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什麼不什麼事

成語什麼不什麼事

發布時間: 2020-11-25 19:54:01

㈠ 什麼不什麼沒成語

無惡不作
沒有哪件壞事不幹的。指干盡了壞事。無風不起浪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無堅不摧
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無孔不入
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鑽。無奇不有
什麼奇怪的事物都有。無巧不成書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無事不登三寶殿
比喻沒事不上門。無所不包
沒有什麼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東西非常多。無所不可
沒有什麼不可的。無所不能
沒有什麼不能做的。指樣樣能做。無所不通
通:通曉。沒有什麼不通曉。形容知道的東西很多。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無所不用其極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無所不有
什麼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無所不在
到處都存在,到處都有。無所不至
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麼壞事都做絕了。無往不利
所到之處,沒有不順利的。指處處行得通,辦得好。無往不勝
無論到哪兒都勝利。指到各處都行得通,辦得好。無微不至
微:微細;至:到。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無鹽不解淡
比喻不下本錢就辦不成事。無一不知
沒有什麼不知道的。形容知識豐富。無般不識
猶百般,用盡方法。無大不大
指極大。無毒不丈夫
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無惡不為
沒有哪件壞事不幹的。指干盡了壞事。同「無惡不作」。無惡不造
沒有哪件壞事不幹的。指干盡了壞事。同「無惡不作」。無乎不可
猶無可無不可。指聽任。無堅不陷
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同「無堅不摧」。無可不可
①無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猶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緒激動至極。無空不入
比喻有空子就鑽。同「無孔不入」。

㈡ 什麼不什麼成語

愛不忍釋 對所喜歡的物品,愛得拿在手裡久久不肯放下。

愛不釋手 釋:放下。喜愛得捨不得放手。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傲不可長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無一次失誤。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一存 一百個裡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悲不自勝 勝:能承受。悲傷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極度悲傷。

必不撓北 撓北:敗北,作戰失敗。必定不會失敗。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兵不厭詐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兵不由將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慘不忍睹 睹:看。凄慘得叫人不忍心看。

慘不忍聞 聞:聽。凄慘得叫人不忍心聽。

蟬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秤不離砣 比喻事物有連帶關系。也形容兩人關系親密,經常不離開。

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受不了或擔當不起。

臭不可當 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臭不可聞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唇不離腮 比喻關系親近,經常待在一起。

辭不達意 辭:言辭;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詞不逮理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猝不及防 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道不拾遺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得不償失 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動不失時 時:時宜,時機。行動不失時機。指不做不切合時宜的事。

罰不當罪 當:相當,抵擋。處罰和罪行不相當。

罰不責眾 罰:懲罰;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片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採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法不阿貴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不徇情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防不及防 防:防備。指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防不勝防 防:防備;勝:盡。形容防備不過來。

憤不欲生 悲憤或氣憤行不願再活下去了。形容極度氣憤。

奮不顧身 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鋒不可當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風不鳴條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比喻社會安定。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蓋不由己 蓋:承上文申說理由和原因;由:聽命,順從。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敢不承命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麼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麼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高不成,低不就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認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選擇工作或配偶)。

高不可攀 攀:抓住高處的東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各不相謀 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各不相讓 讓:歉讓。互不謙讓、讓步。

供不應求 供:供給,供應;求:需求,需要。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寡不敵眾 寡:少;敵:抵擋;眾:多。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發展變化跟預料的一樣。

海不揚波 比喻太平無事。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毫不諱言 諱言:有顧慮,不願把真實情況說出來。絲毫也沒有隱諱不說的。

呼不給吸 形容嚇得來不及喘氣。

虎不食兒 老虎兇猛殘忍,但並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華不再揚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裡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話不投機 投機:意見相合。形容話說不到一起。

緩不濟急 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慌不擇路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悔不當初 悔:後悔;當初:開頭,起初。後悔不在當初採取另一種行動。

魂不附體 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軀殼。靈魂離開了軀殼。指人之將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禍不單行 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㈢ 什麼事什麼什麼的成語

息事寧人,萬事如意,萬事亨通,尋事生非
萬事大吉,多事之秋,

㈣ 有什麼事都不說的成語

默默無語




【解釋】默默:不說話的樣子。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楊御史見蘇御史詞色不順,便默默無語。」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沉默不說話
【近義詞】默默無言
【反義詞】口若懸河
【例句】王朔《我是你爸爸》:「見男孩們默默無語束手無策,便決意自己挺身而出。」

㈤ 什麼什麼不什麼四字成語

情不自抄禁、
勢不襲兩立、
身不由己、
勢不可擋、
文不加點、
樂不思蜀、
微不足道、
愛不釋手、
瑕不掩瑜、
高不可攀、
道不同不相為謀、
理不勝辭、
美不勝收、
迫不及待、
時不我待、
入不敷出、
漫不經心、
詞不達意、
刻不容緩、
怒不可遏、
目不暇接、
銳不可當、
恬不知恥、
俗不可耐、
言不由衷、
堅不可摧、
兵不厭詐、
力不從心、
心不在焉、
少不更事

㈥ 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的成語

一事無成
意思: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拼音:yī
shì

chéng
出處: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㈦ 形容「發生了事情卻什麼都不做,沒有任何行動。」的成語有哪些

  1. 無動於衷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wú dòng yú zhōng ]

  • 衷:內心。 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 【解釋】:衷:內心。心裡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於中了。」

  • 【示例】:面對集體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我們怎麼能~呢?

  • 出 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默然良久;若不能無動於衷者。」

    例 句

    對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我們不能熟視無睹,~。

2.袖手旁觀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 【解釋】: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 【出自】: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 【示例】:蓀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樣,我不能~。
    ◎茅盾《子夜》四

  •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出 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

    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隔岸觀火 見死不救 八方支援 漠不關心 趁火打劫

    3.見死不救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jiàn sǐ bù jiù ]

    • 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 【解釋】: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 【出自】: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你做的今見死不救,羞見這桃園中殺馬宰烏牛。」

    • 【示例】:周金大哥死在國民黨軍閥、官僚手裡,你們~。
      ◎歐陽山《三家巷》三一

    •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冷酷無情

    • 出 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你做的個見死不救;可不羞殺桃園中殺白馬;宰烏牛。」

      例 句

      看到一位老大爺昏倒在路邊,我豈有~之理?

      4.隔岸觀火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gé àn guān huǒ ]

      • 隔著河看人家著火。 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熱鬧。

      • 【解釋】:隔著河看人家著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熱鬧。

      • 【出自】:唐·乾康《投謁齊已》:「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 【示例】:他原是在~呀。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出 處

        唐·乾康《投謁齊己》:「隔岸紅塵忙似火;當斬青嶂冷如冰。」

        例 句

        在別人危難的時候,我們應挺身而出熱情幫助,而不能~無動於衷。

        5.漠不關心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mò bù guān xīn ]

        • 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 【解釋】: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 【出自】:葉聖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異國的故事,漠不關心。」

        •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出 處

          明·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例 句

          對別人~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關心。

㈧ 表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成語有哪些

1.一無所知

【拼音】: yī wú suǒ zhī

【解釋】: 什麼也不知道。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學生望後便倒,扶起,良久方醒。問之一無所知。」

2.一竅不通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釋】: 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出處】: 《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

3.目不識丁

【拼音】: mù bù shí dīng

【解釋】: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出處】: 《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㈨ 求成語"不什麼無事"

沒有"不什麼無事"的成語,常見的類似成語是「平安無事」。

平安無事

【拼音】: píng ān wú shì

【解釋】: 平平安安,沒出什麼事故。

【出處】: 元·無名氏《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二折:「哥哥將令,著兄弟巡界河去,平安無事,回哥哥的話來。」

【舉例造句】: 我把選書的九十幾兩銀子給了他,才買回這個東西來,而今幸得平安無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拼音代碼】: paws

【近義詞】:安然無恙、風平浪靜

【反義詞】:九死一生

【歇後語】: 眼前無戰火,身後無追兵

【燈謎】: 安全員下崗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安全

㈩ 形容什麼都不會的成語有哪些

一事無成、事事無成、一無所成、一無所長、一無所能
一、一事無成 [ yī shì wú chéng ]
【解釋】: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譯文】:鬢毛不覺得白了起來,一事沒有成就百件事情沒有結果。
二、事事無成 [ shì shì wú chéng ]
【解釋】: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出自】:唐·白居易《醉吟》詩:「事事無成身也老,醉鄉不去欲何歸。」
【譯文】:事事無成的我已經老了,不去想怎麼才能回到家鄉。
三、一無所成 [ yī wú suǒ chéng ]
【解釋】:一點沒有成就。
【出自】:清·黃遵楷《跋》:「讀先兄病篤之書,謂平生懷抱,一無所成,惟近古體詩能自立耳。」
【譯文】:讀之前哥哥病重時候寫的書,他的平生懷負,一個都沒有完成,只有近古的體裁詩句能夠自立了。
四、一無所長 [ yī wú suǒ cháng ]
【解釋】:沒有一點兒專長。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回:「那日記當中,提到他那位葉妹夫,便說他年輕而紈褲習氣太重,除應酬外,乃一無所長,又性根未定,喜怒無常雲雲。
五、一無所能 [ yī wú suǒ néng ]
【解釋】:什麼能耐也沒有。
【出自】: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上·定數》:「又蘇州葉某者,性迂拙,一無所能,其父死,既無產業,且有逋負。」
【譯文】:另外蘇州葉我的,性情迂闊拙,一無所能,他的父親死了,既然沒有產業,而且有拖欠。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