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捐軀成語
A. 為國捐軀的英雄用成語說叫什麼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釋義]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語出] 唐·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近義] 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用法] 復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例句] 劍閣崢嶸而崔嵬,~。(唐·李白《蜀道難》詩)
B. 成語 為國捐軀 意思
為國捐軀
【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解釋】: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可憐成湯首相,為國捐軀。」
【舉例造句】: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十九回
【拼音代碼】: wgjq
【近義詞】: 為國獻身
【歇後語】: 岳飛之死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為國家犧牲生命
【英文】: the great sacrifice
C. 為民捐軀是個成語嗎
為民捐軀不抄是個成語
為國捐軀是成語
【詞目】為國捐軀
【讀音】wèi guó juān qū
【解釋】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可憐成湯首相,為國捐軀。」
【示例】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十九回:「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D. 跟為國捐軀意思相近的成語
以身殉職
慷慨就義
捨身求仁
馬革裹屍
浴血沙場
E. 被為國捐軀的英雄人物的精神感動這樣的成語
精忠報國
jīngzhōngbàoguó
[釋義] 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語出] 《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正音] 國;不能讀作「ɡuǒ」。
[辨形] 忠;不能寫作「中」。
[近義] 盡忠報國
[反義] 賣國求榮
[用法] 形容非常愛國。又作「盡忠報國」。一般作謂語、定語。
F. 決心為國捐軀的成語
視死如歸
shì來sǐrúguī源
[釋義]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語出] 《管子·小匡》:「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
[正音] 死;不能讀作「shǐ」。
[近義] 捨生忘死捨生取義
[反義] 貪生怕死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G. 關於革命烈士的成語
關於革命烈士的成語——答案:慷慨就義、為國捐軀、視死如歸。
1、慷慨就義
kāng kǎi jiù yì
【解釋】慷慨:情緒激昂;就義:為正義而死。正氣凜然,意氣高昂地為正義而死。
【出處】李六如《六十年代的變遷》:「現在是四更時分,彭、劉、楊三位,同在制台衙門前慷慨就義了。」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慨;不能讀作「ɡài」。
【辨形】慷;不能寫作「康」。
【近義詞】為國捐軀
【反義詞】苟且偷生
【例句】女英雄劉胡蘭15歲就為革命~了。
2、為國捐軀
wèi guó juān qū
【解釋】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可憐成湯首相,為國捐軀。」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為國獻身
【例句】郁達夫《馬六甲游記》:「可是這中間的殺伐流血,以及無名英雄的為國捐軀,為公殉義的偉烈豐功,又有誰能夠仔細說得盡哩!」
H. 為國捐軀是成語嗎
為國捐軀
是成語
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
清·錢采《說岳全傳》第39回:「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
I. 形容"決心為國捐軀"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馬革裹屍抄
---------------------------------------------------------------------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解釋】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近義詞】赴湯蹈火、決一死戰
【反義詞】臨陣脫逃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