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勞刻苦的成語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懸梁刺骨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穿壁引光、刺股讀書、冬寒抱冰,夏熱握火、鈍學累功、頓學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儉、刮摩淬勵、積雪囊螢、堅苦卓絕、艱苦卓絕、
聚螢積雪、聚螢映雪、絕甘分少、刻苦耐勞、刻苦鑽研、口不絕吟、
匡衡鑿壁、臨池學書、埋頭苦幹、磨礪自強、磨礱淬礪、駑馬十駕、
勤學苦練、深自砥礪、十年寒窗、十年磨劍、孫康映雪、鐵面槍牙、
卧薪嘗膽、銜膽棲冰、宵旰攻苦、懸梁刺股、雪天螢席、引錐刺股、
飲膽嘗血、圓木警枕、鑿壁借光、枕戈嘗膽、枕戈飲膽、志堅行苦
❷ 形容做事認真刻苦的成語(要30個)
形容做事認真刻苦的成語有很多,比如一絲不苟、腳踏實地、精雕細刻、精耕細作、全始全終、善始善終、事必躬親、善始令終、熟讀深思、正正經經、鄭重其辭、用心良苦、卧薪嘗膽、懸梁刺骨、映雪讀書、圓木警枕、鑿壁偷光等。
(2)關於勤勞刻苦的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一、一絲不苟
【解釋】: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白話文:「上司詢問知道,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到在時間。」
【示例】:我們在學習上,應有~的精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二、腳踏實地
【解釋】: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出自】:宋·邵雍《邵氏聞見前錄》卷十八:「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白話文:「你曾經問邵康節說: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說:『您腳踏實地人了。』」
【示例】:他們漸漸丟了那空架子,腳踏實地向前走去。 ——朱自清《論書生的酸氣》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三、精雕細刻
【解釋】: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示例】:這個貝雕畫確實是精雕細刻。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四、精耕細作
【解釋】: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
【出自】: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靠精耕細作吃飯,人多一點,還是有飯吃。」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粗製濫造
【反義詞】粗製濫造
五、卧薪嘗膽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白話文:「越王勾踐返回自己的國家,於是苦心焦慮,設置膽在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也曾經膽啊。」
【示例】: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❸ 形容勤勞刻苦的成語如孜孜不倦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聞雞起舞
天道酬勤
鐵杵磨針
懸梁刺骨
勤學苦練
發憤忘食
雞鳴而起
勤能補拙
牛角掛書
引錐刺股
晝耕夜誦
孜孜不倦
❹ 描寫人物刻苦勤奮的成語(多寫幾個)
描寫刻苦學習的成語: 穿壁引光、刺股讀書、冬寒抱冰,夏熱握火、鈍回學累功、頓學累功、 攻苦食淡、攻答苦食儉、刮摩淬勵、積雪囊螢、堅苦卓絕、艱苦卓絕、 聚螢積雪、聚螢映雪、絕甘分少、刻苦耐勞、刻苦鑽研、口不絕吟、 匡衡鑿壁、臨池學書、埋頭苦幹、磨礪自強、磨礱淬礪、駑馬十駕、 勤學苦練、深自砥礪、十年寒窗、十年磨劍、孫康映雪、鐵面槍牙、 卧薪嘗膽、銜膽棲冰、宵旰攻苦、懸梁刺股、雪天螢席、引錐刺股、 飲膽嘗血、圓木警枕、鑿壁借光、枕戈嘗膽、枕戈飲膽、志堅行苦、
❺ 形容勤奮刻苦的成語.
鍥而不舍
孜孜不倦
廢寢忘食
聞雞起舞
卧薪嘗膽
披荊斬棘
懸梁刺股
❻ 形容勤奮刻苦的成語
發憤忘食,雞鳴而起,將勤補拙,焚膏繼晷,牛角掛書,一曝十寒
[智慧天尊] 關於勤奮好學的成語
聞雞起舞 勤學苦練 一絲不苟 一心一意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目不斜視 專心致志
廢寢忘食 發奮圖強 目不轉睛 手不釋卷 勤學好問 孜孜不倦 晝耕夜誦 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鐵杵磨針 懸梁刺股 韋編三絕 囊螢映雪 程門立雪 牛角掛書 圓木警枕
卧薪嘗膽
部分成語解釋
1、囊螢映雪: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照明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2、懸梁刺股:把頭發掛在樑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發奮刻苦學習。
3、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起來,做「韋編」。三:多次。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
4、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
誠求教。
5、鑿壁偷光:鑿穿牆壁引過光線。形容家境貧困仍刻苦勤學。
6、牛角掛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牛邊看書。比喻勤奮好學。
7、晝耕夜誦:白天種地,夜晚讀書,形容抓緊時間學習,讀書勤奮。
8、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醒,不會懶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奮不懈。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發奮圖強,刻苦磨練自己。
9、卧薪嘗膽:在柴草上睡覺,飯前先嘗嘗苦膽。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破釜沉舟:砸碎鍋,鑿沉船。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干到底。
[大師]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分秒必爭 爭分奪秒 通宵達旦 夜以繼日 鑿壁借光 韋編三絕 目不窺園 焚膏繼晷 雞鳴而起 磨穿鐵硯 勤學苦練 風夜匪懈 風興夜寐 無冬無夏 宵衣旰食 學而不厭 圓木警枕 幼學不厭 圓木警枕 幼學壯行 朝乾夕惕 只爭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爭分奪秒 手不釋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詣 囊繭照讀 任勞任怨 埋頭苦幹 卧薪嘗膽 懸梁刺股 仰屋著書 映月讀書 映雪讀書 勇猛精進 引錐刺股 鑿壁偷光 折節讀書 坐薪懸膽 專心 不敢旁鶩 不知肉味 目不窺園 傾耳而聽 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氣凝神 全神貫注 專心致志 有恆持之以恆 堅持不懈 精衛填海 始終如一 始終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❼ 代表勤奮、勤勞、努力的成語有哪些
代表勤奮、勤勞、努力的成語有;朝乾夕惕,鑿壁偷光,爭分奪秒,孜孜不倦,以勤補專拙,席不暇暖。
❽ 關於勤奮學習的成語
關於勤奮學習的成語有:
一、專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1.【解釋】: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2.【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3.【示例】:不由我不~搞這一套。 ◎葉聖陶《招魂》
二、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1.【解釋】: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2.【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3.【示例】:一個說要用功,古時候曾有「囊螢照讀」「~」的志士。 ◎魯迅《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
三、好學不倦 [ hào xué bù juàn ]
1.【解釋】:喜歡學習,不知疲倦。
2.【出自】:《史記·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寵於獻公,好學不倦。」
3.【示例】:蘇頲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 ◎宋·王儻《唐語林·文學》
四、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1.【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2.【出自】:《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示例】:對自己,「~」,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五、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1.【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2.【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3.【示例】: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清·李漁《比目魚·贈行》
❾ 形容勤勞刻苦的成語
平素的近義詞樸素
懸梁刺骨
鑿壁借光
十載寒窗
❿ 關於勤奮學習的成語 50個 m
1、朝乾夕惕
解釋: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2、發憤忘食
解釋: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3、廢寢忘食
解釋:廢,停止。寢,睡覺。忘,忘記,食,吃飯。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很刻苦,專心致志。 出處:南北朝·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4、分秒必爭
解釋: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形容抓緊時間。 出處:《晉書·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5、焚膏繼晷
解釋: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學習。 出處:唐·韓愈《昌黎集·一二·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6、磨穿鐵硯
解釋:磨穿了鐵鑄的硯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筆墨功夫之深。 出處:宋·陸游《寒夜讀書》詩:「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抄那計年。」
7、勤勤懇懇
解釋: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8、勤學苦練
解釋:勤奮、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示例: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9、手不釋卷
解釋:看書入迷,手都不捨得放下書,形容勤奮好學。釋:放下;卷:指書籍。 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10、夙興夜寐
解釋: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出處:《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11、夙夜匪懈
解釋: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 出處:《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12、懸梁刺股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學而不厭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到不會厭煩的地步。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4、引錐刺股
解釋: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15、映雪讀書
解釋: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處:南朝·梁·任彥升《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
16、幼學壯行
解釋:幼時勤於學習,壯年施展抱負。 出處:《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
17、折節讀書
解釋: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出處:《後漢書·段熲傳》:「熲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18、孜孜不倦
解釋: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樣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出處:《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19、坐以待旦
解釋:待,等待;旦,天亮。坐著等天亮。多形容勤懇。 出處:《尚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20、只爭朝夕
解釋: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出處:明·徐復祚《投梭記·卻說》:「今朝寵命來首錫,掌樞衡只爭旦夕。」
21、穿壁引光
釋義: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出自: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22、刺股讀書
釋義: 比喻刻苦攻讀。
出自: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23、刺股懸梁
釋義: 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24、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釋義: 冬天寒冷卻要抱冰,夏天炎熱卻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自: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仇非上旦也。苦身勞心,夜以繼日。……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25、頓學累功
釋義: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出自: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鈍學累功,不妨精熟。"
26、攻苦食淡
釋義: 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出自: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後與陛下攻苦食啖(淡)。"
27、堅苦卓絕
釋義: 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28、艱苦卓絕
釋義: 卓絕:極不平凡。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出自: 《宋史·邵雍傳》:"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席者數年。"
29、臨池學書
釋義: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出自: 《晉書·衛恆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下筆必為楷則,號蔥蔥不暇草書。"
30、埋頭苦幹
釋義: 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自: 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
31、駑馬十駕
釋義: 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自: 《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2、勤學苦練
釋義: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自: 秦牧《秘訣》:"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33、十年寒窗
釋義: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出自: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34、十年磨劍
釋義: 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出自: 唐·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35、孫康映雪
釋義: 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出自: 《藝文類聚》卷二:"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36、卧薪嘗膽
釋義: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自: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37、懸梁刺骨
釋義: 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38、圓木警枕
釋義: 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自: 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39、夜以繼日
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40、一暴十寒
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41、據鞍讀書: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42、分甘絕少
絕:拒絕,引伸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厚。
43、旰食宵衣: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於政事。
4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45、刻苦耐勞: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46、然糠照薪: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
47、手不釋卷
釋義: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於漢光武帝劉秀的事例,史書記載「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48、學而不厭
意思是學習沒有滿足的時候,比喻非常好學。出自孔子·《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9、韋編三絕
釋義是。韋: 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
50、專心致志
專心致志,意為用心專一,聚精會神,絲毫不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認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盡,極。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語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