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意思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① 羯摩和尚是什麼意思
羯摩是梵語,意思是作法辦事。原始佛教是非常講民主的,由於印度四姓階級造成了社會的極度不平等現象。偉大慈悲的佛陀在教內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羯摩制度。佛陀規定,一大界范圍內的僧侶要六和共住,舍棄一切出家前因社會地位不同而養成的階級觀念。凡僧中事皆要作法成辦民主料理,即根據僧事的重要性釆取全民公決或有限代表制來協商處置,這個議事過程稱作羯摩。作羯摩時,首先推舉出一位羯摩師,就是住持會議的主持人。羯摩師過去又叫維那,羯摩結束後維那一職自動滅失。在羯摩時,維那首先讓大家就這個羯摩的本身是否如法進行認定。例如,參加這個羯摩的人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有相應的資格;應來未來者是否因合理的理由而請假(說凈)。參加羯摩的人數和羯摩所處的地點是否合法。只有當這些先決條件具足圓滿,而又無一「別眾」持異議時,真正的羯摩才能開始。羯摩事務根據羯摩的內容和對象分別有人、事、法等不同。例如有時是為了分供物,有時為了給某人受戒或為了處理犯戒的比丘等。佛制羯摩法共158種,經中曰二十楗度。維那師將羯摩事由三白告眾,然後就處理結果征詢大家的意見。眾中若有多人乃至一人對處理結果持反對態度者,此事亦復不能成辦,改作它議。若有人無理反對者(故意搗亂)可先將此人擯出,羯摩繼續進行。最後必須得到一個百分之百的圓滿答案,這個羯摩才算結束。
曾經看到一份文字資料報道:八十年代一位美國的社會科學家到斯里蘭卡去調研,無意間接觸到佛教內典,看到了其中有關羯摩制度的闡述。回國後寫論文驚呼,我們現代社會幾代人所創立和爭取的立憲、議會、選舉等社會先進的民主體制,印度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教僧團內就已成功推而行之了。此舉不得不令自以為是的西方人對東方的宗教文化重新刮目。
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在封建王朝的獨裁統制下,歷史上教內仍然堅持這一優良傳統,鮮有離經叛道者。類如說,過去寺廟方丈都是常住僧人本著選賢任能的原側推選出來的。既使是傳統的子孫接法道場,新的方丈侯選人也都是從已被印證有德有才的入圍弟子中選拔法嗣的。無論哪種形式,總之,未來的住持必須在自我修持和品行道德方面讓大眾信服。叢林里住持每年臘月要主動辭職,接受大眾的評議,之後再決定次年住持人選。
今日的佛教,在民主進程方面,無論與現代的社會制度相比,還是與過去的原始教制相比,都無疑是一種倒退。從中國佛教協會到各大寺廟,都缺少應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機制。當然,搞好社會關系並不一定意味著趨炎附勢或德才羞澀。我們應該認識到另一層意思是:一個真正有出離心,看破紅塵,心懷若谷的佛教徒,對名利地位和福報都是隨緣的而不應去刻意追求的。
佛教里的此類「幹部」一旦大權在握,就意味著無上的財富和無上的福報將隨侍終生。一個縣市級的寺廟一年可收入幾百萬元;一個國家級的寺院年收入可達千萬;國際知名的佛教旅遊聖地年收入甚至有上億。這些財富皆「合情合理又合法」地玩於住持掌股之間。如何不惹人眼紅。舉一個本人耳濡目染的例子:十幾年前我暫住的河南省一家著名寺院的方丈每年都要生幾次病,病來時就包架專機運到首都軍區醫院進行搶救。最好的專家會診,最先進的醫療設備派上。不惜血本,每日耗資數萬元。這位方丈的醫療費幾乎花去常住近半的收入。而恰恰同樣,在這位病方丈住持的寺廟里住有一位沙彌也病了,抓幾元錢的中葯,寺院都不肯給報銷。由於這個沙彌還沒有具備享受單金的資格,手裡沒有一分錢。在家佛教徒看他很可憐,接濟點錢給他看病。最後卻被客堂管事知曉,竟然以他向外化緣的罪名將之開除趕出了寺院。嗚呼!方丈怕死,有病了趕緊去搶救。沙彌,非人耶?俗家人尚知「人生而平等」,況復佛陀曾言:入我門來,身和共住,語和無諍,戒和同修,意和同悅,利和同均等等如是之語。弘一法師曾言:「出家人生死看破,小病求醫,大病求死......」。不知這句話對應該求死卻反而求生的那位叢林大佬有多大的諷刺。
有的寺院主持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對常住一切危及自己「政權」的不利因素給予徹底地掃盪。其手段之卑劣,惡念之痛絕,真真讓俗世上一幫陰毒酷吏們都汗顏三日。其主要表現形式大致如下:
一、對常住僧人重新「優化組合」,變十方叢林為子孫道場。排斥外地僧人,不充許別的同住老法師老和尚收弟子,只許自己繁殖徒子徒孫。
二、違背佛制,攥越六和,視佛陀為道具,看僧侶為僱工。唯我獨尊,目空一切,謂普寺之內,除我之外,無有餘物也。
三、積極開展社交活動,與政府個別官員主動拉關系。有時拿常住的錢做點善事,樹立自己的形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美譽」。
四、執行獨裁統制,給常住僧眾灌輸因果福報的宿命論和封建叢林的家長專權意識。有意荒費佛陀的原始律法,因為一旦僧人明了佛制,方丈就會承受種種不如法的輿論。---不過這時寺院都已是自己的親信,也許輿論亦無從談起了。
② 和尚是什麼意思
【 和尚 】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upa^dhya^ya,巴利語 upajjha^ya。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和闍、和社、殟社、鶻社、烏社。音譯為鄔波馱耶、優婆陀訶、郁波第耶夜。意譯親教師、力生、近誦、依學、大眾之師。和尚為受戒者之師表,故華嚴、天台、凈土等宗皆稱為戒和尚。後世沿用為弟子對師父之尊稱。然和尚一語乃西域語之轉訛,如龜茲語 pwa^jjhaw 等之誤轉。亦有謂印度古稱『吾師』為烏社,於闐等地則稱和社、和闍(khosha),和尚一語即由此轉訛而來。又鳩摩羅什譯此語為力生,意指弟子依師而生道力。
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沙彌、沙彌尼之出家受戒法,應求二師,一為和上,一為阿闍梨;和上如父,阿闍梨如母。意即舍本生之父母而求出家之父母。在西藏喇嘛教之四種階位中,以和尚為最上之第四位,其權力僅次於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住持諸大寺。日本佛教僧官階位中,有大和尚位、和尚位等稱呼,後則轉為對高僧之尊稱。〔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宋高僧傳卷三、玄應音義卷八、翻譯名義集卷四、慧琳音義卷十三、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 和尚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Up&amacron;dhy&amacron;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語,呼吾師雲烏社,至於闐國等則稱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轉訛也。羅什三藏翻為力生,以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晉書佛圖澄傳曰:『法常與法佐對車夜談,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見澄,澄已知之。於是國人每相語曰:莫起惡心,和尚知汝。』按,此二字見正史之始也。魏書釋老志,浮圖澄為石勒所宗信,號為大和尚。大和尚又始見此。翻譯名義曰:『和尚外國名,漢言知有罪知無罪也。』寄歸傳三曰:『言和尚者,非也。西方泛喚博士皆名烏社,斯非典語。若依梵本經律之文,咸雲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音。』百一羯磨一曰:『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言和上者,乃是西方時俗語,非是典語。』玄應音義十四曰:『和尚菩薩內戒經作和闍,皆於闐國等訛也。應言郁波弟耶,此雲近誦。以弟子年少不離於師,常逐近受經而誦也。又言鄔波陀耶,此雲親教,舊譯雲知罪知無罪名為和尚也。』慧苑音義上曰:『和上,按五天雅言和上謂之塢波陀耶,然彼土流俗謂之殟社。於闐疏勒乃雲鶻社,今此方訛音謂之和上。雖諸方殊異,今依正釋。言塢波者,此雲近也,陀耶者讀也。言此尊師為弟子親近,習讀之者也。舊雲親教師者是也。』業疏三上曰:『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雲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而釋,不知音本。人又解雲: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了疏,則雲優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余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雲郁波弟耶,聲相近也。』秘藏記本曰:『天竺呼俗博士曰烏邪,漢家訛誤以烏邪為和尚。加以烏邪是俗儒之稱,而名道人,大誤耳。正可雲拔底耶,天竺呼有智僧為人師者為拔底耶。拔底耶者,親教義也。』
【 和尚 】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吾師的意思,僧徒對其親教師的尊稱。
③ 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和尚是什麼意思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Upqdhyqya (P. Upajjhqya) 這個字出來的,這個字到了西域被讀成『回烏闍□答』,到了漢地又讀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④ "和尚"是什麼意思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至高無上的意思,「和尚」之稱華藏世界只有釋迦能回稱得答.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這個字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⑤ 和尚是什麼成語
和尚路口是
半路出家 [bàn lù chū jiā]
基本釋義
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內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容另一工作。
貶義
出 處
《亨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卻改行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一般;買賣行中本不是你等伎倆;又把本錢消折去了。」
和尚打傘是
無法無天 [wú fǎ wú tiān]
基本釋義
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貶義
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⑥ 形容和尚成語是什麼
一心入空門
削發抄入山門
與亊無爭靜身心
形容「和尚」的成語有:遁跡空門
六根清凈
一塵不染
六塵不染
束身自修
遁跡空門 [
dùn
jì
kōng
mén
] 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同「遁入空門」。
六根清凈 [
liù
gēn
qīng
jìng
] 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
一塵不染 [
yī
chén
bù
rǎn
] 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
六塵不染 [
liù
chén
bù
rǎn
] 佛教語,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
⑦ 形容兩個人是和尚什麼意思
從前有兩座山抄,
一座山上住著老和尚,
另一座山上住著小和尚。
山上沒有水,每天他們都需要到山下挑水
後來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某一天,老和尚去挑水時,
發現小和尚竟然沒出現,
他想,或許小和尚生病了。
第二天,老和尚再去挑水,
小和尚還是沒出現,老和尚開始擔心了
決定去探望小和尚
上山後,
他發現小和尚正在樹下打太極。
老和尚很驚訝地問道:
「為什麼你沒有去挑水還有水喝呢」
小和尚回答說:
「這三年來,我每天挑完水,
都會利用零碎時間來挖井。
現在我已經挖好一口井,
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
我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⑧ 成語指著和尚罵賊禿是什麼意思,成語指著和尚罵
對著和尚罵賊禿,
出自《彷徨·肥皂》,形容指桑罵槐的行為。
成語例子:你簡直是對著和尚罵賊禿,不把我村長當作官
⑨ 知客和尚是什麼意思
知客是叢林八大執事之一,是客堂的負責人,客堂主管外交事務,接納來往人員,管理寺院內部僧眾等。和尚是尊稱,並不是每個僧人都能稱和尚的,和尚是阿闍梨,即軌范師,是領眾修行的人,只有方丈才配稱大和尚。
⑩ 和尚的原本意思是什麼
源頭是梵語,本義為「師長」,是對「有一定修為的僧人」之尊稱。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意代表佛教謙和至尚的修行者。梵語在古西域語中不確切的音譯,古印度梵語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和尚等,在中國等地則常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
和尚有以下別稱:阿闍梨;比丘;比邱;禪師;出家人;毳客;大師;佛佗;和上;和闍、和社;鶻社;近誦;喇嘛;力生;親教;親教師;瞿曇;闍梨;釋子、頭陀;殟社;烏社;鄔波馱耶;捂波地耶;烏邪;依學;優婆陀訶;郁波第耶夜;
(10)和尚意思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
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現在一般對出家人的尊稱為:「法師」。
元雜劇中稱之為「潔郎」:
和,為三界統稱,尚,乃至高無上的意思,「和尚」之稱華藏世界只有釋迦能稱得,但後世確把比丘都稱為和尚了,也許是因為釋迦涅槃之後,在世比丘為世間第一福田的緣故吧。
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於闐國則稱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