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說一個人很好成語

說一個人很好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9 13:00:26

㈠ 說一個人寫東西寫的非常非常好的成語

行雲流水
丹青妙筆
拍案叫絕
妙筆生花
筆掃千軍
筆下生花
點石成金
筆下生輝
一氣呵成
字字珠玉
酣暢淋漓
淋漓盡致
栩栩如生
維妙維肖
文筆極佳
才思敏捷
博學多才
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
言簡意賅
完美無缺
遠見卓識
出神入化
文從字順
十全十美
無懈可擊
無與倫比
文章雅緻
歡風華麗
妙不可言
妙趣橫生
寓意深刻
朴實無華
辭藻華麗
求採納

㈡ 形容一個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優秀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一個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優秀的成語有出類拔萃、卓乎不群、庸中佼佼、超塵拔俗、數一數二、卓絕群倫、鰲里奪尊、卓爾不群、超群絕倫、頭角崢嶸、卓爾獨行、不可多得、拔群出萃、鶴立雞群、高人一等、鶴在雞群、超群軼類、名列前茅、佼佼不群,等等,
成語解析:
一、出類拔萃
【解釋】: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現代楊朔《迎春詞》:「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
二、卓乎不群

【解釋】: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白話文:「我那剛勁有力堅定確切,董卓呢不合群,整個世界都膽怯而我獨自勇敢,許多人已經轉向我獨自伸展。」
三、庸中佼佼

【解釋】:佼佼:美好。指平常人中特別出眾的。
【出自】:宋·黃庭堅《豫章先生遺書·書雙林十偈》:「成都僧法燈,年少骨鯁,隨緣能立事,他日必不為庸中佼佼者。」
白話文:「成都僧人法燈,年輕時正直,隨緣才能立事,將來一定不會是平凡中的佼佼者。」
四、超塵拔俗

【解釋】:塵、俗:指塵世、人間;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塵世。後多形容才德遠遠超過平常人。
【出自】:茅盾《虹》:「在明天的《新川南日刊》發表出來,讓全個盧州城開開眼界,知道新人物的行徑是怎樣的~能夠異想天開尊重女性的。」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否定句
五、數一數二

【解釋】: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這門親原是老親,且又和我們是同在戶部掛名行商,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門戶。」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㈢ 形容一個人人口才很好 可以用哪些成語

口若懸河
滔滔不絕
口吐蓮花
娓娓而談
出口成章
妙語連珠
巧舌如簧
侃侃而談
能說會道
語驚四座
才辯無雙
「口吐蓮花」比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
【一瀉千里】
:比喻口才的雄辯.
如:他一上場就口若懸河,一瀉千里,逼得對方百口莫辯.
【滿舌生花】
:比喻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
如:他的口才極佳,沒看過的事也能說得滿舌生花.
【能言快語】
:善於說話.
【伶牙俐齒】
: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
【辯才無礙】
:能言善道.
【滔滔不絕】
:形容說話連續而不間斷.
【軟嘴塌舌】
:形容伶牙俐嘴,能言善道.
【利口捷給】
:辯才敏捷,能言善道.
【喙長三尺】
:本指人能言善道,但不願多言.
【三寸之舌】
:形容能言善道,長於言辭的口才.
【口齒伶俐】
:比喻說話流暢,能言善道.
【懸河注水】
: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辯才無礙,流暢奔放.
【言類懸河】
:說話滔滔不絕如懸河之水.比喻能言善辯.
【噓枯吹生】
:能使枯者復榮,生者成枯.形容能言善道,有辯才.

㈣ 形容一個人很能說的成語有哪些

百舌之聲——比喻嘮叨、多嘴。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人有少言者,猶不脂之戶也。」
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說話嘮叨;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一口三舌——比喻嘮叨、話多。
絮絮叨叨
——形容說話羅嗦,嘮叨。

㈤ 如何形容一個人特別強(成語或詞語)越多越好

成語:鶴立雞群、出類拔萃、超群絕倫、名列前茅、卓乎不群
詞語:出色、卓越、傑出、卓異、卓絕
一、成語
1、鶴立雞群 [ hè lì jī qún ]
釋義: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自: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譯文:嵇紹進入洛陽,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開始看到嵇紹,但如果野鶴昂然的在雞群。』
2、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釋義: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 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在這一群類人中,超出了所有人,自古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
3、超群絕倫 [ chāo qún jué lún ]
釋義: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當與翼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
譯文:當與翼德(張飛)並驅趕哪個先哪個後的時候;還沒有達到到關羽的地步,沒有可以相比的。
4、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釋義: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
譯文:行軍時持茅(當作旗)的走在前面的人。
5、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釋義: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譯文:想到他堅定確切,超出常人,整個世界都膽怯而我獨自勇敢,許多人已經倒下而我獨自伸展。
一、詞語
1、出色 [ chū sè ]
解釋:特別好;超出一般:表現~。他們~地完成了任務。
示例:車馬不講究他不幹,哪一個牲口不出色,不依他換掉,他也不幹。
2、卓越 [ zhuó yuè ]
解釋:非常優秀,超出一般:~的成就。~的貢獻。~的科學家。
示例:你是大演說家……不僅是棉紡公司的卓越人材,也是我們工商界的出色人物。
3、傑出 [ jié chū ]
解釋:(才能、成就)出眾:~人物。
示例:不識字的人民群眾里,有多少傑出人物啊!
4、卓異 [ zhuó yì ]
解釋:高出於一般;與眾不同:政績~。
示例: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績突出,才能優異者稱為卓異。
5、卓絕 [ zhuó jué ]
解釋:程度達到極點,超過一切:英勇~。堅苦~。
示例:她的優雅的舉止,有教育的談吐,廣闊的知識,清晰的頭腦,活潑的性情,都證明她是君實 的卓絕的創造品。

㈥ 說一個人好的成語有哪些

德才兼備,品德高尚,品學兼優,樂觀豁達,樂於助人,助人為樂,神采奕奕,豐神俊朗,溫文爾雅,樂善好施,誠以待人,

㈦ 形容一個人很厲害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很厲害的成語有:出類拔萃、舉世無雙、超群絕倫 、天下無雙、卓爾不群
1、出類拔萃
讀音:chū lèi bá cuì
釋義:形容超出同類。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拔:超出;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聚集。
出處: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突出於所屬的類,超拔於所屬的群,自從有人類以來,還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
近義詞:鶴立雞群、超群絕倫
反義詞:碌碌無為、平淡無奇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用於人或事物。
例句: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
2、舉世無雙
讀音:jǔ shì wú shuāng。
釋義: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或物。形容極其罕見稀有。
出處: 漢·東方朔《答客難一首》:「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
譯文:自以為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就可以稱為博學廣聞。
近義詞: 蓋世無敵、獨一無二
反義詞: 無獨有偶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罕見。
例句:像秦始皇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期和朝代,是舉世無雙的!
3、超群絕倫
讀音:chāo qún jué lún
釋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譯文:可與張飛並駕齊驅,但卻不能與你相提並論,不如你這樣超出眾人,無人可比。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形容很不平凡。
近義詞:出類拔萃、超凡入聖、超群出眾
反義詞:碌碌無能、無名小卒
例句:錢鍾書是一位超群絕倫的大學者。
4、天下無雙
讀音:tiān xià wú shuāng
釋義:天下找不出第二個。形容出類拔萃,獨一無二。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廣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
譯文:李廣的才能,天下找不出第二個。
近義詞:獨一無二、天下第一、出類拔萃
反義詞:數不勝數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如今奧運會冠軍的成績,可以說個個都是天下無雙的。
5、卓爾不群

讀音:zhuó ěr bù qún
釋義: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卓爾:突出的樣子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譯文: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和大眾一樣的,是與眾不同的人,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出類拔萃、鶴立雞群、卓爾超群
反義詞:碌碌無能
例句:人們認為,他的診斷能力卓爾不群。

㈧ 形容一個人很優秀的成語有哪些

出類拔萃、數一數二、超群絕倫、鶴立雞群、屈指可數 。
一、出類拔萃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釋義: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白話釋義:聖人之於民,也一樣。出於其類,超出了其聚集,自古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
二、數一數二
拼音:shǔ yī shǔ èr
釋義:不數第一;也數第二。形容突出。
出處:元 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此乃金陵數一數二的歌者,與學士遞一杯。」
白話釋義:學士,這是金陵有一有二的歌手,與學士遞一杯。
三、超群絕倫
拼音:chāo qún jué lún
釋義:超:超過;超群:超出眾人;絕:沒有;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沒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絕倫。」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白話釋義:當與翼德並驅趕爭先,還沒有等到胡須的絕倫超群的。
四、鶴立雞群
拼音:hè lì jī qūn
釋義: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白話釋義:有人對王戎說:「嵇延祖高有如野鶴站在雞群中。」
五、屈指可數
拼音:qū zhǐ kě shǔ
釋義: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
出處:唐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白話釋義:從期生命在春季序,屈指幾天憐嬰孩。

㈨ 形容一個人說話總結的好,用什麼成語

一針見血、一語道破、言簡意賅、切中要害、鞭辟入裡
一、一針見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釋】: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出自】: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這不是把我們的毛病講得一針見血么?不錯,黨八股中中國有,外國也有,可見是通病。」
二、一語道破 [ yī yǔ dào pò ]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出自】: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餘年,聖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
【譯文】:從唐、虞到戰國二千餘年,聖人相互傳授心法,一句話就說穿了。
三、言簡意賅 [ yán jiǎn yì gāi ]

【解釋】: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出自】: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言簡理盡;遂成王言。」
【譯文】:話不多,但意思都有,就成了至理名言。
四、切中要害 [ qiè zhòng yào hài ]

【解釋】:指批評恰到事物的緊要處。
【出自】:高陽《胡雪岩全傳·煙消雲散》:「彼此默喻,用以試探,月如抓住機會說了一句切中要害的話。」
五、鞭辟入裡 [ biān pì rù lǐ ]

【解釋】: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出自】:清末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託,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裡,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譯文】:侄兒秉承託付,我責無旁貸,一定要分析透徹,切中要害,形成一個完全商辦大廠,為全國創新。

㈩ 形容要很了解一個人的成語越多越好。謝謝

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一目瞭然,洞若觀火明察秋毫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