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古代顏色詞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古代顏色詞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2-01 22:48:55

Ⅰ 古漢語中有哪些形容顏色的詞

1,黯 形聲字。從黑,音聲。本義是:「深黑色」。《說文》:「黯,深黑色也。」《廣雅》:「黯,黑也。」《史記·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現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樣子)等詞語。常泛指黑色。

2,赫 會意字。從二赤。《說文》:「赫,火赤貌。」火赤。本義是「火燒的顏色」,泛指「赤色和火紅色」 。如《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現在仍有「赫日(紅日),赫赤(深紅,火紅)」等詞語。

3,黛 形聲字。從黑,代聲。《說文》:「黱,畫眉也。從黑,朕聲。」「黱」也寫作「黛」。鍇本作畫眉墨。本義是「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後來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現在仍有「黛黑」等詞語。

4,黑 會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囪」字,即煙囪;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燒出煙之盛。合起來表示煙火熏黑之意。《說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義是:「黑色」。《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後經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紅 形聲字。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工聲。《說文》:「紅,帛赤白色也。」本義是:「粉紅色。」段註:「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釋名·釋采帛》:「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後來也表示各種紅的顏色。如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現在紅色使用極為普遍,結合其他表示紅色的詞語使用,如「緋紅」「絳紅」等。

6,緋 形聲字。 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非聲。本義是「(帛)紅色」。《說文新附》:「緋,帛赤色也。」後常表示「紅色,深紅色 」,如韓愈《送區弘南歸》:「佩服上色紫與緋。」現在有「緋紅」等詞語。

7,赤 會意字。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說文》:「赤,南方色也。」《書·洪範·五行傳》:「赤者,火色也。」後指「紅色」,如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從木,一在其中指出這種木是紅心的。《說文》:「朱,赤心木,松柏屬。」本義是:「赤心木」。後用來指「硃色,大紅色」 。如《韓非子·十過》:「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莊子·達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稱「朱」為正色,如「朱門」「朱紅」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礦井形,里邊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表示那裡有丹砂。《說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義是「辰砂,硃砂」。後表示「紅色,赤色」。《周禮·考工記》:「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藍 形聲字。從艸,監聲。本義是:「蓼藍」。《說文》:「藍,染青草也。」藍在上古漢語中並不表示顏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藍」,如《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用來表示藍色的形容詞是「青」。「藍」表示顏色是後起義,指「暗藍色」。如杜甫《冬到金華山觀》:「上有蔚藍天。」現在仍有「藍天」「蔚藍」等詞語。

11,綠 形聲字。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錄聲。《說文》:「綠,帛青黃色也。」本義是:「青中帶黃的顏色」。如《楚辭·橘頌》:「綠葉素榮。」後也用來表示「烏黑色 」,如杜牧《阿房宮賦》「綠雲擾擾。」(綠雲:女子烏黑光亮的秀發)。現在仍有「碧綠」「翠綠」「綠樹」等詞語。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說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還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義是:「白顏色」。如《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

13,黃 象形字。金文象蝗蟲形。當是「蝗」的本字。本義是:「蝗蟲。」後常指:「黃色」。《說文》:「黃,地之色也。」《論衡·騐符》:「黃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黃,解得黃矢。」《詩·邶風·綠衣》:「綠衣黃里。」

14,褐 形聲字。從衣,曷聲。《說文》:「褐,編枲襪。」(枲:粗麻。)本義是:「用粗麻織成的襪子」。後表示「黃黑色」 ,如白居易《三適贈道友》:「褐綾袍厚暖。」現在仍有「褐煤,褐鐵礦」等詞語。

15,灰 會意字。從手,從火。意思是火已熄滅,可以用手去拿。《說文》:「灰,死火余燼也。」本義是:「火灰」。後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絳(絳) 形聲字。從糸,夅聲。《說文》:「絳,大赤也。」本義是:「大紅色」,《廣雅》:「纁謂之絳。凡九旗之帛皆用絳。」(纁:紅色)後表示「深紅色」。如《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為兵作絳衣行縢。」(行縢:綁腿。)

17,紫 形聲字。從糸,此聲。《說文》:「紫,帛黑赤色也。」本義是「紫色」,也就是「藍和紅組成的顏色」。後常指「紫色」,如《論語·鄉黨》:「紅紫不以為褻服。」現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帶紅的顏色)等詞語。

18,彤 會意字。從丹,從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裝飾。本義是:「彩色裝飾」。《說文》:「彤,丹飾也。」《荀子·大略》:「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來是動詞,後用作形容詞指「朱紅色」,如 《書·顧命》:「麻冕彤裳。」《詩·邶風·靜女》:「貽我彤管。」現在仍有「彤日」「彤雲」「紅彤彤」等詞語。

19,青 會意字。從生,從丹。金文字形上面是個「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變。「青」是漢字部首之一。《說文》:「青,東方色也。」本義是:「藍色」。如《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也用來指「深綠色」,如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現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詞語。形容「黑色」的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聲字。從玉,從石,白聲。《說文》:「碧,石之青美者。」本義是「青綠色的玉石」。後表示「青綠色」,如《孔雀東南飛》:「綠碧青絲繩。」也表示「青白色,淺綠色 」,如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蓮葉無窮碧。」現在仍有「碧綠」「碧草」等詞語。

21,蒼(蒼) 形聲字。從艸,倉聲。《說文》:「蒼,草色也。」本義是「草色」。《廣雅》:「蒼,青也。」後引申為「深綠色」或「深藍色」 ,如《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耶?」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謝公行處蒼苔沒。」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Ⅱ 表示顏色的詞語有哪些成語

花紅柳綠 紅紅的花,綠綠的柳條。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花花綠綠 原內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容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花里胡哨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濃墨重彩 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來描繪。形容著力描寫。
輕描淡寫 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著筆。現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五彩繽紛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五色繽紛 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大紅大綠 謂顏色濃艷。
浮翠流丹 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紅飛翠舞 紅、翠:指服裝的色彩,泛指各種各樣的顏色。形容婦女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熱鬧非凡的情景。
五彩斑斕 五彩:指青、黃、赤、白、黑五色。指多種顏色錯雜而繁多耀眼

Ⅲ 古代描述顏色都用什麼詞

古代漢語中表示顏色詞語的差別
1,「絳、朱、赤、丹、紅」的區別
「絳、朱專、赤、丹、紅」五個詞都表屬示紅色,按其由深到淺的不同程度排列,「絳」的程度最深,《說文》:「絳,大赤也.」本義是:「深紅色」.「朱」的程度其次,《說文》:「朱,赤心木,松柏屬.」本義是:「赤心木」,後用來指「硃色,大紅色」 .「赤」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丹」本義是「辰砂,硃砂」,後表示「紅色,赤色」.「紅」的程度最淺,《說文》:「紅,帛赤白色也.」本義是:「粉紅色.」到後來,「紅」和「赤」沒有區別.
2,「青、蒼、碧、綠、藍」的區別
「青、蒼、碧、綠、藍」五個詞在現代漢語中都是形容詞,表示顏色.但在古代漢語中是有區別的.「青」古代和現代都表示「藍色」,「蒼」的本義是「草色」,表示「深藍色」或「深綠色」,程度最深,「碧」的本義是「青綠色的玉石」,表示「淺藍色」或「淺綠色」,這三個詞本來是有區別的,有時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蒼天,青草也叫做碧草,青苔也叫做蒼苔.「綠色」和「青色」意義相差較遠,混用的較少.「藍」在上古漢語中只作為「蓼藍」的意思,是名詞,後來才具有「藍色」的意思.

Ⅳ 古漢語中常用來表示顏色的詞有哪些

1,黯 形聲字。從黑,音聲。本義是:「深黑色」。《說文》:「黯,深黑色也。」《廣雅》:「黯,黑也。」《史記·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現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樣子)等詞語。常泛指黑色。 2,赫 會意字。從二赤。《說文》:「赫,火赤貌。」火赤。本義是「火燒的顏色」,泛指「赤色和火紅色」 。如《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現在仍有「赫日(紅日),赫赤(深紅,火紅)」等詞語。 3,黛 形聲字。從黑,代聲。《說文》:「黱,畫眉也。從黑,朕聲。」「黱」也寫作「黛」。鍇本作畫眉墨。本義是「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後來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現在仍有「黛黑」等詞語。 4,黑 會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囪」字,即煙囪;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燒出煙之盛。合起來表示煙火熏黑之意。《說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義是:「黑色」。《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後經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紅 形聲字。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工聲。《說文》:「紅,帛赤白色也。」本義是:「粉紅色。」段註:「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釋名·釋采帛》:「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後來也表示各種紅的顏色。如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現在紅色使用極為普遍,結合其他表示紅色的詞語使用,如「緋紅」「絳紅」等。 6,緋 形聲字。 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非聲。本義是「(帛)紅色」。《說文新附》:「緋,帛赤色也。」後常表示「紅色,深紅色 」,如韓愈《送區弘南歸》:「佩服上色紫與緋。」現在有「緋紅」等詞語。 7,赤 會意字。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說文》:「赤,南方色也。」《書·洪範·五行傳》:「赤者,火色也。」後指「紅色」,如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從木,一在其中指出這種木是紅心的。《說文》:「朱,赤心木,松柏屬。」本義是:「赤心木」。後用來指「硃色,大紅色」 。如《韓非子·十過》:「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莊子·達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稱「朱」為正色,如「朱門」「朱紅」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礦井形,里邊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表示那裡有丹砂。《說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義是「辰砂,硃砂」。後表示「紅色,赤色」。《周禮·考工記》:「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藍 形聲字。從艸,監聲。本義是:「蓼藍」。《說文》:「藍,染青草也。」藍在上古漢語中並不表示顏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藍」,如《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用來表示藍色的形容詞是「青」。「藍」表示顏色是後起義,指「暗藍色」。如杜甫《冬到金華山觀》:「上有蔚藍天。」現在仍有「藍天」「蔚藍」等詞語。 11,綠 形聲字。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錄聲。《說文》:「綠,帛青黃色也。」本義是:「青中帶黃的顏色」。如《楚辭·橘頌》:「綠葉素榮。」後也用來表示「烏黑色 」,如杜牧《阿房宮賦》「綠雲擾擾。」(綠雲:女子烏黑光亮的秀發)。現在仍有「碧綠」「翠綠」「綠樹」等詞語。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說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還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義是:「白顏色」。如《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 13,黃 象形字。金文象蝗蟲形。當是「蝗」的本字。本義是:「蝗蟲。」後常指:「黃色」。《說文》:「黃,地之色也。」《論衡·騐符》:「黃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黃,解得黃矢。」《詩·邶風·綠衣》:「綠衣黃里。」 14,褐 形聲字。從衣,曷聲。《說文》:「褐,編枲襪。」(枲:粗麻。)本義是:「用粗麻織成的襪子」。後表示「黃黑色」 ,如白居易《三適贈道友》:「褐綾袍厚暖。」現在仍有「褐煤,褐鐵礦」等詞語。 15,灰 會意字。從手,從火。意思是火已熄滅,可以用手去拿。《說文》:「灰,死火余燼也。」本義是:「火灰」。後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絳(絳) 形聲字。從糸,夅聲。《說文》:「絳,大赤也。」本義是:「大紅色」,《廣雅》:「纁謂之絳。凡九旗之帛皆用絳。」(纁:紅色)後表示「深紅色」。如《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為兵作絳衣行縢。」(行縢:綁腿。) 17,紫 形聲字。從糸,此聲。《說文》:「紫,帛黑赤色也。」本義是「紫色」,也就是「藍和紅組成的顏色」。後常指「紫色」,如《論語·鄉黨》:「紅紫不以為褻服。」現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帶紅的顏色)等詞語。 18,彤 會意字。從丹,從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裝飾。本義是:「彩色裝飾」。《說文》:「彤,丹飾也。」《荀子·大略》:「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來是動詞,後用作形容詞指「朱紅色」,如 《書·顧命》:「麻冕彤裳。」《詩·邶風·靜女》:「貽我彤管。」現在仍有「彤日」「彤雲」「紅彤彤」等詞語。 19,青 會意字。從生,從丹。金文字形上面是個「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變。「青」是漢字部首之一。《說文》:「青,東方色也。」本義是:「藍色」。如《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後也用來指「深綠色」,如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現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詞語。形容「黑色」的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聲字。從玉,從石,白聲。《說文》:「碧,石之青美者。」本義是「青綠色的玉石」。後表示「青綠色」,如《孔雀東南飛》:「綠碧青絲繩。」也表示「青白色,淺綠色 」,如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蓮葉無窮碧。」現在仍有「碧綠」「碧草」等詞語。 21,蒼(蒼) 形聲字。從艸,倉聲。《說文》:「蒼,草色也。」本義是「草色」。《廣雅》:「蒼,青也。」後引申為「深綠色」或「深藍色」 ,如《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耶?」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謝公行處蒼苔沒。」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Ⅳ 帶有顏色詞的成語有哪些

半青半黃 農作物還沒有長好,青黃相接。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白日青天 〖解釋〗白天。表示強調。
白帢青衫 〖解釋〗舊時士人的服裝。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同「白袷藍衫」。
白飯青芻 白飯供客,青草喂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白發青衫 青衫:無功名者的服飾。謂年老而功名未就。
白齒青眉 〖解釋〗指青少年時期。
不問青紅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不分青紅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不分青白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撥雲霧見青天 〖解釋〗只有推開密布的雲霧才能看到湛湛藍天。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鼻腫眼青 鼻子腫起,眼圈發青。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鼻塌唇青 〖解釋〗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鼻塌唇青 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鼻青眼紫 鼻子發青,眼圈發紫。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鼻青眼腫 鼻子發青,眼睛腫起。形容臉部傷勢嚴重。亦比喻遭受嚴重打擊、挫折的
鼻青眼烏 鼻子發青,眼圈發黑。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金紫銀青 金紫:金印章,紫綬帶。銀青:銀印章,青綬帶。指高官配帶的印綬。借指達官顯貴。
激昂青雲 奮發意氣於青雲之上,指痛痛快快地做一番事業。
黃卷青燈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紅粉青樓 紅粉:原指紅色的鉛粉,為女子化妝用品,後借指美女;青樓:妓院。泛稱有女色或可尋歡的場合。
汗青頭白 謂書成人老。語出唐劉知幾《史通·忤時》:「每欲記一事載一言,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
妙手丹青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繪畫的顏料,比喻繪畫的藝術。指優秀的畫家。
綠蓑青笠 綠草編的蓑衣,青竹編的斗笠。形容漁翁的打扮。
綠水青山 泛稱美好山河。

Ⅵ 古漢語中有哪些形容顏色的詞比喻說墨\絳等

1,黯 形聲字.從黑,音聲.本義是:「深黑色」.《說文》:「黯,深黑色也.」《廣雅》:「黯,黑也.」《史記·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現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樣子)等詞語.常泛指黑色.
2,赫 會意字.從二赤.《說文》:「赫,火赤貌.」火赤.本義是「火燒的顏色」,泛指「赤色和火紅色」 .如《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現在仍有「赫日(紅日),赫赤(深紅,火紅)」等詞語.
3,黛 形聲字.從黑,代聲.《說文》:「黱,畫眉也.從黑,朕聲.」「黱」也寫作「黛」.鍇本作畫眉墨.本義是「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後來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現在仍有「黛黑」等詞語.
4,黑 會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囪」字,即煙囪;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燒出煙之盛.合起來表示煙火熏黑之意.《說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義是:「黑色」.《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後經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紅 形聲字.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工聲.《說文》:「紅,帛赤白色也.」本義是:「粉紅色.」段註:「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釋名·釋采帛》:「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後來也表示各種紅的顏色.如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現在紅色使用極為普遍,結合其他表示紅色的詞語使用,如「緋紅」「絳紅」等.
6,緋 形聲字. 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非聲.本義是「(帛)紅色」.《說文新附》:「緋,帛赤色也.」後常表示「紅色,深紅色 」,如韓愈《送區弘南歸》:「佩服上色紫與緋.」現在有「緋紅」等詞語.
7,赤 會意字.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是「火的顏色」,即紅色.《說文》:「赤,南方色也.」《書·洪範·五行傳》:「赤者,火色也.」後指「紅色」,如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從木,一在其中指出這種木是紅心的.《說文》:「朱,赤心木,松柏屬.」本義是:「赤心木」.後用來指「硃色,大紅色」 .如《韓非子·十過》:「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莊子·達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稱「朱」為正色,如「朱門」「朱紅」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礦井形,里邊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表示那裡有丹砂.《說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義是「辰砂,硃砂」.後表示「紅色,赤色」.《周禮·考工記》:「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藍 形聲字.從艸,監聲.本義是:「蓼藍」.《說文》:「藍,染青草也.」藍在上古漢語中並不表示顏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藍」,如《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用來表示藍色的形容詞是「青」.「藍」表示顏色是後起義,指「暗藍色」.如杜甫《冬到金華山觀》:「上有蔚藍天.」現在仍有「藍天」「蔚藍」等詞語.

Ⅶ 古代顏色的詞語

紅=緋、丹、朱、赤、緹、赭、赧、赩、赬、赮、赯、絳、彤、殷。回

橙=橘。

黃=黈、杏、緗、柘、答蒪。

綠=碧、青、蒼、滄、翠、縹、菉。(備註:青要看用法,才能分辨是藍是綠。)

藍=青、淀。(備註:靛是藍色顏料,不單指色彩。)

紫=荊、茈

咖啡=褐、鳶。

白=素、皙、縞、皚、皎、皓、皓、皤、皦、皭、皌、昁。

黑=玄、皂、緇、烏、涅、黎、黓、墨、黛、黔、黝、黯、黮、黢、黶。(備註:黧黑是黑中帶黃;黛青是是青黑色;黛螺是青綠色。)

Ⅷ 古代關於顏色的詞語有哪些

一.五顏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雲,五版顏六色,其形不一。」

釋義權

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引申為各色各樣。

二.奼紫嫣紅 [chà zǐ yān hóng]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釋義

奼、嫣:嬌艷。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三.萬紫千紅 [wàn zǐ qiān hóng]

出處

宋·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釋義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四.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出處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釋義

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五.五彩繽紛 [wǔ cǎi bīn fēn]

出處

峻青《地下水晶宮》:「牆壁上有著許多霜花似的花紋,在燈光的照耀下,滿牆都放射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織成似的。」

釋義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Ⅸ 古代形容顏色的詞彙有哪些

赤,墨,丹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