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古代成語任務

古代成語任務

發布時間: 2020-12-01 22:22:44

❶ 中國古代名人 成語故事

走馬觀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故事: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1歲才考取進士,他寫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❷ 關於古代的成語

1 磨杵成針
2.名落孫山
3.孺子可教
4.四面楚歌
5.含沙射影
6.鑿壁借光
7.胸有成竹
8.毛遂自薦回
9.半途而答廢
10.不可救葯
11.程門立雪
12.東施效顰
13.返老還童
14.負荊請罪
15.割席絕交
16.刮目相看
17.畫龍點睛
18.九牛一毛
19.百步穿揚
20 含沙射影
21 黃梁一夢
22 抱薪救火
23 司空見慣
24 巧取豪奪
25 一鳴驚人
26 望梅止渴
27 出師不利
28 笨鳥先飛
29 獨樹一幟
30咎由自取

❸ 有關古代人物的成語有哪些

請君入翁(瓮)——來俊臣
江郎才盡——江淹
樂不思蜀——劉禪
煮豆燃萁——曹植回
紙上談兵—答—趙括
再衰三竭——曹劌
木牛流馬——孔明
世外桃源——陶淵明
投筆從戎——班超
卧薪嘗膽——勾踐
圍魏救趙——孫臏
投鞭斷流——謝安
退避三舍——晉文公
望梅止渴——曹操
草木皆兵——符堅
完璧歸趙——藺相如
暗渡陳倉——韓信
篝火狐鳴——陳勝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指鹿為馬——趙高
雞鳴狗盜——孟嘗君
鑿壁偷光——匡衡
圖窮匕見——荊軻
破釜沉舟——項羽
拔山扛鼎——項羽
懸梁刺股——蘇秦
罄竹難書——隋煬帝
金屋藏嬌——劉徹
七步之才——曹植
洛陽紙貴—— 左思
韋編三絕——孔子
多多益善——韓信
怒發沖冠——岳飛
毛遂自薦—— 毛遂
老驥伏櫪——曹操
口蜜腹劍——李林甫
鞠躬盡瘁——諸葛亮
黃袍加身——趙匡胤
孺子可教——張良
焚書坑儒——秦始皇
好大喜功——漢武帝
夢筆生花——李白
老馬識途——管仲
一鼓作氣——曹劌

❹ 成語破釜沉舟是出自古代的哪一次戰役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❺ 關於古代的成語

朝思暮想、魂牽夢縈、望穿秋水、魂顛夢倒、如痴如醉
1、朝思暮想
【解釋】: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出自】:明·馮夢龍《警世恆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
【譯文】:再說沈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早晚都想念,廢寢忘餐。
2、魂牽夢縈
【解釋】:形容萬分思念。
【出自】: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譯文】:想你想你,魂牽夢縈,翠玉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3、望穿秋水
【解釋】: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譯文】:其他盈盈秋水望穿,蹙損他淡淡的春山。
4、如痴如醉
【解釋】: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製。
【出自】: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譯文】:見到了王昭君,使我神態失常,失去自製。
5、魂顛夢倒
【解釋】:猶言神魂顛倒。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
【出自】: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五回:「誰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顛夢倒,分明是癩蛤蟆想著天鵝肉吃。」
【譯文】:知道那道理自己痴心妄想,魂夢顛倒顛,分明是癩蛤膜想像著天鵝肉吃。

❻ 古代成語及人物

古代歷史名人成語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 ( 曹操 ) 四面楚歌 ( 項羽 ) 破釜沉舟 ( 項羽 ) 卧薪嘗膽 ( 勾踐 ) 紙上談兵 ( 趙括 )

❼ 關於古代的成語

關於古代的成語有帶河厲山、遺恨千古、風流千古、古今中外、千秋萬載等。
1、帶河厲山
【拼音】:dài hé lì shān
【解釋】黃河細得像條衣帶,泰山小得像塊磨刀石。比喻國基久遠,國祚長久。
2、遺恨千古
【解釋】:千古:時間久遠。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出自】:清·徐瑤《太恨生傳》:「且生與女相愛憐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遺恨千古。」
【譯文】:且生與女相愛如此,但最終沒有相遇,真值得遺憾千古。
【近義詞】:生離死別
【反義詞】:遺臭萬年
3、風流千古
【解釋】:指風雅之事久遠流傳。
【出自】:宋·李流謙《青玉案》詞:「風流千古,一時人物,好記尊前語。」
【譯文】:風流千古,一個時代的人們,好記尊前說話。
【示例】:帝子之閣,~,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會。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
4、古今中外
【解釋】:指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泛指時間久遠,空間廣闊。
【出自】: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用這種所謂示威運動而變成了既富且強。」
【譯文】:翻遍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用這種所謂示威運動而變成了既富且強。
5、千秋萬載
【拼音】:qiān qiū wàn zǎi
【解釋】:千秋:千年。形容經歷的時間極為久遠。
【近義詞】:積年累月
【反義詞】:一朝一夕

❽ 古代各大戰役中的成語

鑄甲銷戈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止戈興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止戈散馬 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謂結束戰爭。
枕戈寢甲 枕著戈、穿著鎧甲睡。形容經常生活在戰爭之中。
有事之秋 指戰爭或多事故的年頭。
以戰養戰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以戰去戰 用戰爭消滅戰爭。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准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休養生息 休養:何處保養;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休兵罷戰 〖解釋〗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矢石之難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戰的武器。難:不幸的遭遇。指戰爭中的危難。

上兵伐謀 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戰爭期間臨時招募的士兵。原指沒有統帥的逃散士兵。現有指沒有組織的集體隊伍里獨自行動的人。

戎馬倥傯 〖解釋〗指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破斧缺斨 《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後以「破斧缺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磨盾之暇 暇:閑暇,餘暇。指在戰爭的餘暇。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示例】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

龍戰魚駭 喻戰爭激烈。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連天烽火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來好息師 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禍結兵連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化干戈為玉帛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歸馬放牛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鼓衰力盡 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鬆懈無力。

干戈載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載:虛詞。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來。比喻不再進行戰爭動用武力了。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烽火連年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風塵之變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放牛歸馬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伐罪弔民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倒載干戈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刀槍入庫 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大動干戈 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春秋無義戰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楚界漢河 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兵無常勢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採取靈活對策
兵戎相見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連禍結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兵慌馬亂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荒馬亂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戈擾攘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慘景象

...

❾ 與古代人物有關的成語

鑿壁偷光,吳下阿蒙,三顧茅廬,望梅止渴,紙上談兵,聞雞起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