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倒鋪敘成語

倒鋪敘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7 16:19:29

㈠ 杜甫的成語

讀音:(第四聲) fu(第三聲)
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平江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偉大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長眠之地公元768年(唐大歷三年)冬,攜妻兒乘船離川至岳陽。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長沙)。770年(唐大歷五年)4月,湖南兵馬使臧玠舉兵為亂。為避戰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偉。船至耒陽方田驛,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耒陽縣令聞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轉船頭返長沙居江閣。暮秋思歸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復發,費資用盡,只得溯汨羅江往昌江縣(今平江)投友求醫。不幸病逝於縣治寓所,葬於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孫嗣業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脈相傳。

㈡ 用官名來組四字成語。

這個成語可以是稗官野史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 bài guān yě shǐ ]

  • 古稱專給帝王講述風俗人情、街談巷議的小官為稗官。後用作小說或小說家的代稱。野史,原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後與稗官連用,泛指閭巷風俗、遺聞舊事的記錄。

  • 出 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回:「倘能遇一文士;把這事跡鋪敘起來;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話。」

㈢ 一個瓶子一滴水你好什麼成語

萍水相逢píngshuǐxiāngféng
[釋義] 萍:浮萍;是隨風飄盪;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語出]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正音] 水;不能讀作「suǐ」;相;不能讀作「xiànɡ」。
[辨形] 萍;不能寫作「憑」或「平」;逢;不能寫作「篷」。
[近義] 不期而遇 一面之交
[反義] 莫逆之交
[用法] 與人偶然認識;無深交情;很快就要離散;可用此語。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見「邂逅相遇」(1062頁)。
[例句] 雖然是~;但大家卻都談得很投機。
[英譯] meetcasually
[成語故事]
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學家。他少年時便很有才學,6歲時就能寫文章,而且寫得又快又好;14歲時,已能即席賦詩。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合稱「初唐四傑」。他15歲應舉及第,曾經擔任參軍(將軍府的重要幕僚),後因罪免官。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今江西南昌)時,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定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在那裡宴請文人雅士和賓客朋友。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文才,閻伯嶼叫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時當眾炫耀。王勃是當時有名文士,也在被請之列。宴會上,閻伯嶼故作姿態,請來賓為滕王閣作序。大家事先都無准備,所以都托辭不作。請到王勃時,他卻並不推辭,當場揮毫疾書,一氣呵成,寫就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各賓客看了一致稱好。閻伯嶼讀後也深為欽佩,認為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寫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讓吳子章出場著文了。《滕王閣序》構思精絕,文氣通順暢達,而又縱橫交錯。序文在鋪敘盛會勝景的同時,也流露出王勃壯志難酬的感慨:「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幾句的意思是:關山重重,難以攀越,有誰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與會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鄉之客。表達了他生不逢時,慨嘆自已命運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離開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時遇難,死時才26歲。

㈣ 鋪敘 成語

鋪敘 成語——平鋪直敘。

平鋪直敘
píng pū zhí xù
【解釋】鋪:鋪陳;內敘:敘述。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容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清·錢謙益《初學集》卷八十三:「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敘),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描寫說話、寫作。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

【正音】鋪;不能讀作「pù」。

【辨形】鋪;不能寫作「撲」。

【近義詞】平淡無奇

【反義詞】波瀾壯闊

【例句】寫文章最忌諱~;應該避免此類毛病。

【英譯】speakorwriteinall

㈤ 帶官和史的成語有哪些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後稱小說或小說家為稗官。指舊時的小說和私人編撰的史書。
出 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回:「倘能遇一文士;把這事跡鋪敘起來;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話。」
例 句
那些有關隋朝的記載,雖出自~,但其真實性比有關「正史」似乎還要可靠。
近反義詞

㈥ 鋪敘打一成語

鋪敘打一成語——平鋪直敘

平鋪直敘
píng pū zhí xù
【解釋】鋪:鋪陳;敘回:敘述。說答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清·錢謙益《初學集》卷八十三:「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敘),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描寫說話、寫作。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

【正音】鋪;不能讀作「pù」。

【辨形】鋪;不能寫作「撲」。

【近義詞】平淡無奇

【反義詞】波瀾壯闊

【例句】寫文章最忌諱~;應該避免此類毛病。

【英譯】speakorwriteinall

㈦ 成語玩命猜鋪敘打一成語答案是什麼

謎底答案:平鋪直敘
成語意思:鋪:鋪陳;敘:敘述。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處】清·錢謙益《初學集》卷八十三:「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敘),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㈧ 帶(鋪敘)的成語有哪些

平鋪直敘

------滿意請及時採納好評!---------

㈨ 鋪敘是什麼成語

平鋪直敘

【拼 音】:píng pū zhí xù

【解 釋】:平:沒有起伏;鋪:鋪陳;直:沒有曲折;敘:敘述.形容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了當地敘述.也指說話;寫文章平平淡淡;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出 處】: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具品·狐裘》:「記孟嘗君事;平鋪直敘;詳略稍未得法.」

【示 例】:寫文章最忌諱~;應該避免此類毛病.

㈩ 關於元宵節的燈謎的謎語

1、謎面:老趙一走開,完全就變樣 (打一食品)

謎底:元宵

解析:「老趙」別指趙字的繁體,即「趙」;「趙」字的「走」離開後,剩下「肖」。「肖」與全變了樣的「完」組合,可成為「元宵」。

2、謎面:元宵前後共團圓 (打一字)

謎底:期

解析:「元宵」二字前後部分分別為「二月」,「二月」與「共」團圓即為「期」字。

3、謎面:年初一晚上 (打一節日)

謎底:元宵節

解析:「元宵」別解為第一個晚上。

4、謎面:元宵之後柳吐芽 (打一成語)

謎底:節外生枝

解析:元宵「節」之後「生」了新「枝」葉。

5、謎面: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語)

謎底:眾望所歸

解析:農歷每月十五日前後也叫「望日」。

6、謎面:婚期定在元宵後 (打一成語)

謎底:大喜過望

解析:「望」別解為「望日」,即農歷每月十五日。

7、謎面:煤球和元宵一樣 (打一成語)

謎底:黑白不分

解析:煤球是黑的,元宵是白的。

8、謎面:元宵 (打一成語)

謎底:朝夕相處

解析:「元」別解為元「朝」,「宵」義扣「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