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圖片意思是什麼成語故事
打草驚蛇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釋義】: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著狀紙,一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裡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㈡ 關於蛇的成語故事
1、杯弓蛇影
故事:
從前有個做官的人叫樂(yuè)廣。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裡來聊天兒。有一段時間,他的朋友一直沒有露面。樂廣十分惦念,就登門拜望。只見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臉色蠟黃。樂廣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問他的病是怎麼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說。經過再三追問,朋友才說:「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見酒杯里有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游動。當時惡心極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勸飲,出於禮貌,不好拒絕樂廣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願的飲下了酒。從此以後,心裡就總是覺得肚子里有條小蛇在亂竄,想要嘔吐,什麼東西也吃不下去。到現在病了快半個月了。」樂廣心生疑惑,酒杯里怎麼會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回到家中,他在殿內里踱(ó)步,分析原因。他看見牆上桂著一張青漆紅紋的雕弓,靈機一動:是不是這張雕弓在搗鬼?於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動了幾個位置,終於看見那張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液的晃動,真象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游動。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樂廣馬上用轎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請他仍舊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舊用上次的酒杯為他斟了滿滿一杯酒,問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麼東西?」那個朋友低頭一看,立刻驚叫起來:「蛇!蛇!又是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 樂廣哈哈大笑,指著壁上的雕弓說:「您抬頭看看,那是什麼?」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渾身輕松,心病也全消了!
2、打草驚蛇
故事:
南唐時候,當塗縣(現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的一個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只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 打草驚蛇
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塗縣令的任上,幹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干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貪污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官竟佔了當塗縣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當塗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裡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當塗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污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不打緊,卻把這個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干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塗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松,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3、虎頭蛇尾
故事:
清朝時期,官場十分腐敗,只要有錢就可以捐官。京城的都老爺給皇上上奏摺要求整頓吏治。湖南巡撫接到皇上的指令,立即組織手下的文武百官進行考試,並聲言對請人代考的人斬立決,當場抓了他二少爺的槍手,此事就只好虎頭蛇尾了。
4、人心不足蛇吞象
故事:
相傳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個只有母子兩個人的家庭,母親年邁多病,不能幹活,兒子王妄,三十歲,還沒討上老婆,靠賣些草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苦。
這一天,王妄跟以往一樣到村北去拔草,無意之中,發現草叢里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渾身是傷,動彈不得,王妄動了憐憫之心,帶回了家,小心翼翼地為它沖洗塗葯,蛇便蘇醒後,沖著王妄點了點頭,表達它的感激之情,母子倆見狀非常高興,趕忙為它編了一個小荊簍,小心地把蛇放了進去。從此,王妄母子倆對蛇精心地護理,蛇的傷逐漸痊癒,蛇身也漸漸長大,而且總象是要跟他們說話似的,很是可愛。為母子倆單調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妄照樣打草,母親照樣守家,小蛇整天在簍里。一天,小蛇覺得悶在屋子裡沒意思,便爬到院子里曬太陽,讓人意想不到的,蛇被陽光一照,變得又粗又長,有如大梁,撞見如此情景的王母驚叫一聲昏死過去。等王妄回來,蛇已回到屋裡,也恢復了原形,卻用人類的語言著急地向王妄說:「我今天失禮了,把母親給嚇死過去了,你趕快從我身上取下三塊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鍋里煎熬成湯,讓娘喝下去就會好。」王妄說:「不行,這樣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是想別的辦法吧!」花斑蛇催促著說:「不要緊,你快點,我能頂得住。」王妄只好流著眼淚照辦了。母親喝下湯後,很快蘇醒過來,母子倆又感激又納悶,可誰也沒說什麼,王妄再一回想每天晚上蛇簍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覺得這條蛇非同一般。
話說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宮里的生活日復一日,沒什麼新樣,覺得厭煩,想要一顆夜明珠玩玩,就張貼告示,誰能獻上一顆,就封官受賞。這事傳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了。實話告訴你,我的雙眼就是兩顆夜明珠,你將我的一隻眼挖出來,獻給皇帝,就可以陞官發財,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王妄聽後非常高興,可他畢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說:「那樣做太殘忍了,而且你會疼得受不了的。」蛇說:「不要緊,我能頂住。」於是,王妄挖了蛇的一隻眼睛,第二天到京城,把寶珠獻給皇帝。滿朝文武從沒見過這么奇異的寶珠,贊不絕口,到了晚上,寶珠發出奇異的光彩,把整個宮廷照得通亮,皇帝非常高興,封王妄為進行大官,並賞了他很多金銀財寶。
皇上看到寶珠後,很賞識,占為己有,西宮娘娘見了,也想要一顆,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尋找寶珠,並說把丞相的位子留給第二個獻寶的人,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隻眼睛弄來獻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嗎?於是到皇上面前說自己還能找到一顆,皇上高興地把丞相給了他,可萬沒想到,王妄的衛士去取第二隻眼睛時,蛇無論如何不給,說非見王妄才行,王妄只好親自來見蛇。蛇見了王妄直言勸到:「我為了報答你,已經獻出了一隻眼睛,你也升了官,發了財,就別再要我的第二隻眼睛了。人不可貪心。」王妄早已鬼迷心竅,哪裡還聽得進去,厚顏無恥地說:「我不是想當丞相嗎?你不給我怎麼能當上呢?況且,這事我已跟皇上說了,官也給了我,你不給不好收場呀,你就成全了我吧!」他執意要取第二隻眼睛,蛇見他變得這么貪心殘忍,早氣壞了,就說:「那好吧!你拿刀子去吧!不過,你要把我放到院子里再去取。」王妄早已等待不得,對蛇的話也不分析,一口答應,就把蛇放到了陽光照射的院子里,轉向回屋取刀子,等他出來剜寶珠時,蛇身已變成了大梁一般,張著大口沖他喘氣,王妄嚇的魂都散了,想跑已來不及,蛇一口就吞下了這個貪婪的人。
5、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故事:
明成化年間,蘇州倒運漢文若虛拿朋友送的一兩銀子買了幾簍太湖橘子隨商船航海,到了國外他一簍橘子賣了百兩銀子,朋友勸他買一些貨物回去倒賣,他運氣特別差慣了,就說:「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好詞好句)
㈢ 驚蛇入草成語故事
驚蛇入草
jīng shé rù cǎo
[釋義]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語出] 唐·韋續《書訣墨藪》:「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形容書法活潑有力
[例句] 作一戈如百鈞弩,作一點如高峰墮石,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明·李贄《初潭集·師友四》)
㈣ 打草驚蛇的成語故事圖片
打草驚蛇,現代漢語成語,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㈤ 有關蛇的成語故事
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杯弓蛇影,古漢語中的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出自回應劭《風俗通義·怪答神》,應郴請杜宣飲酒,掛在牆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憂而病,應郴聽說杜宣生病後來看望杜宣,杜宣看到牆上的弓後病就好了,後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擾。
㈥ 關於蛇的成語故事
1.
畫蛇添足: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後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專。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屬有。
2.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3.
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4.
打草驚蛇: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5.
蛇蠍心腸: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6.
虛與委蛇[xū
yǔ
wēi
yí]: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7.
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後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8.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9.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㈦ 成語故事一個人做了一條蛇蛇反而有痰了一口叫什麼名字
是個寓言故事《農夫與蛇》
㈧ 跟蛇有關的成語故事相關成語典故
畫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
[釋義]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成語故事]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㈨ 關於有蛇的成語故事
畫蛇添足
楚國有個祭祀的人,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幾個人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這壺酒足夠。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人喝酒。」
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准備飲酒,就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給蛇添上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成了,奪過他的酒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㈩ 「蛇入鼠出」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蛇入來鼠出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源是像蛇一樣進去,像老鼠一樣出來,以此形象的比喻行動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