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含十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成語

含十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4 02:26:42

⑴ 也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帶有也字的四字詞語成語有哪些

沒有也字開頭的成語,帶有也字的詞語成語有:
1、 莫餘毒也
【拼音】: mò yú dú yě
【解釋】: 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
2、何許人也
【拼音】: hé xǔ rén yě
【解釋】: 何:什麼;許:地方。指不知來自何方,來歷不明的人。
【出處】: 《後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舉例造句】: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
3、空空如也
【拼音】: kōng kōng rú yě
【解釋】: 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處】: 《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舉例造句】: 多少隻眼睛也都向王忠的座位搜尋的時候,卻見這個小人兒的座位早已空空如也。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4、舌者兵也
【拼音】: shé zhě bīng yě
【解釋】: 舌頭好比兵器,說話不當,既傷別人,又傷自己。
【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5、之乎者也
【拼音】: zhī hū zhě yě
【解釋】: 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出處】: 宋·文瑩《湘山野錄》:「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舉例造句】: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⑵ 含「之」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 之死靡它【zhī sǐ mǐ tā】:之: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出處】:《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造句】:丈夫死後,她便立志之死靡它,以報答丈夫生前對她深深的愛戀。

  2. 之乎者也【zhī hū zhě yě】: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出處】:《敦煌零拾·嘆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

    【造句】:我們不是聖人,更不是滿口之乎者也的窮酸秀才。

  3. 持之以恆【chí zhī yǐ héng】: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處】: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造句】:學習上沒有什麼秘訣,只有不懈努力、持之以恆才能取得好成績。

  4. 言之有理【yán zhī yǒu lǐ】:說的話有道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陳老道:『言之有理。』」

    【造句】:孔子的論語真是言之有理,給後人留下很大的精神財富!

  5. 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處】:《後漢書·隗囂傳》:「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造句】:為了對歷史和未來負責,他把個人的一切置之度外,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6. 付之一笑【fù zhī yī xiào】:用笑一笑來回答。比喻不計較,不當一回事。

    【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與王漕書》第二十七卷:「亦意高明見其迂闊;不過付之一笑而已。」

    【造句】:弗拉赫提先生對與前自由黨政府政策的比較付之一笑。

  7.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十六回:「各人聽了,反不以為是,就有說他是嫌錢多的,又有說他是願貧不願富的,鄧儀卿種種置之不理而已。」

    【造句】:醫生勸小張戒煙,他卻置之不理,結果得了很嚴重的肺病。

  8. 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喪人;錫(賜)之不毛之地。」

    【造句】:自從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湧出石油之後,本來冷僻的小鎮就匆匆繁華起來了。

  9. 當務之急【dāng wù zhī jí】:當務:指應當辦理的事。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

    【出處】:《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造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

  10. 取而代之【qǔ ér dài zhī】: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造句】:金黃的麥田漸漸被甩在了後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層林盡染的山峰。

⑶ 一()十()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啊

【一本十利】本:本錢;利:利潤。本錢小,利潤大。也比喻下的力量極專小,得益卻極大屬。
【一漿十餅】一碗漿,十個餅。比喻小恩小惠。
【一饋十起】饋:以食物送人,這里指吃飯。吃一頓飯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一缺十求】舊指一個職位空缺,謀求這個職位的人很多。
【一夜十起】心裡惦掛事情,一晚上起來十次,不得安睡。

⑷ 寫出十個帶有人體部位的四字詞語。

肝膽相照、目瞪口呆、焦頭爛額、唇亡齒寒、頭重腳輕、面紅耳赤、提心吊膽、眼疾手快、披頭散發、搖頭晃腦
一、肝膽相照
白話釋義:比喻彼此之間真誠相見。
朝代:宋
作者:文天祥
出處:《文山全集·六·與陳察院文龍書》:「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
翻譯:依靠知己;彼此之間真誠相見;臨寫文章不怕傾倒
二、目瞪口呆
白話釋義: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朝代:現代
作者:敦煌變
出處:《敦煌變文集》:「朱解低頭親看札;口呆目瞪忘收唇。」
翻譯:讓爭論而清賓;煙囪調薪逃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賓嗎?
三、焦頭爛額
白話釋義:比喻處境或情態十分狼狽窘迫。
朝代:公元80年
作者:班固
出處:《漢書·霍光傳》:「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翻譯:有處境如此狼狽窘迫的上賓嗎?
四、唇亡齒寒
白話釋義: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處:《左傳·哀公八年》:「夫魯,齊晉之唇,唇亡齒寒,君所知也。」
翻譯:魯國,齊國、晉國的嘴唇,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這是你所知道的
五、頭重腳輕
白話釋義:上面重,下面輕,比喻基礎不穩固,也用來形容眩暈的感覺。
朝代:明
作者:天然痴叟
出處:《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他的酒量原不濟,三瓶落肚,漸覺頭重腳輕。」
六、面紅耳赤

白話釋義:形容因激動或羞愧而臉色發紅的表情
朝代:
作者:
出處:《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
翻譯:如今有些人為了點私人小利,便跟人爭得臉色發紅
七、提心吊膽
白話釋義: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朝代:明
作者:吳承恩
出處:《西遊記》第十七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八、眼疾手快
白話釋義: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處:《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翻譯:假如被做事機警敏捷的抓到了送去官府,該如何是好?
九、披頭散發
白話釋義: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
朝代:清
作者:吳敬梓
出處:《儒林外史》第五回:"披頭散發,滿地打滾,哭的天昏地暗。"
翻譯:頭發長而散亂,在地上打滾,哭的天昏地暗
十、搖頭晃腦
白話釋義:腦袋搖來搖去。形容自己感覺很有樂趣或自己認為很不差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文康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來理論這話,倒瞪著兩隻眼睛,搖頭晃腦,指手畫腳。"

⑸ 含有十的的四字詞語


成語

湯池鐵城、
城門魚殃、
城北徐公、
城狐社鼠、
一字連城、
坐擁書城、
一字長城回、
不事城府、
銅城鐵答壁、
萬里長城、
百城之富、
赤舌燒城、
長城自壞、
枉死羅城、
軍臨城下、
長城萬里、
紙貴洛城、
眾心成城、
豐城劍氣、
攻城略地、
人民城郭、
略地攻城、
嬰城自守、
兵臨城下、
價等連城、
金城千里、
頓兵堅城、
金城湯池、
金城石室、
攻城徇地

⑹ 帶十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十指連心[ shí zhǐ lián xīn ] 手指頭感覺靈敏,十個手指碰傷了哪一個,心裡都感到疼痛,常用來比喻某人和有關的人或事具有極密切的關系。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十指連心,可憐昏死在地。」

2、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 數數目時往往以五為單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數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敘述時清楚有序而無遺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3、十年寒窗[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出自: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翻譯:古人說,長年讀書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一旦中了舉後立刻名聞天下。

4、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 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無缺陷:人都有缺點,哪能十全十美呢?

出處:清·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其美。」

5、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 形容色澤鮮艷,花樣繁多。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全部穿著細狐、洋灰鼠之類;那面子更是五光十色。」

6、神氣十足[ shén qì shí zú ] 神氣:自以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擺出一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樣子。

引證: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會於是神氣十足了。

⑺ 含有十的四字成語

十字路口、
十指連心copy、
十全十美、
一五一十、
五光十色、
神氣十足、
十世單傳、
以一當十、
十萬火急、
十有八九、
七老八十、
十惡不赦、
十年寒窗、
十拿九穩、
得一望十、
九儒十丐、
一目十行、
九流十家、
目下十行、
十漿五饋、
十不離九、
十指如椎、
十死之地、
十二萬分、
十年九荒、
三十三天、
十室容賢、
十轉九空、
丁娘十索、
金釵十二

⑻ 含十的四字詞語

十的四字詞語 :
五光十色、
十字路口、
十指連心、
一五一十、
十全十美、
神氣十足、
十拿九穩版、
十世單傳、權
以一當十、
十年寒窗、
七老八十、
十有八九、
十惡不赦、
十萬火急、
三十三天、
十發十中、
十不離九、
十死之地、
一目十行、
十室容賢、
十眠九坐、
十指如椎、
腰纏十萬、

⑼ 帶十的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四字詞語

帶十字的成語有三十而立,十面埋伏,十惡不赦,十全十美,一曝十寒。
1.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示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十面埋伏 [ shí miàn mái fú ]
【解釋】: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出自】: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後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示例】:我們設下~,專等敵人自投羅網。
3.十惡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出自】:《隋書·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示例】:這個暴徒,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真是~。
4.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釋】: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出自】:清·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其美。」
【示例】:新生事物在剛產生時,並不都是十全十美,但總是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是要取代舊事物的。
5.一曝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解釋】: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出自】:《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示例】:他們跑出英文教室,說的聽的依然是中國話。這只是『~』的辦法罷了,對於理解的功夫完全拋荒。
◎葉聖陶《英文教授》

⑽ 帶有十什麼十什麼的四字詞語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形容看書極快。行(háng)。
一缺十求
[yī quē shí qiú]
舊指一個職位空缺,謀求這個職位的人很多。
一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暴」同「曝」),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比喻勤奮的時候少,懈怠的時候多,沒有恆心。
一饋十起
[yī kuì shí qǐ]
饋:以食物送人,這里指吃飯。吃一頓飯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一夜十往
[yi ye shi wang]
形容體貼周到地服侍病人。
一漿十餅
[yī jiāng shí bǐng]
一碗漿,十個餅。比喻小恩小惠。
一本十利
[yī běn shí lì]
喻下的力量極小,得益卻極大。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一夜十起
[yī yè shí qǐ]
心裡惦掛事情,一晚上起來十次,不得安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