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一樣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㈠ 表示所有的東西都一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如出一轍[ rú chū yī zhé ]
轍:車輪碾軋的痕跡。 好像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千篇一律[ qiān piān yī lǜ ]
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一模一樣[ yī mú yī yàng ]
樣子完全相同。毫無二致[ háo wú èr zhì ]
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麼兩樣。指完全一樣。毫發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
毫:細毛;發:頭發;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㈡ 形容「很平常」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不足為來奇[bù zú wéi qí]:指某種事物或源現象很平常,沒有什麼奇怪的。
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昂昂自若[áng áng zì roò]:象平常一樣。形容無所顧慮,從容自如。
曾經滄海[céng jīng cāng hǎi]: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裡。
比比皆是[bǐ bǐ jiē shì:表示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
觸目皆是[chù mù jiē shì]: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
不勝枚舉[bù shèng méi jǔ]:指無法一一全舉出來,形容為數極多。
習以為常[xí yǐ wéi cháng]: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很平常了。
司空見慣[sī kōng jiàn guàn] :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平淡無奇[píng dàn wú qí]:指事物或詩文平平常常,沒有吸引人的地方。
㈢ 什麼如什麼什麼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福如東海、淚如泉涌、浩如煙海、突如其來、聲如洪鍾
一、福如東海
白話釋義:祝願一個人的福氣像東海那樣廣大無邊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出處:《糊塗世界》卷六:又剪老太太的壽衣,一面嘴裡還說了許多「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話。
二、淚如泉涌
白話釋義:眼淚像泉水一樣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出處:《三國演義》第八回:『汝可憐漢天下生靈!』言訖;淚如泉涌。」
翻譯:我十分可憐如今天下的平民百姓,說完眼淚像泉水一樣直往外涌
三、浩如煙海
白話釋義: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朝代:清
作者:周永年
出處:《儒藏記》古今載籍,浩如煙海。
翻譯:從古到今的文獻、資料是何等豐富
四、突如其來
白話釋義:突然發生(突如:突然)
朝代:元
作者:王實甫
出處:《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突如其來,難怪妾之得罪。
翻譯:來的太突然了,這也難怪我會有得罪之處。
五、聲如洪鍾
白話釋義: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翻譯:回憶胥子的目光快如閃電,說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
㈣ 第一字和第四字相同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將門有將,節中有節,精益求精,忍無可忍,防不勝防,難乎其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數不勝數,天外有天,舉不勝舉,日復一日,
㈤ 有哪些偏旁相同的四字成語
1、成語名稱:波濤洶涌
成語釋義: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2、魑魅魍魎:
成語釋義: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成語出處:《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2、抽抽搭搭
成語釋義:形容抵聲哭泣。
3、成語名稱:涇濁渭清
成語釋義:涇水濁,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壞,顯而易見。
成語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謂水清,故見涇水濁。」
4、成語名稱:惺惺惜惺惺
成語釋義: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成語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成語示例:古人有言:「~,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個潑男女……終何作用!眾豪傑且請寬心。(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
5、成語名稱:洶涌澎湃
成語釋義:洶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樣子;澎湃: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成語出處: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涌澎湃。」
成語示例:兩洋的潮水交織一起,形成一派~的大浪,這就是橫掃亞非兩洲的反殖民主義的浪潮。(楊朔《兩洋潮水》)
㈥ 偏旁相同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忐忐忑忑、波濤洶涌、魑魅魍魎、洋洋灑灑、汩汩流淌、瘋瘋癲癲、嘮嘮叨叨等。
一、忐忐忑忑 [ tǎn tǎn tè tè ]
【解釋】:心神不安,膽怯。同「忑忑忐忐」。
【出自】: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語謾支吾,當初當也波初,俺也拚的廝挺觸。」
二、波濤洶涌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解釋】: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裴松之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㈦ 像生機勃勃一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小心翼翼,兩手空空,栩栩如生,死氣沉沉,大腹便便,
得意洋洋,怒氣沖沖
㈧ 最好的四字成語100個有什麼
1--【琴心相挑】:以琴聲傳達心意,表示愛情。
2--【秋菊春蘭】:秋天的菊花,春天的蘭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3--【酸甜苦辣】:指各種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種境遇。
4--【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暢。形容非常痛快。
5--【天生尤物】:尤物:特殊的人物,多指美女。指容貌艷麗的女子。
6--【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7--【意懶心慵】:懶、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懶」。
8--【開懷痛飲】:開懷:心情無所拘束,十分暢快。比喻敞開胸懷,盡情飲酒。
9--【一代風流】:指創立風尚、為當時景仰的人物。
10--【心寬意適】:指心情開朗,意興閑適自得。
11--【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寧:寧願;莫:不。寧願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願做戰亂年代的人。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
12--【一葉落知天下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13--【英雄難過美人關】: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戀女色而失去鬥志,身敗名裂。
14--【兔園冊子】:本是唐五代時私塾教授學童的課本。因其內容膚淺,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輕視。後指讀書不多的人奉為秘本的淺陋書籍。
15--【折節讀書】: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16--【坐立不安】: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17--【鑿壁懸梁】:鑿:打孔,挖洞;懸:吊掛。形容刻苦讀書。
18--【心焦如火】:內心焦躁得如著火一般。形容焦灼難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19--【書獃子】:指只知讀書而缺乏實際知識的人。
20--【襟懷灑落】:襟懷:胸懷;灑落:灑脫。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21--【疾首痛心】:①傷心到時極點。②痛恨到極點。
22--【心神不寧】: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靜。
23--【甜甜蜜蜜】:指人內心感到幸福、愉快、舒適。
24--【痛心刻骨】:傷心悲痛已刻入到了骨髓內。形容傷心到了極點。
25--【魁壘之士】:魁壘:光明磊落;士:舊時指讀書人。為人正直,胸懷坦盪的人。
26--【揉眵抹淚】:眵:眼屎,此指眼睛。擦著眼淚,揉著眼睛。形容落淚傷心的樣子。
27--【鴉窩里出鳳凰】: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28--【唾壺擊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四字成語及解釋100個
29--【惟有讀書高】:只有讀書以求進取,才是高尚的途徑。
30--【感物傷懷】:感:感動;傷懷:傷心。因見到某種事物而感動傷心。
31--【一世龍門】:一世:一代;龍門:後漢時李膺有重名,後起的文人有登門拜訪的,稱之登龍門。稱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32--【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讀書學習。
33--【書生氣】:書生:讀書人。常用來形容看問題簡單、幼稚,對實際問題缺乏了解。
34--【汗下如流】:汗水像小溪一樣往下淌。形容極其羞愧的心情。也形容汗水出得特別多。
35--【囊螢照雪】: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36--【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37--【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38--【恍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麼。形容猛然醒悟後的迷惘惜戀的的心情。
39--【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樣子。
40--【萬里無雲】:湛湛藍天,沒有一絲雲彩。形容天氣晴朗。
41--【讀不舍手】:舍:捨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捨不得放下。
42--【心寒齒冷】:張口嘆氣的時間長了,牙齒會感到寒冷。形容對於挫傷感情或傷心的事的感嘆。
43--【才貫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44--【納士招賢】: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45--【死不甘心】: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願或滿足。
46--【廢書而嘆】:廢: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發出感嘆。形容讀書時對其內容有所感觸而置書興嘆。
47--【須眉畢現】:現:顯現,顯露。形容作品中人物的刻畫傳神而逼真。
48--【士農工商】: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49--【凄風寒雨】: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境況的凄涼悲慘。同「凄風苦雨」。
50--【傲賢慢士】: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乾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51--【心焦如焚】:心裡焦躁,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焦灼難忍。
52--【燕頷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53--【福由心造】: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54--【一現曇華】: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現就很快消失。華,同「花」。
55--【飲冰茹檗】:茹:吃;檗:俗稱黃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東西。比喻處境困苦,心情抑鬱。也形容生活清苦。
56--【抱璞泣血】:比喻懷才不遇上,傷心悲痛。
57--【雲迷霧鎖】:形容天氣昏暗,氣氛陰森。四字成語及解釋100個
58--【一代風騷主】:風騷: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泛指文學。一個時代的文壇領袖人物。
59--【一介儒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60--【磨穿鐵硯】: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恆心。
61--【士窮見節義】:士:讀書人;窮:困窘;節義:節操,氣節。讀書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節操來。
62--【若釋重負】: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的輕松愉快。同「如釋重負」。
63--【燕雀不知鴻鵠志】:鴻鵠:指天鵝。燕子與麻雀不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64--【禍福相生】:指禍害與幸福是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
65--【屋樑落月】:比喻殷切的思念朋友的心情。
66--【人莫予毒】:莫:沒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後高興的心情。
67--【立地書廚】: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68--【腹為笥篋】:笥:盛書等物的方形竹器;篋:箱子一類的東西。腹部成了書箱子。形容讀書多,有學識。
69--【閉戶讀書】:關著門在家裡埋頭讀書。
70--【一時之秀】:一個時期的優秀人物。亦作「一時之選」。
71--【如釋重負】:釋:放下;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的輕松愉快。
72--【能忍自安】:能夠忍耐,心情自然平靜。
73--【焦沙爛石】:將沙燒焦,石燒爛。形容天氣非常酷熱。
74--【英雄短氣】:短氣:志氣沮喪。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困厄或沉迷於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75--【士窮見節】:士:讀書人;窮:困窘;節:節操。讀書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節操來。
76--【鴉巢生鳳】: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77--【誓山盟海】: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同「山盟海誓」。
78--【望雲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79--【招賢納士】: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80--【蜀得其龍】:龍:傑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
81--【燕雀豈知鴻鵠之志】:鴻鵠:指天鵝。燕子與麻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82--【心奓體泰】: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養尊處優者心情放逸而身體舒泰。
83--【憂喜交並】:交並:一起出現。憂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84--【肅殺之氣】:酷烈肅索的秋氣。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氣氛。
85--【橙黃桔綠】:橙子黃熟,桔子還綠。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86--【人道主義】:道:道義。關心人類幸福。
87--【唇腐齒落】: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四字成語及解釋100個
88--【悶悶不悅】:悶悶:心情不舒暢,心煩;悅:愉悅。形容心情煩悶不快活。
89--【學如不及】: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90--【鑿壁借光】:鑿:挖。在牆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91--【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92--【與民偕樂】: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後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93--【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94--【細雨斜風】:形容微風夾著毛毛雨的天氣。也比喻用溫和舒緩的語氣批評別人。
95--【一時之標】:標:出色。一個時期最出眾的人物。
96--【滿臉春風】:形容心情喜悅,滿臉笑容。
97--【如飢如渴】: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98--【吉凶禍福】:吉祥、不幸、災禍、幸福。
99--【無心戀戰】:沒有心情去留戀戰事。指不想做某事。
100--【書聲朗朗】: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㈨ 形容「對每個人都一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一視同仁,天公地道,等量齊觀,相提並論,混為一談
㈩ 帶「似」或「如」的四字成語有什麼
如痴似醉[ rú chī sì zuì ]
形容因驚恐而發呆。形容陶醉的精神狀態。亦作「如醉如痴」。
出 處: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
如花似朵[ rú huā sì ǒ ]
猶言如花似玉。 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例如:好一個如花似朵的妙齡女子呀。
如花似錦[ rú huā sì jǐn ]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如同花朵、錦緞一般。形容風景絢麗或前程美好。
出 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那香屏牌價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換得渾身如花似錦。」
如花似玉[ rú huā sì yù ]
像花和玉那樣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出 處: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如花似月[ rú huā sì yuè ]
形容女子姿容出眾。同「如花似玉」。
例句:如花似月的女子實在令人欣賞。
如飢似渴[ rú jī sì kě ]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出 處:《三國志·陳思王值傳》:「遲奉聖顏;如飢似渴。」
如膠似漆[ rú jiāo sì qī ]
像膠和漆那樣黏結。 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 處:明·施耐庵《水滸》:「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夜去明來;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如狼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
像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凶暴殘忍。
出 處:《尉繚子·武議》:「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如魚似水[ rú yú sì shuǐ ]
比喻關系融洽、親密。
出 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膚若冰雪,綽約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卻也十分相敬,真個如魚似水。」
如龍似虎[ rú lóng sì hǔ ]
形容勇猛有活力。
出 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雲氣變幻無窮,倏忽如龍似虎。人情世態,大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