方式慢慢引領,這樣互動了三、四遍,孩子們不需要我的提醒就能完整地說下來了。我想這樣的一次說話,會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知道這幾個成語該如何運用。

F. 成語故事拔苗助長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內寫意圖、完成教容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G. 誰能幫我找下《揠苗助長》的詳細教案

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重點、難點

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小朋友們應該都聽過許多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課件出示課題)

師:有沒有聽說過這則寓言?誰能說說? (請一位小朋友講)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多多少少了解這則寓言。

2、揭題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故事。

讀課題:個別讀 齊讀

二、初讀

1、聽課文錄音

師:我們先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2、自讀課文

師:好聽嗎?

師:趕快讀一讀這個故事,把生字讀正確,難的句子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① 學生領讀

師:誰來當一下小老師,帶小朋友們讀一讀這些生字?

② 看生字卡,齊讀生字

③ 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④ 開小火車讀生字、詞語

三、深入學習課文

師:讓我們來細細地看看這個故事是怎樣發展的。

I.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師:你知道了什麼?

師:種田人為什麼要幫助禾苗生長?

師: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 (焦急)

師:哪裡看出他很焦急?

A. 巴望:

師:給它找個近義詞吧。 (盼望)

B. 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讀出他的著急。

師:今天看……(明天看)……天天去看。

一起讀一讀,讀出他的著急。

C.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師:讀出他的焦急

好像:其實是長高了,只是……(長得很慢)

師:天天去看……(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

師:從一點兒你感覺到什麼?

師:他真是太……(急了)

師:自己讀一讀第二句話(以各種形式多讀幾次)

2、把1、2兩句合起來齊讀一下,讀出種田人的焦急

3、師:一個人著急的時候,你猜猜他會有什麼動作?

師:再想像一下,他看著禾苗會怎麼想呢?他可能會對著禾苗說些什麼呀?

4、師:這個人真的很急,在田邊轉來轉去,讀一讀

師:這里有個詞語,自己跟自己說話,是……(自言自語)

師:那應該怎麼讀呢?(輕一點)試試看(讀一讀這句話)

師:誰能來模仿一下他的樣子

再一起讀一讀

II. 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他想啊想啊,你看他怎麼了? (出示圖片) (很高興)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會寫四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續編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於求成,要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齊讀課題。學習「揠」。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字音讀准確。
2. 相信小朋友們已經把課文讀會了,要是課文里的詞娃娃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嗎?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焦急 喘氣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語 白費 筋疲力盡 總算
生認讀,多種形式讀。
3.寫寫「費、算」。
3.請同桌互讀課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准確。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完課文,小朋友們能給「揠苗助長」換個詞語說說嗎?(拔苗助長)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嗎?
2.那個人為什麼要幫助禾苗長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裡去看。」
(1) 「巴望」是什麼意思?你能換個詞語說嗎?希望、盼望、渴望。寫寫「望」
(2)誰來讀一讀?
(3)農夫天天到田裡去看,他的心情會怎樣?(焦急)
(4)農夫這么心急,會對禾苗說些什麼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像的長得那麼高了嗎?
出示「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1)禾苗真的一點兒也沒長高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禾苗實際是長高了,「好像」一詞就說明禾苗是在不斷生長,只不過速度不像這個人想像的那麼快。
(2)比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嗎?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3)你發現了什麼?你覺得哪句更加確切?
4.這個時候他的心情會怎麼樣?(焦急)誰來給它找找近義詞?(著急)
寫「焦」。
從哪裡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1) 誰願意來讀一讀?
(2)再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像一下他當時的樣子。
(3)誰願意來邊讀邊演一演?
(4)齊讀,看看能不能把這個人焦急的心情讀出來。
5.齊讀第一自然段。
6.農夫看到禾苗長得這么慢,他心裡非常(焦急)。板書:焦急
四.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
過渡:讀2.3自然段,說說他是怎麼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說他是怎麼做的?板書:拔苗
2.你有什麼不懂的詞語嗎?(筋疲力盡、喘氣)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裡呢?(高興)所以這兩段讀時要又累又高興,自己去試一試。
4.陳老師想來讀一讀,師范讀。誰願意來挑戰陳老師?
五.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點明寓言。
1.他這么高興,這么得意,可是結果呢?板書:(枯死)
出示最後一段。
2.他的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訴了農夫,想想農夫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又會怎麼想呢?
3.他的鄰居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後,會怎麼跟他說呢?
4.師小結:是啊,小朋友們,禾苗長大,要經過生根發芽,長出小苗後,農民伯伯還要經常給它們鋤草,施肥,捉蟲,這樣它們才會慢慢地長大。這位農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會都枯死了。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太著急了好事也往往會變成壞事。(板書:急於求成,反成壞事。)
六.續編故事。
1. 農夫聽了他們的話,以後會怎麼做呢?請四人小組討論,給這則寓言續編故事。
出示:第二年,農夫又開始種禾苗了,( )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編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能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我們就稱它為「寓言」,出示課題「寓言兩則」。讀一讀。
今天我們學的就是第一則寓言故事,還有一則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下課後小朋友也可以通過讀《伊索寓言》,網上查

師:從哪裡看出來的? (看圖說)

師:我們看一下,他到底想出了個什麼辦法?(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1、筋疲力盡:很累,好象力氣也用完了

2、急忙跑到田裡

3、一棵一棵:生怕漏了一棵

4、終於:說明他想了很久

5、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

師:累不累?

師:怪不得都怎麼樣了……(筋疲力盡)

6、往高里拔:拔得高,時間用得久 )

師:誰能把剛才體會到的勞累用朗讀表現出來?

師:體會到了他拔禾苗累嗎?

個別讀,小組讀

師:雖然他很累,但他覺得自己累得怎麼樣,再看看圖,他的表情……

師:他看見禾苗這么高,他會怎麼想? (出示圖片)

師:他洋洋得意地誇起自己來(出示圖2)

師:他會怎麼誇自己? (個別說)

師:把心裡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III.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師:他這份好的心情啊,一直保持到了家裡。他會對他的妻子、兒子怎麼說呢?

生說

師:讀一讀,他是怎麼說的(第三自然段)

師:從他的話里你知道了? (生說)

師:都感覺到他雖然累,但是很值得的。

請學生讀一讀

師生合作讀

師:今天,你氣喘吁吁地,到哪裡去了呀?

生:……

師:種田人那麼高興,他的家裡人是不是也和他一樣想呢?(兒子不明白,十分奇怪)

師:第二天他去看,看到了什麼?(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說)

師:是呀,禾苗都沒精打彩了

師:看看,父子倆怎麼樣?(出示圖片)

師:這個孩子哭著說了什麼?

IV. 寓意學習

師:學到這里,老師想問問你們,種田人把禾苗拔高,為什麼第二天會枯死?

生自由回答

師:禾苗應該是怎麼長的/(慢慢地)

師:一點兒一點兒長高

師:今天這個故事屬於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師:這個道理呀,就是寓言的寓意。

師: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違反了禾苗生長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

齊讀寓意

師:我們不能違反禾苗的……(生長規律)

師:違反了它的規律,急於求成,那會誤大事。

在生活中我們也形容這些違反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的事情為揠苗助長。

H. 2.《揠苗助長》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1、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

I. 《揠苗助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托班英語成語故事教案:《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 有個急性子的宋國人回,日夜盼望稻田答里的稻子快些長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長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樣長的那麼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妙計: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從土裡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幹了一整天!不過,田裡的稻子倒是.....·《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慨嘆:孩子學了多年的語文,可語文水平依舊不能如人意!於是改革前沿的語文教師,盡顯其能,積極探索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途徑。 對於學生來說,興趣永遠是學習的第一任老師。借用布魯納的一句話: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聽《揠苗助長》之感 聽《揠苗助長》之感 最近,聽了幾次課,聽了兩節《揠苗助長》,分別是金老師和曹老師的。他們各有千秋。 金老師的課比較完整而深入。從基礎的生字、詞語,到重點句的理解,再到道理的解釋,環環相扣,層層.....·評課——《揠苗助長》

J. 幼兒園成語教案及反思

在《光的故事》的活動中涉及到兩個成語故事,由於這兩個成語故事淺顯易懂,內容也受小朋友的喜愛,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興趣,我也因此引出了對成語故事的學習。 我覺得對大班幼兒,可以開展成語故事的教學。成語故事短小精悍,但是意義深厚,對幼兒進行教學,可以讓他們學到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雖然成語故事的語言有些文言文的特點,但是只要讓幼兒多接觸,還是能夠理解的。況且有許多成語故事已經翻譯成白話文了。即使是夾雜少許文言文的語言,讓幼兒接觸一下,也是很好的。能夠幫助他們學習這種語言的特點,對今後的語言學習也是有好處的。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幼兒擴大知識面,了解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很有好處。 成語故事的學習,我覺得讓孩子在家裡學習,形式比較好。因為,在家裡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內容,並且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效果會更好,而且可以讓孩子將學到的成語故事到幼兒園來進行分享,這也能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慾望。另外,我們還要將小朋友學會的成語故事進行收集,然後展示出來給全體幼兒看,這樣能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現在,我每周安排兩次讓小朋友到家裡學習成語,他們能夠學到很多的成語,比如《守株待兔》、《掩耳盜鈴》、《拔苗助長》、《濫竽充數》等等成語,都是小朋友能理解的,又有故事情節的,小朋友喜歡聽的成語故事。他們學會之後,到幼兒園來講述,大家也能聽得懂。偶爾我會叫幾個小朋友解釋一下這個成語的意思,他們也能簡單地解釋清楚。 對學習成語,家長的反應也很好。這也可以說是我們一個新的嘗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