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含手的人多雜亂的成語

含手的人多雜亂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4 02:59:06

1. 表示雜亂的成語

杯盤狼藉 狼藉: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狠藉。」
啛啛喳喳 「啛」念cuì。象聲詞。形容雜亂細碎的說話聲。
顛三倒四 三、四:表示雜亂。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卧不安。」
東橫西倒 形容雜亂。
出處:劉復《曉》詩:「回看車中,大家東橫西倒,鼾聲呼呼。」
斷爛朝報 斷爛:形容陳腐雜亂;朝報:古代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奏章之類的文件。指陳舊、殘缺,沒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記載。
出處:《宋史·王安石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煩言碎辭 形容文詞雜亂、瑣碎。
出處:《漢書·劉歆傳》:「分文析字,煩言碎辭。」
紛紛不一 各不相同。紛紛:多而雜亂。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請宴』的,也有做『窺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紛紛不一。」
紛紛籍籍 紛紛:眾多。籍籍:雜亂的樣子。縱橫交錯。形容眾多而且雜亂的樣子。
紛紛攘攘 紛紛:眾多;攘攘:雜亂的樣子。眾多且雜亂。形容人群雜亂。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八:「楊八老看見鄉村百姓,紛紛攘攘,都來城中逃難。」
紛亂如麻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紛紜雜沓 紛紜:交錯;沓:重復。多而且雜亂。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雖然紛紜雜沓,仍自嚴肅整齊,只此一室之中,隨從何止百數。」
紛至沓來 紛:眾多,雜亂;沓:多,重復。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出處:宋·朱熹《答何叔京》六:「夫其心儼然肅然,常若有所事,則雖事物紛至而沓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
蜂合蟻聚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前蜀·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詞》:「蠢彼不庭,敢違天道……欲恃其蜂合蟻聚之勢,仗鋤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賓睿化。」
蜂屯烏合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宋·王禹偁《賀聖駕還京表》:「蕞爾林胡,無名內侮,蜂屯烏合,鼠竊狗偷;必想邊民奪挺以毆攘,亭長持繩而縶縛。」
蜂屯蟻附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宋·李綱《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眾,蜂屯蟻附,渡壕臨城,梯長如雲,箭落如雨。」
蜂屯蟻雜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唐·韓愈《送鄭尚書序》:「撞搪呼號以相和應;蜂屯蟻雜,不可爬梳。」
蜂擁蟻聚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羅振常《史可法別傳》:「城下死者山積,攻者反藉疊屍以登,蜂擁蟻聚,城遂陷。」
蜂擁蟻屯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清·昭槤《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帆檣銜接,倏然蜂擁蟻屯者數千人。」
蜂攢蟻集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八卷 :「四方商賈來收買的,蜂攢蟻集,挨擠不開。」
蜂攢蟻聚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三回:「那跟隨楚王人眾,何止千人,一個個俱脫衣露甲,手執暗器,如蜂攢蟻聚,飛奔上壇。」
觥籌交錯 觥:古代的一種酒器;籌:行酒令的籌碼。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著。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鬼哭狼嗥 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出處: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六章:「有的鑽到汽車下,有的往坦克的後面涌,鬼哭狼嗥,亂成一片。」
鬼哭神號 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出處:元·楊暹《西遊記》第三本第九出:「則聽得鬼哭神號,休猜做三唱《陽關》出霸橋。」
橫七豎八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橫三順四 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一章:「辦公室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橫三順四地睡著人。」
舉要刪蕪 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岑文本謂人曰:『吾見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聚訟紛紜 聚訟:眾中爭辯;紛紜:多而雜亂。許多人在一起對某一問題議論紛紛,不能決定哪種意見是正確的。
出處:《後漢書·曹褒傳》:「諺曰:『作舍道邊,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為聚訟,互生疑異,筆不得下。」《後漢書·馮衍傳下》:「講聖哲之通論兮,心福憶而紛紜。」
拉拉雜雜 指雜亂無條理。
林林總總 林林:眾多的樣子;總總:眾多而雜亂的樣子。形容眾多。
出處:唐·柳宗元《貞符》:「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
履舄交錯 履舄:泛指鞋子。鞋子雜亂地放在一起。形容賓客很多。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
滿天星斗 星斗:星的總稱。布滿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雜亂。後形容文章華美。
出處: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七橫八豎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雜亂。
人多嘴雜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聲名狼藉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出處:《史記·蒙恬列傳》:「言其惡聲狼藉,布於諸國。」
什伍東西 什伍:縱橫錯雜。原指南斗六星,牽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雜亂無章。後多形容事物錯雜紛亂。
出處:唐·韓愈《三星行》詩:「名聲相乘除,得少失有餘。三星各在天,什伍東西陳。」
歪八豎八 雜亂不整的樣子。
烏七八糟 形容十分雜亂。
污七八糟 形容十分雜亂。
言無倫次 語言雜亂無章。
出處:明·李開先《亡妻張宜人散傳》:「言無倫次,事無統紀。」參見「語無倫次」。
一天星斗 比喻事情多而雜亂。
出處: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魚龍曼衍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後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出處:《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戶、海中碭極、漫衍魚龍、魚抵之戲以觀視之。」
雜亂無序 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出處: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雜亂而無章。」
雜亂無章 章:條理。亂七八糟,沒有條理。
出處: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雜亂而無章。」
雜七雜八 形容東西非常混雜,或事情非常雜亂。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三回:「竊取陳編,以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2. 形容人多雜亂的成語

人山人海、門庭若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項背相望、座無虛席、濟濟一堂、摩肩接踵回. 人山人海:人群答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濟濟一堂:濟濟: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人來人往: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項背相望:原指前後相顧.後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座無虛席: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 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3. 形容很雜亂的成語

物品混亂:一片狼藉、七零八落、凌亂不堪、亂七八糟、七顛八倒
內心混亂:心急如焚內、忐忑不安、心亂容如麻、心亂如麻、心神不寧
動作慌亂:手忙腳亂、坐立不安、顛三倒四、手足無措、手足失措
人員混亂: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魚目混珠、良莠不齊

4. 形容「多而雜亂的聲音」的成語有哪些

七嘴八舌、喋喋不休、眾說紛紜、人多口雜、人多嘴雜
1、七嘴八舌
【解釋】:形容人多口雜。
【出自】:清·袁枚《牘外余言》:「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嘲,皆由於心之大公也。」
【譯文】:所以晉國的大夫七嘴八舌,熱嘲冷譏,都取決於心裡的想法。
2、喋喋不休
【解釋】:喋喋:形容說話多;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出自】:班固·漢《漢書·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
【譯文】:周勃、東陽侯稱為長輩,這兩個人說的事情並不能出口,怎麼證明這個嗇夫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3、眾說紛紜
【解釋】: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譯文】:君主沒有二心,我怎麼會不知道?但眾人議論紛紛,恐怕免不了秋天的扇子的損失。
4、人多口雜
【解釋】: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出自】:清 脂硯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九回:「寧府人多口雜,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
【翻譯】:寧府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那些不得志的奴僕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
5、人多嘴雜
【解釋】: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譯文】:我擔心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說話不方便,就如同忠告、紅蕖、紫綃另外在一房居住。

5. 各種意見和言論多而雜亂是什麼成語。

人多嘴雜復
[拼音]rén ō zuǐ zá
[釋義制]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閨臣恐人多嘴雜,說話不便,即同良箴、紅蕖、紫綃另在一房居住。」

6. 描述「非常雜亂」的成語有哪些

有「雜七雜八」、「雜亂無章」、「亂七八糟」、「千頭萬緒」等。

7. 形容人很多很亂的成語

人山人海、門庭若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項背相望、座無虛席、濟濟一堂、摩肩接踵.
人山回人海:人群如答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濟濟一堂:濟濟: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人來人往: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項背相望:原指前後相顧.後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座無虛席: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
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8. 形容「人多雜亂講個不停」的四字詞是什麼

七嘴八舌、喋喋不休、眾說紛紜、議論紛紛、沸沸揚揚等。
1、七嘴八舌
【解釋】:形容人多口雜。
【出自】:清·袁枚《牘外余言》:「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嘲,皆由於心之大公也。」
【譯文】:所以晉國的大夫七嘴八舌,熱嘲冷譏,都取決於心的大公的。
2、喋喋不休
【解釋】:喋喋:形容說話多;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出自】:班固·漢《漢書·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
【譯文】:周勃、東陽侯稱為長的,這兩個人說的事情並不能出口,怎麼證明這個嗇夫喋喋不休言善辯呢!
3、眾說紛紜
【解釋】: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譯文】:君主沒有二心,我怎麼會不知道?但眾人議論紛紛,恐怕免不了秋天的扇子的損失。
4、議論紛紛
【解釋】: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譯文】:因此遠近猜疑,議論紛紛的原因。
5、沸沸揚揚
【解釋】: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揚:喧鬧、翻動的樣子。象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
【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
【譯文】:其中多白玉,這有玉膏,他原沸騰沸騰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