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處境和思想相同的成語是什麼

處境和思想相同的成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6 07:26:25

① 描寫「處境」的成語有哪些

走投無路、捉襟肘見、羊入虎口、燕巢於幕、萬丈深淵

② 形容處境艱難的成語有哪些

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山窮水盡、彈盡糧絕、危在旦夕
1、四面楚歌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兵少,糧食也吃完了,漢軍會同諸侯軍隊包圍了一層又一層。
夜裡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歌,項羽就大吃一驚,說:『漢軍已經全部得到楚國嗎?怎麼楚人這么多呢。』」
2、危機四伏
【解釋】: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出自】: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3、山窮水盡
【解釋】:山和水都到了盡頭。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出自】: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譯文】:尋尋覓覓,山巒重重疊疊,溪流迂迴曲折,似已無路可走,繼續前行,忽然柳樹茂密,山花鮮艷,又一村莊出現在眼前。
4、彈盡糧絕
【解釋】:作戰中彈葯用完了,糧食也斷絕了。指無法繼續作戰的危險處境。
【出自】: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誌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譯文】:公挺身而出與戰爭,屢次獲勝。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再支持,於是率領部眾幾千人回到南方。
5、危在旦夕
【解釋】: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時間短。形容危險就在眼前。
【出自】:《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譯文】:如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包圍,我窮無援,危在旦夕。

③ 形容處境像夾心餅干一樣的成語

這個成語是:
前後夾擊。
形容前面和後邊都被堵住了。

④ 處境艱難的成語

[如蹈水火]比喻處境艱難。
[流離瑣尾]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瑣尾流離]瑣尾:細小時美好;流離:梟的別名。梟細小時怪可愛,長大後卻非常丑惡。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天荊地棘]天地間布滿荊棘,比喻世途或處境艱難。
[孤魂野鬼]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
[寸步難移]連一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寸步難行]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進退維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左右為難]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
[進退兩難]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步履蹣跚]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束手無策]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騎虎難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左支右絀]支:支持;絀:屈曲,引伸為不足。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⑤ 形容人處境相同的成語

同病相憐、患難與共、惺惺相惜、惺惺惜惺惺、同氣連枝
一、同病相憐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解釋】: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翻譯】:你沒有聽說黃河上的歌吧?有同樣的遭遇而互相同情,憂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二、患難與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釋】: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高桂英畢竟是他的患難與共的結發妻子和好幫手。
三、惺惺相惜 [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解釋】: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愛護、同情、支持。
【出自】:柳殘陽《斷腸花》第34章:這是雙方的互相傾慕,惺惺相惜,但是,又何嘗不是一種緣分呢!
四、惺惺惜惺惺 [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 ]
【解釋】: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翻譯】:古話說,同類的人從古以來一直互相愛惜。
五、同氣連枝 [ tóng qì lián zhī ]
【解釋】: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出自】:冰心《寄小讀者·橫濱》:我自然愛我的弟弟,我們原是同氣連枝的。

⑥ 一起面對困難或危險的處境的成語是什麼

患難與共huànnànyǔgòng
[釋義]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語出] 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正音] 難;不能讀作「nán」;與;不能讀作「yú」。
[近義] 休戚與共 同甘共苦 同舟共濟
[反義] 貌合神離 同床異夢
[用法] 用來表示在艱苦的環境中能共同奮斗、度過難關。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緊縮式。
[辨析] ~與「同甘共苦」;都含有「同患難;共艱苦」的意思。但「同甘共苦」還含有「同甘」的意思。
[例句]
①他們是幾十年來~的夫妻和戰友。
②幾十年來;這對戰友風雨同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英譯] sharehardshipstogether

⑦ 描寫處境的成語

空城計 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率兵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大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形容人數眾多,處境貧寒的讀書人。也比喻貧寒之士失去依靠。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抱火卧薪 比喻處境險惡,而不自知。或指險事即將出現。
出處:語出漢·賈誼《新書·數寧》:「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暴腮龍門 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後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出處:《太平御覽》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跡猶在,去長安九百里。江海大魚洎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故雲暴腮龍門。」
弊車羸馬 弊:破;羸:瘦弱。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三國志·吳書·劉繇傳》注引《續漢書》:「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恆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為窶陋。」
不上不落 形容事情無著落,處境為難。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姐姐……何苦把這個書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獃獃地百事皆廢了。」
不死不活 說死沒死,說活未活。形容沒有生氣或處境尷尬。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八:「箕子雖不死,然便死卻又到了,唯是被囚不死不活,這地位如何處,直是難。」
不知所厝 厝:放置;安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晉·庚亮《讓中書令表》:「憂惶屏營,不知所厝。」
不知所措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不知所錯 錯:錯開;處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無度,嚴誅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錯,則人反其故。」
池魚幕燕 比喻處境危險極易遭殃的人。
出處:明·劉基《驛傳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出頭之日 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出處:元·無名氏《龐娟夜走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風疾舉發,白日里與兒童作戲,到晚間共羊犬同眠。不知幾時才得個出頭之日。」
春冰虎尾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寸步難行 連一步都難以進行。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唐·杜甫《九日寄岑參》:「出門復入門,雨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寸步難移 連一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
彈鋏無魚 鋏:劍把。指處境窘困,有求於人。
彈盡糧絕 作戰中彈葯用完了,糧食也斷絕了。指無法繼續作戰的危險處境。
出處: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誌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彈盡援絕 作戰中彈葯用完了,援兵斷絕了。也比喻處境非常困難。
出處: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誌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倒懸之急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後漢書·臧洪傳》:「北鄙將若倒懸之急。」
倒懸之苦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出處:《元史·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
倒懸之危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釜魚幕燕 生活在鍋里的魚、築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處境極不完全。
出處:語出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今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孤魂野鬼 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
出處:錢鍾書《圍城》:「人家哪裡有工夫夢見我們這種孤魂野鬼。」
虎尾春冰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黃楊厄閏 黃楊:樹木名;厄:困苦;閏:閏年。舊時傳說,黃楊木難長,遇到閏年,非但不長,反而會縮短。比喻境遇困難。
出處:宋·蘇軾《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
火熱水深 ①猶水深火熱。比喻十分困苦的處境。②形容嚴酷;厲害。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麼,明相國不動聲色,卻出斯民於火熱水深,措天下於泰山磐石。」
禍迫眉睫 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禍在旦夕 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唐·段成式《諾皋記·長須國》:「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駙馬不能救。」
棘地荊天 到處都是荊棘。形容變亂後的殘破景象或困難重重的處境。
出處: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千年遼鶴,望人民城郭以愴神;何處銅駝,向棘地荊天而長涕。」
濟弱扶傾 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
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驥伏鹽車 驥:千里馬。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
艱難困苦 形容處境艱苦,困難重重。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六十八回:「這日子窮了,受過了艱難困苦,也就漸漸的明白過來。」
解民倒懸 解:解救;倒懸:人被倒掛,比喻處境困難、危急。比喻把受苦難的人民解救出來。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進退存亡 前進、後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種好的與壞的處境。
出處:《周易·乾卦》:「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進退路窮 猶言進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進退失所 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同「進退無所」。
進退無路 前進無路,後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才有毛發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進退無門 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才有毛發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進退無所 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
進退無途 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同「進退無路」。
荊榛滿目 荊榛:帶刺的叢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荊榛。形容遭遇變故後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也比喻處境困難,障礙重重。
出處:《舊五代史·盧文進傳》:「文進在平州,率奚族勁騎,鳥擊獸搏,倏來忽往,燕趙諸州,荊榛滿目。」
久居人下 現指處境或職務長期處於他人之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隱士聽了,大叫:『妙極!弟每時謂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
跼天蹐地 跼:彎腰;蹐:前腳接後腳地小步走。天雖高,卻不得不彎著腰;地雖厚,卻不得不小步走。形容處境困窘,戒慎、恐懼之至。
出處:《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踞爐炭上 踞:蹲、坐。蹲在爐子的炭火之上。形容處境險惡,不堪忍受。
出處:《晉書·宣帝紀》:「軍還,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
枯魚病鶴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狂風暴雨 指大風大雨。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出處:《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惡浪 惡浪:兇猛的浪頭。比喻形勢或處境非常險惡、危急。
狂風驟雨 原形容大風大雨。後也比喻處境險惡或聲勢猛烈。
出處:《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狼艱狽蹶 比喻處境困苦窘迫。
樂天安命 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同「樂天知命」
樂天知命 天:天意;命:命運。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出處:《周易·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流離瑣尾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出處:《詩·邶風·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末路窮途 窮途:處境困窘。無路可走。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出處:《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幕燕鼎魚 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幕燕釜魚 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同「幕燕鼎魚」。
納履踵決 納:穿;履: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南枝北枝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處境的苦樂不同。
出處:唐·李嶠《鷓鴣》詩:「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鳥伏獸窮 如飛鳥棲伏,野獸奔走無路。形容勢竭力窮,處境困難。
鳥覆危巢 鳥巢因建於弱枝而傾覆。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出處: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窮當益堅 空:窮困。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窮鳥入懷 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出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
窮且益堅 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窮途末路 窮途:處境困窘。形容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出處:《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人窮志短 窮:困厄;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一回:「所謂人窮志短,我那裡敢和他較量,只索避了。」
日莫途遠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日暮道遠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日暮路遠 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同「日暮途遠」。
日暮途窮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出處:《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日暮途遠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出處:《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如蹈水火 比喻處境艱難。
如蹈湯火 蹈:踩;湯:滾水。如同在滾水、烈火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湯火。」
若涉淵冰 比喻處境艱險。同「若涉淵水」。
出處:宋·陳亮《論勵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託之重,念國家之深恥,志在復讎,八年於茲,若涉淵冰,未知攸濟。」
若涉淵水 比喻處境艱險。
出處:《書·大誥》:「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騰攸濟。」
鎩羽暴鱗 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乾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
鎩羽涸鱗 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困難。同「鎩羽暴鱗」。
設身處地 設:設想。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出處:《禮記·中庸》:「體群臣也。」朱熹註:「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身寄虎吻 指把身子置於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時乖運舛 舛:違背,不相合。時運不順,命運不佳。指處境不順利。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不意時乖運舛,登時也就遇害。」
時乖運乖 時運不順,命運不佳。指處境不順利。
出處:明·范受益《尋親記·告借》:「念奴家時乖運乖,告求人出於無奈。」
時乖運拙 拙:劣,不好。時運不順,命運不佳。指處境不順利。
出處:元·無名氏《娶小喬》頭折:「爭奈我時乖運拙難前進,幾時能夠朝帝闕受君恩。」
時來運來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出處: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阿大利時來運來,首先挑著糞擔,到租界出糞。」
時來運旋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相決》:「問何年是你的運來時旋?」
時移世異 那個時間已經過去,世情或處境也都發生了變化。
勢窮力竭 大勢已去,力量用盡。指慘敗後的困難處境。
瑣尾流離 瑣尾:細小時美好;流離:梟的別名。梟細小時怪可愛,長大後卻非常丑惡。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出處:《詩經·邶風·旄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啼笑皆非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出處: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體貼入微 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四》:「至於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
天荊地棘 天地間布滿荊棘,比喻世途或處境艱難。
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
危如朝露 危險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會消失。比喻處境極危險。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延年益壽乎。」
委肉虎蹊 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握蛇騎虎 比喻處境極險惡。
出處:《魏書·彭城王傳》:「彥和手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無地可容 指無處藏身,形容慌亂、羞愧至極,處境窘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李紈正要勸解,丫頭來說,太太來了。襲人等此時無地可容,寶玉等趕忙出來迎接。」
下喬遷谷 用來比喻人從光明走向黑暗,或者從良好的處境而進入劣境。。
出處:參見「下喬入幽」。
下喬入幽 冬季鳥躲在深山窮谷,到春天出來飛鳴於喬木,用來比喻人舍棄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從劣境而進入良好的處境。相反則叫「下喬入幽」。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
相濡以沫 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心勞日拙 心勞:費盡心機;日:逐日;拙:笨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處:《尚書·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形影相附 在孤寂的處境中相依相伴。同「形影相依」。
形影相依 ①指在孤寂的處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單無依。③互相依靠,緊密相連。
燕巢飛幕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同「燕巢於幕」。
出處:《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收〉》::「[北虜]方當系頸蠻邸,懸首藁街,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呂延濟註:「魚游沸鼎,燕巢飛幕,言危之甚。言魏朝夕將破,而將軍居之,亦同魚燕之危。」
燕巢幕上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
燕巢幙上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同「燕巢於幕」。幙,同「幕」。
燕巢危幕 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
燕巢衛幕 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孔子家語·正論》:「衛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擊鍾焉。延陵季子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於幕也,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
燕巢於幕 燕子把窩做在帳幕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
燕處焚巢 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里。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於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燕處危巢 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里。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處:清·筱波山人《愛國魂·勤王》:「怕只怕臨安頹廈如燕處危巢。」
羊入虎群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移根換葉 比喻徹底變換處境。
出處:宋·蘇軾《意難忘·妓館》詞:「怎禁得棲惶。待與伊移根換葉,試又何妨。」
以沫相濡 沫:唾沫;濡:沾濕,濕潤。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飲冰茹檗 茹:吃;檗:俗稱黃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東西。比喻處境困苦,心情抑鬱。也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
猶解倒懸 解:解救;倒懸:人被倒掛,比喻處境困難。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魚縣鳥竄 魚被釣,鳥逃竄。比喻或受制於人,或飄泊流離,處境十分險困。縣,通「懸」。
魚游沸鼎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處: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魚游沸釜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處: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魚游釜底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處: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於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魚游釜內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處:《魏書·中山王英傳》:「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窮蹙,魚游釜內。」
魚游釜中 釜:鍋。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出處:《後漢書·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魚游燋釜 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燋,同「灼」,火燒。同「魚游釜中」。

⑧ 因為別人遭受不公平而想到自己和他有相同的處境該用什麼成語表達

見景生情,同病相憐,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⑨ 處境艱難的成語

刻不容緩 :指形勢緊迫,一刻也不允許拖延。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十萬火急: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多用於公文、電報等)。
火燒眉毛 :火燒到眉毛。 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