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聖教序集字成語

聖教序集字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8 17:35:22

㈠ 集王聖教序集字古詩有六言絕句嗎

集字是指將前代某一書家的字跡搜羅並集成的書法作品,是一種書法術語。本文將《集王聖教序》中最有代表性的字加以搜集,將其整理成集字古詩,力求突出書聖王羲之的筆法特點,結字規律,另外在章法的布局上增加了氣韻,詩雅字秀美呆了!
唐代詩人王昌齡著名的邊塞詩《出塞》表現了詩人王昌齡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詩人劉禹錫《望夫石山正對和州郡樓》 通過這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說形象地再現了作者劉禹錫思歸之情,含蓄地表達了他堅貞不渝的志行。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㈡ 集字聖教序劉鐵雲本和賴古堂本哪個好

劉鐵雲本更好,早期宋拓本細節保留很多

㈢ 序聖教序集字作品帖(佳句成語對聯詩詞)/西泠印社

《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集字作品帖(佳句成語對聯詩詞)》/西泠印社法帖集字作品叢

作者:王羲之編著

出版社:西泠印社

出版時間:2000年09月

㈣ 王羲之集字《聖教序》,很多字東倒西歪,如何理解其中的美感



懷仁的集字,為我們理解王羲之打開了一扇新窗戶。當然,也正是懷仁太好奇,也有人提出了批評,說懷仁這樣處理,失去了王字平淡沖和的味道。所以,我們看待《聖教序》應該有全面的認識。但不可否認,《聖教序》還是很精彩的,尤其對於學王行書的,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選擇。

由於我們都是看印刷字長大的,學書法又一般從楷書入手,所以一看到這種非常規的寫法就難以理解,這其實是我們學書法很大的障礙,讓我們的視野變得太狹隘。學習書法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隨著學習深入,對書法的理解也會深入,並不是歪就是不好,歪中取得平衡,才是書法的精髓。

孫過庭《書譜》有雲:「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才是學習書法的套路。

㈤ 王羲之《聖教序》集字作品帖:成語 佳句 對聯 詩詞

【出自蘭亭集序的成語】:
【成語】:崇山峻嶺
【讀音】: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釋義】: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造句】: 唐敖一心記掛夢神所說名花,每逢崇山峻嶺,必要泊船,上去望望。(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回)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
【近義詞】: 層巒疊嶂
【反義詞】: 一馬平川
【成語】:放浪形骸
【讀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釋義】: 放浪:放盪;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造句】: 惟有與寶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卻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領略「人貴適意」的真趣。(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盪
【近義詞】: 放盪不羈 倜儻不羈
【反義詞】: 循規蹈矩 規行矩步
【成語】:感慨系之
【讀音】: gǎn kǎi xì zhī
【釋義】: 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出自】: 漢·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用於人的情緒
【近義詞】: 感慨萬端 感慨萬千
【反義詞】: 無動於衷
【成語】:惠風和暢
【讀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釋義】: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成語】:茂林修竹
【讀音】: mào lín xiū zhú
【釋義】: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造句】: 剛過了小橋曲水,又見些茂林修竹。(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二回)
【用法】: 剛過了小橋曲水,又見些~。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二回
【成語】:情隨事遷
【讀音】: qíng suí shì qiān
【釋義】: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造句】: 後來大抵帶在身邊,只是情隨事遷,已沒

㈥ 誰有王羲之聖教序的集字對聯

誰有王羲之聖教序的集字對聯
竹幽蘭生靜氣 和風朗月喻天懷(七言對)
後天下之樂而樂(七言)
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四言對)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四言對)
暢敘幽情 虛懷若竹(四言對)
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帶左右 可詠可觴可絲竹懷抱古今(長對)
此地盛游同氣仰為賢知列 異時文集相期長在天地間(長對)
悟生大地春風永 靜向諸在世宙長(七言對)
觀諸形跡固有異 極其情趣將無同(七言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八言對)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喜迎新春

㈦ 王羲之聖教序集字古詩的字是什麼字

章法概述
集字古詩
送王司直
塞下曲(其二)
鳥鳴澗
汾上驚秋
秋浦歌(其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南中詠雁
終南山望余雪
送陸判官往瑟琶峽
春曉
靜夜思
獨坐敬亭山
出塞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回鄉偶書(其二)
春草
東魯門泛舟(其二)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山行
《王羲之聖教序集字古詩》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收錄了送王司直、塞下曲(其二)、鳥鳴澗、汾上驚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19篇文章。臨帖是為了創作,創作要講究章法。章法是集字成篇,構成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正文、幅式、行列、布白、筆墨、落款和鈐印。
1、正文。正文的內容應該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可以是名言警句、古今詩文,也可以自作詩文。
2、幅式。書法的幅式就寫在紙上而言,通常有中堂、條幅、橫披、長卷、對聯、扇面、條屏、斗方、冊頁等。
3、行列。傳統書法作品大多由上到下安排字距,由右到左安排行距。行列的安排一般有四種類型:縱有行橫有列,縱有行橫無列,縱無行橫無列,縱無行橫有列。
4、布白。布局謀篇要根據整體均衡、陰陽和諧的原則「計白當黑」〉
5、筆墨。章法對筆墨的要求也是很講究的。從用筆來說,書體不同,其用筆要求也不同。
6、落款。落款和蓋印都應視為書法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文未盡完善,可考慮用落款來補救,落款補救猶覺不足,可以考慮用蓋印來調整。
7、鈐印。印章的大小要和款字協調,和整幅作品相和諧。
編輯推薦
《王羲之聖教序集字古詩》編輯推薦:名碑名帖古詩集字帖。
目錄
章法概述
集字古詩
送王司直
塞下曲(其二)
鳥鳴澗
汾上驚秋
秋浦歌(其八)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南中詠雁
終南山望余雪
送陸判官往瑟琶峽
春曉
靜夜思
獨坐敬亭山
出塞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回鄉偶書(其二)
春草
東魯門泛舟(其二)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山行

㈧ 王羲之的聖教序 懷仁集字,哪個版本最真最好我想要市面或網上能買得到的,請各位大俠指點迷津!!

可以買二玄社中國法書選的 或者中國書店 文物出版社也可以 上海書畫的也行,現在基本上都是劉鐵雲本或三井本,都可以用,中凱圖書用的那個姚建杭本就是三井本改裝的,另外西冷出的碑帖善本精華有玉牒崇恩收藏的宋本也就是墨皇本,這個收藏價值高些,原色法帖選第三冊是朱卧庵本的,雖然很稀少但不是好本子

㈨ 王羲之集字聖教序一共有多少個字

1904《大唐三藏聖教序》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而徵。雖愚不惑。

形潛莫覩。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虗。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

挹之則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或者焉。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

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耶(邪)正於焉紛糾。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時而隆替。有玄奘法師者。

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

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玆後學。是以翹心凈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達。周遊西宇。十有七秊。

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菀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一乘五津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

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託。譬夫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非蓮性自潔。

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至於內典。尤所未閑。

昨制序文。深為鄙拙。唯恐穢翰墨於金簡。標瓦礫於珠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贊。循躬省慮。彌益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譯文:

聽說天地有形狀,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四季沒有形狀,所以深藏著嚴寒酷熱來化育萬物。因此觀察體驗天地的變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徵兆;要通曉明白陰陽變化,即使是賢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極少有研究透它的變化規律的。但是天地包容著陰陽變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為天地有形狀;陰陽變化在天地之間而難研究透的原因,是因為陰陽變化是沒有形狀的。

所以天地的形象顯露在外並能得到驗證,即使愚蠢的人也會明白;而陰陽的變化隱藏了起來沒有人能看得見,即使是聰明人仍會迷惑不解。

況且佛道推崇虛空,它駕乘著隱秘來操縱著超脫一切的境界,也主張廣泛救濟眾多生靈,用佛教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發神威就沒有上限,剋制神奇的力量也沒有下限。佛道從大處說它遍布宇宙,從小處說又能收攏一絲一毫。

因為佛道主張不生不滅,超脫一切,所以雖歷經久遠而永不衰落。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傳送著無數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機,即使遵循它也沒有誰知道它的邊際的;佛法的流傳,深邃而靜遠,即使推崇它也沒有誰探究出它的根源。

所以眾多平凡而無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淺陋之輩,面對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沒有疑惑不解嗎?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產生並興起的。流傳到大唐漢地就象明亮的美夢一樣,照耀著大唐而流傳著慈愛。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開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傳播,教化還沒有形成,當今人們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禮儀。

在漫長的等待中,人類由渾沌昏暗回歸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時候,世道更替,法度發生了變化。早先佛祖那光輝的容顏被一種顏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開,我們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著佛像,甚至連它身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都清晰可見。

於是精妙的語言廣為流傳,才得以從生死的苦難中去拯救萬物。於是先輩說的有道理的話得以長久地傳播,也才能在廣闊的大地上引導眾生度過苦難。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的正教很難廣泛流傳,各種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華統一歸屬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當的學問卻容易使人依從,於是邪正之間就在教義上交錯雜亂。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觀點;有時沿襲著舊俗便產生了爭執。於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學說,就暫時沿著時間的流逝而在或興或衰中交替流傳。

有個叫玄奘的法師,是法門的領袖人物。他從小就很聰明,心懷忠誠,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義;長大後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總是堅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門修行。即使是松林澗的清風、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麗華美;即使是仙飲的晨露、明亮的珍珠,豈能和他的明朗潤澤相比?

所以他智慧超群,沒有牽掛,精神清透,並不顯露;他超出「六空」,不同於常人,多少年來沒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會神地從內心修煉自己,常以正統佛學的衰落為悲傷;他靜心鑽研佛教,常因這精深的理論被謬傳而感慨嘆息;他想著要有條有理地分辨剖析經文,擴大佛學古代的經文典籍;取掉虛假的,保留真實的,讓後輩學者從此開始不再混淆真偽。

因此他嚮往凈土,就到西域去求學。他冒著生命危險在萬里征途上行進;他拄著拐杖獨自遠行。途中艱險無以計數,早晨的漫天飛雪,行進途中有時找不到棲身之地;傍晚的滾滾風沙,遮天蔽月難辨方向。在萬里山川之上,有著他排開險阻、撥開迷霧前進的身影;在多少個嚴寒酷暑的季節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進的腳印。

他憑著對佛祖的誠心,視付出的辛苦為小事,期望著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他游遍了西域各國,歷時一十七年。他歷經了所有經過的地方,探詢追尋正教。他經雙林;到八水,體會到了佛教聖地的高貴風尚;他去鹿苑,登鷲峰,瞻仰了佛祖生活過的奇珍異途。

他在先賢聖人那裡接受了深奧的學問。對於「一乘」「五律」的佛學教說,他很快就牢記在心中,對「八藏」「三篋 」的佛學理論,他講起來就象波濤流水,滔滔不絕。

於是玄奘從所經過的大小國家中,總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譯成漢文後在中原傳布,從此這宏大的功業得以宣揚。慈仁的雲朵,從西地緩緩飄來,功德無量的佛法象及時雨一樣遍灑在大唐的國土上。



(9)聖教序集字成語擴展閱讀: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㈩ 王羲之行書聖教序集字對聯,適合創作時參考

適合創作時參考。聖教序,千字文,都是不錯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