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寫出帶有字的成語故事

寫出帶有字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30 17:40:49

A. 帶有嘗字的成語故事

卧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於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僕才做的工作。越王心裡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後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後,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同時加強軍隊的訓練。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B. 帶有讀字的成語故事

讀書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 處
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網路釋義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C. 7個成語故事,每個20字左右

1、照葫蘆畫瓢

宋朝初年,翰林學士陶谷自以為文筆高超,他勸宋太祖重視文字工作。趙匡胤以為他的工作只是抄寫而已,說是依樣畫葫蘆,這是因為原經字小模糊,偽造者照葫蘆畫瓢地臨摹,雖力圖作到形似,但筆畫已距真跡甚遠。

2、周瑜打黃蓋

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黃蓋受命詐降到曹操的軍營,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黃蓋一頓,讓黃蓋假裝氣憤而投敵。黃蓋勸曹操將戰船連在一塊,最終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3、捉將官里去

宋朝時期,真宗下令訪天下隱者,得到一個會作詩的杞人楊朴,召見時他卻說不會詩,真宗問他臨行有人作詩送他否?楊朴回答說:「臣妻有詩一首: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朝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真宗大笑,就放他還山。

4、自以為得計

唐憲宗時期,力圖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遭到貶黜,柳宗元因此也被貶官。好友韓愈為柳宗元作《柳子厚墓誌銘》,談到人在困窘時才能顯出氣節道義,那些表面握手言歡似乎肝膽相照,背後卻落井下石還自以為計,真是可悲。

5、坐山觀虎鬥

戰國時期,韓國和魏國打了一年多還不分勝負,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國使者陳軫給秦惠王講卞莊子利用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得到它們兩敗俱傷時一舉打死兩只老虎,勸秦惠王採取坐山觀虎鬥的計策,等待時機再消滅這兩國。

6、囫圇吞棗

有一人,聽說吃梨補牙傷脾,吃棗相反。他想出個辦法,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和脾了,人們笑他囫圇吞棗。

7、掩耳盜鈴

一個自作聰明的人以為堵住自己的耳朵盜鈴不會被人聽見,結果讓人捉住了。

D. 帶有書字的成語故事

大千世界,紅塵滾滾,於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夠彼此遇到,能夠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實在是緣份.在人來人往,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上,在不同經歷的心海中,能夠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說是一種幸運,緣份不是時刻都會有的,應該珍惜得來不易的緣.
朋友是一種相知.
朋友相處是一種相互認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賞、相互感知的過程.對方的優點、長處、亮點、美感,都會映在你腦海,盡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點點的可貴,也會成為你向上的能量,成為你終身受益的動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識、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時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認識和感知你的過程.

E. 50個字的成語故事大全。

揠苗助長 yàmiáozhùzhǎng [釋義]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因而誤了事。 [語出] 宋·呂本中《紫微雜說》:「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 [正音] 揠;不能讀作「yǎn」;長;不能讀作「chánɡ」。 [辨形] 揠;不能寫作「偃」。 [近義] 欲速不達 [反義] 放任自流 循序漸進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勸說;批評的場合。一般作主語、判斷賓語。

F. 成語故事大全30字三十篇

1、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說盾最堅固,又說矛最銳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怎樣?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2、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部署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3、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天睡在乾柴上,天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 。

G. 帶兩個有字的成語故事

有什麼有什麼的成語 :
有說有笑、
有頭有臉、
有始有終、
有血有肉、
有板有眼、
有聲有色、
有稜有角、
有心有意、
有根有底、
有勇有謀、
有三有倆、
有枝有葉、
有風有化、
有本有源、
有頭有腦、
有利有弊、
有錢有勢、
有條有理、

H. 寫出含有「三」字的成語故事4個

唱三嘆 兩面三刀 垂涎三尺 狡兔三窟 退避三舍 勇冠三軍 喙長三尺 孟母三遷 雀躍三百 一隅三反 三千珠履 個中三味 韋編三絕 日上三竿 長年三老 再衰三竭 網開三面 華封三足 約法三章 二滿三平 歲寒三友 五大三粗

I. 寫出含有「三」字的成語故事4個

唱三嘆
兩面三刀
垂涎三尺
狡兔三窟
退避三舍
勇冠三軍
喙長三尺
孟母三遷
雀躍三百
一隅三反
三千珠履
個中三味
韋編三絕
日上三竿
長年三老
再衰三竭
網開三面
華封三足
約法三章
二滿三平
歲寒三友
五大三粗

J. 帶百字的成語故事

百不當一 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百不獲一 獲:得到。一百個之中也得不到一個。形容人或物極其難得
百不失一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百尺竿頭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固,可以二敵百。後指國力強盛,邊防穩固的國家
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固之地
百廢待興 待:等待;興:舉辦。各種荒廢的事業都有待重新辦起來
百依百順 百:比喻很多;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順從別人
百依百隨 形容什麼都順從
百丈竿頭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百花爭妍 妍:美、艷。形容繁華盛開,生氣勃勃的景象
百花爭艷 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艷麗的花朵
百里之才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的人才
百年之後 百年:百歲。人的壽命少有超過百歲的,故以百歲為死的代稱。死的諱稱
百身何贖 身:生命;百身:自身死一百次;何:怎能;贖:抵換,償還。指一個人死一百次也不能補償
百世不磨 磨:消滅,磨滅。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百歲之好 好:友愛。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妻
百聞不如一見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百無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無成
百無一是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指對人對事的全盤否定
百依百從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百般刁難 用各種手段使對方過不去。
百般奉承 用各種方式來恭維討好人。
百弊叢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處。各種弊害都產生出來了。
百不一存 一百個裡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百步穿楊 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