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圖中有而字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圖中有而字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30 00:31:36

Ⅰ 兩個人一個而字還有一張視力表是什麼成語

兩個人一個而字還有一張視力表是什麼成語——視而不見。

視而不見
shì ér bù jiàn
【解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出處】《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結構】緊縮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不;必須讀作「bú」;見;不能讀作「xiàn」。
【近義詞】視若無睹、聽而不聞
【反義詞】過目不忘
【辨析】~和「熟視無睹」;都有「看見就像沒看見一樣」的意思。但~偏重在「不注意、不用心」;看到了只當沒看見;或裝作沒看見;「熟視無睹」偏重在「漫不經心」;不放在心上。兩者常可通用。
【例句】(1)他對周圍的一切都~;一臉茫然地走下了樓梯。(2)對於危害人民生命財產的壞人、壞事,我們絕不能~。
【英譯】lookwithoutseeing

Ⅱ 瘋狂猜成語游和力字、上面一個游字、下面兩個力字是什麼成語

瘋狂猜成語游和力字、上面一個游字、下面兩個力字是成語「力爭上游」。

解析:由圖可知,兩個力字頂著上面的「游」字,代表下面的兩個字爭奪著上面的字,爭著向前的意思,所以是成語「力爭上游」。

拼音是lì zhēng shàng yóu,意思是比喻努力爭取有利形勢。引證於茅盾《白楊禮贊》:「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 」

(2)圖中有而字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解析】

不甘後人

【解釋】: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而廣不甘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白話文:「但他不甘心後人,卻沒有尺寸之功而得到封邑,為什麼呢?」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不甘落後的行為與思想

【反義詞解析】

得過且過

【解釋】:且: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

【出自】: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四齣:「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白話文:「孩兒,我聽到道你要外出打旋轉,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什麼的?」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Ⅲ 圖中四個字猜一個成語 成語是什麼!求解!

「㱃饗共舞」,簡體字「飲饗共舞」,就是一起吃飯喝酒跳舞的意思 新浪微博 博物雜志看到的

Ⅳ 測視力一個而字那個的成語猜圖是什麼答案

成語是【顯而易抄見】襲

拼音:xiǎn ér yì jiàn

解釋:顯,明顯。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

近義詞:昭然若揭、有目共睹

反義詞:模稜兩可、高深莫測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說話、寫文章等。

結構:偏正式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謎語:放大

同韻詞:發上沖冠、斷惡修善、鰲頭獨占、談空說幻、水米無干、看菜吃飯、不屑置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他鄉異縣、自靖自獻

Ⅳ 圖上有一個縣字是什麼成語

烘雲托月
烘雲托月的詞語解析
[釋義] 烘;渲染;托:襯托。原指作畫時渲染雲彩來襯托月亮。比喻不從正面描繪;而從側面點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語出] 明·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金聖嘆批:「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雲托月之秘法。」
[正音] 烘;不能讀作「hǒnɡ」。
[辨形] 烘;不能寫作「哄」;托;不能寫作「拖」。
[近義] 渲染烘托
[反義] 開門見山 喧賓奪主
[用法] 多用來形容文學藝術創作中描寫人物或襯託事物的一種手法。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連動式。

Ⅵ 瘋狂猜成語中有十二個而字和十一個立字是什麼成語

三十而立

三十歲時,人當自立,這個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謂立身,就是丈夫有棲身之所.

Ⅶ 兩個志上有個而字是什麼成語

齎志而歿 [jī zhì ér mò] 基本釋義齎:懷抱著,帶著;歿:死。指懷抱著未遂的志願而死去。出 處南朝·梁·江淹《恨賦》:「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Ⅷ 一個圖,圖上有一個眼科醫生指著一個字字是而,另一個人在看著這字是什麼成語

顯而易見
xiǎn ér yì jiàn

【注釋】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楚。

【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此顯而易見之事,從無一人辯之。」

【舉例】
他說這話的目的是~的。

【近義詞】
昭然若揭、有目共睹

【反義詞】
模稜兩可、高深莫測

【歇後語】
放大鏡下的細菌

【謎語】
放大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說話、寫文章等

Ⅸ 圖中表示的是什麼四字成語

圖中有一懸崖,懸崖上懸掛了一隻馬。

所以此圖中意思為:懸崖內勒馬

Ⅹ 圖中彼此兩字那是什麼成語啊

圖中彼此兩字那是什麼成語——此起彼伏、厚此薄彼、不分彼此。

1、此起彼伏cǐ qǐ bǐ fú
【解釋】這里起來,那裡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出處】華而實《漢衣冠》四:「此起彼伏,似有萬人響應。」

2、厚此薄彼hòu cǐ bó bǐ
【解釋】重視或優待一方,輕視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對兩方面的待遇不同。
【出處】《梁書·賀琛傳》:「所以然者,出嫁則有受我,出後則有傳重,並欲薄於此而厚於彼,此服雖降,彼服則隆。」

3、不分彼此bù fēn bǐ cǐ
【解釋】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系密切,交情深厚。
【出處】宋·陳亮《謝安比王導論》:「一切以大體彌縫之,號令無所變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