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五什麼十的詞語有哪些成語
1. 帶有十什麼十什麼的四字詞語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形容看書極快。行(háng)。
一缺十求
[yī quē shí qiú]
舊指一個職位空缺,謀求這個職位的人很多。
一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暴」同「曝」),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比喻勤奮的時候少,懈怠的時候多,沒有恆心。
一饋十起
[yī kuì shí qǐ]
饋:以食物送人,這里指吃飯。吃一頓飯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一夜十往
[yi ye shi wang]
形容體貼周到地服侍病人。
一漿十餅
[yī jiāng shí bǐng]
一碗漿,十個餅。比喻小恩小惠。
一本十利
[yī běn shí lì]
喻下的力量極小,得益卻極大。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一夜十起
[yī yè shí qǐ]
心裡惦掛事情,一晚上起來十次,不得安睡。
2. 五詞成語有哪些
包含「五」的成語共有221個
挨三頂五
捱三頂五
八門五花
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
博覽五車
猜三劃五
大烹五鼎
腹載五車
感篆五中
隔三差五
郭公夏五
恨五罵六
九五之位
九五之尊
連三接五
連三跨五
馬中關五
銘感五內
3. 五什麼的成語是什麼的詞語
五鬼鬧判 許多小鬼戲弄判官。劇目名。舊時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對自己不滿或輕蔑的人所戲弄。
五經掃地 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五湖四海 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五斗折腰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彎腰行禮。為微薄的俸祿而對上級卑躬屈膝。
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業。
五虛六耗 比喻弄虛作假。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准。指古代音律。後也泛指音樂。
五黃六月 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五言長城 稱譽善於作五言詩的好手。
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壯,體格魁梧。
五風十雨 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五子登科 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五零四散 形容零星渙散。
五雀六燕 比喻雙方輕重相差不多。
五脊六獸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五世其昌 世:代;其:時間副詞,交要。五世之後,子孫昌盛。舊時用於祝人新婚。
五內如焚 五內:五臟;俱:都;焚:燒。五臟都象著了火一樣。形容象火燒得一樣。比喻非常焦急。
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五臟六腑 五臟:脾、肺、腎、肝、心;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也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五顏六色 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引伸為各色各樣。
五色無主 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不定。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五角六張 角、張:星宿名。形容七顛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順利。
五馬分屍 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五彩繽紛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五方雜處 五方:東南西北中,泛指各處;處: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從什麼地方來的人都有。
五合六聚 比喻屢次聚合到一起。
五穀不升 莊稼不生長。指災荒之年。
五毒俱全 五毒:多指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五里霧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五月糶新谷 五月里稻穀尚未熟,就預賣新谷。比喻十分貧窮。
五羖大夫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賢才的大夫百里奚。
五穀豐登 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五日京兆 京兆:即京兆尹,古時國都所在地的行政長官。比喻任職時間短或即將去職。
五花八門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五色繽紛 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五穀不分 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五內俱崩 傷心得連內臟都破碎了。形容極度哀痛。
五體投地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潔。
五行並下 五行文字一並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五步成詩 唐史青能五步成詩。後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詩金粉·敏悟》:「青上書自薦能詩,雲:『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內可塞明詔。』明皇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應口而出。上稱賞,授以官。」今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見《全唐詩》卷一一五。
五藏六府 亦作「五臟六腑」。指體內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腎。六府: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
五車腹笥 比喻讀書多,學識淵博。
五尺豎子 同「五尺之童」。
五尺童子 同「五尺之童」。
五尺之童 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五尺之僮 見「五尺之童」。
五典三墳 猶言三墳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五鼎萬鍾 指高官厚祿。
五冬六夏 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麼時候。
五短身材 指人的身材矮小。
五方雜厝 謂各地方的人雜居一處。形容居民復雜。
五穀豐熟 見「五穀豐登」。
五侯蠟燭 語出唐韓翃《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舊俗寒食節禁火,而宮中傳燭分火於五侯之家,貴寵可見。後用以形容豪門權勢的顯赫景象。
五侯七貴 泛指達官顯貴。
五花大綁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後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五花殺馬 毛色凋落的馬。比喻年老體衰。
五積六受 形容不便活動,只能呆板地坐著。
五勞七傷 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
五里霧中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五零二落 猶言七零八落。
五陵豪氣 謂高門貴族的豪邁氣概。
五陵英少 同「五陵年少」。
五男二女 《詩·召南·何彼襛矣序》孔穎達疏引晉皇甫謐雲:「武王五男二女。」謂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後用以表示子孫繁衍,有福氣。宋時常繪印五男二女圖於紙箋或禮品上以示祝福。
五搶六奪 競相搶奪。
五親六眷 指各種關系的親眷。
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謂再三告誡。
五十步笑百步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
五石六鷁 語出《公羊傳·僖公十六年》:「霣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後用以比喻記述准確或為學縝密有序。
五體投誠 同「五體投地」。
五心六意 指三心二意。
五行俱下 謂讀書敏捷神速。
五月飛霜 借指冤獄。
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4. 關於「五和十」的成語有哪些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五化十變:指變化多端。
拔十得五: 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形容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一五一十:意為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指五個五個地將數目點清,如一五、一十、十五、二十。
5. 五什麼十什麼的詞語
五風十雨:五天刮來一次風,十自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6. 帶十的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四字詞語
帶十字的成語有三十而立,十面埋伏,十惡不赦,十全十美,一曝十寒。
1.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示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解釋】: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出自】: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後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示例】:我們設下~,專等敵人自投羅網。
3.十惡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出自】:《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示例】:這個暴徒,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真是~。
4.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釋】: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出自】:清·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其美。」
【示例】:新生事物在剛產生時,並不都是十全十美,但總是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是要取代舊事物的。
5.一曝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解釋】: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出自】:《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示例】:他們跑出英文教室,說的聽的依然是中國話。這只是『~』的辦法罷了,對於理解的功夫完全拋荒。
◎葉聖陶《英文教授》
7. 有五、十的四字成語
有五、十的四字成語:
拔十得五
【拼音】:bá shí dé wǔ
【解釋】:拔:選拔,推薦。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出處】:《新唐書·張九齡傳》:「夫吏部尚書、侍郎,以賢而授者也,豈不能知人?如知之難,拔十得五,斯可矣。」
【示例】:謂~而可得其半,故匿瑕含垢而求其長致。★宋陳師道《謝胡運使啟》
【反義詞】:拔十失五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於人才選拔
十風五雨
【拼音】:shí fēng wǔ yǔ
【解釋】: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示例】:斗酒只雞人笑樂,~歲豐穰。 ★宋·陸游《村居初夏》詩
【近義詞】:風調雨順、五風十雨
【語法】:作定語、賓語;形容風調雨順
十圍五攻
【拼音】:shí wén wǔ gōng
【解釋】:兵力超過敵人十倍就可以包圍它,超過五倍就可以攻擊它。
【出處】:《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示例】:兵書之法,~,敵則能戰。 ★《後漢書·袁紹傳上》
【近義詞】:什圍伍攻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五風十雨
【拼音】:wǔ fēng shí yǔ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示例】:~天時好,又見西郊稻秫肥。
★宋·王炎《雙溪詩鈔·豐年謠(一)》
【近義詞】:風調雨順
【語法】:作補語、定語;指風調雨順
五光十色
【拼音】:wǔ guāng shí sè
【解釋】: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出處】: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示例】:故宮珍寶館的玻璃櫃里,擺著~的稀世奇珍。
【近義詞】:五顏六色、萬紫千紅
【反義詞】:色彩單一
【歇後語】:雨花台的石子;南京路上的霓虹燈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色彩豐富
一五一十
【拼音】:yī wú yī shí
【解釋】:五、十:計數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示例】:他把事情發生的經過~地向大家講了一遍。
【近義詞】: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義詞】:含糊不清、一塌糊塗、有始無終
【歇後語】:唱戲的打板子
【語法】:作狀語、補語;形容查點數目
拔十失五
【拼音】:bá shí shī wǔ
【解釋】: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出處】:《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示例】:唐·趙蕤《反經·是非》:「今~,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代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反義詞】:拔十得五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於人才選拔
十變五化
【拼音】:shí biàn wǔ huà
【解釋】:指變化多端。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十變五化。」
【近義詞】:變化多端、千變萬化
【反義詞】:一成不變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變化等
十惡五逆
【拼音】:shí è wǔ nì
【解釋】:指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
【出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惡五逆,這一個家緣兒都被你收拾。」
【示例】:乃至見他~,亦將我心置他胸魁禍首。
★清·龔自珍《發大心文》
【近義詞】:大逆不道、罪大惡極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罪名
十光五色
【拼音】:shí guāng wǔ sè
【解釋】:形容景象紛繁,色彩絢麗。
【出處】:清·歸懋儀《百字令·答龔璱人公子即和原韻》詞:「玉台問字,料理吾鄉去。海東雲起,十光五色爭睹。」
【近義詞】:五光十色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色彩豐富
十漿五饋
【拼音】:shí jiāng wǔ kuì
【解釋】:十家賣漿者之中有五家爭先送來。本指賣漿者爭利,後用以比喻爭相設宴款待。
【出處】:典出《列子·黃帝》:「子列子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驚焉。』『惡乎驚?』『吾食於十漿,而五漿先饋。』」
【示例】:宋·蘇軾《祭徐君猷文》:「爭席滿前,無復~;中流獲濟,實賴一壺之千金。」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十十五五
【拼音】:shí shí wǔ wǔ
【解釋】:形容分別聚合,多少不等。
【出處】:《樂府詩集·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
【示例】:清·金農《吳中春雨泊舟入夜寒甚被酒作歌》:「~長短亭,好山對面失洞庭。」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十雨五風
【拼音】:shí yǔ wǔ fēng
【解釋】:十天下一場雨,五天刮一次風。謂風調雨順。
【出處】:前蜀·杜光庭《畫五嶽諸神醮詞》:「上扶邦國,傍祐黎元。調十雨五風以登稼穡,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示例】:南豐詩將駐靈江。下明光。惹天香。~,連歲致豐穰。 ★宋·曹勛《江神子/江城子》詩
【近義詞】:十風五雨、風調雨順
【語法】:作定語、賓語;形容風調雨順
8. 五什麼十什麼的四字成語
五光十色、五風十雨、一五一十、五代十國
1、五光十色
【解釋】: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出自】: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2、五風十雨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出自】: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8)什麼五什麼十的詞語有哪些成語擴展閱讀:
五光十色
【近義詞】萬紫千紅、五彩斑斕、斑駁陸離、五花八門、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五彩繽紛。
【反義詞】黯淡無光、黯然失色。
五風十雨
【近義詞】風調雨順、十風五雨。
9. 數字成語5 10除一五一十還有什麼詞語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解釋】五、十:計數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內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容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來指代從頭至尾的具體情況;使語言簡潔明了。一般作狀語、補語。
【近義詞】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義詞】含糊不清、一塌糊塗、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例句】他氣喘吁吁地把發生的事情~地對大家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