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高深成語和解釋

高深成語和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01 07:56:13

成語釋義是:含義高深難懂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難懂。成語是高深莫測。

Ⅱ 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是什麼成語

一、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釋義: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釋義:他時而用商音高歌,時而以羽聲細吟,其間雜以宛轉流利的徵音,這時都城裡聚攏來跟著唱的不過數人而已。這說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著和唱的就越少。

示例:

我在省城,只聽人稱贊靚雲,從沒有人說起逸雲,可知道~呢!(清·劉鶚《老殘游記·續篇》第五回)

用法:

復句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諷刺意味

二、陽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釋義::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釋義:他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聚集起來跟著唱的有數百人,後來他唱《陽春》,《白雪》,都城裡聚集起來跟著唱的不過幾十人。

示例:

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四回)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文學作品


(2)高深成語和解釋擴展閱讀:

一、反義詞:

1、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én】

釋義: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釋義:「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開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裡聚集起來跟著唱的有數千人「。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2、陽阿薤露【yáng ā xiè lù】

釋義:

比喻能為較多的人所接受的文藝作品。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釋義:他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聚集起來跟著唱的有數百人。

示例:

首言客有歌於郢中者,下雲其為~,其為陽春白雪,皆曲名。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

3、通俗易懂【 tōngsú-yìdǒng】

釋義: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它的主題。

出處: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後的政策策略》:「這十六個字,~。」

示例:

我們要用~的語言來寫報告。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簡單明白。

4、老嫗能解【lǎo yù néng jiě】

釋義:

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出處:

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釋義:唐朝詩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詩文明白易懂。

示例:

白居易寫成著名的詩篇《母別子》。寫完後,白居易對老保姆說:「這類詩,如果街市上的人不能老嫗能解,那麼寫了也沒有 意思。我且讀給你聽聽。」說罷,他將詩緩緩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邊聽一邊點頭,竟然全聽懂了,白居易這才定稿。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通俗易懂。

二、近義詞:

鯤鵬圖南【kūn péng tú nán】

釋義:

比喻志向遠大。

出處:

梁啟超《過渡時代論》二:「惟當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江漢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釋義:只有遇到了過度的年代,就會像鯤鵬展翅般高飛,距離雖遠卻一夕而至。又像江河入海,曲折卻定會達到目的。

Ⅲ 成語,把高深的學會了淺顯的自然就懂了

完,容貌又美。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缺陷、「才貌雙絕」。才學用盡。 【才望高雅】:比喻才學淺陋:才學相貌都好。 【才貌雙全】:疏。 【才大如海】。 【賜牆及肩】。形容學問膚淺。才學不高。 【才人行短】關於才學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出門應轍】,富有才學:按同一規格:俱,用起來自然合轍: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才學高的人;盡;才學。亦作「才貌兼全」:才學相貌都好。 【出門合轍】:全,沒有了。 【才貌俱全】。同「才貌雙全」、窮。同「才貌雙全」。亦用為謙詞。 【才貌雙絕】:比喻毫無才學。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抱玉握珠】。 【才高意廣】:品行:既有才學、「才貌兩全」、「才貌雙全」:比喻滿腹經綸。有才學的人在品行上不免有所缺陷,不同流俗,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享有很高的聲望:才。既有才學:東觀:淺薄;短。 【才貌兩全】。 【才疏學淺】;行:多用來稱譽對方的才學淵博。 【草腹菜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抱著奢望:猶出門合轍:形容人富有才學。 【東觀續史】,難以成事。 【才貌兼全】。同「才貌雙全」,閉門造車子。 【才盡詞窮】:有才學的人,容貌又美:才學相貌都好。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都:才人,沒詞了

Ⅳ 形容高深的成語

高深莫測: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貶義


宋·高似孫《諱略》引《物類相感志》:「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Ⅳ 形容高深的道理被人理解,與佛教有關。求四字成語

不二法門
望採納,祝學習進步~

Ⅵ 形容「老師學術高深」的成語有哪些

  1. 高深莫測[ gāo shē mò cè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 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2. 材高知深[ cái gāo zhì shēn ],材:通「才」。 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3. 通才碩學 [ tōng cái shuò xué ],學識通達淵博的人。

  4. 春風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5. 博學宏才[ bó xué hóng cái ],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6. 高才碩學[ gāo cái shuò xué ],高才:才能傑出;碩學:學識淵博。才能高超,學識淵博。

  7.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8. 為人師表[ wéi rén shī biǎo ],師表:榜樣,表率。 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9. 誨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 ,誨:教導。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10. 循循善誘[ xún xún shàn yòu ],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11. 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後比喻對有氣質、有修養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12. 德才兼備[ dé cái jiān bèi ],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 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

  13. 一絲不苟[yī sī bù gǒu],苟:苟且,馬虎。 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14. 有教無類[ yǒu jiào wú lèi ],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5. 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 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Ⅶ 形容說話高深的成語

白雪難和 白雪:指楚國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藝術。
白雪陽春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博大精深 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出處: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持蠡測海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來測量海水的深淺多少。比喻用淺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東觀續史 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出處:《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泛浩摩蒼 泛海摩天。形容文詞博大高深。
出處:語出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高深莫測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出處:《漢書·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戰栗不敢犯禁。」
高談弘論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實際的談論。
出處:晉·袁宏《後漢記》第四卷:「嘗疾俗儒高談弘論,不切時務。」
高談闊論 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出處:唐·呂岩《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故作高深 本來並不高深,故意裝出高深的樣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艱深詞語,掩飾內容的淺薄。
諱莫高深 隱瞞得很緊,不讓別人知道。
闊論高談 闊:廣闊;高:高深。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出處:唐·呂岩《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莫測高深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指處世的態度、或說話、文章的內容(多不用在正面,帶貶義)。
出處:《漢書·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綦溪利跂 指故作高深,立異離群。
出處:《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王先謙集解:「綦溪,猶言極深耳,利與離同……離世獨立,故曰離跂。」一說,綦溪,邪徑;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曲高和寡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學識技藝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詣。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學識技藝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詣。同「入室升堂」。
深奧莫測 高深不易了解。
神霄絳闕 原指仙境。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華美的宮殿。
出處:明·汪廷訥《廣陵月》第三出:「神霄絳闕,麗日五雲浮,開綺讌,待宸游,雲和一曲倚箜篌。」
陽春白雪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Ⅷ 形容「高深復雜」的詞語有哪些

1、高深莫測[ gāo shēn mò cè ]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 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出 處:宋·高似孫《諱略》引《物類相感志》:「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例 句:小張說話總喜歡故弄玄虛,使人感到~,時間長了,令人厭煩。

2、深不可測[ shēn bù kě cè ] :深得無法測量。比喻對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出 處:《淮南子·主術訓》:「天道玄默;無容無則;大不可極;深不可測。」

    例 句:陳教授專業知識淵博,~,令學生嘆服。

3、諱莫如深[ huì mò rú shēn ]:諱:隱諱;深:事件重大。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後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

    出 處:《穀梁傳·庄公三十二年》:「諱莫如深;深則隱。」

    例 句:對漏毒氣事件,廠方~,不願接受采訪。

4、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捉摸:揣測,預料。 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

    出 處:明·謝肇淛《五雜俎》:「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例 句: 這個人整天不言不語,令人~。

5、莫測高深[ mò cè gāo shēn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 指處世的態度、或說話、文章的內容(多不用在正面,帶貶義)。

    出 處:《漢書·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

    例 句:他一向少言寡語,給人~的感覺。

Ⅸ 形容高深、不通俗的文學文學藝術的成語,除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嘆為觀止,韋編三絕,巧奪天工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內詩文酣暢容渾厚。

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後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9)高深成語和解釋擴展閱讀

文藝而有韻味的詩句

我生命裡面很多事情,沉重婉轉至不可說。——黃碧雲《失城》

沒事,只不過是恢復原樣罷了,我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瀨川初原《食靈零》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

命運不是風,來回吹,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運中。 ——顧城 《英兒》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閑事?——倉央嘉措《倉央嘉措詩傳》

Ⅹ 形容高深的成語

高深莫測:
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貶義
出 處
宋·高似孫《諱略》引《物類相感志》:「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