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什麼什麼成語
1. 關於「關羽」的四字成語
1、 刮骨療毒 guā gǔ qù dú
釋義:颳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故事:關羽曾受過箭傷,箭貫穿了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了,每到陰雨,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氣侵入了骨頭,要重新破開胳膊,刮骨去毒,才能根除。」關羽就伸出胳膊讓醫生治。當時關羽正請眾將士吃飯,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滿了,而關羽割肉吃酒,談笑自若。
2、桃園結義 táo yuán jié yì
釋義: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
故事: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3、單刀赴會 dān dāo fù huì
釋義: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故事: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後,孫權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4、過五關,斬六將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釋義: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故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關雲長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5、言笑自若 yán xiào zì ruò
釋義: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故事:關羽正請眾將士吃飯,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滿了,而關羽割肉吃酒,言笑自若。
2. 關於關羽的成語
身在曹營心在漢 刮骨療毒 桃園結義 單刀赴會 華容道放曹操 過五關,斬六將 水淹七軍 千里走單騎超群絕倫 絕倫逸羣 言笑自若 敗走麥城 大意失荊州 白衣渡江
3. 帶關羽的成語有哪些
單刀赴會復_成語解釋
【拼音】:制dān dāo fù huì
【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處】:《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4. 描寫關羽的成語有哪些
單刀赴會(dān dāo fù huì)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造句:不過他的身份其實是將軍,這刺客只是客串一下而已,所以雖然手裡拿的不是刀而是匕首,但是說曹沫是單刀赴會也不委過。
超群絕倫(chāo qún jué lún)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造句:錢鍾書是一位超群絕倫的大學者。
各為其主(gè wéi qí zhǔ)各自為各自的主人效力。 造句:再相見時,是互相扶持,還是各為其主?
萬夫不當之勇(wàn fū bú dāng zhī yǒng)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造句: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無決勝千里之才。
過五關斬六將(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āng)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造句: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如入無人之地。
不避艱險(bú bì jiān xiǎn)不畏懼艱難險阻。造句:他英勇對敵,不避艱險,赴湯蹈火在所不計。
5. 關於「關羽」的成語有哪些
單刀赴會,一表人才,義薄雲天,刮骨去毒,並驅爭先,不避艱險,回絕倫逸羣
6. 關羽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刮骨療毒
過關斬將
7. 形容「關羽」的四字詞語有什麼
單刀赴會 忠肝義膽 智勇雙全 義薄雲天 忍辱負重 一表人才 忠心耿耿 剛愎自用 愛慕虛榮
8. 和關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義薄雲天。
讀音:[ yì bó yún tiān ]
釋義:正義之氣直上高空。形容為正義而斗爭的精神極其崇高。
出 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屈平、宋玉,導清源於前,賈誼、相如,振芳塵於後,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
2.赤膽忠心,
讀音:[ chì dǎn zhōng xīn ]
釋義: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出 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臣空有赤膽忠心;無能回其萬一。」
例 句:無論受過多大的委屈和冤枉,他對祖國的~從來沒有動搖過。
3.天人共鑒。
讀音:[ tiān rén gòng jiàn ]
釋義:鑒:審察。 天公、眾人皆可審察。表示誠實無欺。
出 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九回:「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主,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始終不渝,天人共鑒。
4.桃園結義
讀音:[ táo yuán jié yì ]
典故:民間俗傳 三國 時 劉備 、 關羽 、 張飛 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 飛 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 、 雲長 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 劉備 、 關羽 、 張飛 ,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 玄德 為兄, 關羽 次之, 張飛 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天地會詩歌選·桃園結義劉關張》之一:「天下英雄居第一,桃園結義 劉 、 關 、 張 。」
5.披肝瀝膽。
讀音:[ pī gān lì dǎn ]
釋義:披:披露;瀝: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裡話。也形容非常忠誠。
出 處:唐·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例 句:劉備和關羽、張飛是~,同心同德的結義兄弟。
6.用行舍藏,
讀音:[ yòng xíng shě cáng ]
釋義: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出 處:《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7.身在曹營心在漢
讀音:[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
釋義: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出 處:《三國演義》第二五回
8.過關斬將,
讀音:[ guò guān zhǎn jiàng ]
釋義:比喻不斷戰勝對手與克服困難他想起年輕時過關斬將的情景,就渾身來了勁兒
9.華容讓道,
10.網開一面。
讀音:[ wǎng kāi yī miàn ]
釋義: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採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
出 處:清·李綠園《歧路燈》:「先生意欲網開一面;以存忠厚之意;這卻使不得。」
例 句:人民政府的坦白從寬政策,~,給投案自首者指出一條出路。
11.刮骨療毒,
讀音:[ guā gǔ liáo dú ]
釋義:三國 蜀 將 關羽 左臂為流矢所中,鏃之毒入於骨,醫者為其破臂刮骨去毒。事見《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後稱為「刮骨療毒」。
12.單刀赴會,
讀音:[ dān dāo fù huì ]
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 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 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
例 句:唐朝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大有蜀漢關羽應魯肅之約~的遺風。
9. 關羽的成語有什麼大什麼的成語嗎
身在曹營心在漢
刮骨療毒
桃園結義
單刀赴會
華容道放曹操
過五關,斬六將
水淹七軍
千里走單騎
敗走麥城
大意失荊洲
白衣渡江
10. 三國演義的關羽四字成語
單刀赴會】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內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容約。有贊揚赴會...
過五關斬六將】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超群絕倫】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刮骨去毒】颳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並驅爭先】指競爭高下。
不避艱險】不畏懼艱難險阻。
言笑自若】談笑如常,十分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