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回頭的成語
『壹』 形容回頭的成語
形容回頭的成語有:
補牢顧犬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長慮顧後 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考慮問題。
出處:《荀子·榮辱》:「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
墮甑不顧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後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顧復之恩 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出處:《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顧影自憐 顧:看;憐:憐惜。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出處:晉·陸機《赴洛道中作》:「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後顧之憂 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
出處:《魏書·李沖傳》:「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
回頭是岸 佛家語,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轉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獲得超度。後比喻做壞事的人,只要決心悔改,就有出路。
出處:元·無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計不反顧 指不作回頭、後退的打算。同「計無返顧」。
計不返顧 指不作回頭、後退的打算。同「計無返顧」。
計無返顧 指不作回頭、後退的打算。
見兔顧犬 顧:回頭看。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苦海無邊 原為佛家語,形容深重無比的苦難。常和「回頭是岸」連用。
出處:元·無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狼顧狐疑 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常回頭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處:孫中山《布告全國同胞書》:「行事或虎頭鼠尾,而存心復狼顧狐疑。」
浪子回頭 浪子: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臨崖勒馬 走到懸崖邊緣勒住了奔馬。①比喻到了危險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②比喻運用筆墨,當意境入近高潮時,突然煞住筆鋒。亦作「懸崖勒馬」、「勒馬懸崖」。
破甑不顧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後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懸崖勒馬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議不反顧 指為了正義奮勇向前,不回頭、後退。議,通「義」。
出處:《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義不反顧」。
瞻前顧後 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浪子回頭金不換 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教語。意指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里,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
『貳』 形容難以回頭的成語
萬劫不復 ( wàn jié bù fù )
【解釋】 萬劫:萬世。佛教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一個過程專為一劫。指永遠不屬能恢復。
【英文解釋】beyond redemption; never to be recovered or restored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莫將等閑空過時光,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魯迅《南腔北調集·漫與》:「如果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那可簡直是~的奴才了。」
【近義詞】 日暮途窮、山窮水盡
【反義詞】 百廢俱興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叄』 ()回頭 成語
【敗子回頭】敗家子回心轉意,翻然悔悟。
【得勝回頭】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回在開講前答,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
【浪子回頭】浪子: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死不回頭】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意志堅決。
『肆』 表示「浪子回頭」的成語有哪些
痛改前非,迷途知返,改惡從善,幡然悔悟,洗心革面
『伍』 描寫一個人走一步回頭一回頭看一下是什麼成語
戀戀不來舍,漢語成語。
拼音:自iàn liàn bù shě 注音:ㄌㄧㄢˋ ㄌㄧㄢˋ ㄅㄨˋ ㄕㄜˇ
釋義:戀戀:愛慕,留戀。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捨不得離開。
出處:宋·王明清《揮塵後錄》第六卷:"促膝劇談,戀戀不忍舍。"
『陸』 關於回頭看的成語
長慮顧後
發音 cháng lǜ gù hòu
釋義 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考慮問題。
顧復之恩
發音 gù fù zhī版 ēn
釋義權 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後顧之憂
發音 hòu gù zhī yōu
釋義 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
瞻前顧後
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釋義 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柒』 形容回頭的成語有哪些
掉頭不顧、好馬不吃回頭草、殺回馬槍、回頭是岸、臨崖勒馬
『捌』 與回頭有關的成語
不堪回首抄bùkānhuíshǒu
[釋義] 不堪:不忍;回首:回頭;引申為回顧、回憶。不能忍受回顧的痛苦。多指因回憶過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顧。
[語出]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正音] 堪;不能讀作「shèn」。
[辨形] 堪;不能寫作「勘」。
[近義] 創巨痛深 痛定思痛
[反義] 喜出望外 大喜過望
『玖』 與回頭一笑這樣的詞成語有哪些
回眸一笑
huí móu yī xiào
【解釋】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回的表情。
【出處】唐·白居答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結構】連動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謂語;用於女性
【近義詞】嫣然一笑
【例句】有綠衫女子,時乘牆缺窺之,或偶避人,亦必~,若與目成。(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
『拾』 表示回頭的成語
容回頭的成語有:補牢顧犬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