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字成語是什麼意思
⑴ 『四字成語』和『四字詞語』有什麼區別
『四字成語』和『四字詞語』區別:
1、成語結構固定
成語都有它自身的固定結構,這是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不能將成語中的字詞隨便顛倒和增刪。成語是語言里作為一個意義完整的單位出現的,不能把成語中的字、詞拆開以後去理解成語的意思。
2、成語有特定的典故
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
(1)詞字成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
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
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
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
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里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4、風格具有典雅型
成語通常來自古代文獻或俗語中,其語體風格莊重、典雅。
⑵ 四字成語 解釋的意思
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求全責備: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身長無物:身上沒有別的東西,形容貧窮。
意興闌珊:指漸漸失去對某事的興趣。
弔民伐罪:吊:慰問;伐:討伐。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語不及意: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細大不捐: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
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一勞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粗茶淡飯: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朴。
不名一文:名:佔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比翼雙飛: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雙飛:成雙的並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並肩前進。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將快死的人救活。指醫生醫術高明。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時,人們奔跑著相互轉告。
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雨後春筍:指春天下雨後,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無所不為: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
洗心革面: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傾巢出動: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⑶ 四字成語和意思
拔了蘿卜地皮寬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不見棺材不落淚 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請看第三者的情面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
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朝里無人莫做官 舊時俗語。意思是,沒有靠山,事辦不成。
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船到江心補漏遲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此地無銀三百兩 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打開天窗說亮話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打破沙鍋問到底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帶著鈴鐺去做賊 比喻要干隱秘的事而自己先聲張出去。
當面輸心背面笑 比喻當面顯得十分親熱,背後卻在搗鬼。
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得饒人處且饒人 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
丟下耙兒弄掃帚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多行不義必自斃 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放之四海而皆準 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准:准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含著骨頭露著肉 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
好漢不吃眼前虧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好了瘡疤忘了痛 比喻情況好轉後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
好女不穿嫁時衣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遺產生活。
好心做了驢肝肺 俗語。指把好心當作壞意。
黑雲壓城城欲摧 摧:毀壞。黑雲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牆壓塌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造成的緊張局面。
橫挑鼻子豎挑眼 比喻百般挑剔。
畫虎畫皮難畫骨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
解鈴還需系鈴人 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近水樓台先得月 水邊的樓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
拒人於千里之外 形容態度傲慢,堅決拒絕別人,或毫無商量餘地。
來而不往非禮也 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老虎頭上撲蒼蠅 比喻自己找死。
呂端大事不糊塗 喻指辦事堅持原則。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韙:不是,錯誤。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
眉毛鬍子一把抓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磨刀不誤砍柴工 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牛不喝水強按頭 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範。
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佔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七次量衣一次裁 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牽一發而動全身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千里姻緣一線牽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
強將手下無弱兵 英勇的將領部下沒有軟弱無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強中更有強中手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
清官能斷家務事 俗語。表示家族糾紛情況復雜,外人沒法斷定誰是誰非。
情人眼裡出西施 比喻由於有感情,覺得對方無一處不美。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三過其門而不入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後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山雨欲來風滿樓 欲:將要。比喻局勢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
上樑不正下樑歪 上樑: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身在曹營心在漢 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神龍見首不見尾 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識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識時務者為俊傑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乾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四海之內皆兄弟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天下烏鴉一般黑 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挑得籃里便是菜 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跳到黃河洗不清 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聽其言而觀其行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偷雞不著蝕把米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王顧左右而言他 指離開話題,迴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無可奈何花落去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無事不登三寶殿 比喻沒事不上門。
勿謂言之不預也 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夏蟲不可以語冰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心病還須心葯醫 心裡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心有靈犀一點通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心有餘而力不足 心裡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一朝天子一朝臣 指一個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
一寸光陰一寸金 比喻時間十分富貴。
一個巴掌拍不響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一個蘿卜一個坑 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餘。也形容做事踏實。
一口吸盡西江水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後比喻過於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並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一錢不落虛空地 比喻絲毫不浪費。
一失足成千古恨 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不會不如。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什麼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麼樣的兒子。
有錢能使鬼推磨 俗語。舊時形容金錢萬能。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這一方面有好處,在另一方面就會有壞處。
遠來和尚好看經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宰相肚裡好撐船 諛人肚量大。
張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於誤會而代人受過。
這山望著那山高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知其不可而為之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知人知面不知心 舊時俗語。指認識一個人容易,但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很困難。
只重衣衫不重人 指人勢力,看人只重衣著。
置之死地而後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置之死地而後生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眾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飽漢不知餓漢飢 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飽人不知餓人飢 比喻處境順利、優越或個人願望得到滿足的人,不理解處境困難、惡劣或個人願望不得實現的人的苦衷。
半部論語治天下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不能登大雅之堂 形容不夠文雅。
不念僧面念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見棺材不下淚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識廬山真面目 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不是冤家不聚頭 冤家:仇人;聚頭:聚會。不世前世結下的冤孽,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
長江後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成也蕭何敗蕭何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秤砣雖小壓千斤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初生之犢不懼虎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初生之犢不畏虎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船到橋門自會直 橋: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春蠶到死絲方盡 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打破砂鍋問到底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大樹底下好乘涼 比喻有所依託,事情就好辦。
大水沖了龍王廟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相互發生了沖突爭端。
東方不亮西方亮 比喻這里行不通,別的地方尚有迴旋餘地。
放諸四海而皆準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各人自掃門前雪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皇天不負有心人 上天不會辜負有恆心的人。
畫虎不成反類狗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畫虎不成反類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畫龍不成反為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皇天不負苦心人 天公不會辜負苦心人的意願。意謂只要肯下苦功,堅持幹下去,願望一定能實現。
見其一未見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今日有酒今日醉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解鈴還是系鈴人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系鈴人」。
解鈴還須系鈴人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解鈴須用系鈴人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系鈴人」。
盡信書不如無書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酒逢知己千杯少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
決勝於千里之外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君子之交淡如水 交:交情。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強中自有強中手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挾天子以令天下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同「挾天子以令諸侯」。
浪子回頭金不換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
老而不死是為賊 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後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萬丈高樓平地起 比喻事物從無到有。
起死人而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千里姻緣使線牽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同「千里姻緣一線牽」。
千日打柴一日燒 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同「千日斫柴一日燒」。
千日斫柴一日燒 ①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②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燒」。
清官難斷家務事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清楚。
人生何處不相逢 指人與人分手後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人生七十古來稀 稀:稀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人生自古誰無死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但應死得有價值。
三句話不離本行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
是非只為多開口 糾紛爭端都是說話太多引起的。
樹欲靜而風不寧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停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息而風不停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
跳進黃河洗不清 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跳在黃河洗不清 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
言有盡而意無窮 指詩文含義深刻,令人品味不盡。
燕雀安知鴻鵠志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燕雀豈知雕鶚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咬人狗兒不露齒 比喻真正厲害的人在外表是不顯露出來的。
一波才動萬波隨 指一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後的不斷發展變化。
一塊石頭落了地 比喻放下了心。
一葉落知天下秋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遠水解不了近渴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遠水救不得近火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用以充飢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堂:正房。不要遺棄共過患難的妻子。
張公吃酒李公顛 後有移花接木或頂缸之義。同「張公吃酒李公醉」。
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4822
評論
分享
舉報
052387661972
2011-10-23
拔了蘿卜地皮寬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不見棺材不落淚 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請看第三者的情面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
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朝里無人莫做官 舊時俗語。意思是,沒有靠山,事辦不成。
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船到江心補漏遲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此地無銀三百兩 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打開天窗說亮話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打破沙鍋問到底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帶著鈴鐺去做賊 比喻要干隱秘的事而自己先聲張出去。
當面輸心背面笑 比喻當面顯得十分親熱,背後卻在搗鬼。
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得饒人處且饒人 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
丟下耙兒弄掃帚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多行不義必自斃 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放之四海而皆準 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准:准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含著骨頭露著肉 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
好漢不吃眼前虧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好了瘡疤忘了痛 比喻情況好轉後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
好女不穿嫁時衣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遺產生活。
好心做了驢肝肺 俗語。指把好心當作壞意。
黑雲壓城城欲摧 摧:毀壞。黑雲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牆壓塌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造成的緊張局面。
橫挑鼻子豎挑眼 比喻百般挑剔。
畫虎畫皮難畫骨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
解鈴還需系鈴人 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近水樓台先得月 水邊的樓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於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
拒人於千里之外 形容態度傲慢,堅決拒絕別人,或毫無商量餘地。
來而不往非禮也 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老虎頭上撲蒼蠅 比喻自己找死。
呂端大事不糊塗 喻指辦事堅持原則。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韙:不是,錯誤。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
眉毛鬍子一把抓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磨刀不誤砍柴工 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牛不喝水強按頭 比喻用強迫手段使就範。
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佔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七次量衣一次裁 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牽一發而動全身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千里姻緣一線牽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
強將手下無弱兵 英勇的將領部下沒有軟弱無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強中更有強中手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
清官能斷家務事 俗語。表示家族糾紛情況復雜,外人沒法斷定誰是誰非。
情人眼裡出西施 比喻由於有感情,覺得對方無一處不美。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煩,就象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殺一樣。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三過其門而不入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後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山雨欲來風滿樓 欲:將要。比喻局勢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
上樑不正下樑歪 上樑: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身在曹營心在漢 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神龍見首不見尾 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識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識時務者為俊傑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乾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願。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四海之內皆兄弟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天下烏鴉一般黑 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一樣的壞。
挑得籃里便是菜 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跳到黃河洗不清 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聽其言而觀其行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偷雞不著蝕把米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王顧左右而言他 指離開話題,迴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無可奈何花落去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無事不登三寶殿 比喻沒事不上門。
勿謂言之不預也 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夏蟲不可以語冰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心病還須心葯醫 心裡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心有靈犀一點通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心有餘而力不足 心裡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一朝天子一朝臣 指一個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
一寸光陰一寸金 比喻時間十分富貴。
一個巴掌拍不響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一個蘿卜一個坑 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餘。也形容做事踏實。
一口吸盡西江水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後比喻過於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並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一錢不落虛空地 比喻絲毫不浪費。
一失足成千古恨 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不會不如。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什麼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麼樣的兒子。
有錢能使鬼推磨 俗語。舊時形容金錢萬能。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這一方面有好處,在另一方面就會有壞處。
遠來和尚好看經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宰相肚裡好撐船 諛人肚量大。
張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於誤會而代人受過。
這山望著那山高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知其不可而為之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知人知面不知心 舊時俗語。指認識一個人容易,但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很困難。
只重衣衫不重人 指人勢力,看人只重衣著。
置之死地而後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置之死地而後生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眾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飽漢不知餓漢飢 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飽人不知餓人飢 比喻處境順利、優越或個人願望得到滿足的人,不理解處境困難、惡劣或個人願望不得實現的人的苦衷。
半部論語治天下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不能登大雅之堂 形容不夠文雅。
不念僧面念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見棺材不下淚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識廬山真面目 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不是冤家不聚頭 冤家:仇人;聚頭:聚會。不世前世結下的冤孽,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
長江後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成也蕭何敗蕭何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⑷ 四字詞語是什麼意思怎麼解釋
四字詞語是指廣義的概念,包括成語和非成語,也叫固定片語或自由片語.
四字片語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它被大量運用於說話、文章里。自由四字片語不同於固定片語,它們是可以隨意拆散,隨意組合的。
⑸ 怎樣理解字\詞和成語的意思呢還有古代的字和詞語的意思.
我以語言文字形成的規律來解釋"字""詞""成語":
人類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文字經過繁衍,構成詞彙,再經過淘練形成成語.因此可以分別解釋如下.
(1)字:文字.依類象形,稱之謂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2)詞:語言結構中的基本單位.能夠獨立運用,具有聲音 意義 語法功能 能反應語言對象的特徵,是客觀事物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而構成的詞彙.
(3)語:言語,話.人們用聲音來表達對事物的認識.
(4)成語:慣用的片語.
以上就構成人類的語言 文字 文章 書籍,作為人類交流的工具.
⑹ 詞語字形是什麼意思
指個別字元的外形、形體、寫法。
字形可為分: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半包圓,全包圓
⑺ 成語要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組成】:不是四字的較少,還有三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系。
【語法結構】:
主謂式成語:名副其實、盛氣凌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萬象更新;
聯合主謂式成語: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長鶯飛、鶯歌燕舞;
聯合動賓式成語: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批郤導窾、焚膏繼晷、提心吊膽、破釜沉舟、指桑罵槐、買櫝還珠;
聯合名詞式成語: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成語: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成語:逍遙法外、問道於盲;青出於藍、愛不釋手、心亂如麻、重於泰山;
並列式成語:千山萬水、畫蛇添足、喜怒哀樂、吹拉彈唱、琴棋書畫;
偏正式成語: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間可加「的」字);
承接式成語:見異思遷、先斬後奏;
因果式成語:水滴石穿、水落石出;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只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
⑻ 四字成語大全帶解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⑼ 四字成語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
1.龍斷可登[ lóng àn kě dēng ]:指可經營得利。 龍,通「壟」。
2.登台拜將[ dēng tái bài jiàng ] :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同「登壇拜將」。
3.助人下石[ zhù rén xià shí ] :幫助別人去作害人的事。
4.非親非故[ fēi qīn fēi gù ]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麼關系。
5.正中下懷[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 正合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