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高三語文成語辨析教案

高三語文成語辨析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2-01 07:49:08

『壹』 高三 第一節 語文課 如何上好

故事激活大課堂
——開學第一堂語文課給我的啟示
北山中學 易原瑛
06年9月,我接手了高三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對於這個委任,我誠皇誠恐,因為學生總愛把新老師與前任老師作個比較,他們對老師的期望更高,接受新老師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花了三天時間准備了與學生們見面的第一堂課,我深知這一個亮相要是博得了滿堂彩,下面的教學就會順暢些,圓滿些,要是講砸了,當然還有彌補的機會,但是,實際彌補起來卻是很困難的。作完了自我介紹,我沒有講新課,因為學生還不熟悉老師,對老師還有很多的神秘感,上來就講課,學生也會因為自身對老師感興趣的程度大於對教學內容的程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我也沒有訂出什麼目標計劃,也有立下什麼規矩,我怕一來就給學生個下馬威,會給他們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師生關系。 我非常輕松地同他們講了六個故事,在每個故事後談了一下我的期待。
故事一:有一位飛行員,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不是扔炸彈,也不是接名人,而是運老虎,一隻被用作親善大使的成年老虎,腦門上的王字極有霸氣,老虎很不服氣被關在鐵籠子里,在被裝上飛機的那一刻還不忘不大不小地叫了一聲,飛行員覺得很有趣,他在前面開飛機,身後就是關老虎的鐵籠子 ,和百獸之王作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這種情況還真不多見,可是不多久,他就沒有了這種自豪感,因為那該死的籠子門竟然沒有關上,老虎正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情急之中,他沒有大叫著亂跑,其實他即使這樣做了也是無濟於事的,相反,他睜大了眼睛,狠狠地盯著老虎,像一頭發威的雄獅,奇跡出現了,老虎和他對視了一會兒,竟然自己又退回籠子里,於是他化險為夷。
今天大家坐在這里就是一位勇者,因為你們有足夠的信心,為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而來,只要你想嬴,那麼你就先嬴了一半,強者總是試圖永遠保持自我控制能力。
故事二:某君正在屋檐下避雨,突然見觀音撐著傘走過來。他非常高興,急忙說:「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您能否普渡一次,帶我回家?」 「你在屋檐下,我在雨中,檐下無雨,何需我度?」觀音回答道。某君一聽,立即跑到雨里說:「現在,我已經在雨中了,這下可以度我了吧。」 「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你被雨淋,是因為你沒有帶傘;我沒被雨林;是因為我有傘。可見,是傘度我,你沒有傘,應該去找傘,而不是找我。」說完,觀音就消失了。
過了一段時間,某君遇到了困難,便到寺廟中去求觀音。他走進寺廟,見一個正在求觀音的人,竟然跟觀音長得一模一樣,便問:「您是觀音菩薩嗎?」 「我正是觀音。」那人回答說。某君更感到驚奇了:「既然您是觀音,那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觀音微微一笑:「跟你一樣,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是呀,求人不如求己,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才是你的救世主。
故事三:有個老木匠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享受天倫之樂。老闆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出他已經是心不在焉,用料不講究,幹活不認真。房子建好了,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老闆說,「這是送給你的禮物。」他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今後他只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里!
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來不得半點消極,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時,早已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要精心地敲擊每一顆釘,精心地加上每一塊板,精心豎起每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
故事四: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都是一臉餓相,瘦骨伶仃。每個人都有一隻長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同學們,從這里你體悟到什麼?對於利益是分享還是獨霸?對一起面對高三的同窗,是排斥還是包容?對同學,尋找優點還是只看見不足?對待學習的困難,是躲避還是積極的面對?特別是在高三這個非常時期內,我希望大家都能有雙贏的智慧。
故事五:有個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給老闆洗盤子。日本餐館規定,盤子、碗一定要洗七遍。久而久之,這位打工者心生一計,將七道工序減少到六道,然後減少到五道。後來被發現,自然被解僱。他到其他餐館求職,人家一查他的資料,都斷然拒絕。他在這個國度無法生存,只得黯然回國。
任何游戲都有一定的規則。如果破壞了規則,短期內也許會佔便宜,長遠看,必將碰壁。班級管理也是如此。規章制度一旦建立,短期內肯定對一些人有所限制,甚至傷害;但對集體以及個人的長遠利益,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故事六: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要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這就是我一堂課的內容,從學生時而頷首微笑,時而低頭沉思的表情,我知道我這個亮相不錯。兩天後從學生交上來的周記,我讀到了這樣的句子:「老師,您的第一堂課真精彩,讓我覺得今後的語文課一定會很有趣。」「您上課,讓我覺得像春雨絲絲滋潤甘霖,如春風縷縷沁人心脾,••••••」呵,評價很高嘛。狂喜過後,我靜下來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學生這么快就喜歡並認可了我。當我讀到一位同學的周記,「小小的故事折射了大大的人生,它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在以後的課堂上多聽到類似的故事。」
原來是那些短小的故事吸引了學生,是呀,沒有人不會喜歡聽故事,沒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而語文區別於其它學科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的趣味性生動性。而故事恰恰正是語文教學中增色出彩的那個部分,它比絮絮叨叨的說教,空洞乏味的理論更管用,更具啟發性。看來我得好好利用那些有趣的小故事了,這是一個絕好的突破口,寓語文教學於故事情節之中,讓學生在享受故事的快樂中學語文用語文。
於是,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在「講故事」這個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探究,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如何整合教材與故事,如何豐富自己的故事庫存,等等。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在「講」和「聽」故事的過程中獲益匪淺,可以說教學相長。
一、 我用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提神。
要上好一堂有語文味的課不那麼容易,真的需要花一番心思。根據心理學知識,我們知道,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容易使人疲勞,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課堂有「語文味」,單是做到讓學生不打瞌睡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時,我總會想方設法講故事給學生聽,調節課堂氣氛,讓語文課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下去。 特別是在上午第四節課和下午第三節課是學生一天學習最感疲憊的時候,學習效率往往很低,每逢此時,一開課我便給學生講一個語文笑話提神,讓學生暫時從x+y,A、B、C的圈子裡走出來。
例:星期四上午最後一節課,走進教室發現很多學生都趴在桌上無精打采,我便給學生講了如下笑話:
從前有個縣令不學無術,好念別字,卻自以為是。一次斷案,原告名為「瑞止未」,他卻念做「端上來」,無奈差人只得借來擔架,將其擔上大堂。兩差人怕縣太爺如法炮製,事先將被告「杭卞丟」叫到堂前,結果被告被縣令錯念成「抗下去」,差人自討苦吃,只得扛下被告。證人「潘銀斗」又被錯念成「翻跟頭」,證人只好照辦。
全班鬨堂大笑。笑過後,大家困意頓消,沒有人趴在桌上,後面的課堂教學顯得格外順利。
講完一個故事至多需用兩分鍾,卻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將疲勞、困頓拋之腦後。學生重新調整情緒,進入新課學習狀態,從中也受到教益,豈不是一舉多得?
二、 我用故事幫助學生記字形記詞義。
漢語知識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識記現代漢語字形,辨析成語等考點,雖然學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去強記,但郊果不佳。針對這個問題,我特意總結了一些學生最容易寫錯的成語,給他們講成語故事,追本溯源,盡量不出錯。
例,「墨守成規」這個成語,很多學生都寫成「默守陳規」,於是我便講了如下故事:
在戰國初年的時候,楚國的國君楚惠王要去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他是魯國人,名叫公輸般,也就是後來人們稱為魯班的公輸般被楚惠王請了去,當了楚國的大夫。他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叫做雲梯。楚國製造雲梯想進攻宋國的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反對得最厲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節約;他要他的門徒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違背他的主張。墨子勸楚惠王不要攻打宋國。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系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公輸般採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所以打消了念頭。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學生聽罷這個故事後,深深理解了此成語,記住了字形,從那以後鮮有人寫錯了。
三、 我用故事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習莊子的時候,學生們對於老莊的學說始終不能很好地把握。如何給學生一個清晰簡捷而又比較准確的引導呢?我還是採用了深入淺出的「講故事」的方法。我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創設生活場景,給學生講了莊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將莊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糅合到這個典故里,將莊子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凝聚於為亡妻而歌的反常規的動作上。聽過這個故事,學生對於莊子的部分思想有了較為感性的理解。我相信,這種處理教材的方法,肯定比單純介紹「無為」「齊生死」幾個名詞的效果要好。
例: 老婆在他的臂彎中死了。千千萬萬年,造化安排的這一次絕無僅有的相逢結束了。在幾個小時前,她還在勸告兒子要讀書,還在用樹葉和紅薯煮粥。莊子看著她漸冷的面孔微笑,他放下妻子,在宋國的街市中敲著盆大聲歌唱。
"你怎麼了?"有人問。
"哦,我的老婆死了。"他說,繼續歌唱。
莊子望向天空。雲朵在頭上不停變幻,太陽散發出美麗的光輝,他看見死去的妻子正在慢慢擴散,變成雲,變成泥土,變成陽光,變成包圍自己的空氣。
"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噍然隨而哭之,是不通命也。"
莊子喃喃地說,妻子睡在天地的大屋子裡,她即將永恆,她再也不會有窮苦和疼痛,這是她的歸宿,人人都有這樣一個歸宿,所以我要為她慶賀。
數千年的光陰如飛鳥一樣落在他的頭上,他霎那間明白了生命的道理,死一直隱藏在生之中。
學生通過這個故事深入體會了蘊藏在課文字里行間的東西,真正走進課文,而且他們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進行了一次心靈的遠航,走出了課文。
四、我用故事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但如果僅僅拿它當「工具」,未免低估了它的作用。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基於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必須改變以空洞的過多過細的分析代替學生語言實踐的教學模式,去拓寬學生的求知空間。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極強的實踐性,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在審美教育方面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文學中的美有多種,有昂揚上進歡欣的美,也有纏綿傷感憂郁的美。語文老師當然有責任帶領學生進入文學的世界,引導學生感悟豐富多彩的情感。把文學作品或作家人生逸事編成小故事,穿插在教學中,應當是一種很好的審美觀人生觀的教育途徑。每當涉及到一些大家的作品時,我會將作家的人生經歷改編成小故事,用生活化的、生動而較有感染力的語言講給學生聽。聽故事的過程,也是學生閱讀作家人生歷程的過程。屈原「上下求索」的執著,曹操「橫槊賦詩」的豪情,司馬遷「發憤著書」的堅韌,等等,在這些典故中,學生的靈魂與作家的靈魂產生碰撞,孩子們的心靈自然會受到悲劇崇高的洗禮,更加接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從學生的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也應該擔負起這樣一個重任。審美教育有助於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串著審美追求。所以,未來社會更崇尚對美的發現、追求和創造。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五、我用故事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
學生很怕上作文課更怕老師布置作文,因為他們不知如何下筆,即使好不容易湊足800字,內容也是空洞無物,語言蒼白無力更別說美感。畢竟他們面對高考的壓力能接觸的社會面很窄,並且未能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更有不重視的思想偏見作怪,怎麼可能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怎麼可能積累豐富的詞彙,怎麼可能寫得得心應手?所以我想可以通過老師的引導使他們了解一些有啟發性的事例,增加作文素材,還要想辦法使他們增加詞彙量的積累,使語言表達得優美有力。
當學生對我信手拈來的各種故事隨意講出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的本領十分佩服時,我對他們說:「你們想這樣嗎?很簡單,只要你像我一樣每天讀幾頁書就行了。」漸漸地,我發現學生們桌上的課外書本多起來了,《讀者》、《思維與智慧》、《雜文》、《散文》等成了大家喜歡的讀物。最讓我欣喜的是,一位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以前我寫作文,老覺得無話可說,找不到材料,現在我不怕了,因為你的故事已成了我最好的材料來源,••••••」
「語文就像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語文就像一匹馬,什麼東西都能拉。」正是由於語文有如此強大的包容性,講故事才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機會,所以我常用的故事類型有哲理故事、成語故事、幽默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作家逸事、謎語故事等等。但是也應注意語文課不是故事會,所以在教學中使用故事應注意:
1.不宜太「多」。 太多可能分散教學精力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要用在「刀刃」上,該用才用。
2.不宜太「長」。大量的篇幅內容可能造成主次不分、本末倒置、適得其反,要力求短小精煉,微言要義,以小見大,以淺掘深。
3.不宜太「遠」。緊密聯系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免造成離題萬里、,覆水難收的局面。
4.不宜太「淡」。過於平淡的故事好象「白開水」,但中學生更喜歡喝「果汁」和「可樂」,更喜歡「熱點」、「焦點」、「趣點」。越是精彩有趣的,對學生產生的作用和效果越好。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要讓小故事走進課堂,老師自己必須是個故事收藏家,這需要平時多方收集,廣泛涉獵。我專門准備了一個語文故事本,收集、歸納、分析,使其為語文知識的講解佐證,只有平時多積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信手拈來,游刃有餘。
我要讓小故事藏進學生思想之中,開出智慧之花,讓小故事激活大課堂,讓小故事鑄成大智慧,讓小故事折射大語文。

『貳』 成語高三語文成語公開課教案.ppt

濫竽充數 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回本領的冒充有本領,答次貨冒充好貨。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出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例句] 老師讓我們背誦課文,總有些同學濫竽充數。 [近義] 名不副實 碌碌無為 湊數其間 魚龍混雜 ... [反義] 名副其實 鶴立雞群 鶴在雞群 寧缺毋濫

『叄』 《高考復習:正確使用成語》教案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回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答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肆』 高三了,對全國卷語文成語辨析的一題選擇題該怎麼復習

好久沒有看高考試卷了,對於你不熟悉的知識點,一般只有多讀,多看,多練習,復習的話,順便注意你之前的錯題,多記憶一下,就可以了,語文,我的理解就是,多多理解,多多記憶,就OK了。

『伍』 高考復習常見易混的105個成語辨析 人教課標版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

『陸』 高考復習成語辨析ppt3 通用

1.慘無人道:慘,殘酷狠毒。殘暴得滅絕人性。//慘絕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的。形容慘到極點。 2.趁火打劫:趁別人有危難時去撈好處。亦作「趁火搶劫」。//渾水摸魚:比喻乘混亂的機會攫取不正當利益。 3.心滿意足:心願滿足。亦作「心滿願足」。//稱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啟後:承,承接。啟,開創,引出。承接前人的,開創今後的。多用於事業、學問方面。亦作「承先啟後」。//承上啟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寫文章方面。 5.三五成群:三個五個結成一群。//成群結隊:聚集到一起,結成一群一夥。亦作「成群結伙」。 6.胡思亂想:不切實際地瞎想。亦作「胡思亂量」。//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實際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來:卷土,人馬奔跑時揚起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新猛撲過來。 8.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處心積慮:處心,存心。積慮,積久考慮。早已千方百計地謀算。多含貶義。 9.粗心大意:做事不細心,馬虎。//粗枝大葉:指文字或話語簡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認真,不細心,馬虎大意。 10.大張旗鼓:比喻聲勢和規模很大。//雷厲風行:厲,猛烈。像打雷那樣猛烈,像刮風那樣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執行嚴厲迅速。也比喻行事聲勢威猛,動作迅速。 11.當仁不讓:當仁,指面臨仁義之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後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去做,不退讓。//義不容辭:指顧全道義而不推辭。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威嚴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嚴肅。現常用來形容故作正經,表裡不一之狀。多含譏諷之意。//一本正經:形容莊重規矩,非常認真(有時帶有諷刺的意味)。 13.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薄。多用於指人。//等量齊觀:等,同等。齊,一樣。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多用於指物。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毀,不可動搖。形容異常堅固。//顛撲不破:顛,跌。撲,敲。無論怎樣傾跌敲打都不會破損。比喻理論正確,無法駁倒推翻。 15.死灰復燃:死灰,燒余的灰燼。比喻已經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多指壞事)。//東山再起: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亦作「東山復起」。 16.洞若觀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了如指掌: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著自己的手掌給人看。亦作「瞭若指掌」。 17.標新立異:原謂特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後多指提出新奇主張或創造出新奇的式樣。//獨樹一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自成一家。 18.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了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耳聞目睹:親自聽到和看到的。 19.翻天覆地:①形容變化巨大而徹底。②形容鬧得很兇。亦作「覆地翻天」。//天翻地覆:覆,翻,翻過來。比喻急劇的變化。 20.翻雲覆雨:比喻反復無常,玩弄手段和權術。//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復無常,變來變去。//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亦比喻行蹤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煙消雲散:比喻事物消失凈盡。亦作「雲消霧散」。//風流雲散:風吹雲散,蹤跡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飄零離散。亦作「風流雨散」。 22.風平浪靜: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亦作「風靜浪平」。//一帆風順:船掛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或阻礙。 23.風雨飄搖:形容形勢很不穩定。//搖搖欲墜:搖搖,動搖不穩的樣子。墜,掉下。形容極不穩固,就要落下來,或比喻就要垮台。 24.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印象不深。//走馬觀花:騎在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觀察一下事物。 25.後來居上:後來的人或事物可以勝過先前的。有贊許意。//青出於藍: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26.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27.醉生夢死:比喻象醉酒和做夢一樣,糊塗地過日子。//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賭,荒淫腐化的生活。 28.歡欣鼓舞:形容非常高興振奮。//歡天喜地:形容非常高興。 29.繪聲繪色:描寫、敘述生動逼真。//有聲有色:表現、描繪得非常生動。 30.魂不附體:靈魂脫離了肉體。形容驚恐之極。//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寧或驚慌失措。 31.飢寒交迫:飢餓與寒冷交相逼迫。形容無衣無食,生活困苦不堪。//啼飢號寒:因為缺乏衣食而啼哭。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32.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形容氣息微弱的垂死之狀。//岌岌可危:岌岌,危險貌。形容極其危險。 33.歷歷在目:歷歷,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現在眼前。//記憶猶新:過去的事,至今還記得清楚,就象新近發生的一樣。 34.家常便飯:①家庭日常的飯食。②比喻經常發生習以為常的事情。//習以為常:謂經常如此,就成為常規了。 35.出生入死:形容冒著生命危險。多用於概述經歷。//赴湯蹈火:湯,開水。蹈,踩。形容不避艱險,奮勇向前。多用於表達決心。 36.面目一新:改變原樣,呈現新貌。褒義。//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原來的樣子。指景象很破舊,樣子很難看。 37.功虧一簣: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虧,缺少。簣,土筐。願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於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後用來比喻只差最後一點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盡棄:過去的功勞全部廢棄。 38.鉤心斗角:心,宮室的中心。角,檐角。原謂宮室建築的內外結構精巧工緻,後用以比喻各用心機,明爭暗鬥。亦作「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你詐騙我,我詐騙你。 39.苟且偷安:只圖眼前安逸,得過且過。//苟且偷生:得過且過,勉強地生存下去。 40.堅如磐石:象大石頭一樣堅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動搖。//固若金湯:金,「金城」的簡稱,指堅固的城牆。湯,「湯池」的簡稱,指防守嚴密的護城河。形容工事非常堅固。//堅不可摧:非常堅固,摧毀不了。可指工事,也可指決心意志。 41.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氣派的樣子。形容表面庄嚴體面或光明正大的樣子。//堂而皇之:①形容公開或不加掩飾。②形容體面或氣派大。 42.海市蜃樓:①大氣中由於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②比喻虛幻的事物。//空中樓閣:指海市蜃樓,多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 43.忍氣吞聲: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耐,不說什麼話。//忍辱含垢:忍受恥辱。 44.和顏悅色:形容態度和藹可親。強調臉色表情和順。//和藹可親:謂態度謙溫和氣,容易接近。 45.齊心協力:猶言「同心合力」。眾人一心,共同努力。強調合力。//和衷共濟:比喻同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側重齊心。 46.赫赫有名:赫赫,非常顯著的樣子,聲名顯赫。//鼎鼎大名:鼎鼎,盛大,顯赫。形容名氣很大。亦作「大名鼎鼎」。 47.絡繹不絕:形容過往人馬或車輛連接不斷。//川流不息:川,河流。像河水那樣流個不停。多用於比喻來往的人、車馬或船隻很多。//紛至沓來:紛,眾多。沓,重復,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48.眉開眼笑:形容極其高興的樣子。//眉飛色舞:色,臉色。形容極其高興得意的神態。 49.名不虛傳:傳出的名聲不是虛假的,謂名聲與實際相符。//名副其實:副,相稱。名聲與實際相符合。 50.明目張膽:形容公開地大膽地做壞事。//明火執仗:仗,兵器。點燃火炬,手拿武器。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做壞事。 51.明哲保身:明哲,明智,通達事理。原指明達事理洞見時勢的人,善於擇安避危,保全自身。後亦指為了個人得失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貶義。//潔身自好:潔,潔身,干凈,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顧惜尊重自己,不與他人糾纏在一起。褒義。 52.目不斜視:不該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禮制。//目不轉睛:凝神注視,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3.目空一切: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驕傲自大。//旁若無人:形容態度從容、自然。亦形容高傲,目中無人。 54.背道而馳:道,道路。馳,車馬疾行。比喻彼此方向目標完全相反。//南轅北轍:本要向南行走,卻駕車往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 55.念念有詞:僧道方士等行法術時,口中默念經咒,以通神靈。後指迷信的人小聲說祈禱的話。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振振有詞: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56.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怒不可遏:憤怒之極,不可抑制。 57.排山倒海:排,推開。倒,翻倒。形容來勢兇猛。//翻江倒海:形容水勢浩大,多用來比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 58.蚍蜉撼樹: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樹」。//螳臂當車:當(dāng),阻擋。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辦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敗。 59.鍥而不舍:鏤刻不停。比喻有恆心,有毅力。多用作形容詞,與「精神」搭配。//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 60.見機行事:機,時機,機會。看到適當的時機立即行動。//見風使舵:看風向改變帆篷方向。比喻相機行事,隨機應變。多含貶義。 61.竊竊私語:私下小聲說話。也作「切切私語」。//交頭接耳:緊靠著頭,湊在耳邊低聲說話。 62.撼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聲勢大,力量強。//驚天動地:形容聲音特別響亮,也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 63.開誠布公:誠意待人,坦白無私。形容詞性短語。//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詞性短語。//推誠相見:用真心相待。動詞性短語。 64.誇誇其談:說話或寫文章浮誇,不切實際。貶義。//侃侃而談:形容說話正直,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65.刻不容緩:緩,緩慢,拖延。一刻也不能耽擱。形容形勢緊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66.語重心長:言辭懇切有分量,情誼深長。//苦口婆心:形容懷著好心再三懇切勸告。 67.膾炙人口: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人們都稱贊。//喜聞樂見:喜歡聽,樂意看。 68.屈指可數:扳著手指即可數清。形容數目很少。側重指珍貴。//寥寥可數:形容數量非常少。則中指不多。 69.無稽之談:沒有根據的言論。//流言蜚語:毫無根據的話語。多指背後議論誹謗或挑撥離間的話。又作「流言飛語」。 70.亂七八糟:形容極端混亂,毫無條理和次序。//污(烏)七八糟:十分雜亂,又臟又亂。 71.燃眉之急:像火燒眉毛那樣的緊急。比喻非常緊迫的情況。名詞性短語。//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經到了十分緊急的關頭。形容詞性短語。 72.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慌亂,沒有條理。//七手八腳:形容人多忙亂,動作不一。 73.進退維谷:谷,比喻困境。進退都處於困難境地。比喻進退兩難。書面用語。//進退兩難:進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處境困難。口頭用語。//進退無門:前進後退均無路,形容處境困難,無處容身。 74.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動詞性短語。亦作「杞人之憂」,名詞性短語。//庸人自擾: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75.氣吞山河:氣勢能吞沒高山大河。形容氣魄很大。//氣勢磅礴: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極其雄偉。 76.威風凜凜:形容威嚴可畏,氣勢逼人。//氣勢洶洶:洶洶,聲勢很盛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77.想方設法:積極動腦筋,想盡各種辦法。//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 78.前車可鑒:比喻前人失敗的教訓可作鑒戒。動詞性短語。//前車之鑒:比喻當作鑒戒的前人的失敗教訓。名詞性短語。 79.敲詐勒索:依仗勢力或用威脅、欺騙手段,索取財物。//巧取豪奪:指用巧妙的手段騙取或憑武力強奪他人的財物。 80.聚精會神:會,集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全神貫註:貫注,集中在一起。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81.一心一意:心思意念專一。一般作謂語。//全心全意:用全部精力。一般作狀語。 82.煞費苦心:形容費盡心思。//挖空心思:形容費盡心機,想盡辦法。多含貶義。 83.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顛倒了事物的主次輕重。//捨本逐末:捨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 84.深謀遠慮:周密地計劃,往長遠里考慮。//深思熟慮:深入細致地考慮。 85.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貌煥發。//神采飛揚: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 86.生氣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樣子。生命力強,富有朝氣。多用於指人。//生機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於指事物。 87.龍騰虎躍:形容威武雄壯,非常活躍。//生龍活虎: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88.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89.手無寸鐵:形容手裡沒有任何武器。//赤手空拳:形容兩手空空,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 90.束手無策:形容遇到問題毫無解決的辦法。//手足無措:手足無處安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才好。常用於形容舉止慌亂。 91.視若無睹:雖然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形容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熟視無睹:指對客觀事物不關心,雖然經常看見,還跟沒有看見一樣。 92.置之不理:放在一邊兒不理不睬。//束之高閣:比喻扔在一邊,不去用它或管它。 93.因勢利導: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順水推舟:喻順應情勢說話辦事。 94.聳人聽聞:故意說誇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95.隨波逐流:比喻自己沒有立場和主見,只是隨著潮流走。//同流合污:隨著壞人一起做壞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閑自足,神態從容的樣子。//泰然自若:形容鎮定,毫不在意的樣子。 97.忐忑不安:心虛不定的意思。//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8.頭頭是道:形容說話做事有條有理。//天花亂墜:比喻說話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誇大或不切實際的)。 99.天經地義:經,常規,原則。義,正理。指非常正確,不容置疑的道理。//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 100.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間毫無共同之處。//天淵之別:比喻差別極大。 101.逼上樑山:比喻被迫進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種事。//鋌而走險:指因無路可走而採取冒險行為。 102.鴉雀無聲:形容寂靜無聲。//萬籟俱寂:形容周圍環境十分寧靜。 103.混為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說成同樣的事物。//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多用於否定式)。 104.外強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空虛。//色厲內荏: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105.萬無一失:絕對不會出差錯。形容極有把握。//十拿九穩:比喻很有把握。 106.妄自菲薄:過分地看輕自己。//自暴自棄: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一種自卑自賤,甘居落後的心理。 10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8.為所欲為: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任意行事。貶義。//隨心所欲:一切都有著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109.有備無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備,就不會產生禍患。//未雨綢繆: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備。 110.瓮中捉鱉:比喻要捕捉的對象無處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動詞性短語。//瓮中之鱉:比喻逃脫不了的人或動物。名詞性短語。 111.無所不為:沒有達不到的地方,指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貶義。//無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細心周到。褒義。 112.無窮無盡:沒有止境。//無邊無際:謂開闊得望不到邊緣。 113.五顏六色:多種顏色,引申指各色各樣。//五彩繽紛:形容顏色繁多復雜,非常好看。 114.五光十色:形容色澤鮮艷,品種繁多。//五花八門:喻花樣繁多或變幻多端。 115.五體投地:指兩手、兩膝和頭著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心悅誠服:誠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 116.喜笑顏開:顏,臉色;開,舒展。心情愉快,滿臉笑容。//嬉皮笑臉:形容嬉笑不嚴肅的樣子。貶義。 117.脫胎換骨:原謂修煉得道,可脫幾胎成聖胎,換凡骨為仙骨。後借指徹底的變化。//洗心革面:比喻徹底悔改。 118.笑容可掬:掬,兩手捧起。形容滿面笑容的樣子。//喜形於色:形,表現。色,臉色。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119.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貶義。//異想天開:天開,天門打開,比喻荒誕的事。形容想法離奇而完全不切實際。一般用於貶義,有時也可作中性詞用。如,科學家要敢於異想天開。 120.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樣。超出尋常,與眾不同。側重指人的才華。多用於書面。//與眾不同:跟大眾不一樣。多用於口語。//出類拔萃:萃,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類拔萃」謂超出同類之上。//鶴立雞群:比喻人的儀表才能超群脫凡「難免」「不免」「未免」的辨析

『柒』 高中語文成語復習教案

案例不僅要說明來教學的思路源,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捌』 成語復習教案教案教學設計,高考成語復習教案

新知識是copy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玖』 成語辨析 選用成語 高考語文總復習

融會貫通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貫穿前後。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版徹的理解。
[拼音權]
róng huì guàn tōng
[出處]
《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例句]
學習任何知識都得講究融會貫通,不能單靠死記硬背。
[近義]
舉一反三 通今博古 淹會貫通 豁然貫通 ...
[反義]
囫圇吞棗 生搬硬套 和囫圇吞棗 食而不化

『拾』 高三成語易錯辨析微課

囫圇吞棗húlúntūnzǎo
[釋義]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版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權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語出] 宋·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山侖吞個棗。」
[正音] 囫;不能讀作「wù」。
[辨形] 棗;不能寫作「束」。
[近義] 不求甚解 生吞活剝
[反義] 含英咀華 細嚼慢咽 融會慣通
[用法] 用來形容讀書不認真。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生吞活剝」;都可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不同在於:①~偏重指作學問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偏重指生搬硬套。②「生吞活剝」還可形容吃東西時的狀態;~不能。
[例句]
①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地看一遍。
②讀書;學習要善於思考;~會收效甚微;是一種不良習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