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入字有關成語有哪些

入字有關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8 10:55:10

1. 入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入閣登壇、
入門問諱、
入境問禁、
入孝出悌、
入井望天、
入海算沙、
入地無縫、
入理切情、
入吾彀中、
入寶山而空回、
入主出奴、
入鐵主簿、
入地無門、
入骨相思

2. 入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進開頭的成語:
進寸退尺、
進退消息、
進祿加官、
進德修業、
進善懲奸專、
進退狼狽、
進賢黜屬奸、
進賢進能、
進讒害賢、
進銳退速、
進壤廣地、
進退亡據、
進退兩端、
進退觸籓、
進賢黜佞、
進可替否、
進退消長、
進退維艱、
進退維亟、
進賢退佞、
進退觸籬、
進賢退奸、
進退無據、
進退存亡、
進善退惡、
進俯退俯、
進退有節、
進退無途、
進可替不、
進退榮辱

3. 有關入字的成語有哪些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長驅直入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趁虛而入
趁力量虛弱時侵入。
乘隙而入
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乘虛而入
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大含細入
原指文章的內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單刀直入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後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格格不入
格格:阻礙,隔閡。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
鬼出電入
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4. 入字開頭的成語有什麼

入鄉隨俗、入不敷出、入木三分、入情入理、入土為安、入幕之賓、入骨相思、入國問俗、入境問禁、入室操戈、入地無門、入孝出悌、入主出奴、入吾彀中、入境問俗、入孝出弟、入地無縫、入海算沙、入鄉問俗、入門問諱、入室升堂、入鐵主簿、入聖超凡等。

一、入木三分

釋義: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出處:唐·張懷瓘《書斷》:「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晉帝時,朝廷在北郊舉行祭祀大典,更換祝版時,工人削去他的字,滲入木板三分。

二、入幕之賓

釋義: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

出處:唐·房玄齡等著《晉書·郗超傳》:「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卧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譯文:謝安和王坦之商討事情的時候,(王坦之)讓郗超躲在幕後偷聽。風吹動幕帳暴露了郗超,謝安風趣地稱他為參與機密研商的人。

三、入境問俗

釋義: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出處:先秦·孔子《禮記·曲禮上》:「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譯文:到了外境就問有什麼禁令,入了他國就問此地的風俗,進門就問有什麼忌諱。

四、入室操戈

釋義:到他的屋裡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鄭玄傳》:「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譯文:康成進入我的家,拿著我的矛,用來進攻我嗎?

五、入主出奴

釋義:原意是崇信了一種學說,必然排斥另一種學說;把前者奉為主人,把後者當作奴僕。後比喻學術思想上的宗派主義。

出處:唐·韓愈《原道》:「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譯文:歸入了那一家,必然輕視另外一家。尊崇所歸入的學派,就貶低所反對的學派;依附歸入的學派,就污衊反對的學派。

5. 有關入字的成語有哪些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長驅直入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趁虛而入 趁力量虛弱時侵入。
乘隙而入 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乘虛而入 乘:趁。趁著虛弱疏漏的地方進入。
大含細入 原指文章的內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單刀直入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後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格格不入 格格:阻礙,隔閡。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
鬼出電入 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6. 入字開頭的成語

入木三分、
入不敷出、
入鄉隨俗、
入幕之賓、
入地無門、
入土為安、
入寶山而空回、
入骨相思、
入室操戈、
入吾彀中、
入情入理、
入孝出悌、
入主出奴、
入國問俗、
入鄉問俗、
入境問俗.等等。

7. 求「入」字開頭的成語

入不敷出
[



chū
]
基本釋義
敷:夠,足。收入不夠支出。


《紅樓夢》一○七回;「但是家計蕭條;入不敷出。」
入木三分
[


sān
fēn
]
基本釋義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唐·張懷瓘《書斷》:「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8. 含入字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入木三分 [


sān
fēn
]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sān
fēn
]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版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權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唐·張懷瓘《書斷》:「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9. 引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引人注目、引人入copy勝、引吭高歌、引以為戒、引以為榮
一、引人注目 [ yǐn rén zhù mù ]
【解釋】:注目:注視。吸引人們注意。
【出自】: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也有敲打銅鑼,高舉旗幟,引人注目的。」
二、引人入勝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釋】:勝:勝境。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出自】:秦牧《蝦趣》:扇畫小幅,蘇州園林,格局很小,卻總是那麼引人入勝。
三、引吭高歌 [ yǐn háng gāo gē ]
【解釋】:引:拉長;吭:嗓子,喉嚨。放開嗓子大聲歌唱。
【出自】:葉聖陶《醉後》:「她們引吭高歌的時候,曳聲很長,抑揚起落。」
四、引以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釋】:引:用;戒:鑒戒。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作為警戒,避免重犯。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所以近七八年來,歷任巡撫者引以為戒,不敢委他事情。
五、引以為榮 [ yǐn yǐ wéi róng ]
【解釋】:以此事為光榮。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們一向規規矩矩,也把兒女們調教的規規矩矩,這是他們引以為榮的事。」

10. 帶「出」和「入」字的成語有哪些

帶「出」和「入」字的成語有:

1、出神入化

【拼音】chū shén rù huà

【解釋】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舉例造句】不知道這位老畫師是觀察了多少的活蝦,才能夠畫蝦畫得這樣出神入化的。 ——秦牧《蝦趣》

2、出鬼入神

【拼音】chū guǐ rù shén

【解釋】指變化多端,不可捉摸。

【出處】唐·宋之問《嵩山天門歌》:「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風生雲起,出鬼而入神。」

【舉例造句】《蜀道難》、《遠別離》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測。 ——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中》

3、出生入死

【拼音】chū shēng rù sǐ

【解釋】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舉例造句】這一層,不煩聖慮,他們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何況國家如此,不至於還鬧義氣。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4、出雲入泥

【拼音】chū yún rù ní

【解釋】指自己一旦青雲直上,便不惜將舊時朋友踩入泥中。比喻人情澆薄,世態炎涼。

【出處】清·王韜《徐古春耆舊詩存序》:「及一旦勢位崇,名譽盛,疇昔知交,貧賤潦倒,伏處田裡,不足引援,往往盡削其酬酢詩文,不使一篇登之集中,出雲入泥,良可浩嘆。」

5、深入淺出

【拼音】shēn rù qiǎn chū

【解釋】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

【出處】清·俞樾《湖樓筆談》六:「蓋詩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顯出。入之不深,則有淺易之病;出之不顯,則有艱澀之患。」

【舉例造句】這篇文章寫得深入淺出,使人愛看、易懂。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