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總結成語
Ⅰ 形容人善於總結錯的成語
稽古振今 成語發音:jī gǔ zhèn jīn 成語釋疑: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成語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
Ⅱ 舉一反三是什麼意思
舉一反三的意思是: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如果教給他一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一種方法重復教他了。
【示例】:老師教導學生要對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拋磚引玉、貫通融會、問牛知馬、融會貫通、一隅三反、以微知著、觸類旁通、一舉三反、聞一知十
【反義詞】囫圇吞棗、生吞活剝、食古不化、不求甚解、淺嘗輒止
(2)善於總結成語擴展閱讀
1、舉一反三的近義詞
拋磚引玉
【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自】:費孝通《訪美掠影》:「我所做到的是暢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拋磚引玉的作用,於願足矣。」
【示例】:在這個座談會上,我僅是一家之言,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還希望多聽聽大家的見解。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於謙詞。
2、舉一反三的反義詞
不求甚解
【解釋】: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自】: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不追求利益,喜歡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高興得忘了吃飯。
【示例】:他這種對問題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是成績無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人學習不深入
Ⅲ 形容「善於總結經驗」的成語有什麼
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溫故知新
一、舉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二、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自】:宋 朱熹《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譯文】:舉一而三次,聽說一而知十,於是學者用功之深,窮理的成熟,然後能融會貫通,才落到這一步。
三、觸類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解釋】: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
【出自】:西周 周文王《周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譯文】:再引申其義,觸動類推而增長,天下所能之事皆無所遺了。
四、聞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解釋】: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譯文】:我怎麼敢指望回?顏回聽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我聽到一個一可以了解第二個
五、溫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Ⅳ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一、共情:可以感覺到您對孩子平常的期待是比較高的,我想先問您幾個問題,再一起來探討一下解決的方法。
二、具體化:您說孩子的成績提升,但自覺性沒有提升,具體是指?
三、探討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孩子自主能力不足:1-3年級的孩子,平常自主能力還不足夠,小孩子更多的想要以「玩」為主,所以做完作業了,或者考試結束後,孩子的心思會更多的放在玩上,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解決:
(1)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規劃表,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詳細的描述清楚,最好可以詳細到哪個時間段去做哪些事情,當然這里也包括休息與娛樂的時間,達到了有哪些獎勵等。注意一定是一起商定的。
(2)將規劃表貼在孩子的床邊,或者家裡顯眼的位置,家長每天監督孩子去執行。一般21天以上會初步建立習慣,100天以後,習慣養成比較穩定。
(3)對於計劃表中不合理的部分,每周、或每個月找一天與孩子一起商定,及時修改。
(4)如果孩子達到了目標,或達到了獎勵標准,家長一定要如約執行這些標准,不可拖欠孩子。
b 孩子學習興趣不足:成績提升但自覺性沒有提升,還有可能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導致無心自主學習。
解決: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用游戲的方式將語文、數學或英語知識交給孩子們,比如「成語接龍」、「英文詞卡猜中文」等等,如果您不自己沒有時間來和孩子進行這些活動,則可以找專業機構上「學習力」相關課程,提升學習興趣。
Ⅳ 形容「善於總結」的成語有什麼
一、溫故知新
釋義: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二、集思廣益
釋義:集中大家的意見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譯文:管理國家政權的人,要集合眾人的思想,多多聽取好的意見。
三、一言窮理
釋義:一言:一個字。用一個字就把事物的性狀全表現出來。比喻以精煉的文字概括復雜的情狀。也比喻論證精闢。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
譯文:明亮的太陽和彗星,都可以用精煉的文字概括復雜的情狀。
四、稽古振今
釋義: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
譯文: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必會使士氣振奮。
五、融會貫通
釋義:把多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徹的理解。
出處:《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譯文: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這是學者刻苦用心,窮究事物之理,然後融合多方面的知識道理以得到全面透徹的領悟,才會達到這樣的結果。
Ⅵ 形容「善於總結經驗」的成語有什麼
形容「善於總結經驗」的成語
一言以蔽之
總結陳詞!
Ⅶ 七年級上冊歷史復習總結,人教版(最好有表格)
初中歷史全部時間表
【公元14-16世紀】-文藝復興
【公元15世紀】-新航路開辟
【公元15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東羅馬)滅亡
【公元16世紀】-阿拉伯數字與現在基本一致
【公元16-19世紀】-三角貿易
【公元16世紀中期】-俄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啊
【公元17世紀初】-英屬北美殖民地建成
【公元17世紀以後】-英國走上殖民掠奪道路,開始對印度進行殖民活動
【公元1640-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公元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
【公元19世紀】-法國啟蒙思想
【公元18世紀中期】-英國對印度發動殖民戰爭
【公元18世紀後半期】-英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公元1757年】-英國克萊武侵佔孟加拉
【公元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公元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公元1775年4月】-北美獨立戰爭開始(萊剋星敦槍聲)
【公元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獨立宣言》(美國誕生)
【公元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北美獨立戰爭轉折點)
【公元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公元1785年】-瓦特的蒸汽機投入使用
【公元1787年】-美國制定憲法(華盛頓當選總統)
【公元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開始(攻佔巴士底獄)
【公元1789年8月】-法國頒布《人權宣言》
【公元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法國大革命高潮)
【公元1794年7月】-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公元1799年底】-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公元19世紀以前】-西班牙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殖民國
【公元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獨立引動
【公元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德國貝多芬完成《英雄交響曲》
【公元1807年】-輪船誕生(克萊蒙號)
【公元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利
【公元1814年】-拿破崙下台,法國封建勢力復辟
【公元1815年】-拿破崙重登皇位
【公元1816-1826年】-玻利瓦爾解放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
【公元1825年】-火車誕生(旅行者號)
【公元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在歐洲興起
【公元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
【公元1836-1848年】-英國憲章運動
【公元1839年6月】-中國虎門銷煙
【公元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完成
【公元19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公元19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公元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公元19世紀中期】-亞洲各國獨立運動
【公元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
【公元1851年】-太平天國成立
【公元1853年】-美國艦隊闖入日本;太平天國全盛
【公元1865-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
【公元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章西女王)
【公元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
【公元1859年】-英國達爾文《物種起源》
【公元1860年】-華爾成立洋槍隊
【公元1861年】-俄國沙皇2世廢除農奴制
【公元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公元1861年4月】-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公元1962】-京師同文館
【公元1862年5月20日】-林肯頒布《宅地法》
【公元1862年9月】-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南北戰爭轉折點);華爾擊斃
【公元1864年】-天平天國運動失敗
【公元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
【公元1865年4月】-美國南北戰爭結束
【公元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明電動機
【公元1876年】-左宗棠首府除伊犁以外新疆地區
【公元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
【公元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
【公元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義
【公元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式成立
【公元1871年5月21-28日】-五月流血周
【公元1876年】-中國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鐵路
【公元1879年】-愛迪生發明耐用碳絲燈跑
【公元19世紀80年代】-德國卡爾•本茨設計內燃機
【公元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公元1884年】-清設新疆行省
【公元1885年】-本茨研製汽車成功
【公元1987年】-上海商務印刷館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公元1894年】-孫中山建立興中會
【公元1895年4月】-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公元1895年春】-公車上書,戊戌變法開始
【公元19世紀90年代】-洋務運動失敗
【公元1898年6月】-百日維新開始
【公元1898年9月】-戊戌政變,百日維新解釋。戊戌變法失敗
【公元1899年】-大生紗廠開張
【公元1900年】-飛艇研製成功;義和團運動發展
【公元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
【公元1901年】-中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簽訂《辛丑條約》
【公元20世紀初】-愛伊斯坦提出相對論
【公元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製成飛機
【公元1904年】-科舉制廢除
【公元1905年】-孫中山組織中國同盟會;清政府決定修建京張鐵路
【公元1906年】-鎢絲燈泡問世
【公元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形成
【公元1909年】-京張鐵路通車
【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翻封建制
【公元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
【公元20世紀2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公元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一戰導火線)
【公元1914年7月底】-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
【公元1915年】-新文化運動
【公元1916年】-凡爾登戰役:坦克誕生
【公元1917年】美、中加入協約國
【公元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
【公元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建立蘇維埃政府
【公元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公元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
【公元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
【公元1919年6月】-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
【公元1919-1920年】-協約國與同盟國簽訂協約構成凡爾賽體系
【公元1920年1月】-國際聯盟成立
【公元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
【公元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一大)
【公元1921年】-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
【公元1922年】-中共二大
【公元1922年底】-蘇聯成立:義大利西法斯上台
【公元1924年】-列寧逝世;中國國民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
【公元1924年5月】-黃埔軍校成立
【公元1924-1929年】-資本主義黃金時代
【公元1926年】-北伐戰爭
【公元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變國共合作失敗
【公元1927年4月】-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公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公元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土地革命
【公元1927年9月】-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公元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
【公元1928-1937年】-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公元1929年】-美國爆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公元1931年9月8日】-九一八事變
【公元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新政;經濟危機結束:德國希特勒上台
【公元1933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公元1934年10月】-長征開始
【公元1935年1月】-遵義會議
【公元1935年10月】-吳起鎮小會師
【公元1936年10月】-會寧大會師
【公元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日本法西斯上台
【公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公元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公元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
【公元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公元20世紀30年代後半期】-軸心國形成
【公元1938年春】-台兒庄戰役
【公元1938年9月】-德、意、英、法慕尼黑協定
【公元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
【公元1940 年4-5月】德國稱霸歐洲
【公元1940年8月】-百團大戰
【公元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
【公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公元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在華盛頓簽訂《聯合國家宣言》
【公元1942年7月】-德國進攻斯大林格勒
【公元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
【公元1945年2月】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
【公元1945年4月】-蘇聯進攻柏林
【公元1945年8月】-德國投降(二戰歐洲戰場結束)
【公元1945年8月上旬】-美國對日本投下原子彈
【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公元1945年8月】-重慶談判
【公元1945年10月10日】-雙十協定
【公元1945年9月2日】-二戰結束
【公元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
【公元20世紀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公元1947年】-印度獨立,印、巴分治
【公元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
【公元1947年夏】-挺進大別山
【公元1948-1973年】-4次中東戰爭
【公元1948年9-11月】-林彪、羅榮恆遼沈戰役
【公元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
【公元1948年11月-1949年一月】-平津戰役
【公元1949年4月21-23日】-渡江戰役,南京政府垮台
【公元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議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公元1949年10月2日0-蘇聯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1949年】-北約成立
【公元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成立
【公元1950年6月】朝鮮內戰
【公元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前線
【公元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改發》土改開始
【公元1951年9月】-西藏解放
【公元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
【公元1952年】埃及獨立
【公元1952年底】-土改完成
【公元1953年7月】美國簽訂對朝停戰協議
【公元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
【公元1953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公元1953年】-三大改造開始
【公元1953年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公元1954年】資本主義工商以改造
【公元1954年9月】-五四憲法頒布
【公元20世紀50年代中期】-提出和平解放台灣
【公元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形成;召開萬隆會議
【公元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召開中共8大;我國成功仿製殲八戰斗機
【公元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公元1957年】-川藏公路
【公元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
【公元1958年】提出總路線
【公元1958年】-戈爾巴喬夫上台
【公元20世紀60年代初】-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公元1960年】-非洲獨立年
【公元1961年】-中國恢復生產
【公元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赫魯曉夫下台
【公元1964年6月】-我國中程導彈試飛成功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研製原子彈
【公元1966年10月】-中國核導彈研製成功
【公元1966年】-文革開始;中國組建導彈部隊
【公元1967年】歐洲共同體形成
【公元1970年】-東方紅一號成功飛天
【公元1971年】-我國研製導彈驅逐艦
【公元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
【公元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十件林彪反革命集團粉碎
【公元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合法席位
【公元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
【公元1972年】-中日建交
【公元1973奶奶】-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成功
【公元1974年】中國核潛艇製造成功
【公元1976年】-周恩來逝世
【公元1976年4月5日】-四五運動
【公元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粉碎,文革結束
【公元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
【公元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公元1979年】-海峽兩岸局勢緩和;中美建交
【公元1980年】-中國建立特區
【公元1980-1982年】-平凡文革罪名
【公元1982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指導思想
【公元1982年】-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公元1984年底】-中英簽署聲明中國收復香港主權
【公元1985年】-中國城市改革
【公元1986年3月】-中國實行8632計劃
【公元1986年】-中國頒布《義務教育法》
【公元1987年】-台灣調整「三不「政策
【公元1987年】-中葡簽署聲明收復澳門主權
【公元1987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理論
【公元1989年】-東歐劇變;亞太經合組織成立
【公元20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時代;中國實行科教興國
【公元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
【公元1990年】-台灣成立海基會
【公元1990年】-中國舉辦亞運會
【公元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政變
【公元1991年12月8日】-獨聯體成立;冷戰結束
【公元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解體
【公元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中共14大鄧小平理論確立
【公元1993年】-歐盟成立
【公元1995年1月1日】-世貿成立
【公元1995年初】-「江八項「
【公元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
【公元1997年】-中共15大鄧小平理論完全確立
【公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公元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導彈襲擊
【公元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公元2000奶奶】-中國普及義務教育
【公元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上海召開
【公元2001年7月13日】-中國申奧成功
【公元2003年】-中國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
【公元2005年】-中國發射神六載人飛船
【公元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
Ⅷ 換了新工作怎麼快速和新同事搞好關系
換了新工作,一切都將是全新的開始。因為有很多地方需要熟悉。無論是面對領導還是普通同事,需要一視同仁。面帶微笑,不虛偽做作。有任何問題需要虛心向他人請教。同時在學習領悟的時候,更要專心。
要讓別人能夠充分的感覺到你是一個非常勤奮好學,並且為人非常真誠的人。工作中需要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需要具有足夠的韌勁兒,需要在枯燥無聊的時候能夠勇敢的堅持下去。你具有了這樣的素質,所有的人都會向你學習,他們認為你確實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