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納字的褒義成語

帶納字的褒義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6 21:32:26

1. 帶有納字成語

按納不住 按納:剋制。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
納士招賢 〖解釋〗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納履決踵 〖解釋〗納:穿;履:鞋;決:破裂;踵:腳後跟。穿鞋而後跟即破。比喻窮困、窘迫。
納垢藏污 〖解釋〗垢、污: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解釋〗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 【出處】《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解釋】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示例】俗話說:「~」。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故事
整冠納履 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後以「整冠納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動。
正冠納履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裡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招亡納叛 招引接納敵方叛逃的人。
招權納賕 見「招權納賄」。
招權納賂 見「招權納賄」。
鑿楹納書 謂藏守書籍以傳久遠。
養賢納士 招養收容有才德的人。
言從計納 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採納。
水裡納瓜 把瓜捺在水裡,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納。
水底納瓜 同「水裡納瓜」。
山容海納 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去故納新 猶言去舊迎新。
啟寵納侮 謂開寵端而招致侮慢。
鋪胸納地 一種上半身貼近地面的跪拜禮,表示虔敬與隆重。
納履踵決 納:穿;履: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納貢稱臣 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後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格格不納 謂難以接受。
川澤納污 以湖泊江河能容納各種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養,能包容所有的善惡、
穿花納錦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出納之吝 亦作「出內之吝」。捨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
閉門不納 納:入,進來。關上門不讓人進來。
招賢納士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招降納叛 原指收容接納敵方投降叛變過來的人,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現指收羅壞人,結黨作惡。
招權納賄 招權:弄權,攬權;納賄:接受賄賂。抓權力,受賄賂。
吐故納新 原指人呼吸時,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現多用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深文周納 周納:羅織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據事實,牽強附會地給人硬加罪名。
納屨踵決 納:穿;屨:鞋;踵:腳後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後跟。形容衣著襤褸。
攬權納賄 攬:把持。納:接納。把持權勢,並接受賄賂。
海納百川 納:容納,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含垢納污 垢:恥辱;污:污衊。容忍恥辱和污衊。指氣度大,能包容一切。
稱臣納貢 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
藏污納垢 污、垢: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藏垢納污 垢、污:骯臟的東西。包藏容納骯臟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半籌不納 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納新吐故 吸入新鮮的吐出陳舊的
納諫如流 虛心聽取諫議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2. 帶「納」字的成語有哪些

  • 納諫如流(nà jiàn rú liú):出自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一折。 意思是虛心聽取諫內議。

  • 藏污納垢 (容cáng wū nà gòu ):出自清·孫雨林《皖江血·定計》。污、垢: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海納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納:容納,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 出納之吝 (chū nà zhī lìn): 亦作「出內之吝」。捨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出自三國·魏·曹植《君子行》。意思為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3. 包含「納」字的四字詞語和名言有哪些

四字成語
含「納」的:吐故納新
海納百川
招賢納士。名言就不知了。

4. 帶有納字的成語

藏污納垢,讀音是cáng wū nà gòu,同「藏奸納垢」,是為後現代新創成語的衍生成語,指某人藏不幹凈的人或物,比喻隱藏或包庇壞人壞事,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

5. 納字可以組什麼四字詞語或成語

納諫如流 納新吐故 半籌不納 藏垢納污
藏污納垢 稱臣納貢 含垢納污 海納百川
攬權納賄 納屨踵決 深文周納 吐故納新
招權納賄 招降納叛 招賢納士 閉門不納
出納之吝 穿花納錦 川澤納污 格格不納
納貢稱臣 納履踵決 鋪胸納地 啟寵納侮
去故納新 山容海納 水底納瓜 水裡納瓜
言從計納 養賢納士 鑿楹納書 招權納賂
招權納賕 招亡納叛 正冠納履 整冠納履
納垢藏污 納履決踵 納士招賢 按納不住

6. 帶有納字的好成語

【成語】: 納諫如流
【拼音】: nà jiàn rú liú
【解釋】: 納:採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出處】: 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流,為宗而罷刑肉。」
【舉例造句】: 玄德公納諫如流,敬賢禮士。 ★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四折
【拼音代碼】: njrl
【近義詞】:
【反義詞】: 拒諫飾非

7. 含有「納」字的成語有哪些

回答:

  1. 海納百川:hǎi nà bǎi chuān

    釋義:納:容納,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廣泛,數量巨大。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2. 藏污納垢:cáng wū nà gòu

    釋義:同「藏奸納垢」,是為後現代新創成語的衍生成語,指某人藏不幹凈的人或物,比喻隱藏或包庇壞人壞事,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

    出處:公元前594年,楚莊王率軍攻打宋國。宋國派樂嬰齊去晉國求救。晉景公看不慣楚國的恃強欺弱,准備出兵救宋。大夫伯宗認為晉國是鞭長莫及,他說:「諺曰『高下在心』[2]。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3. 水裡納瓜:shuǐ lǐ nà guā

    釋義: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我勸諫他似水裡納瓜,他看覷咱如鏡里觀花。」

  4. 含污納垢:讀音 hán wū nà gòu

    釋義:意思是容忍恥辱和污衊。指氣度大能容忍一切。

  5. 納奇錄異:nà qí lù yì

  6. 釋義:納:接納;錄:錄用。接納錄用有奇異才能的人。

    出處:《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

8. 含有納字的成語

海納百川、
藏污納垢、
水裡納瓜、
含污納垢、
納頭便拜、
納奇錄異、
登庸納揆、
穿花納錦、
納民軌物、
深文周納、
招降納款、
出納之吝、
按納不下、
稱臣納貢、
吐故納新、
格格不納、
招降納叛、
納叛招亡、
招權納賄、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啟寵納侮、
計勞納封、
招降納附

9. 納的四字成語大全

海納百川、
深文周納、
納奇錄異、
水裡納瓜、
穿花納錦、
納民軌物、
納頭便拜、
按納不下、
登庸納揆、
招降納款、
吐故納新、

10. 帶有納字成語

正冠納履
招降納叛
養賢納士
吐故納新
深文周納
納履踵決
納貢稱臣
含垢納污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藏垢納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