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什麼煙什麼火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什麼煙什麼火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9 04:30:43

㈠ 帶火成語有哪些成語

1、熱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形容場面、情緒或氣氛熱烈高漲。
出 處:馮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這幾天熱火朝天的參軍運動,也沖擊著他們的身心。」
2、水深火熱 [ shuǐ shēn huǒ rè ] 比喻百姓生活異常艱難痛苦。
出 處:《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3、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形容怒氣特別大。
出 處: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4、爐火純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發出純青色的火焰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出 處:清·曾樸《孽海花》:「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5、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形容軍容之盛。後用來形容氣勢旺盛或熱烈。荼(tú):一種茅草的白花。
出 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正是:如火如荼;軍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6、煽風點火 [ shān fēng diǎn huǒ ] 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指壞的)。
出 處: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風點火。」

㈡ 什麼煙什麼火的成語

沒有什麼煙什麼火的成語。
帶火的成語有:
火耨刀耕、火海刀山、洞若觀火、版燈火輝煌、權萬家燈火
一、火耨刀耕
白話釋義:猶火耕。多指比較原始的耕作方法。
出處:《別池陽所居》詩:「火耨刀耕六七年。」
朝代:唐
作者:羅隱
譯文:隱居了有六七年。
二、火海刀山
白話釋義: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出處:《智取威虎山》第五場:「願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
朝代:近代
作者:京劇
三、洞若觀火
白話釋義:形容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出處:《尚書·盤庚上》:「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朝代:西漢
作者:伏生
譯文:我看待你的感情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四、燈火輝煌
白話釋義:形容城市夜晚燈光明亮的繁華景象。
出處:《喻世明言》:「至夜望見西湖內燈火輝煌,一片光明。」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五、萬家燈火
白話釋義: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處:《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翻譯:萬家燈火閃耀在城市各處。

㈢ 帶有火字和煙字的四字成語

煙消火滅:成語。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蹤跡。出自 晉·傅玄《四言詩》:「忽然長逝,煙消火滅。」
煙斷火絕:成語,指人煙滅絕。出自《文選·江淹<恨賦>》:「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帀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李善 註:「煙斷火絕,喻人之死也。」
煙熏火燎:煙和火熏烤,比喻酷熱或乾燥

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里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㈣ 成語什麼火什麼煙

煙消火滅:成語。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蹤跡。出自 晉·傅玄《四言詩》:「忽然長逝,煙消火滅。」
煙斷火絕:成語,指人煙滅絕。出自《文選·江淹<恨賦>》:「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帀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李善 註:「煙斷火絕,喻人之死也。」
煙熏火燎:煙和火熏烤,比喻酷熱或乾燥

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㈤ 帶火煙是什麼成語

火煙成語 :
火滅煙消、
煙消火滅、
煙熏火燎、
煙斷火絕、
不食煙火、
煙斷火絕

㈥ 煙什麼火什麼,這個成語怎麼填

煙什麼火什麼,這個成語是:煙熏火燎

煙熏火燎讀音:[ yān xūn huǒ liǎo ]

釋義:煙和火熏烤,比喻酷熱或乾燥。引申塵土飛揚的酷熱環境。

出處:孫犁《鄉里舊聞》:「這架老織布機,我幼年還見過,煙熏火燎,通身變成黑色的了。」

例句:

1.小紅正在煙熏火燎的廚房中為奶奶做飯。

2.他太渴,感到喉嚨有些煙熏火燎。

3.看她煙熏火燎,楚楚動人,讓人心疼不已。

4. 屋裡煙熏火燎的,弄得我眼睛都睜不開,就跑出來透透氣。

(6)什麼煙什麼火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擴展閱讀

反義詞:煙消雲散 、煙消霧散 、清爽宜人

近義詞:口乾舌燥

一、煙消雲散[ yān xiāo yún sàn ]

釋義:像煙和雲消散一樣。比喻事物消失無余。

二、煙消霧散[ yān xiāo wù sàn ]

釋義:比喻事物消失得乾乾凈凈。

三、清爽宜人[ qīng shuǎng yí rén ]

釋義:宜:舒適。指氣候清新爽快,沁人心脾。

四、口乾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

釋義:燥:干。口舌都幹了。形容說話太多。

㈦ 成語煙什麼火什麼

煙熏火燎 [yān xūn huǒ liǎo]
[釋義] 煙和火熏烤,比喻酷熱或乾燥

㈧ 一煙囪有煙有火是什麼成語

曲突徙薪

【解釋】:曲:彎;突:煙囪;徙: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出自】:《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示例】:~廣恩澤,願亟靖海安天驕。

◎清·黃遵憲《福州大水行同張樵野丈龔藹人丈作》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事先預防

出處

《漢書·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例句

1.各單位要認真落實防火措施,~,消除隱患。

㈨ 什麼煙似火成語

如火如荼:
【解釋】: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

㈩ 煙什麼火什麼成語

煙消火滅、
煙斷火絕、
煙斷火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