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死什麼生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成語死什麼生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5 22:54:25

1. 死什麼生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1、死日生年

【拼音】[ sǐ rì shēng nián ]

【解釋】多用作下對上的最新感恩之詞。

【出自】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冀千慮一得,袞職有補,則死日生年,甘從斧鉞。」

【釋義】希望千慮一得,職位有幫助,那麼死日出生,甘從斧鉞。

2、死別生離

【解釋】:永久的離別或難期再見的離別。

【出自】元·柯丹丘《荊釵記·見母》:「死別生離辭故里,經歷盡萬種孤凄。」

【釋義】別生辭舊里死了,經歷完萬種孤獨凄涼。

(1)成語死什麼生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死別生離近義詞:生離死別、悲歡離合、生死永別、勞燕分飛、遺恨千古

1、生離死別

【解釋】:分離好像和死者永別一樣。指很難再見的離別或永久的離別。

【出自】:漢·無名氏《為焦仲卿妻作》詩:「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死別長城,生離函谷。」

【釋義】:活著的人卻要做死的離別,心中抱恨哪裡能夠說得完。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表現對分別的悲傷

2、生死永別

【拼音】[ shēng sǐ yǒng bié ]

【解釋】指活人與死人永遠分離。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嗚呼公瑾,生死永別。」

【釋義】:唉公瑾,生死永別了。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訣別。

2. 什麼生什麼死的成語

1、貪生怕死
讀音:[ tān shēng pà sǐ ]
釋義: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出 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
2、同生共死
讀音:[ tóng shēng gòng sǐ ]
釋義: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出 處:《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3、出生入死
讀音:[ chū shēng rù sǐ ]
釋義:《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韓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 原意是從生出來到死去。後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不怕犧牲。
出 處:《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途)十有三。」
4、醉生夢死
讀音:[ zuì shēng mèng sǐ ]
釋義:像喝醉了酒和在睡夢中一樣,糊里糊塗地生活著。
出 處: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雖高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5、捨生忘死
讀音:[ shě shēng wàng sǐ ]
釋義:也說捨死忘生。形容不顧個人生命危險。
出 處: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捨死忘生,建立功勛。」

3. 死什麼生什麼四字成語

死日生年
[sǐ

shēng
niá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多用作下對上的最新感恩之詞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
網路釋義
死日生年是一個中性成語,是「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的縮語。指感人的恩德,出自唐代魏徵的《十漸不克終疏》。

4. 成語玩命猜生在上死在下死少一橫打一什麼成語

成語玩命猜生在上死在下死少一橫打一什麼成語
生死相依

[shēng sǐ xiāng yī]
【解釋】:在生死問題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運,共存亡。

5. 什麼死什麼生的成語

抵死謾生
九死一生
起死回生
十死一生
視死若生
視死如生
抵死漫生
怕死貪生
破死忘生
七死七生
捨死忘生
入死出生

6. 什麼成語是什麼死什麼生

萬死一生、 半死半生、 視死如生、 破死忘生、 十死一生、 一死一生、 視死若內生、 百死一生容、 醉死夢生、 抵死瞞生、 抵死漫生、 出死入生、 底死謾生、 抵死謾生、 怕死貪生、 起死回生、 畏死貪生、 入死出生、 雖死猶生、 九死一生、 捨死忘生、 七死七生、 哀死事生、 弔死問生

7. 什麼死什麼生的四字成語

什麼死什麼生的四字成語 :起死回生、雖死猶生、九死一生、半死半生、視死若生。
一、起死回生
【解釋】: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出自】:對於時人那虛弱的感情,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逃出生天、死而復活、死而復生、死去活來、著手成春、妙手回春、絕處逢生、化險為夷、手到病除、轉危為安
【反義詞】不可救葯、病入膏肓
二、雖死猶生
【解釋】: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自】: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釋義:先公是漢的忠臣,但人雖死,精神不滅。
【反義詞】任末苦學、走肉行屍、行屍走肉、行屍走獸
三、九死一生
【解釋】:九:表示極多。形容經歷很大危險而倖存。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出自】:您哥哥劍洞槍林快廝殺,九死一生不當個耍。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表示人的經歷
【近義詞】逃出生天、劫後餘生、凶多吉少、南征北戰、千鈞一發、岌岌可危、絕處逢生、安然無恙、千均一發、兩世為人、死裡求生、危在旦夕、死裡逃生、平安無事、急不可待、在劫難逃、萬死一生
【反義詞】平安無恙、安如泰山、平平安安、安然如故、安然無恙、平安無事、安如磐石、安然無事
四、半死半生
【解釋】:未全死。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出自】:惟獨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 魯迅《華蓋集·北京通信》
五、視死若生
【解釋】: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
【出自】:《莊子·秋水》:「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直面鋒利的刀劍,將死亡看得與生存一樣平常,是剛烈之士的勇敢。
【近義詞】視死如生

8. 什麼死什麼生的成語是

抵死謾生
九死一生
起死回生
十死一生
視死若生
視死如生

9. 什麼死什麼生的成語成語

抵死謾生 謾:謊騙.形容殫智竭慮,絞盡腦汁.
九死一生 形容經歷很大危險而倖存.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捨死忘生 舍死:捨得犧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十死一生 形容生命非常危險.
雖死猶生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萬死一生 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生命危險.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於死亡的邊緣.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出死入生 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底死謾生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
抵死瞞生 猶言竭盡思慮;千方百計.同「抵死漫生」.
抵死漫生 猶言竭盡思慮;千方百計.
怕死貪生 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破死忘生 不顧性命危險;不顧一切.
七死七生 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亦作「七生七死」.
入死出生 形容冒著生命危險.
視死如生 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同「視死若生」.
視死若生 把死去看做活著一樣.形容不怕死.
一死一生 指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
醉死夢生 像在醉夢中那樣昏昏沉沉度日.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糊里糊塗.

10. 什麼生什麼死的成語有哪些

同生共死、朝生暮死、醉生夢死、出生入死、貪生怕死
一、同生共死
白話釋義: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出處:《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
朝代:唐
作者:魏徵
翻譯:鄭譯與朕生死與共,情誼極深。
二、朝生暮死
白話釋義: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探索集·灌輸和宣傳》: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只要不是朝生暮死的東西,總會讓一些人喜歡,讓另一些人討厭。

朝代:近代
作者:巴金
三、醉生夢死
白話釋義:像喝醉了酒和在睡夢中一樣,糊里糊塗地生活著。
出處:《明道先生行狀》:「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朝代:宋
作者:程頤
譯文:糊里糊塗地生活著,自己卻沒有察覺到
四、出生入死
白話釋義:形容冒生命危險,不怕犧牲。
出處:《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朝代:春秋
作者:老子
譯文:從生出來到死去。
五、貪生怕死
白話釋義: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出處:《三國演義》:「貪生怕死之,不足以論大事。」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譯文:貪戀生存,畏懼死亡的人,還不足夠能去論述大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