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關於也成語有哪些成語

關於也成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3 03:12:11

⑴ 關於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⑵ 關於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有袖手旁觀、霧里看花、嘆為觀止、望洋興嘆、驚鴻一瞥、駭人聽聞、垂簾聽政、坐井觀天、面面相覷、望穿秋水、走馬觀花、虎視眈眈、眼花繚亂、琳琅滿目、歷歷在目、東張西望。

1、左顧右盼

【解釋】: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豐子愷的《白鵝》:我親自抱了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2、東張西望

【解釋】:張:看。形容這里那裡地到處看。

【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三巧兒只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只想丈夫回來,從此時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示例】: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裡尋人買。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3、走馬觀花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釋義: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4、目不轉睛

【解釋】: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著小官人,目不轉睛,不覺兩淚交流。」

5、側目而視

【解釋】: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出自】: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

蘇秦要去游說楚威王,路過洛陽。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僱用樂隊,准備酒席,到距城30里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著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著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

⑶ 關於後的成語有哪些

1、瞻前思後【zhān qián sī hòu】:思前想後,反復思考。

2、耳後生風【ěr hòu shēng fēng】:像耳後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3、繪事後素【huì shì hòu sù】:繪: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繪。比喻行事開始簡單,然後逐步深入。

4、後顧之慮【hòu gù zhī lǜ】:顧:回視;後顧:回過頭照顧。指來自後方或家裡的憂患。

5、前歌後舞【qián gē hòu wǔ】:原指武王伐紂,軍中士氣旺盛,後用作對正義而戰的軍隊的頌辭。

6、酒余茶後【jiǔ yú chá hòu】: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7、後悔莫及【hòu huǐ mò jí】後悔:事後的懊悔。指事後的懊悔也來不及了。

8、空前絕後【kōng qián jué hòu】:空:空白;絕:斷絕。以前沒有過;以後也沒有。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9、黃雀在後【huáng què zài hòu】:(螳螂准備捕蟬)黃雀在後面准備啄螳螂。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10、繩先啟後【shéng xiān qǐ hòu】:繩:繼承,繼續;啟:開創,引出。繼承前人的,開創今後的。

11、後發制人【hòu fā zhì rén】:發:發動;制:控制、制服。指先讓對方動手;抓住其弱點之後;再一舉反擊以戰勝對方。指後發動制服人的措施。

⑷ 關於一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一言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一表人才
[yī biǎo rén cái]
形容人相貌英俊,風度瀟灑。
眾多非一
[zhòng ō fēi yī]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一事無成
[yī shì wú chéng]
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千人一面
[qiān rén yī miàn]
眾多人一個臉譜。多用以譏諷文藝創作上的雷同。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心思、意念專一。
一團和氣
[yī tuán hé qì]
原指態度和藹可親。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指程顥)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後多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數數目時往往以五為單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數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敘述時清楚有序而無遺漏。
一路平安
[yī lù píng ān]
指旅途中沒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對出門人的祝福語。
萬眾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一鳴驚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用以比喻平時沒有特殊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一年一度
[yī nián yī dù]
指每年一次。
一動不動
[yī dòng bù dòng]
形容毫不移動。
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獨樹一幟
[dú shù yī zhì]
也說別樹一幟。單獨樹立起一面旗幟。比喻獨闖一條路子,自成一家。
背水一戰
[bèi shuǐ yī zhàn]
在不利情況下和敵人作最後決戰,比喻面臨絕境,為求得出路而作最後一次努力。
首屈一指
[shǒu qū yī zhǐ]
屈指計數總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學業,~。
千鈞一發
[qiān jūn yī fà]
也說一發千鈞。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絲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唐韓愈《與孟尚書書》:「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鈞:古時三十斤為一鈞。
一籌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籌:計策,辦法。展:施展。

⑸ 關於強大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強大的成語有:摧枯拉朽、繁榮富強、伏虎降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⑹ 形容努力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努力的成語有:

一、夙興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1.【解釋】: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2.【出自】:《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3.【示例】:可憐數載宮闈,克勤克儉,~,何敢輕為妄作,有黍姆訓。

二、持之以恆 [ chí zhī yǐ héng ]

1.【解釋】: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2.【出自】: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3.【示例】:學習要鍥而不舍,~,就能取得好成績。

三、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1.【解釋】: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2.【出自】: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3.【示例】:相傳文人目多眚,歸咎讀書,~,以致損明。

四、業精於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1.【解釋】: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2.【出自】: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學業精深在勤奮。

五、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1.【解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2.【出自】:秦牧《秘訣》:「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⑺ 關於說和做的成語有哪些

敢作敢為,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言九鼎,言出必行,表裡如一,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⑻ 關於「起點」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下車伊始

【拼音】: xià chē yī shǐ

【解釋】: 伊:文言助詞;始:開始。舊指新官剛到任。現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出處】: 《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

【舉例造句】: 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這也批評,那也指責,這是很不合適的。

2、【成語】: 新來乍到

【拼音】: xīn lái zhà dào

【解釋】: 乍:剛才,起初。形容為時不久或剛剛來到一個新地方。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一回:「況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婦,孫姑爺也還是年輕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氣,新來乍到,自然要有些別扭的。」

【舉例造句】: 春蘭看這人新來乍到,倒不怯生。 ★梁斌《紅旗譜》六

3、【成語】: 整裝待發

【拼音】: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解釋】: 整理好行裝,等待出發。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請願團還未啟程北上,上海方面北軍第四師整裝待發的消息已傳到浙江來。」

【舉例造句】: 我們已經整裝待發,向五指山主峰挺進。

4、【成語】: 重振旗鼓

【拼音】: chóng zhèn qí gǔ

【解釋】: 比喻失敗後,整頓再起。

【出處】: 清·湘靈子《軒亭冤·驚夢》:「儂欲重振旗鼓,煩你擬篇男女平權文勸戒女子。」

【舉例造句】: 我深信我們在這樣掙扎苦鬥中所獲得的極可寶貴的經驗,對於將來重振旗鼓的《生活日報》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鄒韜奮《經歷》五九

5、【成語】: 出師不利

【拼音】: chū shī bù lì

【解釋】: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出處】: 王朔《頑主》續篇二:「『出師不利出師不利。』馬青探頭探腦往前後胡同口張望,見確實沒有作家追殺而來,這才放下心,對於觀說,『誰想到今兒作家全出街了。』 」

【舉例造句】: 這真是~。

6、【成語】: 雛鷹展翅

【拼音】: chú yīng zhǎn chì

【解釋】: 雛:幼鳥。幼鷹展開翅膀飛翔。比喻青年人開始獨立生活、工作。

【舉例造句】: 大學已經畢業了,這正是他雛鷹展翅的時侯。

⑼ 也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帶有也字的四字詞語成語有哪些

沒有也字開頭的成語,帶有也字的詞語成語有:
1、 莫餘毒也
【拼音】: mò yú dú yě
【解釋】: 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
2、何許人也
【拼音】: hé xǔ rén yě
【解釋】: 何:什麼;許:地方。指不知來自何方,來歷不明的人。
【出處】: 《後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舉例造句】: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
3、空空如也
【拼音】: kōng kōng rú yě
【解釋】: 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處】: 《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舉例造句】: 多少隻眼睛也都向王忠的座位搜尋的時候,卻見這個小人兒的座位早已空空如也。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4、舌者兵也
【拼音】: shé zhě bīng yě
【解釋】: 舌頭好比兵器,說話不當,既傷別人,又傷自己。
【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5、之乎者也
【拼音】: zhī hū zhě yě
【解釋】: 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出處】: 宋·文瑩《湘山野錄》:「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舉例造句】: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⑽ 也字開頭有哪些成語

沒有也字開頭的成語。

相關詞語:也里可溫、也未可知、版

1、也里可溫

讀音:yě lǐ kě wē權n

解釋:蒙古語的音譯。元代稱傳入我國的基督教。當時景教派( 元 以前已傳入)與天主教皆有教士來 中國 傳教,其教統稱「十字教」,教士俱稱「也里可溫」。

2、也未可知

讀音:yě wèi kě zhī

解釋:即還不知道、沒法確定,引申為很難說、不一定、很有可能等等。

(10)關於也成語有哪些成語擴展閱讀

也相關的成語:

1、空空如也

讀音:kōng kōng rú yě

解釋: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處:《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白話釋義:有農夫問到我,空空如也的,我問他兩方面就用完了。

2、之乎者也

讀音:zhī hū zhě yě

解釋: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出處:宋·文瑩《湘山野錄》:「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白話釋義:之乎者也,幫助得到什麼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