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唇槍什麼劍成語

唇槍什麼劍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6 09:27:17

成語「唇槍舌劍和「唇槍舌戰」哪個正確

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正確。


解 釋: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


出處:元·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金·丘處機《神光燦》:「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辯論、爭論激烈的場合。

⑵ 唇槍箭是什麼成語

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舌如劍,唇像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像槍劍交鋒一樣。
出 處
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⑶ 舌劍唇槍的成語故事

唇槍舌劍
chúnqiāngshéjiàn
[釋義]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語出] 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正音] 劍;不能讀作「jiǎn」。
[辨形] 劍;不能寫作「箭」。
[近義] 針鋒相對
[反義] 促膝談心
[用法] 多含褒義。用於辯論、爭論、爭吵激烈的場合。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針鋒相對」;都可形容辯論時言詞激烈。但~偏重在言辭的尖刻;「針鋒相對」偏重在對對方的攻擊;或針對對方進行回擊;還可比喻雙方論點、行動、立場尖銳的對立。
[英譯] eloquentinspeech

⑷ 唇槍什麼僉的成語

唇槍成語 :
唇槍舌劍、
唇槍舌戰、
唇槍舌將
唇槍舌劍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基本釋義內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容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褒義
出 處
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⑸ 唇槍什麼戰的成語

唇槍舌戰 [chún qiāng shé zhàn]
基本釋義
辯論時言語鋒利,爭辯激烈回
網路釋義
網路答定義:形容辯論時言語鋒利,爭辯激烈。如:勞資雙方代表,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僵持不下。舌戰,顧名思義即口頭交鋒。《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可謂婦孺皆知

⑹ 唇槍什麼劍成語

唇槍舌劍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褒義
出 處

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⑺ 有求唇槍蛇的成語嗎

唇槍舌劍:【基本解釋】: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拼音讀法】:chún qiāng shé jiàn

【使用舉例】:日內瓦,話重說。換~,議傾壇席。(陳毅《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

【近義片語】:針鋒相對

【反義片語】:促膝談心

【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辯論、爭論激烈的場合

【成語出處】:元·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見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寬安。」

⑻ 唇槍什麼亼的成語

唇槍成語 :
唇槍舌劍、
唇槍舌戰、
唇槍舌將
唇槍舌劍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基本釋義
舌如劍,唇象槍內。形容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褒義
出 處
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針鋒相對 短兵相接 舌劍唇槍
反義詞
促膝談心

⑼ 什麼什麼什麼劍的成語

唇槍舌劍、刻舟求劍、上方寶劍、尚方寶劍、口蜜腹劍、風刀霜劍、項庄舞劍、十年磨劍、棄書捐劍、馳馬試劍、盤水加劍、封刀掛劍、松枝掛劍、買犁賣劍、深情故劍、飄零書劍、帷燈匣劍、學書學劍、微時故劍、明珠按劍等。
一、唇槍舌劍
釋義:以唇作槍,以舌作劍。形容雙方爭論激烈,言詞鋒利。
出處:金·丘處機《神光燦(春一)》:「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譯文:不再以唇作槍,以舌作劍,人前爭論,珍惜博學多知。
二、刻舟求劍
釋義: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楚國有個人過江時把劍掉在水裡,他在船幫上劍落的地方刻上記號,等船停下,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結果自然找不到。
三、上方寶劍
釋義:皇帝用的寶劍。戲曲和近代小說中常說持有皇帝賞賜的上方寶劍的大臣,有先斬後奏的權力,現多比喻上級特許的權力。
四、十年磨劍
釋義: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出處:唐·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譯文: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五、學書學劍
釋義:學文練武。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學書不成,去,學劍。」
典故: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