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忠孝兩全相同的成語
『壹』 有哪些關於孝順的成語
父慈子孝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梓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關於孝順的成語故事1: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關於孝順的成語故事2: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
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關於孝順的成語故事3: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關於孝順的成語故事4: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關於孝順的成語故事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貳』 忠考兩全的意思
成語。指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回」。
注音:答zhōngxiàoliǎngquán
出處
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勛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
詞性與用法
近義詞:忠孝雙全
反義詞:不忠不孝
感情色彩:激勵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示例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朝野肅清,可稱棟樑柱石,卻是忠孝兩全,朕亦深信,卿何奏他歹意,覺狠了些。」
『叄』 什麼兩全的四字成語
忠孝兩全
『肆』 最後一個字是全字的成語有哪些
最後一個字是全字的成語有哪些 :
殘缺不全、版
以偏概全、權
委曲求全、
一應俱全、
才貌雙全、
智勇雙全、
五味俱全、
文武雙全、
百下百全、
文武兩全、
忍辱求全、
四角俱全、
神清氣全、
形神不全、
和合雙全、
五毒俱全、
委曲周全、
雀小臟全、
福無十全、
面面俱全、
色藝雙全、
忠孝兩全、
零碎不全、
短褐不全、
福祿雙全、
色色俱全、
計出萬全、
以策萬全
『伍』 類似忠孝兩全的成語
【成語】:忠孝不並
【拼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
【解釋】:並:並行。指忠孝難以兩全回。
【成語】:忠答孝節烈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liè
【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成語】:忠孝雙全
【拼音】: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同「忠孝兩全」。
『陸』 成語接龍忠孝兩全
忠孝兩全 → 全功盡棄 → 棄暗投明 → 明白了當 → 當場出彩 → 彩筆生花 → 花殘月缺 → 缺吃短穿 → 穿壁引光 → 光采奪目 → 目別匯分 → 分崩離析 → 析辨詭詞 → 詞不達意 → 意出望外 → 外方內圓 → 圓頂方趾 → 趾高氣揚 → 揚長避短 → 短兵接戰 → 戰不旋踵 → 踵跡相接 → 接二連三 → 三百瓮齏 → 齏身粉骨 → 骨鯁在喉 → 喉長氣短 → 短兵相接 → 接風洗塵 → 塵羹塗飯 → 飯坑酒囊 → 囊空如洗 → 洗兵牧馬 → 馬不解鞍 → 鞍馬勞頓 → 頓挫抑揚 → 揚長而去 → 去暗投明 → 明辨是非 → 非常之謀 → 謀財害命 → 命詞遣意 → 意得志滿 → 滿不在意 → 意廣才疏 → 疏不間親 → 親操井臼 → 臼杵之交 → 交臂歷指 → 指不勝屈 → 屈打成招 → 招兵買馬 → 馬不停蹄 → 蹄間三尋 → 尋弊索瑕 → 瑕不掩瑜 → 瑜百瑕一 → 一把死拿 → 拿班作勢 → 勢不可當 → 當場出醜 → 丑類惡物 → 物腐蟲生 → 生不逢時 → 時不可失 → 失道寡助 → 助邊輸財 → 財不露白 → 白白朱朱 → 朱陳之好 → 好吃懶做 → 做剛做柔 → 柔腸百結 → 結不解緣 → 緣木求魚 → 魚帛狐篝 → 篝火狐鳴 → 鳴鳳朝陽 → 陽春白雪 → 雪案螢窗 → 窗間過馬 → 馬塵不及 → 及賓有魚 → 魚帛狐聲 → 聲東擊西 → 西窗剪燭 → 燭照數計 → 計不反顧 → 顧此失彼 → 彼倡此和 → 和藹近人 → 人百其身 → 身敗名隳 → 隳膽抽腸 → 腸肥腦滿 → 滿城風雨 → 雨愁煙恨 → 恨海難填 → 填街塞巷 → 巷尾街頭 →
『柒』 形容一個女人上班工作和帶孩子不能兩全的成語類似「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的成語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魚我所欲也》回: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答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釋義: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麼我舍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
(7)跟忠孝兩全相同的成語擴展閱讀:
「魚與熊掌」的確是生命歷程中經常遇到的二難選擇。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權勢又想不做官的瀟灑自由。
小而言之,想讀書又想打麻將;想工作又想休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難,難在捨不得,難在那不可得兼的東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話,也就沒有什麼可難得了。
『捌』 忠孝兩全開頭的成語接在
忠孝兩全 →
全功盡棄 →
棄暗投明 →
明白了當 →
當場出彩 →
彩筆生花 →
花殘月缺 →
缺吃短穿 →
穿壁版引權光 →
光采奪目 →
目別匯分 →
分崩離析 →
析辨詭詞 →
詞不達意 →
意出望外 →
外方內圓 →
圓頂方趾 →
趾高氣揚 →
揚長避短 →
短兵接戰 →
戰不旋踵 →
踵跡相接 →
接二連三 →
三百瓮齏 →
齏身粉骨 →
骨鯁在喉 →
喉長氣短 →
短兵相接 →
接風洗塵 →
塵羹塗飯 →
飯坑酒囊 →
囊空如洗 →
洗兵牧馬 →
馬不解鞍 →
鞍馬勞頓
『玖』 代表不孝又愛家的成語
代表不孝又愛家的成語,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心無力,事出有因,難言之隱,進退兩難,舍己為人,忠孝難兩全。
『拾』 表示忠孝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忠孝不並
【拼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
【解釋】:並:並行。指忠孝難以兩版全權。
【成語】:忠孝節烈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liè
【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成語】:忠孝雙全
【拼音】: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同「忠孝兩全」。
【成語】:忠孝節義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則。
【成語】:忠孝兩全
【拼音】: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解釋】: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