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關於思想錯誤的成語

關於思想錯誤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2 22:06:37

Ⅰ 關於錯誤思想的成語

緣木求魚 :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
捨本逐末[shě版 běn zhú mò]
【解釋】:舍:舍棄;權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自】:《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Ⅱ 關於思想的成語

關於思想的成語
怦然心動、 諸子百家、 防微杜漸、 潛移默化、 墨守成規、 油然而生、 居安思危、 香草美人、 心心相印、 詞不達意、 溢於言表、 四大皆空、

Ⅲ 描寫錯誤思想的成語

差三錯四

層見錯出

大錯特錯

將錯就錯

三差兩錯

一差二錯

差額版選舉

錯落有致

錯矢良機

錯綜復權雜

將錯就錯

陰差陽錯

盤根錯節

繩愆糾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解釋〗繩:糾正;愆:過失;謬:錯誤。指糾正過失。
〖出處〗《書·冏命》:「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後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析疑匡謬
xī yí kuāng miù
〖解釋〗解析疑義,糾正謬誤。
〖出處〗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無有斐然繼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訂之,芟柞繁蕪,補增闕略,析疑匡謬,頻有更定。」

以訛傳訛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Ⅳ 有關思想的成語

有關思想的成語 : 朝思暮想、 沈思默想、 冥思苦想、 苦思冥想、專 行思坐想、 奇思妙想、屬 遐思邇想、 眼想心思、 眠思夢想、 靜思默想、 霞思雲想、 晝思夜想、 窮思極想、 千思萬想、 沉思默想、 左思右想、 痴思妄想、 暮想朝思、 朝思夕想、 瑤想瓊思、 霞思天想、 胡思亂想、

Ⅳ 關於思想的成語

怦然心動、諸子百家、防微杜漸、潛移默化、墨守成規、油然而生、居回安思危、香草答美人、心心相印、詞不達意、溢於言表、四大皆空、茅塞頓開、積重難返、內聖外王、心不在焉、男盜女娼、表裡如一、抱殘守缺、本位主義、重男輕女、文以載道、同心同德、博大精深、攻心為上、脫胎換骨、鑽牛角尖、洗心革面、一脈相承、天真爛漫

Ⅵ 關於錯誤思想方法的成語

緣木來求魚 :爬到樹上去找源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
【近義詞】水中撈月、緣山求魚、竹籃打水、南轅北轍、抱薪救火

因噎廢食:原意是說,因為有人吃飯噎住了,索性連飯也不吃了,這太荒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於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干。

因小失大: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損失
【近義】得不償失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Ⅶ 錯誤思想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 自以為是

    【讀音來】zì自 yǐ wéi shì

    【釋義】是,對。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

    【例句】他自以為是的態度真讓人反感。

  2. 一意孤行

    【讀音】yī yì gū xíng

    【釋義】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例句】他總是這么的一意孤行。

  3. 投機取巧

    【讀音】tóu jī qǔ qiǎo

    【釋義】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也指靠小聰明佔便宜。

    【例句】學習要勤奮刻苦,踏踏實實,不能靠投機取巧取得成功。

Ⅷ 關於思想有哪些成語

表裡一致 里外一致,指思想與言行完全一致
不以辭害志 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詞不達意 達:表達。詞句不能充分、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
泛濫成災 泛濫:江河湖泊的水四處溢出。比喻壞的思想言行到處傳播,造成危害
糊里糊塗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哀莫大於心死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品學兼優 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抱殘守缺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表裡如一 表:外表;里:內心。表面和內心象一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別有肺腸 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博大精深 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不忘溝壑 溝壑:山溝。念念不忘為正義而死,棄屍山溝。形容有為正義獻身的思想准備。也比喻人發跡之後不忘過去貧賤的日子。
嘲風弄月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嘲風詠月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臭肉來蠅 腐臭的肉招來蒼蠅。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風有問題,就會招致壞人的引誘。
臭味相投 臭味:氣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風、興趣等相同,很合得來(常指壞的)。
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詞不逮理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呆頭呆腦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
德才兼備 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
定於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權威的人。舊指思想、學術、道德等以一個最有權威的人做唯一的標准。
頓開茅塞 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翻然悔悟 悔:悔恨;悟:覺悟。很快地醒悟過來。形容轉變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轉變,徹底醒悟。
防微杜漸 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革面洗心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重新做人。
高枕無憂 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
攻心為上 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鬥志為上策。
苟且之心 苟且:得過且過。指得過且過、只顧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當事情的念頭。一般多指男女關系。
蠱惑人心 蠱惑:迷惑。指用欺騙引誘等手段迷惑人,搞亂人的思想。
瑰意琦行 瑰:美石,比喻珍貴;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為。
積重難返 重:程度深;返:回轉。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
絕聖棄智 聖、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朴。這是古代老、庄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居安思危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備。
絕仁棄義 絕、棄:放棄。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離心離德 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
樂業安居 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著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定正常。
茅塞頓開 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裡好象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美人香草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徵忠君愛國的思想。
弄月嘲風 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內聖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男盜女娼 男做盜賊,女為娼妓。形容男女都做壞事或思想極其腐朽卑劣。
怦然心動 指由於受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動。
墨守成規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潛移默化 潛:暗中同,不見形跡;默:不說話,沒有聲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
前言不搭後語 說得話前後連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亂,不能自圓其說。
情景交融 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
破除迷信 原指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現也指解放思想,掃除自卑感,樹立敢想、敢說、敢乾的新風格。
輕裝上陣 原指戰士穿著輕裝作戰,現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
如飲醍醐 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
氣味相投 氣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情隨事遷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入主出奴 原意是崇信了一種學說,必然排斥另一種學說;把前者奉為主人,把後者當作奴僕。後比喻學術思想上的宗派主義。
人心如面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個人的思想也象每個人的面貌一樣,各不相同。
陶熔鼓鑄 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四大皆空 四大:古印度稱地、水、火風為「四大」。佛教用語。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是一種消極思想。
思潮起伏 思想活動極頻繁。
世道人心 社會的風氣,人們的思想。
同心協力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天真爛漫 天真:指心地單純,沒有做作和虛偽;爛漫:坦率自然的樣子。形容兒童思想單純、活潑可愛,沒有做作和虛偽。
脫胎換骨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洗心革面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文以載道 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香草美人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徵忠君愛國的思想。
協力同心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無根而固 固:牢固。沒有根柢卻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礎。
銜華佩實 銜:包含;華:比喻文采;佩:佩帶;實:果實,比喻文章的思想內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開花結果。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興妖作怪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或壞思想擴大影響。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閑愁萬種 閑愁:說不出的煩惱。莫名的煩惱極多。形容思想空虛,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滿懷。
心之官則思 心: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官:官能,作用。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
言為心聲 言語是思想的反映,從一個人的話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油然而生 自然地產生(某種思想感情)。
至人無夢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
隱晦曲折 隱晦:不明顯。指寫文章或說話時用隱隱約約、轉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某種思想。
異端邪說 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
詠月嘲風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周情孔思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範。
字里行間 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
重男輕女 重視男子,看輕女性。指輕視婦女的封建思想。
諸子百家 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自由泛濫 指某種錯誤的思想言行沒有約束,到處擴散。
馬放南山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形容思想麻痹。
邦以民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抱殘守闕 ①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
變心易慮 改變思想;改變打算。
波路壯闊 波路:波濤。比喻規模宏偉,聲勢浩大。南朝末·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亦作「波瀾壯闊」。清·郎廷槐《師友詩傳續錄》:「七言詩須波瀾壯闊,頓挫激昂,大開開闔耳。」清·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專憑西漢博士說以釋經義者間出,
撥雲睹日 撥開雲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亦作「撥雲見日」、「撥開雲霧見青天」、「披雲霧,睹青天」。
不露形色 不讓思想活動從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來。
存心積慮 謂長期、一貫的思想、想法。
打破迷關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道不相謀 謂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語本《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登高望遠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幡然悔悟 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
革心易行 謂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行為。
好惡不同 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火盡薪傳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借景生情 借眼前的事物激發思想感情。
久束濕薪 長期捆著的潮濕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孔情周思 指儒學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冷水澆背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離經畔道 ①謂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典和規范。②指背離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和行為規范。
夢斷魂勞 睡夢中也在思想著,弄得神魂不寧。亦作「夢斷魂消」。
民貴君輕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這是民本思想。
命辭遣意 亦作「命詞遣意」。運用文詞表達思想。
清靜無為 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情投意洽 謂雙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情文並茂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染神亂志 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人心渙散 渙散:散漫,鬆懈。思想不統一。形容人心不齊。亦作「人心渙漓」。
聲氣相投 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市民文學 封建社會後期,適應城市居民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文學。內容大多描寫市民社會的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階層的思想和願望。宋元明話本是其代表作品。
詩以言志 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詩言志」、「詩以道志」。
思緒萬千 思緒:思想的頭緒。萬千:極多。指思想的頭緒相當多,思慮復雜多端。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小腳女人 毛澤東《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一:「我們的某些同志卻象一個小腳女人,東搖西擺地在那裡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說:走快了,走快了。」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
協力齊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邪魔外道 佛教語,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學說。
協心戮力 思想一致,並同努力。
言不達意 亦作「言不逮意」。說的話不能准確地表達思想內容。
言不盡意 指說的話不能表達思想的全部內容。
遺老遺少 遺老:前朝舊臣;遺少:思想陳舊的年輕人。思想陳腐、頑固守舊的老人和年輕人。
一脈相承 一脈:同一血脈。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批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
一脈相傳 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的繼承關系。
一民同俗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俗齊同。
溢於言表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意在筆前 亦作「意在筆先」。①謂寫字構思在落筆以前。②作詩文先作思想上的醞釀,然後著筆。
淫心匿行 謂思想邪亂、行為不正。
由近及遠 從近處到遠處。比喻事物的影響逐漸推廣,思想認識不斷深入。
於安思危 於: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備。
榆木疙瘩 堅硬的榆樹根。比喻思想頑固。
榆木圪垯 堅硬的榆樹根。喻思想頑固。
榆木腦袋 比喻思想頑固。亦作「榆木腦殼」。
正始之音 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於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於洛下,世稱「正始之音」。②指純正的樂聲。
直抒胸臆 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甘墮落 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展
鑽牛角尖 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指思想方法狹窄。
百慮一致 〖解釋〗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一致。
血風肉雨 【出處】清·梁啟超《論權利思想》:「試一讀歐美諸國法律發達史,如立憲政,廢奴隸……等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風肉雨中熏沐而來。」 【解釋】形容劇烈殘酷的屠殺或性格剛強【示例】清·曾樸《孽海花》:「雖說~的精神,斷無惜香憐玉的心緒。」 【故事】
材德兼備 〖解釋〗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
道學先生 〖解釋〗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換骨脫胎 〖解釋〗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積重不反 〖解釋〗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重難返」。
積重不返 〖解釋〗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重難返」。
積重難反 〖解釋〗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重難返」。
冷水澆頭 〖解釋〗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同「冷水澆背」。
人非土木 〖解釋〗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人貧智短 〖解釋〗指人一到無路可走的時候,思想遲鈍,辦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窮智短」。
傻頭傻腦 〖解釋〗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痴呆。
勝讀十年書 〖解釋〗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世道人情 〖解釋〗泛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文理俱愜 〖解釋〗文、理:指文辭表達和思想內容;愜:滿足、滿意。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令人滿意。
榆木腦殼 〖解釋〗比喻思想頑固。同「榆木腦袋」。
歐風墨雨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百家諸子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陰陽家等流派;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和韓非子等。後來對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保守主義 守舊、不想改進的思想和行為
本位主義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Ⅸ 表示錯誤思想或方法的成語

緣木求魚 :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
捨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自】:《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