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夜的四字成語故事
挑抄燈夜戰的成語故事
漢寧太守張魯命馬超攻葭萌關。劉備得知,忙找軍師諸葛亮商義,軍師說:"馬超英勇無比,若要除他,只有張飛和趙雲二人!"但趙雲在外,只有張飛在此。張飛見馬超攻關,大叫著請戰。諸葛亮假裝沒聽見,對劉備說:"馬超來侵犯,唯有雲長才能得勝。"張飛聞言不高興,歷述自己以前的戰績後說:"我若不勝馬超,甘願軍令處罰。"諸葛亮這才答應。讓劉備親自帶兵,命張飛為先鋒。劉備領兵來到關上,馬超三番五次叫陣。張飛屢欲下關迎戰,均被劉備阻攔。後來,劉備見馬超人馬疲乏,令張飛下關克敵。張飛、馬超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敗。這時天色已晚,劉備勸張飛回關,明日再戰。張飛卻大叫:"多點火把,安排夜戰,不勝馬超,誓不回關!"馬超也發誓:"不勝張飛,誓不回寨!"二人各換一匹馬,開始了挑燈夜戰。又戰二十回合,馬超見不能取勝張飛,佯裝敗走。此時,諸葛亮趕到,略施小計,使馬超陷於困境,然後投降。
② 365夜故事全部四字成語
懷璧其罪 (huái bì qí zuì)
戰國時期,齊國臣子張丑在燕國當人質,燕王版要殺他,他乘機權逃走,在燕國邊境被守衛抓住。張丑心生一計,說燕王要殺他是因為他藏有寶珠,燕王想占為己有,如果你不放行,就說你吞下了寶珠,燕王會把你剖腹的,守衛只好放行。
懷璧其罪的意思是: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③ 夜以繼日的成語故事
夜以繼日 [yè yǐ jì rì]
[釋義] 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出處] 《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
④ 成語故事書一千零一夜
成語故事copy很大部分???歷史典故,是發生過的事情,然後人們用一個成語將這些事情總結、濃縮為一個簡短的句子或短語,以方便地表達整個故事和故事要講述的內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積極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楊」、「沉魚落雁」這些,只是具備一種描述、形容的作用,並不需要給人啟發。寓言故事是根據事實或者編造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一個道理,給人以啟發。並且大部分寓言,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編造的,並沒有真實的根據。在收編成語故事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進去,並且歷史本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說白了,成語固有合適寓言故事的分類主要是在講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目的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內容,使成語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矛盾,只是分類不同。很多成語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⑤ 365夜成語故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有本故事書成語一個接一個夜夜精妙頁頁出
⑥ 成語故事《囊螢夜讀》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
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6)關於夜的四字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一、出處
《晉書》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二、人物簡介
車胤(yìn)(約333年—401年),字武子,新洲(今湖南津市市)人。東晉大臣。
車胤(yìn)自幼聰穎好學,因家境貧寒,常無油點燈,夏夜就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自此學識與日俱增。風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荊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寧康初年,遷中書侍郎,累遷侍中,轉驃騎長史、太常,進爵臨湘侯,因病離職。起任護軍將軍,出拜吳興太守,遷丹陽尹,入朝拜吏部尚書。為人公正,不畏強權,後為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逼令自殺。
⑦ 寫幾個關於勤奮學習的成語典故(類似於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之類的成語典故)
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聞雞起舞、學而不厭、韋編三絕。
1、鑿壁偷光
【解釋】: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釋義: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
【示例】:一個說要用功,古時候曾有「囊螢照讀」「鑿壁偷光」的志士。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廢寢忘食
【反義詞】目不識丁、不學無術、胸無點墨
2、囊螢映雪
【解釋】: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近義詞】囊螢積雪、裹足取暖、囊螢照雪
【反義詞】不思進取
3、聞雞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半夜聽到野雞啼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踢醒,說:「這雞鳴不是壞聲音呀。」 於是起床習舞劍藝。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然糠照薪、發奮圖強、鍥而不舍
【反義詞】自暴自棄、苟且偷安
4、學而不厭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自】:《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示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手不釋卷、好學不倦
【反義詞】好為人師、驕傲自滿
5、韋編三絕
【解釋】: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
【示例】:我們提倡韋編三絕的讀書精神,更提倡學以致用,期待創新人才的大量涌現。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懸梁刺股、三絕韋編、牛角掛書
【反義詞】偶一為之
⑧ 夙興夜寐成語故事
夙興夜寐
拼音:
sù xīng yè mèi
近義詞:
起早摸黑、夜以繼日
反義詞:
飽食終日、游手好內閑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容褒義,用於書面語
解釋:
夙:早;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勞。
出處:
《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⑨ 凱叔365夜:99個成語故事
成語一般都是選自古文,比如怒發沖冠的作者,是司馬遷
⑩ 關於夜空的神話故事的成語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就是夜空的 王母娘娘用梭子變成天河把他們分開的。
(2) 布農族的月亮神話
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輪流的在天空照射大地.致使大地沒有晝夜之分.炙熱的天氣.讓人類的生活十分不便.有一對夫婦勤奮的在耕地工作.將睡著的嬰兒穩穩放在樹蔭底下的石堆旁.並用棕葉遮蔽妥當.不料仍然被殘酷的太陽活活曬死.變成蜥蜴躲進石堆縫里去.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十分悲憤.發誓將太陽射下為孩子報仇.
踏上旅途之前.父親事先在住家門口種了橘子樹.就出發前往太陽上升之處.准備在太陽升空之前將它封死.射術精準的父親果然射中太陽的一隻眼睛.太陽的光芒頓時消失變成月亮.月亮閉著雙眼.胡亂的伸手抓人.由於手掌太大.父親從指縫中掙脫逃跑.由於一個太陽被人射傷成月亮.另一個太陽怕的不敢升空照耀大地.於是大地陷入一片漆黑.大家無法出外工作.更尋不到食物.生活非常的困苦.如果族人不得已一定要出門.都必須先投擲石頭.由石頭落地的聲音判斷前方是路還是深淵.一隻出外覓食的山羌.被人們丟出去的石頭擊中頭部.血流如注.山羌受不住疼痛.發出生氣的吼叫聲.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躲藏的太陽竟然被山羌的吼叫聲.嚇到空中重新照耀大地.人們又恢復正常的起居.但是山羌的額頭從此留下一個美麗的疤痕.
後來.月亮傳授射日的父親各種祭典的儀式及禁忌.例如:狩獵察及播種祭時不可貪吃甜食.否則會有荒年或打射不中獵物等,月圓時候要舉行孩童祭.否則孩童會生病.死亡.父親返回部落之後.開始教導族人辦理祭祀事宜.當大家學會所有得祭典儀式.那棵橘子樹已經長成大樹.所以布農族有幾個社群在進行祭典儀式的時候.都會以橘子樹葉作為祭器.
(3)吉普賽的傳說-月亮的孩子
從前有位吉普賽女子.和先生結婚多年都沒有生下孩子.某天夜裡她向月亮祈禱.祈求月亮能賜給她一個孩子.不久之後她如願懷孕.但是.當小孩生下.他們發現這孩子沒有吉普賽人的黝黑膚色與深褐色眼睛.竟是灰色的眼睛與銀白色的肌膚.吉普賽男子非常生氣.認為是妻子背叛了他.要殺掉這個孩子.
吉普賽女子不忍.便將小孩子帶到山上.遺棄了他.月亮於是從此照顧起這個孩子.每當月圓之際.就是這個孩子行為良好.而每當月亮轉虧為新月.便是這個孩子哭泣.月亮為他做了個搖籃.哄他停止哭泣.(將白化症小孩比擬為月亮的孩子)
(4)月亮女神
古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Artemis).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非常漂亮.同時也是個很厲害的弓箭手.掌管著狩獵.身邊常伴著她心愛的弓箭和獵犬.每天她駕著銀色的馬車在夜空中賓士.代表了夜間的一起--寒冷.寂寞.以及亡靈的道路.她還是未婚少女的守護神--她自己也是終身未婚.這裡面還有個悲傷的故事.
海王波賽冬有個兒子.名叫 奧列翁(Orion).他非常喜歡射箭.是個很好的獵手.還喜歡在海面上狂奔.月亮女神很喜歡奧列翁.他們相識了.並且彼此相愛.經常一起在叢林中狩獵.在海面上狂奔.女神的哥哥阿波羅很討厭奧列翁.也不喜歡她妹妹與奧列翁的這段感情.於是決意要除掉奧列翁.某天.奧列翁正在海面上飛奔的時候.阿波羅用金色的光罩住奧列翁把他隱藏起來.使任何人都看不出奧列翁的本來面目.然後就去慫恿喜歡射箭的妹妹月亮女神把遠處的金色物體當作靶子.月亮女神當然不知道這是哥哥的陰謀.射出一支箭.正中奧列翁的頭部.後來她知道了自己射死的是心上人奧列翁.於是陷入絕望之中.日夜哭泣.為了永遠珍藏對奧列翁的愛情.她請求宙斯把奧列翁升到天上.希望自己乘坐銀馬車在天空奔跑中隨時可以看到.宙斯接受了她的請求.把奧列翁變為天上的星座--獵戶座.女神發誓.終身不嫁.她要永遠在夜空中陪伴著奧列翁.
(5)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的赫哲族中.就廣泛流傳著一則[月亮的故事".
古時候.一個婦女去江邊挑水.抬頭望著天上的月亮.覺得明亮的月亮特別可愛.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在婆家受到的種種虐待.萬念俱灰.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請月亮神仙幫個忙.使自己脫離這個苦難的世界呢!當她剛開始祈求月神時.令她十二萬分驚訝的是.從遠處江面上晃晃悠悠飄來了一塊毯子不像毯子.船又不像是船的東西.很快來到了她面前.停住了.她試著用腳尖往上一踩.說來也奇怪.整個身體不知不覺就上去了.它立即像變魔術那樣.把那位婦女凌空託了起來.慌得她趕緊抓住身邊的樹.也不知道她從哪裡來的那麼大力氣.那棵樹竟然被她連根拔了起來.這時.[飛毯"越飛越快.她也越飛越高.就這樣.那位婦女很快就飛到了月亮上.
這個傳說是想要告訴大家.月亮上的那些黑影.就是那位婦女和她帶到月亮上去的水桶呀.扁擔呀.樹呀.當然.這只是個民間故事.月亮上並沒有這些東西.也沒有所謂的月亮神.
(6) 我國高山族的一則神話是這樣的:
天地間本來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人們只能點火把來照明.也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間.特大的狂風把兩個持火把的人吹上了天.天上就有了兩個太陽.兩個太陽輪流照耀著大地.照得人們無法合眼休息.莊稼也都被燒焦了.又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一位箭術高明的神箭手用強箭射中了其中的一個太陽.從此.它的光芒減弱.變成了月亮.
高山族的另一則神話.說太陽和月亮是一對青年男女變的:為了替大地和人們尋找光明.他們兩人走遍了天涯海角.最後飛上了天空.男青年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女青年變成了溫柔可愛的月亮.
當你們抬頭看月亮的時候.立刻就會發現.明亮的月亮上還有些不那麼明亮的地方.它們比周圍稍微暗一些.暗的程度也不一樣.下面一則瑤族神話就是想來解釋月亮上明暗交錯的情景的.
(7) 天上的月亮原來是方不方.圓不圓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熱得使人透不過氣.一對青年男女立志興利除弊.為人民做好事.力大無比的男青年將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硬是把月亮一點點修理得圓圓的.可是.月亮光還是太亮.而且白白的月亮也不好看呀!女青年是位織錦能手.她潛心為月亮編織了一幅美麗的絲錦.讓男青年掛在箭上射到月亮上去把它蓋起來.這樣.月亮光就不那麼刺眼了.原先織在絲錦上的圖案.房子.牛羊.桂花樹等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月面圖案了.後來.男女青年也來到了月亮(8) 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在我國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據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給的不死葯.輕飄飄地飛到了月亮上.住在那兒的廣寒宮里.至今還過著寂寞的生活.陪伴著嫦娥的只有那隻一年到頭都在為嫦娥搗葯的玉兔.後來.也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月亮上又來了一個叫吳剛的人.只知道他修仙時犯了戒律.被罰到這里來砍桂花樹的.可是.桂花樹是棵仙樹.吳剛怎麼砍得了呢!當他把斧子剛提起來.樹上的裂口又立即合攏起來了.就這樣.他就只能永遠在月亮上做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傳說帝堯時代.天上突然出現十個太陽.給神州帶來了恐怖和災難.一個叫後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王母娘娘賜給後羿一包不死葯.後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後.趁後羿不在.威逼他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危急之時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頓時.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與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