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地的成語是什麼
1. 與地相關的成語,帶地字的成語,地字成語大全,地
地北天南
地崩山摧
地不愛寶
地坼天崩
地丑德齊
地丑力敵
地大物博
地地道道
地動山摧
地動山搖
地負海涵
地覆天翻
地廣民稀
地廣民眾
地廣人希
地廣人稀
地廣人眾
地棘天荊
地瘠民貧
地角天涯
地盡其利
地久天長
地曠人稀
地闊天長
地老天荒
地老天昏
地利人和
地裂山崩
地靈人傑
地平天成
地上天宮
地上天官
地塌天荒
地頭蛇
地網天羅
地無遺利
地狹人稠
地下修文
地嫌勢逼
地獄變相
地遠山險
地主之儀
地主之誼
拔地參天
拔地搖山
拔地倚天
背地廝說
本地風光
遍地開花
踣地呼天
赤地千里
觸地號天
愴地呼天
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地無銀三十兩
寸地尺天
達地知根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滌地無類
動地驚天
伏地聖人
福地洞天
負地矜才
覆地翻天
蓋地而來
割地稱臣
割地求和
故地重遊
刮地皮
刮地以去
撼地搖天
黑地昏天
劃地為牢
畫地成牢
畫地成圖
畫地而趨
畫地刻木
畫地為牢
畫地為牢,議不入
畫地為獄
畫地為獄,勢不入
畫地自限
畫地作獄
棘地荊天
蹐地跼天
揭地掀天
盡地主之誼
酒地花天
舊地重遊
就地取材
就地正法
局地扣天
局地籲天
局地鑰天
跼地籥天
卷地皮
絕地天通
掘地尋天
崛地而起
際地蟠天
蹐地局天
立地成佛
立地金剛
立地擎天
立地生根
立地書廚
立地書櫥
裂地分茅
掠地攻城
落地生根
略地攻城
略地侵城
漫地漫天
昧地瞞天
昧地謾天
闢地開天
平地波瀾
平地登雲
平地風波
平地風雷
平地樓台
平地起孤丁
平地起骨堆
平地起家
平地起雷
平地青雲
平地生波
平地一聲雷
撲地掀天
遷地為良
搶地呼天
熱地蚰蜒
人地兩生
人地生疏
入地無門
掃地出門
掃地而盡
掃地焚香
掃地盡矣
掃地俱盡
掃地無遺
掃地無余
掃地以盡
說地談天
死地求生
隨地隨時
縮地補天
天地不容
天地經緯
天地開辟
天地良心
天地剖判
天地神明
天地長久
天地誅戮
天地誅滅
唾地成文
緯地經天
無地可容
無地自處
無地自厝
無地自容
席地而坐
席地幕天
喜地歡天
心地善良
心地狹窄
心地正直
異地相逢
易地而處
易地皆然
因地制宜
月地雲階
匝地煙塵
擇地而蹈
遮地蓋天
遮地漫天
知地知天
擲地賦聲
擲地金聲
擲地有聲
擲地之材
擲地作金石聲
坐地分贓
坐地分臟
坐地自劃
阿鼻地獄
阿毗地獄
兵挫地削
不欺地下
拔舌地獄
不習地土
道道地地
動天地,感鬼神
動天地,泣鬼神
方寸地
腹里地面
俯拾地芥
感天地,動鬼神
感天地,泣鬼神
海涵地負
酒食地獄
驚天地,泣鬼神
驚天地泣鬼神
久坐地厚
俛拾地芥
立吃地陷
留餘地
牛眠地
人間地獄
人傑地靈
人生地不熟
如拾地芥
容足地
山崩地坼
山崩地裂
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
山搖地動
水過地皮濕
水因地而制流
天崩地坼
天崩地解
天崩地裂
天崩地塌
天崩地坍
天崩地陷
天差地遠
天坼地裂
天成地平
天愁地慘
天摧地塌
天長地久
天長地老
天長地遠
天大地大
天翻地覆
天覆地載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高地下
天高地遠
天公地道
天冠地屨
天寒地凍
天荒地老
天昏地暗
天昏地慘
天昏地黑
天經地緯
天經地義
天荊地棘
天開地辟
天寬地窄
天老地荒
天裂地坼
天羅地網
天南地北
天凝地閉
天平地成
天奇地怪
天生地設
天時地利人和
天授地設
天塌地陷
天坍地陷
天堂地獄
天文地理
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天懸地隔
天旋地轉
天涯地角
天搖地動
天遙地遠
天災地變
天災地孽
天災地妖
天造地設
天震地駭
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天值地值
天誅地滅
天轉地轉
物眾地大
陰曹地府
自留地
哀感天地
哀鴻遍地
安身之地
哀天叫地
不敗之地
不啻天地
不存之地
不留餘地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不傾之地
不食之地
冰天雪地
補天柱地
布天蓋地
必由之地
別有天地
別有天地非人間
不易之地
必爭之地
尺寸之地
吹唇沸地
春回大地
慚愧無地
出人頭地
參天貳地
撐天拄地
撐天柱地
充天塞地
愴天呼地
寸土尺地
槌胸蹋地
出一頭地
措顏無地
大敗塗地
旦暮入地
斷木掘地
德配天地
戴天蹐地
戴天履地
刁天決地
頂天立地
頂天踵地
洞天福地
彈丸之地
大有見地
釣游之地
風波平地
方寸之地
繁華勝地
番天覆地
翻天蹙地
翻天覆地
翻天作地
煩天惱地
肥田沃地
沸天震地
焚香掃地
參天兩地
膚寸之地
負材矜地
綱常掃地
攻城奪地
攻城掠地
攻城略地
攻城徇地
肝膽塗地
干戈滿地
功蓋天地
呱呱墮地
呱呱墜地
功均天地
感愧無地
廣闊天地
肝腦塗地
改天換地
感天動地
高天厚地
格天徹地
規天矩地
呼天叩地
肝心塗地
膏腴之地
刮野掃地
桂玉之地
熯天熾地
撼天動地
撼天震地
嚎天動地
嚎天喊地
號天搭地
號天叩地
號天哭地
黑天摸地
黑天墨地
轟天烈地
轟天裂地
轟天震地
吼天喊地
呼天號地
呼天喚地
呼天叫地
呼天搶地
呼天吁地
呼天鑰地
胡天胡地
花天錦地
花天酒地
歡天喜地
回天轉地
昏天暗地
昏天黑地
含笑入地
迴旋餘地
汗顏無地
壺中天地
腳不點地
腳不沾地
金光蓋地
江河行地
進壤廣地
金聲擲地
極天際地
極天爬地
極天蟠地
極天罔地
寂天寞地
假天假地
將天就地
腳踏實地
錦天綉地
經天緯地
荊天棘地
驚天動地
九天九地
局天促地
局天蹐地
局天扣地
跼天促地
跼天蹐地
撅天撲地
經緯天地
齎志沒地
愧汗無地
愧悔無地
號天扣地
開天闢地
哭天喊地
哭天搶地
琅嬛福地
老天拔地
擂天倒地
帡天極地
量兵相地
連天匝地
流天澈地
留有餘地
閭閻撲地
立錐之地
立足之地
名聲掃地
罵天扯地
罵天咒地
埋天怨地
瞞天瞞地
瞞天昧地
瞞天席地
謾天昧地
謾天謾地
漫天遍地
漫天徹地
漫天蓋地
漫天漫地
漫天塞地
漫天掩地
漫天匝地
彌天蓋地
彌天亘地
幕天席地
密勿之地
名譽掃地
牛眠吉地
蟠天際地
劈天蓋地
撲天蓋地
鋪天蓋地
普天匝地
鋪胸納地
欺天誑地
欺天罔地
窮天極地
如履平地
戎馬之地
容身之地
容膝之地
喪師失地
叄天兩地
掃田刮地
上天入地
上天下地
桑梓之地
十八層地獄
十八重地獄
死敗塗地
是非之地
生靈塗地
設身處地
身首異地
十死之地
首善之地
隨時隨地
升天入地
梭天摸地
斯文掃地
斯文委地
死心搭地
死心落地
死心塌地
死心踏地
水銀瀉地
四戰之地
天不轉地轉
體面掃地
談天論地
談天說地
譚天說地
啼天哭地
通天徹地
通天達地
推天搶地
拖天掃地
威風掃地
五經掃地
無立錐地
無人之地
帷天席地
烏天黑地
五體投地
威信掃地
無置錐地
息肩之地
下臨無地
瀉水著地
形勝之地
掀天動地
掀天揭地
掀天撲地
掀天斡地
謝天謝地
焮天鑠地
熏天赫地
薰天赫地
心懸兩地
咽喉要地
籲天呼地
椎天搶地
一敗塗地
衣不曳地
壹敗塗地
盈尺之地
衣冠掃地
要害之地
一箭之地
雲階月地
雲堦月地
一亂塗地
顏面掃地
魚米之地
一牛吼地
一牛鳴地
用錢因地
引人勝地
游刃餘地
一射之地
一天一地
倚天拔地
殷天動地
殷天震地
用天因地
冤天屈地
怨天怨地
雲天霧地
用武之地
一席之地
一隅之地
以錐刺地
走伏無地
戰天斗地
遮天蓋地
遮天迷地
遮天壓地
震天動地
震天駭地
震天撼地
震天鑠地
知天知地
指天畫地
指天說地
咒天罵地
柱天踏地
足踏實地
鑽天入地
置之死地
置之死地而後快
置之死地而後生
置之死地而後已
置錐之地
拔了蘿卜地皮寬
不知天高地厚
惡龍不鬥地頭蛇
盤古開天地
強龍不壓地頭蛇
天不蓋,地不載
天不怕,地不怕
亡立錐之地
無立錐之地
無立足之地
無容身之地
無用武之地
無置錐之地
游刃有餘地
一十八層地獄
立於不敗之地
貧無立錐之地
如入無人之地
死無葬身之地
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萬丈高樓從地起
萬丈高樓平地起
一塊石頭落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局高天,蹐厚地
跼高天,蹐厚地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盆朝天,碗朝地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上天要價,落地還錢
無天於上,無地於下
一塊石頭落了地
一錢不落虛空地
英雄無用武之地
整簍灑油,滿地揀芝麻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上得天時,下得地利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莫神與天,莫富於地
日月經天,河海帶地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上不屬天,下不著地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上不沾天,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2. 跟地有關的成語
立地成佛、
怨天怨地、
無地可容、
絕地天通、
天高地下、
不留餘地、內
拔地容參天、
推天搶地、
水銀瀉地、
極天蟠地、
酒食地獄、
瀉水著地、
立地書廚、
天崩地解、
天摧地塌、
喜地歡天、
跼天促地、
殷天動地、
天老地荒、
埋天怨地、
十死之地、
流天澈地、
死心搭地、
哭天喊地、
兵挫地削、
撼地搖天、
談天論地、
地獄變相、
天懸地隔、
花天錦地
3. 關什麼什麼什麼地成語
哀感天地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哀鴻遍地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為建業的根基。
必爭之地 敵對雙方非爭奪不可的戰略要地。
別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補天柱地 修補天,支撐地。比喻偉大的功勛。
不敗之地 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留餘地 不留一點空餘的地方。多形容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可迴旋的餘地。
不毛之地 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不牧之地 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布天蓋地 形容數量極多,散布面極廣。
參天貳地 為《易》卦立數之義。後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同「參天兩地」。
參天兩地 ①為《易》卦立數之義。②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
撐天拄地 猶言頂天立地。
尺寸之地 尺寸:形容數量少。面積狹小的封地。
充天塞地 指整個宇宙。
出人頭地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4. 有關人和地的成語
地廣人稀 [dì guǎng rén xī] 生詞本基本釋義地方大,人煙少。
出 處《漢書·地理志下》:「版自武習以西權;……習俗頗殊;地廣民稀」。
例 句我國大西北~,正希望有志青年前去開發。
近反義詞近義詞人跡罕至 地大物博 地廣人希 地曠人稀
反義詞地狹人稠 彈丸之地 挨肩擦背 挨肩擦膀 挨肩迭背
成語接龍稀奇古怪 怪誕不經 經文緯武 武藝超群 群龍無首 首尾相援援古證今 今夕何夕 夕惕朝乾 乾乾翼翼 翼翼飛鸞 鸞顛鳳倒倒執手版 版築飯牛
牛毛細雨 雨淋日炙 炙雞漬酒 酒色財氣
5. 與土地有關的成語和俗語有哪些
地久天長 : ①形容自歷時悠久. ②形容愛情永久不變.猶言白頭到老 地曠人稀 :見「地廣人稀」 地老天荒 ①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②猶言地為之老,天為之荒.形容極其感人.③謂改朝換代 地靈人傑 謂人物傑出,蓋因地之靈秀 地平天成 比喻上下相稱,萬事妥帖 地上天宮 比喻富庶華美的地方 地塌天荒 猶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人勤地不懶,地內出黃金. 只要勤勞,土地會給你相應的豐收回報. 太歲頭上動土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拔了蘿卜地皮寬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驕狂無知. 此地無銀三百兩 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6. 跟地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跟地有關的成語列舉一下
1、人傑地靈
成語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成語解釋:傑:傑出;靈:好。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成語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2、遍地開花
成語拼音:biàn dì kāi huā
成語解釋:遍:普及;到處。比喻普遍推廣;全面地展開。
成語出處:魏煥宗《山區巧打麻雀戰》:「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敵人夜間出動的規律,打了他個伏擊;軍城游擊小組配合部隊……總之,這兩三天是遍地開花。」
3、開天闢地
成語拼音:kāi tiān pì dì
成語解釋:古代神話中說盤古氏開天闢地,從此才有人類。後來用「開天闢地」比喻有史以來。辟:開辟。
成語出處:清·黃周星《補張靈·崔瑩合傳》:「乞君為我多方訪之;冀得當以報我;此開天闢地第一吃緊事也。」
4、冰天雪地
成語拼音:bīng tiān xuě dì
成語解釋:形容冰雪漫天蓋地,非常寒冷。
成語出處:清·蔣士銓《雞毛房》詩:「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5、不毛之地
成語拼音:bù máo zhī dì
成語解釋:原指不生長莊稼的土地,後泛指荒涼貧瘠的土地。毛:古通「苗」。
成語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通「賜」)之不毛之地。」
7. 與地名有關的成語
1、 五湖四海:五湖,中國人稱五湖,指波陽湖、洞庭湖、洪擇湖、太湖、巢湖五在湖泊,四海指東海、西海、南海、北海。也說是黃海、渤海、南海、東海。泛指全國各地。
2、 放之四海而皆準:出自《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此四海即東西南北四海,猶如說天下。下一個成語中的四海同。
3、 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4、 福如東海:對幸福的祝願常用詞。福氣如東海一樣大。東海古代說東面的海。今是地理上一海名。與此成語常常連用的一句叫壽比南山,見後。
5、 中原逐鹿:中原泛指中國中部地區。也說逐鹿中原。意思是群雄並起,爭奪天下。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6、 得隴望蜀:隴與蜀皆地名。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唐代李白《古風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隴又望蜀。」隴略等於今甘肅省,蜀略等於今四川省。光武帝時實為隗囂與公孫述分別割據。
7、 隴頭音信:南朝宋陸凱與范曄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長安范曄,兼贈 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事見唐韓鄂《歲華紀麗》卷一。後用「隴頭音信」稱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8、 巴山蜀水;概括說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巴蜀皆古國名。
9、 樂不思蜀:快樂就不思念蜀國也。這是關於後主劉禪的典故。《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10、 蜀錦吳綾:泛指精美的紡織品。就產地言說吳蜀。吳蜀皆國名。吳即春秋時吳國之地,略相當於今江蘇省南部與浙江省北部。蜀即今四川省。
11、 蜀犬吠日: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與此近義有成語還有一個遼東白豕,都是少見多怪的意思。
12、 遼東白豕: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朱浮傳》:「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遼東應該是今遼寧省東南遼河以東。
13、 杞人憂天:杞人即是杞國人。杞國為周諸侯國名,杞國大體上在今河南省杞縣。典故出《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14、 杞宋無征: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出自《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15、 吳下阿蒙:阿蒙是人名,指呂蒙。吳下是地名,即吳地。吳為周之諸侯國,今江蘇之南、浙江之北一帶。典故出《資治通鑒》卷六十六,原文如下: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6、 吳牛喘月: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此成語常與蜀犬吠日連用。
17、 吳頭楚尾:一般用指江西省北部。也作楚尾吳頭。
18、 吳越同舟: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吳越鄰國相依又相爭,世代成仇。吳越皆國名。越國以紹興為中心,吳國以蘇州為中心。後因以「吳越同舟」比喻雖有舊怨,但當同遭危難,利害一致之時,也須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處《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9、 吳市吹簫:說吳子胥故事,街頭行乞的意思。《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簫,乞食於吳市。」
20、 抉目吳門:也是吳子胥故事。司馬遷《史記·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後常指忠臣被冤殺。吳門即古吳國的城門。
21、 夜郎自大:夜郎,漢時少數民族地區國名,在貴州西部。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原文是: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22、 洛陽紙貴:洛陽為晉都城,今河南省洛陽市。典故出處為《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3、 洛陽才子:指西漢賈誼,後泛指有才華的人。語出晉潘岳《西征賦》:"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24、 邯鄲學步:邯鄲是戰國時趙國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莊周《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又《漢書》: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彷彿,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邯鄲學步也作學步邯鄲。
25、 平原督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恆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則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平原,古地名,在山東省德州。
26、 陽關大道:陽關,在甘肅敦煌西南。陽關是古代關名,也是判別的曲子名。代指送別。成語也有陽關三疊或三疊陽關。按曲子名解釋,這里不單列,不計入地名成語。
27、 新亭對泣:新亭在江蘇省南京市。成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原文是: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28、 桑間濮上:是古代衛國的地方。《禮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 《漢書·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後來用「桑間濮上」指淫靡風氣盛行的地方。即男女幽會。濮水乃古河,今已無。略在河南北部。
29、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恆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則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在山東省淄博。
30、 藍田生玉:藍田,縣名在陝西省。比喻賢父生賢子。
31、 淮南雞犬: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此成語也作淮南雞狗。晉·葛洪《神仙傳·劉安》:「時人傳八公、安臨去時,余葯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意思是因他人而得勢。用狗貶義更甚。淮南指淮南王,也是地名。安徽省有淮南市。歷史上淮南王很多,此劉安為高祖之孫劉恆之子,襲封淮南國一部,淮河以南十五個縣的廣大地區。
32、 淮橘為枳:人隋環境而變。《晏子春秋·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淮南即淮河之南,也是中國南北分界線之一。
33、 合浦珠還:合浦縣,原屬廣東省,今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產珠。南朝范曄《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嘗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產珠寶。與交趾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記極,珠逐漸徙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返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成語也作珠還合浦。
34、 暗度陳倉:歷史上著名戰役與計策。陳倉在今甘肅省寶雞市東。語出《史記·高祖本紀》。此成語也作暗渡陳倉。全說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35、 中流砥柱:砥柱即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中流之砥柱山。成語也作砥柱中流。
36、 泰山壓頂:泰山是五嶽之首,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比喻極大的壓力或打擊。泰山用於比喻的成語,泰山的含義與比喻義基本接近。下面把關於泰山的成語搜集在一起,說明出處,意思與泰山可以省略。
37、 穩如泰山:出自《漢書劉向傳》。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也說安於泰山。
38、 安於泰山:參見上條。
39、 有眼不衷腸泰山:自謙有眼無珠。口語。
40、 泰山其頹:《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類似的成語也說泰山樑木。
41、 泰山樑木:見上條。
42、 重於泰山: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對比用可可以說泰山鴻毛。
43、 泰山鴻毛:參見上條。
44、 泰山北斗:《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45、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鶡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46、 泰山壓卵:《晉書·孫惠傳》:況履順討逆,執政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8. 和地字有關的成語
地利人和、 人地生疏、 地曠人息 伏地聖人、 人傑地靈、 人間地獄、 無人之地、 出人頭地、 地廣人息 地靈人傑、 地廣人希
9. 有關於地的成語大全
天圓地方:
擎天撼地:
桑梓之地: 桑梓:種在宅院的桑樹、梓樹。指故鄉
衣冠掃地: 掃地:比喻破壞無余。指人不重名節,喪盡廉恥
衣不曳地: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儉朴
瞻星揆地:
吁地呼天:
游刃餘地: 游:運轉;刃:刀口;余:餘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五經掃地: 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威風掃地: 完全喪失了威嚴和信譽。
威信掃地: 威信:威望和信譽。威望、信譽全部喪失。比喻威望和信譽完全喪失。
緯地經天: 緯:絲織品的橫線;經:絲織品的直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萬丈高樓平地起: 比喻事物從無到有。
四戰之地: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首善之地: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身首異地: 指被殺頭。同「身首異處」。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上天入地: 升上天空,鑽入地下。形容神通廣大。也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山搖地動: 山和地都在搖動。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強大。
山崩地陷: 山嶽崩倒,大地塌陷。
山崩地塌: 山嶽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山崩地坼: 山嶽崩塌,大地裂開。亦用以形容響聲強烈巨大。
掃地無遺: 指徹底干凈,毫無存留。同「掃地無余」。
掃地無余: 指徹底干凈,毫無存留。同「掃地俱盡」。
掃地以盡: 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干凈。
掃地俱盡: 指徹底干凈,毫無存留。
蟠天際地: 蟠:遍及;際:到。指從天到地無所不在。形容氣勢博大
10. 合適的詞語什麼地關閉
猛然地關閉
突然地關閉
靜靜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