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形容自己的技能

成語形容自己的技能

發布時間: 2020-11-26 00:21:51

㈠ 形容「技能高超的」成語有哪些

目無全牛[ mù wú quán niú ]

爐火純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

登峰造極[ dēng fēng zào jí ]

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

運用自如[ yùn yòng zì rú ]

㈡ 形容自己的知識不多,能力很有限的成語

才疏學淺詞目 才疏學淺 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釋義 疏:空虛。淺,膚淺,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疏才淺。」 示例 在下雖有此志,只是~,年紀又輕,經驗更少。(清·吳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近義詞 胸無點墨,目不識丁 反義詞 博學多才,學富五車 英文:Have little talent and ecation

㈢ 形容自己能力不夠自謙的成語有哪些

1、才疏學淺是copy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cái shū xué qiǎn,意思是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疏才淺。」
2、孤陋寡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gū lòu guǎ wén,意思是指簡單的知識,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或對世事了解的不多。馮驥才 《俗世奇人》: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
3、人微望輕指身份低下,資望不足。多用作自謙之詞。宋·岳飛《奏乞罷制置使職事狀》:「竊念臣人微望輕,難任斯職。」
4、無以塞責,讀音wú yǐ sè zé ,漢語成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出自《漢書·東方朔傳》:「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人,隆天重地,死無以塞責。」

5、以勤補拙: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出自: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無別慮,筆不暫停。或畢景忘餐,或連宵不寐。以勤補拙,不遑自處。

㈣ 形容一個人技能多的成語有哪些

1.
多才多藝【拼音】:
ō
cái
ō
yì【解釋】: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2.
文武雙全【拼音】:
wén

shuāng
quán【解釋】: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3.
文武全才【拼音】:
wén

quán
cái【解釋】: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的人才。
4.
能文能武【拼音】:
néng
wén
néng
wǔ【解釋】:
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5.
見多識廣【拼音】:
jiàn
ō
shí
guǎng【解釋】:
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6.
博學多才【拼音】:

xué
ō
cái【解釋】:
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7.
博古通今【拼音】:


tōng
jīn【解釋】:
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8.
滿腹經綸【拼音】:
mǎn

jīng
lún【解釋】:
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9.
才高八斗【拼音】:
cái
gāo

dǒu【解釋】:
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10.
才華橫溢【拼音】:
cái
huá
héng
yì【解釋】: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㈤ 求~形容人學習能力強,一學就會的成語

絕頂聰明、精明能幹、敏而好學、聰明伶俐、聰明才智
1、絕頂聰明
【解釋】: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出自】:郭沫若《莊子的批判》:「莊子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的門徒大約也是些~的人。」
【近義詞】聰明絕頂
2、精明能幹
【解釋】: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出自】:佚名《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譯文:弁勾結學術,辦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戰,略煩瑣苛刻,人依靠她的寬。
【近義詞】聰明能幹
3、敏而好學
【解釋】: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孔子說:『聰明好學,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因此稱他謚號為文。
4、聰明伶俐
【解釋】:聰明:智力發達,天資高。伶俐:靈活、乖巧。形容小孩頭腦機靈,活潑且乖巧。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原來這樂和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諸般樂品學著便會;作事道頭知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
譯文:原來這快樂和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各種音樂品學著便會;作事道頭知道尾;說起槍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格愛。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頭腦機靈
【近義詞】皓齒明眸、伶牙俐齒、聰明才智、百伶百俐、冰雪聰明、人小鬼大、聰明智慧、玲瓏剔透
【反義詞】土頭土腦、木頭木腦、傻里傻氣、笨頭笨腦、蠢如鹿豕、腦瓜不靈、呆頭呆腦、遲眉鈍眼、冥頑不靈、腦子生銹、懵懂無知
5、聰明才智
【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譯文:如有聰明才智,見識通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幫助他們不值得。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智力發達
【近義詞】聰明智慧、聰明伶俐
【反義詞】冥頑不靈

㈥ 形容自己能力過高估計的成語有哪些

不自量力

成語詳析

您所要查詢的成語是:[不自量力]
此成語的詳細解釋是:量:估量。不能正確地估量自己的實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亦作「自不量力」。

㈦ 形容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成語)

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zì zhī zhī míng ]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 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㈧ 形容技能的成語

通用版:
【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藝、品德、修為、辦事手段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
【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高深的境地;
【無與倫比】沒有可以和它相比的。形容特別突出;
【無可比擬】沒有什麼可以比得上的;
【無以復加】沒有再可以增加的了。形容達到極點;
【出神入化】形容文字、藝術或技藝等達到了高超的境界;
【超凡入聖】同上
【得心應手】技藝純熟,心裡想怎麼做,手就能做出來;
【庖丁解牛】比喻技藝熟練發揮起來得心應手;
【神乎其神】形容極其神秘奇妙;
【妙不可言】美妙到了極點,無法用語言表達;
【妙不可述】同上。
形容文章書畫
【妙筆生花】以高超的技巧創作出優美動人的作品;
【妙絕時人】指詩文書畫作品的佳妙,同時代的人不能與之相比;
【妙絕一時】同上;
【妙絕於時】同上;
【妙手丹青】指技藝高超的畫師。
形容醫術
【妙手回春】形容醫術高明,能起死回生;
【手到病除】形容醫術高明。也形容工作能力強,解決問題快。

㈨ 形容一個人能力很強的成語

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出類拔萃、卓乎不群、鶴立雞群
一、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釋】: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自】:戰國 墨子《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譯文】: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這些可都不是空的假的。
二、名利雙收 [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
【解釋】:既得名聲,又獲利益。
【出自】: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實名利雙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沒有強如做官的了。」
【譯文】:說起名聲與利益都得到的行業,這三百六十行職業裡面,沒有比做官更能得到這些的了。
三、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釋】: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 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在這一群類人中,超出了所有人,自古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
四、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解釋】: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譯文】:想到他堅定確切,超出常人,整個世界都膽怯而我獨自勇敢,許多人已經倒下而我獨自伸展。
五、鶴立雞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釋】: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自】: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譯文】:嵇紹進入洛陽,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開始看到嵇紹,但如果野鶴昂然的在雞群。』

㈩ 形容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1. 自知之明【zì zhī zhī míng】: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造句:一個嚴於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2. 知己知彼【zhī jǐ zhī bǐ】: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造句:只要能夠知己知彼,就可以一切操之在我,輕松主導戰局。

  3. 心中有數【xīn zhōng yǒu shù】: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造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

  4. 心知肚明【xīn zhī dù míng】:心裡明白但不說破,形容心中有數。

    造句:他為公司做的貢獻,大家心知肚明,昭昭在目。

  5. 度德量力【ó dé liàng lì】:度:估量;德: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造句:做事如果不度德量力,往往是要失敗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