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陽的成語及意思是什麼意思
❶ 與太陽有關的成語有什麼
後羿射日,來
日日夜夜、
途遙日自暮、
白日飛升、
終日終夜、
終日不倦、
補天浴日、
一枕日紅、
冬日黑裘、
日就月將、
三日新婦、
野人獻日、
日久歲長、
計日以期、
日暖風和、
日朘月減、
陽公麾日、
烈火辨日、
日湮月塞、
誓日指天、
日益月滋、
曠日引久、
就日瞻雲、
蒸蒸日盛、
日中則昃、
日甚一日、
揮日陽戈、
日薄崦嵫、
盡日窮夜、
赤日炎炎、
晝日三接
❷ 形容太陽很大的成語有哪些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吳牛喘月
夏日可畏
火傘高張
❸ 和太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太陽的成語 :
1、烈日炎炎
【拼音】[ liè rì yán yán ]
【解釋】形容夏天陽光強烈。
【出處】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2、驕陽似火
【拼音】[ jiāo yáng sì huǒ ]
【解釋】強烈的陽光。
【示例】夏天的中午驕陽似火,但是交通警察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3、旭日東升
【解釋】:旭日:初升的太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也比喻艱苦的歲月已過去,美好的日子剛剛來到。
【出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旭日始旦。」
譯文:東方天明日初升。
【示例】:我描寫了她們怎麼在黑暗中掙扎和怎樣看到了~,破涕為笑。◎老舍《最值得歌頌的事》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4、如日中天
【解釋】:好像太陽正在天頂。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出自】:《詩經·邶風·簡兮》:「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譯文:日頭高照正當頂,舞師正在排前頭。
【示例】:茲學始盛於歐洲,僅一百五十年以來,今則磅礴爍爍,~。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5、日上三竿
【解釋】: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自】: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雲:日上三竿風露消。」
譯文: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古詩說:日上三竿風露都消失了。
【示例】:及~,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
❹ 關於太陽的成語和詩句並把意思寫下來
日薄桑榆
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薄西山
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薄,迫近。語出《漢書·揚雄傳上》:「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日薄虞淵
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覽》作『薄於虞淵』。」
日不我與
時日不等待我。極言應抓緊時間
日不暇給
形容事務繁忙,沒有空閑。語本《史記·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日不移晷
日影沒有移動。形容時間極短
日不移影
見「日不移晷」
日程月課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式課試。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新
日出不窮
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後亦泛指單純簡朴的生活
日出三竿
同「日上三竿」。《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
日東月西
比喻遠隔兩地,不能相聚
日短心長
時間少,心裡想要做的事情多。謂心願一時難以實現
日鍛月煉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日復一日
過了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時間長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餐
見「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高三丈
猶日上三竿
日和風暖
見「日暖風和」
日積月聚
同「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
長時間地積累
日角龍庭
舊時相術家謂天庭隆起為龍庭。「日角龍庭」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龍顏
舊時相術家謂額頭隆起為龍顏。「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偃月
舊時相術家稱極貴之相。偃月,指額角似半弦月
日角珠庭
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日近長安遠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後以「日近長安遠」喻指嚮往帝京而不得至
日久見人心
時間長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壞真假
日久歲長
見「日久天長」
日久歲深
見「日久月深」
日久天長
亦作「日久歲長」。謂時日長久
日久月深
謂時日長久
日就月將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積少成多,不斷進步
日居月諸
日月。居、諸,語氣助詞。《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後用以指歲月流逝
日來月往
見「日往月來」
日累月積
見「日積月累」
日麗風和
陽光明麗,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
日麗風清
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形容天氣晴和
日陵月替
謂逐漸衰落、弛退
日落千丈
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日落西山
①太陽從西山落下。指黃昏時。②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日莫途遠
見「日暮途遠」
日暮道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路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途窮
①天色已晚,路已走到盡頭。比喻到了末日。語本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②比喻到了無路可走、忍無可忍的地步
日暮途遠
亦作「日莫途遠」。天色已晚而路程尚遠。比喻力竭計窮
日暖風和
陽光溫暖,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
日暖風恬
見「日暖風和」
日乾夕惕
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日上三竿
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麼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鍾。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
日甚一日
一天超過一天。形容事物發展的程度越來越加深或越來越嚴重
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謹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日升月恆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漸漸盈滿。比喻事物興盛發展。語出《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毛傳:「恆,弦;升,出也。言俱進也」。鄭玄箋:「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後常用為祝頌之詞
日省月課
見「日省月試」
日省月試
每天每月進行考核
日食萬錢
①每天的飲食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其奢侈。語本《晉書·何曾傳》:「扞何曾呴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②形容俸薪豐厚
日試萬言
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文思敏捷
日誦五車
一天誦讀好多書。五車,形容書多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不斷流逝。語本《易·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無暇晷
一天中沒有空閑的時間。形容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
日下無雙
京師沒有第二人可比。謂才能出眾
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削減分割
日削月朘
一天天地損削縮減
日銷月鑠
一天天一月月地銷熔、減損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變化、增加。形容不斷發展
日新月異
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變化、發展很快
日新月著
日日更新,月月顯著。形容蓬勃發展
日行千里
一天跑千里路。形容速度極快
日許多時
估量時間的詞。謂已有許多時光
日許時間
見「日許多時」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拚命趕路
日已三竿
同「日上三竿」
日以繼夜
日夜不停。《國語·吳語》:「孤日夜相繼,匍匐就君。」
日以為常
經常做某件事,成了慣例常規
日異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日異月殊
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日異月新
見「日新月異」
日益月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暢
日引月長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築台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註:「引,申也;長,益也。」
日飲亡何
每天飲酒,不過問其他的事情。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註:「無何,言更無餘事」
日飲無何
見「日飲亡何」
日有萬機
見「日理萬機」
日月不居
形容時光流逝
日月蹉跎
謂光陰白白地過去,無所成就
日月合璧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日月交食
①指日蝕和月蝕。②比喻彼此爭斗,做了冤家對頭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日月天天運行天空,江河天天流過大地。形容光明正大或永存不廢。語本《後漢書·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日月麗天
日月懸在天空。比喻光明照耀四方。語本《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孔穎達疏:「麗,謂附著也」。高亨註:「日月附麗於天,能照天下」
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謂光陰不待人
日月如流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日月如梭
太陽和月亮像穿梭似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日月入懷
①舊時指生貴子的吉兆。《三國志·吳志·孫破虜吳夫人傳》「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裴松之注引晉干寶《搜神記》:「初,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懷,今也又夢日入我懷,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②形容神容俊秀清朗
日月逾邁
日月前行。謂時光流逝
日月逾邁
見「日月逾邁」
日月重光
《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陸德明釋文引馬融曰:「重光,日月星也。太極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疊璧,五星如連珠,故曰重光」。孫星衍疏:「重光者……言文武化成之德比於日月也」。後以「日月重光」比喻經過動亂後,出現了穩定昇平的新局面
日昃不食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事
日昃忘食
太陽已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增月盛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興盛
日增月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征月邁
喻指時間不斷推移
日炙風篩
日曬風吹。形容長途跋涉之苦
日中必彗
中午陽光強烈,正好曬物。比喻作事要及時
日中必移
同「日中則昃」
日中必湲
見「日中必彗」
日中必昃
同「日中則昃」
日中將昃
比喻事物盛極將衰
日中則移
同「日中則昃」
日中則昃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昃,太陽偏西。多比喻事物盛極則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著相反的方面轉化
日轉千階
亦作「日轉千堦」。形容連續陞官。階,官階
日轉千街
指乞丐沿街行乞
日滋月益
見「日益月滋」
日朘月減
見「日削月朘」
日朘月削
見「日削月朘」
艾青的詩:《太陽》
從遠古的墓塋
從黑暗的年代
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
如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
他以難以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他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他去
當他來時
我聽見
冬蟄的蛹蟲轉動於地下
群眾在廣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在遠方
用鋼鐵和電力召喚著他
於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開
陳腐的靈魂擱棄於河畔
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
太陽吟 (聞一多)
太陽啊,刺得我心痛的!
又逼走了遊子的一出還鄉夢,
又加他十二個時辰的九曲回腸。
太陽啊,火一樣燒著的太陽!
烘幹了小草尖頭的露水,
可烘得干遊子的冷淚盈眶。
太陽啊,六龍驂駕的太陽!
省得我受這一天天的緩刑,
就把五年當一天跑完又何妨?
太陽啊——神速的金鳥——太陽!
讓我騎著你每日繞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見一次家鄉!
太陽啊,樓角新升的太陽!
不是剛從我們東方來的嗎?
我的家鄉此刻可都依然無恙?
太陽啊,我家鄉的太陽!
北京城裡的宮柳裹上一身秋了吧?
唉!我也憔悴得同深秋一樣!
太陽啊,奔波不息的太陽!
你也好象無家可歸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樣地不堪設想!
太陽啊,自強不息的太陽!
大宇宙就是你的家鄉吧。
可能指示我我的家鄉的方向?
太陽啊,這不象我的山川,太陽!
這里的風雲另帶一般顏色,
這里的鳥兒唱的調子格外凄涼。
太陽啊,生命之火的太陽!
但是誰不知道你是球東半情熱,
同時又是球西半的智光?
太陽啊,也是我家鄉的太陽!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鄉,
便認你為家鄉也還得失相償。
太陽啊,慈光普照的太陽!
往後我看見你時,就當回家一次;
我的家鄉不在地上乃在天上!
這是作者1922年留學美國時所寫的懷念祖國的詩。
詠日
作者: 朱元璋
東頭日出光始出,逐盡殘星並殘月。
騫然一轉飛中天,萬國山河皆照著
❺ 和太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旭日東升
拼音:xù rì dōng shēng
解釋:旭日:初升的太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也比喻艱苦的歲月已過去,美好的日子剛剛來到。
出處:《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
2、日上三竿
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解釋: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處:《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雲:日上三竿風露消。」
3、日中則昃
拼音:rì zhōng zé zè
解釋: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出處:《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4、如日中天
拼音:rú rì zhōng tiān
解釋:好像太陽正在天頂。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出處:《詩經·邶風·簡兮》:「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5、日薄西山
拼音:rì bó xī shān
解釋: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漢書·揚雄傳》:「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6、日月如梭
拼音:rì yuè rú suō
解釋:日和月像穿梭似地運行。比喻光陰過得快。
出處:宋 高登《東溪集 朱黃雙硯》:「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
7、日新月異
拼音:rì xīn yuè yì
解釋: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出處:宋 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8、日落西山
拼音:rì luò xī shān
解釋:太陽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處:《上唐書 音樂志》:「'棲鳥夜飛',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雲:'日落西山還去來。'」
9、日月合壁
拼音:rì yuè hé bì
解釋:日月同時上升,出現於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出處:《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
10、日暖風恬
拼音:rì nuǎn fēng tián
解釋: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出處:唐·錢起《山中酬楊補闕見訪》詩:「日暖風恬種葯時,紅泉翠壁辟蘿垂。」
❻ 寫太陽有關的成語: 太陽升起是什麼意思
日薄桑榆
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薄西山
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薄,迫近。語出《漢書·揚雄傳上》:「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日薄虞淵
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覽》作『薄於虞淵』。」
日不我與
時日不等待我。極言應抓緊時間
日不暇給
形容事務繁忙,沒有空閑。語本《史記·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日不移晷
日影沒有移動。形容時間極短
日不移影
見「日不移晷」
日程月課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式課試。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新
日出不窮
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後亦泛指單純簡朴的生活
日出三竿
同「日上三竿」。《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
日東月西
比喻遠隔兩地,不能相聚
日短心長
時間少,心裡想要做的事情多。謂心願一時難以實現
日鍛月煉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日復一日
過了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時間長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餐
見「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高三丈
猶日上三竿
日和風暖
見「日暖風和」
日積月聚
同「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
長時間地積累
日角龍庭
舊時相術家謂天庭隆起為龍庭。「日角龍庭」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龍顏
舊時相術家謂額頭隆起為龍顏。「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偃月
舊時相術家稱極貴之相。偃月,指額角似半弦月
日角珠庭
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日近長安遠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後以「日近長安遠」喻指嚮往帝京而不得至
日久見人心
時間長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壞真假
日久歲長
見「日久天長」
日久歲深
見「日久月深」
日久天長
亦作「日久歲長」。謂時日長久
日久月深
謂時日長久
日就月將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積少成多,不斷進步
日居月諸
日月。居、諸,語氣助詞。《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後用以指歲月流逝
日來月往
見「日往月來」
日累月積
見「日積月累」
日麗風和
陽光明麗,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
日麗風清
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形容天氣晴和
日陵月替
謂逐漸衰落、弛退
日落千丈
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日落西山
①太陽從西山落下。指黃昏時。②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日莫途遠
見「日暮途遠」
日暮道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路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途窮
①天色已晚,路已走到盡頭。比喻到了末日。語本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②比喻到了無路可走、忍無可忍的地步
日暮途遠
亦作「日莫途遠」。天色已晚而路程尚遠。比喻力竭計窮
日暖風和
陽光溫暖,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
日暖風恬
見「日暖風和」
日乾夕惕
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日上三竿
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麼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鍾。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
日甚一日
一天超過一天。形容事物發展的程度越來越加深或越來越嚴重
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謹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日升月恆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漸漸盈滿。比喻事物興盛發展。語出《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毛傳:「恆,弦;升,出也。言俱進也」。鄭玄箋:「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後常用為祝頌之詞
日省月課
見「日省月試」
日省月試
每天每月進行考核
日食萬錢
①每天的飲食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其奢侈。語本《晉書·何曾傳》:「扞何曾呴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②形容俸薪豐厚
日試萬言
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文思敏捷
日誦五車
一天誦讀好多書。五車,形容書多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不斷流逝。語本《易·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無暇晷
一天中沒有空閑的時間。形容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
日下無雙
京師沒有第二人可比。謂才能出眾
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削減分割
日削月朘
一天天地損削縮減
日銷月鑠
一天天一月月地銷熔、減損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變化、增加。形容不斷發展
日新月異
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變化、發展很快
日新月著
日日更新,月月顯著。形容蓬勃發展
日行千里
一天跑千里路。形容速度極快
日許多時
估量時間的詞。謂已有許多時光
日許時間
見「日許多時」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拚命趕路
日已三竿
同「日上三竿」
日以繼夜
日夜不停。《國語·吳語》:「孤日夜相繼,匍匐就君。」
日以為常
經常做某件事,成了慣例常規
日異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日異月殊
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日異月新
見「日新月異」
日益月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暢
日引月長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築台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註:「引,申也;長,益也。」
日飲亡何
每天飲酒,不過問其他的事情。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註:「無何,言更無餘事」
日飲無何
見「日飲亡何」
日有萬機
見「日理萬機」
日月不居
形容時光流逝
日月蹉跎
謂光陰白白地過去,無所成就
日月合璧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日月交食
①指日蝕和月蝕。②比喻彼此爭斗,做了冤家對頭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日月天天運行天空,江河天天流過大地。形容光明正大或永存不廢。語本《後漢書·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日月麗天
日月懸在天空。比喻光明照耀四方。語本《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孔穎達疏:「麗,謂附著也」。高亨註:「日月附麗於天,能照天下」
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謂光陰不待人
日月如流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日月如梭
太陽和月亮像穿梭似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日月入懷
①舊時指生貴子的吉兆。《三國志·吳志·孫破虜吳夫人傳》「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裴松之注引晉干寶《搜神記》:「初,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懷,今也又夢日入我懷,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②形容神容俊秀清朗
日月逾邁
日月前行。謂時光流逝
日月逾邁
見「日月逾邁」
日月重光
《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陸德明釋文引馬融曰:「重光,日月星也。太極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疊璧,五星如連珠,故曰重光」。孫星衍疏:「重光者……言文武化成之德比於日月也」。後以「日月重光」比喻經過動亂後,出現了穩定昇平的新局面
日昃不食
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事
日昃忘食
太陽已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增月盛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興盛
日增月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征月邁
喻指時間不斷推移
日炙風篩
日曬風吹。形容長途跋涉之苦
日中必彗
中午陽光強烈,正好曬物。比喻作事要及時
日中必移
同「日中則昃」
日中必湲
見「日中必彗」
日中必昃
同「日中則昃」
日中將昃
比喻事物盛極將衰
日中則移
同「日中則昃」
日中則昃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昃,太陽偏西。多比喻事物盛極則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著相反的方面轉化
日轉千階
亦作「日轉千堦」。形容連續陞官。階,官階
日轉千街
指乞丐沿街行乞
日滋月益
見「日益月滋」
日朘月減
見「日削月朘」
日朘月削
見「日削月朘」
❼ 關於太陽故事和成語
[kuā fù zhuī rì]
誇父追日
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誇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❽ 成語形容什麼的太陽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驕陽如火——像火一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亦作 驕陽似火 皎陽似火——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赫赫炎炎——形容炎熱熾盛的樣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熱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灘上到處都是戲水的人潮. 炎陽炙人——炙:烤.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烈日當空——炎熱的太陽高掛天空.形容天氣酷熱.近義 火傘高張 狂風烈日——強風猛烈而酷熱的天氣.如:古代駱駝商隊行經戈壁,常需忍受狂風烈日的惡劣天候. 火傘高張——比喻烈日當空.如:夏日炎炎,火傘高張.近義 烈日當空 吳牛喘月——《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意思是,吳地炎熱的時候較長,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得不斷喘氣.後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流金鑠石——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亦作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爍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水滸》二十七回) 五黃六月——指農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浮瓜沉李——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冰.」後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種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沉李」. 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❾ 【陽光和煦】成語是什麼意思
陽光和煦,並不是成語,而是一種詞語,用來形容一個地方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