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什麼而不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成語什麼而不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5 20:21:03

1. 不什麼而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得而知】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
【不寒而慄】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歡而散】散:離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勞而獲】獲: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不期而會】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不期而同】指不約而同。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不宣而戰】指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不翼而飛】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不約而同】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不葯而愈】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不戰而潰】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

2. 什麼而不傷成語有哪些

哀而不傷
āiérbùshāng
[釋義]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後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語出] 《論語·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 哀;不能寫作「衷」或「衰」;傷;不能寫作「份」。
[近義] 哀感頑艷
[反義] 亡國之音
[用法] 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度或不及的地方。一般作主語;分句。
[結構] 復句式。
[例句] 《松花江上》這支歌;雖然傾訴了人民家園淪喪、流離失所之苦;但卻~;激起了無數抗日誌士的反抗怒火。
[英譯] mourfulbutnotdistressing

3. 不什麼而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不脛而走
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期而會
期:約會。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或自動聚集
不期而同
期:約定期限。指不約而同
不言而諭
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
不葯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不謀而同
不寒而慄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歡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教而殺
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不教而誅
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不可同日而語
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並論,不能相比。
不勞而獲
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不謀而合
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不期而遇
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不期然而然
沒有想到是這樣而竟然是這樣。
不言而信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麼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不一而足
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不翼而飛
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4. 不什麼而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不勞而獲、不辭而別、不得而知、不歡而散、不葯而愈
一、不勞而獲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釋】專:獲屬: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出自】:春秋 孔子《孔子家語·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譯文】:所要求的太過於接近,是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不辭而別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釋】: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出自】: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一折:「報老爺得知,王粲不辭而別去了。」
三、不得而知 [ bù dé ér zhī ]

【解釋】: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
【出自】:唐·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譯文】:所以即使勸阻並討論,讓人沒有辦法知道。
四、不歡而散 [ bù huān ér sàn ]

【解釋】:散:離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通言·黃秀才徼靈玉馬墜》:「眾客咸不歡而散。」
五、不葯而愈 [ bù yào ér yù ]

【解釋】: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慮,世妹之病,大約可以不葯而愈。」

5. 帶「不」和「而」的成語有哪些

1、不壹而足

讀音:[ bù yī ér zú ]

釋義:足:充足。 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同「不一而足」。

2、不言而諭

讀音:[ bù yán ér yù ]

釋義: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3、不約而同

讀音:[ bù yuē ér tóng ]

釋義:約:相約。 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4、不辭而別

讀音:[ bù cí ér bié ]

釋義: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5、不葯而愈

讀音:[ bù yào ér yù ]

釋義: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6. 不什麼而什麼的四字成語有什麼

  1. 不翼而飛

  2. 不脛而走

  3. 不謀而合

  4. 不約而同

  5. 不言而喻

  6. 不期而遇

  7. 不得而知

  8. 不勞而獲

  9. 不惡而嚴

  10. 不寒而慄

  11. 不宣而戰

  12. 不歡而散

  13. 不教而誅

  14. 不教而殺

  15. 不戰而潰

7. 不什麼而什麼有什麼成語

不寒而慄
栗:畏懼,發抖。 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例句]
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不寒而慄。
[近義]
毛骨悚然 膽戰心驚 心驚肉跳 提心吊膽 ...
[反義]
臨危不懼 無所畏懼

8. 什麼而不什麼的成語有哪些例:鍥而不舍

哀而不傷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備而不用 准備好了,以備急用,眼下暫存不用。
避而不談 躲避開而不肯說。指有意迴避事實。
博而不精 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博而寡要 學識豐富,但不得要領。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存而不論 豐:保留。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大而化之 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大而無當 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淡而不厭 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
淡而無味 淡:薄,與「濃」相對。菜餚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道而不徑 道:走路。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得而復失 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級,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斗而鑄錐 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篤而論之 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犯而不校 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伏而咶天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無法達到目的。
恭而有禮 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公而忘私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
過而能改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合而為一 把散亂的事物合在一起。
和而不唱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華而不實 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惠而不費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兼而有之 指同時佔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敬而遠之 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久而久之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譎而不正 譎:欺詐。詭詐而不正派。
渴而掘井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困而不學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困而學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來而不往非禮也 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勞而無功 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老而不死 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術的話,後亦指年老而不利於社會國家或拖累後輩。
樂而不淫 快樂而不過分。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
樂而忘返 非常快樂,竟忘記回家。形容沉迷於某種場合,捨不得離開。
秘而不宣 宣:公開說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苗而不秀 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涅而不緇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貧而樂道 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強而後可 強:硬要,迫使。經強求後才答應。
鍥而不舍 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輕而易舉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窮而後工 舊時認為文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
取而代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群而不黨 群:合群。與眾合群,不結私黨。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生而知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食而不化 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視而不見 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
述而不作 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死而後已 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死而無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聽而不聞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挺而走險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
鋌而走險 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
望而卻步 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後退縮。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顯而易見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楚。
信而好古 信:相信;好:愛好。相信並愛好古代的東西。
信而有徵 信:確實;征:征驗,證據。可靠而且有證據。
秀而不實 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並無成就。
懸而未決 一直拖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
學而不厭 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學而時習之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學而優則仕 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
謔而不虐 謔:開玩笑。開玩笑而不使人難堪。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一而再,再而三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引而不發 引:拉弓;發:射箭。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於啟發引導。也比喻做好准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
勇而無謀 謀:計謀。雖然勇敢,但沒有智謀。
執而不化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周而不比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周而復始 周:環繞一圈;復:又,再。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循環。
總而言之 總的說起來。
坐而論道 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斃而後已 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斗終生,至死才罷休。
秘而不露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秘而不言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
脆而不堅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斗而鑄兵 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同「斗而鑄錐」。
犯而勿校 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同「犯而不校」。
分而治之 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後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浮而不實 形容知識淺薄,基礎不扎實;形容作風浮泛,不深入不踏實。
改而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同「改弦更張」。
高而不危 身居高位而沒有傾覆的危險。
顧而言他 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同「顧左右而言他」。
貴而賤目 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
國而忘家 指為國事而忘其家。
貨而不售 想賣卻賣不出去。貨:賣。
渴而穿井 比喻事先沒准備,臨時才想辦法。
老而不死是為賊 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樂而不荒 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同「樂而不淫」。
樂而不厭 喜愛而不厭倦。
樂而忘死 形容胸襟曠達,忘懷一切。
廉而不劌 廉:廉潔;劌:割傷,刺傷。有棱邊而不至於割傷別人。比喻為人廉正寬厚。
迷而不返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
滿而不溢 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於節制守度。
沒而不朽 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績、文章永存人間。
迷而不反 迷路後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迷而知反 迷路後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迷而知返 迷路後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敏而好學 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默而識之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泥而不滓 染而不黑。比喻潔身自好,不受壞的影響。泥,通「涅」。染黑。滓,通「緇」。黑色。
涅而不淄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同「涅而不緇」。
貧而無諂 指雖然貧窮卻不巴結奉承。
品而第之 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後確定他的等級。
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施而不費 施: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死而不朽 指身雖死而言論、事業等長存。
死而復生 死去了又活過來,形容生命不息。
死而無怨 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願。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貪而無信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
推而廣之 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笑而不答 只是微笑著,不作正面回答。
信而有證 真實而有根據。
言而不信 說話不講信用。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要而論之 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一而二,二而三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一而二,二而一 兩件事看似不同,實際上卻相同。
一而光 比喻徹底清除。同「一掃而空」。
尤而效之 指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質而不俚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朴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坐而待斃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坐而待弊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措施。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9. 不什麼而什麼的詞語成語有哪些

不辭而別】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得而知】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
【不寒而慄】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歡而散】散:離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不謀而合】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勞而獲】獲: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不期而會】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不期而同】指不約而同。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不宣而戰】指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不翼而飛】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不約而同】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不葯而愈】生病不用吃葯而自行痊癒。
【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不戰而潰】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