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關於人非常多的成語

關於人非常多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2 18:02:43

Ⅰ 關於人非常多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人非常多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人非常多的成語有: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人滿為患,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人海茫茫,人潮洶涌。

Ⅱ 形容人多的成語多一些10個

形容人多的成語有人來人往、萬人空巷、人山人海、紛至沓來、觥籌交錯、絡繹不絕、川流不息、高朋滿座、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人聲鼎沸、萬頭攢動
一、萬人空巷
拼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成語解釋:本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以致住宅空盪盪的。現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成語出處:宋 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成語例子:此時路旁看的,幾於萬人空巷,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二、人山人海
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成語解釋: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樣;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別多。
成語出處:《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成語例子:節日的公園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三、川流不息
拼音:chuān liú bù xī
成語解釋:川:河流;流:流動;息:停止。①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往來不絕。
成語出處: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成語例子:兩個丫頭,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後的走,叫的太太一片聲響。(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四、萬頭攢動
拼音:wàn tóu cuán dòng
成語解釋: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爭著看。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時候雖早,那看榜的人,卻也萬頭攢動。」
成語例子: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他終於在百姓的萬頭攢動之間,進了冀州的帝都了。」
五、門庭若市
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成語解釋:門:原指宮門;庭:原指朝庭;現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場。原來形容宮門里;朝庭上;進諫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樣;十分熱鬧。現在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成語例子:自從他的父親當上縣長以後,他們家每天都門庭若市。
六、人聲鼎沸
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成語解釋: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成語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成語例子:廣場這時已是一片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Ⅲ 形容人多的成語

形容人多的成語: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挨肩擦背、比肩繼踵、萬頭攢動、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萬人空巷、人聲鼎沸、熙來攘往、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1、人山人海
【解釋】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定語、賓語;用於公共場所
2、熙熙攘攘
【解釋】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多喧鬧
3、挨肩擦背
【解釋】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擁擠。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引惹得那樓下看燈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群十分擁擠的場面
4、比肩繼踵
【解釋】:比:挨著;踵:腳跟。肩挨著肩,腳跟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出自】:《晏子春秋·雜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齊國都城臨淄有七千戶人家,可以揮汗成雨,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人多很擁擠

5、萬頭攢動
【解釋】頭:指人;攢:聚在一起。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出自】《雪岩外傳》第十一回:「到了雲棲山門口,早就擠得人山人海,但見萬頭攢動,和嘖嘖稱羨的聲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Ⅳ 形容人特別多的成語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山呼海嘯,萬人空巷,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座無虛席,濟濟一堂

Ⅳ 人山人海用來形容人非常多類似的成語還有

1、熙熙攘攘[ xī xī rǎng rǎng ] 也說熙來攘往。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翻譯: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

2、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 (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

出處: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翻譯:還能延及子孫,像大河川流不息;影響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3、挨肩擦背[ āi jiān cā bèi ] 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當日鬧動城裡城外人都得知;男人婦人;挨肩擦背;不計其數;一齊來看。」

4、萬頭攢動[ wàn tóu cuán dòng ] 頭:指人;攢:聚在一起。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出處:大橋式羽《雪岩外傳》第十一回:「到了雲棲山門口,早就擠得人山人海,但見萬頭攢動,和嘖嘖稱羨的聲音。」

5、人來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 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才好。」

Ⅵ 形容人聚集非常多的成語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逐隊成群
門庭若市
人喊馬嘶
人語馬嘶
紅飛翠舞
攘來熙往
熙來攘內往
觥籌交錯
挨肩擦背
比肩容疊踵
肩摩袂接
駢肩迭跡
駢肩累足
掎裳連袂
掎裳連襼
連衽成帷
駢肩疊跡
踵接肩摩
比肩迭跡
賓客如雲
駕肩接跡
比肩疊跡
觀者如市
駕肩接武
摩肩接轂
駢肩累跡
亞肩疊背
張袂成帷
比肩迭踵
摩肩接踵
駢肩累踵
笙歌鼎沸
車水馬龍

Ⅶ 形容來的人非常多的成語

人山人海,
熙熙攘攘,
人頭攢動。點點滴滴

Ⅷ 形容人數量很多的成語

  1. 不計其數【bú jì qí shù】解釋: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造句: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日子裡,正義人士被殘害得不計其數。

  2. 不可勝數【bú kě shèng shù】解釋:勝:盡。數也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造句: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閃爍,不可勝數。

  3. 不勝枚舉【bú shèng méi jǔ】解釋: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造句:開展學雷鋒活動以來,學校中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不勝枚舉。

  4. 千倉萬箱【qiān cāng wàn xiāng】解釋:形容因年成好,儲存的糧食非常多。造句:他把對反動派的千倉萬箱深深地記在心裡,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5. 千絲萬縷【qiān sī wàn lǚ】解釋: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也數不清。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造句: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6. 形形色色【xíng xíng sè sè】解釋: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指各式各樣,種類很多。造句:每天面對的人形形色色,性格脾氣千差萬別,而她總是想辦法使顧客滿意。

  7. 俯拾即是【fǔ shí jí shì】解釋:俯:低頭,彎腰;即:就。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造句:春天裡,五顏六色的野花俯拾即是。

  8. 觸目皆是【chù mù jiē shì】解釋:觸目: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造句:這兒比以前大不相同了,到處是一派繁華景象,計程車觸目皆是。

  9. 比比皆是【bǐ bǐ jiē shì】解釋: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造句:它違背了人類的本性和傳統,但是這在中國卻比比皆是。

  10. 漫山遍野【màn shān biàn yě】解釋:漫:滿;遍:到處。山上和田野里到處都是。形容很多。造句:一到春天,家鄉的山上就會開滿蒲公英,漫山遍野一片金黃。

Ⅸ 形容人多的成語都有哪些。

人來人往、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接踵而至、絡繹不絕
一、人來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釋】: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才好。」
【譯文】:這兩人來人去三天,我瞧著那些人都照不到響應,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拿點心裡兒才好。
二、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釋】: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譯文】:每天有那一般打分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可能是唱歌,人聚集得非常多。
三、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釋】:川:河流。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不斷。
【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譯文】:延及子孫,像大河川流不息,影響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四、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解釋】:指人們前腳跟著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出自】:戰國 劉向《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譯文】:你來,我聽到的,千里有一人,這是並肩站著,百世而一個聖人,如果隨腳跟而來的,現在你一下子就看到七人,那人不也是人啊
五、絡繹不絕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釋】: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出自】: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傳》:「竄逃入塞者絡繹不絕。」
【譯文】:逃入塞外的人接連不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