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人什麼足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成語人什麼足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5 19:32:22

㈠ 什麼什麼什麼足的成語

挨肩並足 形容人群擁擠。
安分知足 安於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指辦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赤繩系足 赤繩:紅繩;系:結、扣。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捶胸頓足 捶:敲打;頓:跺。敲胸口,跺雙腳。形容非常懊喪,或非常悲痛。
杜口裹足 杜口:閉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閉著嘴不敢說,停住腳不敢走。比喻有顧慮而不敢接近,遠遠避開。
富在知足 有了財富之後,要知道滿足,不要貪得無厭。
高材捷足 高材:才能高;捷足:邁步快。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高材疾足 高材:才能高;疾足:邁步快。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紅繩系足 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畫蛇添足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家給民足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給人足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九鼎不足為重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救經引足 引:拉;經:縊死。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越做越離目的越遠。
舉手投足 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科頭跣足 光著頭赤著腳。
美中不足 大體很好,但還有不足。
胼手胝足 胼、胝:老繭。手腳上磨出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品頭評足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對人對事任意挑剔。
評頭論足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
評頭品足 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
千里之足 原指千里馬。後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親如手足 象兄弟一樣的親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誼深厚。
情同手足 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樣。
人給家足 給:富裕,充足。家家戶戶豐衣足食。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獲。
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三分鼎足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上方不足,下比有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神氣十足 形容擺出一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樣子。
貪心不足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惟日不足 惟:只;足:夠。只覺時日不夠。
先天不足 先天:人或動物的胚胎時期。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就不好。後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脅肩累足 脅肩:聳起肩膀;累足:並著雙腳。縮著肩膀,重迭著腳(不敢正立)。形容恐懼的樣子。
心滿意足 形容心中非常滿意。
一夔已足 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㈡ 成語品首品足是啥意思

沒有這個成語,
應是:品頭論足
[讀音][pǐn tóu lùn zú]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內體態。現亦比喻在小容節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

㈢ 成語 足什麼意思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足兵足食 糧食、軍備充足。
出處:宋·胡錡《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食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足不出戶 腳不跨出家門。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足不出門 不出大門一步。指閉門自守。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足不窺戶 不出大門一步。指閉門自守。
出處: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足不履影 比喻循規蹈矩。
出處:《孔子家語·弟子行》:「自見孔子,出入於戶,未嘗越禮,往來過之,足不履影。」
足不逾戶 不出大門一步。指閉門自守。
出處:《南齊書·高逸傳·何求》:「仍住吳,居波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
足尺加二 比喻過分、過頭。
出處:高陽《慈禧前傳》十:「在恭王自己接見的賀客中,有人說要請大格格出來,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賀;只這原是足尺加二的趨奉,但正如俗話所說的,『馬屁拍在馬腳上』,惹得恭王大為不悅。」
足蹈手舞 猶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悅到極點時的樣子。
出處:唐·陸贄《聖人苑中射落飛雁賦》:「聞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駭心惕。」
足高氣強 猶言趾高氣揚。
出處: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伐衛》:「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氣強,有伐國之志也。」

㈣ 成語不一而足是什麼意思

不一而足[ bù yī ér zú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bù yī ér zú ]

  • 足:充足。 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 出 處

    《公羊傳·文公九年》:「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 句

    他喜愛小說,家裡收藏了各種小說,古今中外的都有,~。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恆河沙數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層出不窮不壹而足不可勝數所在多有舉不勝舉

    反義詞

    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㈤ 什麼什麼什麼人。從下面字填個成語1足2新3立4後5故6甘7不

這兩個成語應該是:
1.不甘後人;

2.革故立新。

至於那個「什麼什麼什麼人」,是什麼鬼?不明白你說的什麼意思。

㈥ 成語求知慾足是什麼意思

安分守己 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出處: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安分知足 安於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出處:宋·洪邁《容齋隨筆·三筆·人當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終身不渝。」
安貧守道 安於貧窮,恪守信仰。
出處:宋·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安時處順 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出處:《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安於現狀 對目前的情況習慣了,不願改變。
出處:劉少奇《論黨》:「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於現狀。」
安於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進取。
出處: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二書》:「臣恭惟皇帝陛下厲志復仇,不肯即安於一隅,是有功於社稷也。」
安之若素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出處:清·范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避世金馬 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㈦ 成語什麼足什麼

不足掛齒: 不足:不值得;掛齒:放在嘴上講。表示不值得一提。
不足為憑: 不能當作憑證或根據。
不足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麼奇怪的。
不足為訓: 足:夠得上;訓:法則,典範。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或榜樣。
抵足而眠: 腳對著腳,同榻而睡。形容關系親密,情意深厚。
鼎足而立: 象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裹足不前: 裹:纏。停步不前,好象腳被纏住了一樣。
何足掛齒: 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哪裡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何足介意: 指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捷足先得: 捷:快;足:腳步。比喻行動快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東西。
捷足先登: 比喻行動快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東西。
酒足飯飽: 酒已盡量,飯也吃飽。形容吃飽喝足。
舉足輕重: 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立足之地: 站腳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處所。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手足無措: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手足之情: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無足輕重: 沒有它並不輕些,有它也並不重些。指無關緊要。
削足適履: 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知足常樂: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
礙足礙手: 礙:阻礙。妨礙別人做事。同「礙手礙腳」。
不足為怪: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蟲名,軀干計二十節,切斷後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不僵: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
不足輕重: 猶言無關緊要。
百足之蟲: 百足:一種多節多足的爬蟲,即馬陸。比喻有實力基礎的勢力,雖一時敗落,但不會很快徹底垮台。也指某一惡勢力被摧垮後餘孽尚存。
不足與謀: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不足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於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㈧ 什麼什麼足的成語

XX足的成語

美中不足、
神氣十足、
心滿意足、
科頭跣足、
胼手胝足、
家給人足、
畫蛇添足、
舉手投足、
心有餘而力不足、
先天不足、
情同手足、
辭簡意足、
富在知足、
貪心不足、
赤繩綰足、
引手投足、
圓首方足、
龍首豕足、
惟日不足、
振衣濯足、
魚腸雁足、
親若手足、
炙膚皸足、
千里之足、
十相俱足、
一夔自足、
躡手躡足、
杜口裹足、
紅繩系足、
如手如足

㈨ 足什麼什麼戶成語大全

足不出戶_成語解釋
【拼音】:zú bù chū hù
【釋義】:腳不跨出家門。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