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告訴人道理的成語

告訴人道理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1 09:54:24

1. 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一個什麼成語

指為抄人處世的道理成語是:人情世襲故

人情世故[ rén qíng shì gù ]

1. 【解釋】:為人處世的道理。

2.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一卷:「可惜你滿腹文章,看不出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的用法示例如下:

1.都三十多歲的人了,這點人情世故還不知道。

2.他也不算小了,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3.媽媽常對我說:「你長大了,要懂得人情世故」。

(1)告訴人道理的成語擴展閱讀:

人情世故成語用法:人情世故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與他人的關系。

成語辨析:人情世故和「人之常情」都可指人們一般的心情。但人情世故還有「世故」;即處世經驗的意思;而「人之常情」無此意。

人情世故近義詞:人情冷暖、人之常情。

人情世故反義詞:世態炎涼。

人情冷暖,拼音是rén qíng lěng nuǎn,指在別人得勢時就奉承巴結,失勢時就不理不睬。

人之常情,拼音是rén zhī cháng qíng,意思是一般人有的感情。

世態炎涼,拼音是shì tài yán liáng,漢語成語,指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2. 三年級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的成語有哪些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內過努力而得到成容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打草驚蛇:打在草上卻驚動了蛇。原比喻懲治甲,以警告乙。比喻做事泄密而驚動對方。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呆若木雞:本意為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現使用多為字面意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3. 形容懂得人生道理的成語

【把酒持螯】:手持蟹螯飲酒。古人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財連於命】:財富與生命息息相關。指人生存離不開錢財。
【朝露溘至】: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樣。
【楚人戎言】:戎: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在此作地名用。楚人生長在戎,就要說西戎人的話。比喻客觀環境的影響要勝過主觀條件與與自然的本能。
【蹉跎自誤】:蹉跎:時間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虛度年華,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得失榮枯】:指人生的獲得與喪失、興盛與衰敗。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於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浮生如寄】:浮生:指人生變化不定。人生短暫虛浮無定,如同寄居世間。
【浮生若寄】:浮生:虛浮的人生。人生虛浮,如同寄居在世間。
【浮生若夢】: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浮生一夢】:浮生:世事無定,人生短暫。指人生就像短暫的夢幻。
【浮雲朝露】:漂浮的雲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社會主義社會個人生活資料的分配原則,勞動者盡其所能地為社會勞動,社會按照各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生活資料。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共產主義社會個人生活資料的分配原則,勞動者盡其所能地為社會勞動,社會根據各人的需要來進行分配。
【含沙射影】: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鶴唳華亭】: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紅不稜登】:令人生厭的紅色。
【戶給人足】:給:豐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槐南一夢】: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灰不喇唧】:令人生厭的灰顏色。
【會少離多】: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擊鍾鼎食】:打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寄人籬下】:寄:依附。依附於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寄人門下】:寄:依靠。寄居在別人家中。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寄人檐下】:猶言寄人籬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家給民足】:給:豐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給人足】: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酒色財氣】:舊時以此為人生四戒。泛指各種不良品德、習氣。
【舊榮新辱】:過去的榮耀和現在的恥辱。形容人生無常,變化多端。
【就實論虛】:實:指具體工作。就實際工作或具體事情來看政治、方向、路線、人的立場和人生觀。
【看破紅塵】: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後消極迴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度。
【樂天安命】: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同「樂天知命」
【樂天知命】:天:天意;命:命運。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麟趾呈祥】:舊時用於賀人生子。
【亂首垢面】:猶蓬頭垢面。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夢熊之喜】:夢熊:指生男孩。祝賀人生男孩的話。
【明月不常圓】:比喻人生不能事事完美無缺。
【牛馬生活】:比喻飽受壓迫剝削的非人生活。
【蓬首垢面】:頭發很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蓬頭垢面】:頭發蓬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七損八益】:指女子月事宜以時下,男子精氣宜於充盈。中醫述人生長發育過程,女子以七為紀,男子以八為紀,故七指女,八指男。
【氣竭形枯】:竭:盡;枯:枯槁。力氣用盡,形容枯槁。形容病人生命垂危的樣子。
【輕塵棲弱草】:比喻人生無常。
【窮通得失】:窮:不得志;通:暢達。遭遇的坎坷與順利,利益的得與失。指人生遭遇。
【求志達道】:指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著。枕著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人倫並處】:人倫:各類人。各種各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比喻什麼樣的人都有。
【人生朝露】:形容人生短暫。
【人生觀】:對人生價值和意義所持有的觀點。
【人生行樂耳】:人生在世上只有尋歡作樂罷了。這是封建士大夫的消極人生觀。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時間短。比喻人生短促。
【人生如夢】:人生如同一場夢。形容世事無定,人生短促。
【人生若寄】: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同「人生如寄」。
【人生在世】:指人生活在世上。
【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但應死得有價值。
【人死留名】: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績,死後可以傳名於後世。

4. 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的成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復:
不進制老虎洞,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不從事實踐活動,就難以獲得真知。

塞翁失馬:
比喻雖然暫時吃虧,卻因此而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

不打不相識
百聞不如一見:
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親眼看到才是最真實可靠的。亦作「傳聞不如親見」。

覆水難收: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來。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引申為夫妻關系已經斷絕,難以重新結合。亦作「覆水不收」。

後生可畏:
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指年輕人在事業上容易超過前輩。

希望對你有幫助^^

5. 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的成語

囫圇吞棗,亡羊補牢,自相矛盾,刻舟求劍
……想不起來了,功課要自己做哦,小朋友。

6. 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的詞語(10個以上)

奮發圖強 精益求精 聞雞起舞 白手起家 力爭上游 破釜沉舟 勤能補拙
人定勝天 良葯苦口 懸梁刺股 問心無愧

7. 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的成語

拔苗助長

8. 急需5個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的成語

對牛彈來琴:比喻說話不源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打草驚蛇:打在草上卻驚動了蛇。原比喻懲治甲,以警告乙。比喻做事泄密而驚動對方。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呆若木雞:本意為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現使用多為字面意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9. 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的成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進老虎洞,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不從事實踐活動,就難以獲得真知。

塞翁失馬:
比喻雖然暫時吃虧,卻因此而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

不打不相識
百聞不如一見:
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親眼看到才是最真實可靠的。亦作「傳聞不如親見」。

覆水難收: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來。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引申為夫妻關系已經斷絕,難以重新結合。亦作「覆水不收」。

後生可畏:
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指年輕人在事業上容易超過前輩。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故事見於《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