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和死相關的成語

和死相關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5 22:17:55

A. 和死亡有關的成語

【愛生惡死】: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於死亡的邊緣。
【半死半活】: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慘或死氣沉沉,沒有生氣。
【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晉周顒的字。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不得善終】:善終: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惡人應有的壞下場。
【不諱之變】:不諱:死的婉詞,指人死不可避免;變:變故。指人的死亡。
【殘喘待終】:殘喘:僅存的一點喘息;終:死亡。指生命將盡,僅存一點喘息。
【殘絲斷魂】:殘:剩餘的;絲:蠶和其它昆蟲吐的絲;斷:斷絕;魂:魂魄。比喻即將死亡的生命。
【慘遭不幸】:遭到嚴重災禍,多指死亡。
【朝榮夕斃】:斃:死亡。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比喻生命短促,榮辱無常。
【朝生暮死】: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朝生夕死】: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死入生】: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大限臨頭】:大限:生命的極限。指死期。用以指壽數已盡,註定死亡的期限落到身上。
【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餓殍遍野】:殍:人餓死後的屍體。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方生方死】:方:正在。指萬物萬事正在在不斷地出生成長,也在不斷地死亡消失。
【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秉燭】: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B. 跟死人有關的成語

死不瞑目的解釋

成語拼音sǐ bù míng mù

成語解釋死了也不閉眼。指人將要死之時心裡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來形容志向或心願未能實現;死不甘心。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卓逆天無道,盪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成語簡拼SBMM

成語注音ㄙˇ ㄅㄨˋ ㄇ一ㄥˊ ㄇ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指死得遺憾。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不,不能讀作「bú」。

成語辨形瞑,不能寫作「明」。

近義詞抱恨終天

反義詞心甘情願、何樂不為

成語例子焦裕祿同志臨死前還對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說:「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死不瞑目。

英語翻譯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 <die unwillingly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

日語翻譯死んでも死に切(き)れない

俄語翻譯даже смерть не принесёт мира и покоя

其他翻譯<德>selbst beim Sterben die Augen nicht schlieβen wollen<法>mourir à regret

成語謎語絕望;老張的眼睛;惟將終夜長開眼

歇後語木偶進棺材;鯽魚下油鍋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涼州軍閥董卓進軍洛陽,廢漢少帝立漢獻帝,自任相國。長沙太守孫堅與袁術聯合共同討伐董卓。董卓想嫁女給孫堅的兒子孫權來拉攏孫堅,孫堅氣憤地對董卓的特使李傕說:「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C. 和死有關的成語

  • 和死有關的成語 :

  • 貪生怕死、

  • 同生共死、

  • 救死扶傷、

  • 見死不救、

  • 萬死不辭版、

  • 死去活來、

  • 死有餘辜權、

  • 垂死掙扎、

  • 雖死猶榮、

  • 誓死不屈、

  • 死皮賴臉、

  • 死得其所、

  • 死乞白賴、

  • 死而後已、

  • 起死回生、

  • 死心塌地、

  • 死不瞑目、

  • 寧死不屈、

  • 死於非命、

  • 死無葬身之地、

  • 不知死活、

  • 賊心不死、

  • 死無對證、

  • 人生自古誰無死、

  • 生死相依、

  • 死不足惜、

  • 生死與共、

  • 死不悔改、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兔死狐悲、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哀莫大於心死、

  • 決一死戰、

  • 老死不相往來、

  • 拚死拼活、

  • 死灰復燃、

  •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 客死他鄉、

D. 與死有關的成語。

哀莫大於心死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愛之欲其生,惡內之欲其死 喜愛他時,容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半死不活 形容筋疲力盡,精神不振的樣子。
豹死留皮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於後世。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死不活 形容沒有生氣或處境尷尬。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從事。
不自由,毋寧死 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E. 與死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貪生怕死、
同生共死、
救死扶傷、
見死不救、版
萬死不辭、
誓死不屈、
死去活來、
死有餘辜權、
垂死掙扎、
雖死猶榮、
死皮賴臉、
死得其所、
死乞白賴、
死而後已、
起死回生、
死心塌地、
死不瞑目、
寧死不屈、
死無對證、
不知死活、
死於非命、
人生自古誰無死、
死無葬身之地、

F. 與死亡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於死亡的邊緣。

【半死半活】: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慘或死氣沉沉,沒有生氣。

【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晉周顒的字。表示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不得善終】:善終: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惡人應有的壞下場。

【不諱之變】:不諱:死的婉詞,指人死不可避免;變:變故。指人的死亡。

【殘喘待終】:殘喘:僅存的一點喘息;終:死亡。指生命將盡,僅存一點喘息。

【殘絲斷魂】:殘:剩餘的;絲:蠶和其它昆蟲吐的絲;斷:斷絕;魂:魂魄。比喻即將死亡的生命。

【慘遭不幸】:遭到嚴重災禍,多指死亡。

【朝榮夕斃】:斃:死亡。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比喻生命短促,榮辱無常。

【朝生暮死】: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朝生夕死】: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死入生】: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大限臨頭】:大限:生命的極限。指死期。用以指壽數已盡,註定死亡的期限落到身上。

【餓莩遍野】: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餓殍遍野】:殍:人餓死後的屍體。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方生方死】:方:正在。指萬物萬事正在在不斷地出生成長,也在不斷地死亡消失。

【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秉燭】: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燭殘年】: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風燭草露】: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

【風燭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伏屍流血】:伏屍:橫屍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殺人眾多。

【伏維尚饗】:舊時祭文中的套語。意思是恭敬地請你來吃。後用做死亡的戲謔說法。

【宮車晚出】:宮車:古代帝王所乘的車。宮車遲遲不出。舊為帝王死亡的諱辭。

【宮車晏駕】:晏:遲。宮車遲出。舊為帝王死亡的諱辭。

【骨化形銷】:指死亡。

【國無捐瘠】:瘠:瘦弱;捐瘠:貧弱以至死。國內沒有因貧困飢餓而死亡的人。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狐兔之悲】: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化為異物】:變成另外的東西。指死亡。

【活人手段】:使將要死亡的人能夠生存下來的本領或方法。

【家敗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家破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家破身亡】:家庭毀滅,自身死亡。

【盡辭而死】:盡辭:把要說的話說完。指在死亡之前把自己的心願說出來,死無遺憾。

【進退存亡】:前進、後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種好的與壞的處境。

【溘然長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詞。

【溘焉長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

【戀生惡死】:戀:愛慕不舍;惡:厭惡。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零落山丘】: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後埋葬在山丘上。

【門殫戶盡】:指全家死亡。

【名登鬼錄】:鬼錄:也叫「鬼籙」,舊時迷信的人指冥間死人的名冊。名字已登上鬼錄了。指人將要死亡或已經死亡。

【命染黃沙】:染:沾上。身體挨上黃沙。指死亡。

【怕死貪生】: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七返靈砂】:道家所謂能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葯。形容可以挽救危險和死亡的辦法。

【氣數已盡】:氣數:命運。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將死亡或沒有生命力。

【氣數已衰】:氣數:命運。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將死亡或沒有生命力。

【翹辮子】:清代男人也梳辮子,劊子手殺人時要把辮子提起,翹辮子指殺頭。借指死亡。

【人命危淺】:淺:時間短。形容壽命不長,即將死亡。

【人亡家破】: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人之雲亡】:人:賢人;雲:助詞;亡:失去。賢人死亡了。舊時用來懷念那些身系國家安危的賢人。

【人之雲亡,邦國殄瘁】:人:賢人;雲:助詞;亡:失去;殄瘁:病困。賢人死亡了,國事危殆。舊時用來懷念那些身系國家安危的賢人。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日薄虞淵】:猶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

【撒手長逝】:撒:放開;長:永遠。放開手永遠離去。指死亡。

【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三長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山陵崩】:山陵:比喻尊高,指帝王;崩:倒塌,稱皇帝死為崩。比喻帝王的死亡。

【身亡命殞】:身、命:生命;亡、殞:死亡。指人死亡。

【身先朝露】:指身體比早晨露水消失還快。比喻很快死亡。

【神滅形消】:指死亡。

【生老病死】: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生死存亡】: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勢或斗爭的的發展已到最後關頭。

【生死榮辱】:生存與死亡,榮耀和恥辱。

【屍居余氣】:余氣:最後一口氣。象屍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屍肉未寒】:屍體還沒完全僵冷。指人剛剛死亡。

【十室九空】: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無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後的荒涼景象。

【首足異處】: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指遭受殺戮而死亡。

【屬纊含飯】:屬纊:用棉花放在人鼻孔前,看看是否有氣;含飯:入殮時把米粒放在死人口中。指人死亡和入殮。

【屬纊之際】:屬纊:將新棉花放在瀕臨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驗證他是否斷氣。指人疾病臨危,彌留之時。

【死到臨頭】:臨:面臨。快要到了死亡的時刻。

【死傷相藉】: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傷亡者多。同「死傷相枕」。

【死傷相枕】: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傷亡者多。

【死傷枕藉】:枕藉:縱橫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死生存亡】:生存或者死亡。常比喻情勢已到了非存即亡的關鍵時刻。

【死生榮辱】:指死亡、生存、榮耀、恥辱。

【死相枕藉】:枕藉:縱橫相枕而卧。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死於非命】: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死者相枕】: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很多。

【碎骨粉身】:指死亡。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同「碎身粉骨」。

【碎身粉骨】:身體粉碎。指死亡。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泰山樑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貪生惡死】:貪戀生存,害怕死亡。同「貪生畏死」。

【貪生怕死】: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貪生畏死】: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天年不測】:指意外的死亡。

【同歸於盡】:盡: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毀滅。

【屠所牛羊】: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

【萬年之後】:指死亡以後。

【萬年之日】:指死亡的日子。

【危若朝露】:危險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樣容易消失。比喻面臨死亡。

【畏死貪生】: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嗚呼哀哉】:嗚呼:嘆詞;哉:語氣助詞。原為表示哀痛的感嘆語,舊時祭文中常用。現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物傷其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傷感。

【銜口墊背】:銜口:給死者嘴裡含上珍珠、玉石或米作壓舌物;墊背:在死者墊褥下面放錢。指古時殮葬時的一種習俗。比喻死亡。

【香消玉碎】: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

【香消玉損】: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香消玉殞】: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香銷玉沉】:香、玉:舊詩文中美女的代稱。比喻美女死亡。

【欣生惡死】:欣:喜悅。貪戀生存,畏懼死亡。

【薪盡火滅】: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凶短折】:短:短壽;折:死亡。指夭折,早死。

【修文地下】: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血肉狼藉】:血流肉爛,無法辨認器官肢體。形容死亡或受傷的慘狀。

【血肉摹浚糊:血流肉爛,無法辨認器官肢體。形容死亡或受傷的慘狀。

【淹淹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瀕於死亡。同「奄奄一息」。

【奄奄待斃】: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已臨近死亡。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只剩下一口氣。形容臨近死亡。

【雁行折翼】:雁行: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比喻兄弟的死亡。

【揚幡招魂】:迷信做法,掛幡招回死者的靈魂。比喻宣揚或企圖恢復已經死亡的舊事物。

【一病不起】:得病後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一將成功萬骨枯】: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一暝不視】: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

【一瞑不視】: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一命歸西】:指死亡。

【一命歸陰】:指死亡。

【一命嗚呼】: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後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一日身死】:一旦自己死亡。

【瘞玉埋香】:瘞: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麗的女子死亡。

【飲彈而亡】:飲彈:中彈。因中了槍彈而死亡。

【油干燈草盡】: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油干燈盡】: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燈草盡」。

【於乎哀哉】:於乎:文言嘆詞;哉:語助詞。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玉碎花消】: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玉碎花銷】:玉、花:舊詩文中美女的代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玉碎香殘】: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玉碎香消】:比喻女子死亡。

【玉碎珠沉】:美玉破碎,珠寶沉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玉殞香消】:殞:墜落,死亡。像玉一樣殞落,像花一樣凋謝。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長眠不起】:死亡的別稱。

【長生不死】:生命長存,永不死亡。

【珠沉玉沒】:美玉破碎,珠寶沉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珠沉玉碎】:美玉破碎,珠寶沉沒。比喻美女的死亡。

【珠沉玉磒】:比喻美女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G. 跟死亡有關的成語

九死一生jiǔsǐyīshēng
[釋義] 九:表示次數或多數。形容多次經歷生死危險而倖存回。比喻情況極答其危險。
[語出] 戰國·楚·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唐·劉良註:「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近義] 死裡逃生
[反義] 安如磐石 安如泰山
[用法] 常用來表示人的經歷;有時可用來表示決心或用來預料特別少

H. 和死相關的成語

和死相關的成語 :
貪生怕死、
救死扶傷、
同生專共死、
見死不救、
誓死不屈、
萬死不辭、屬
死有餘辜、
垂死掙扎、
雖死猶榮、
死去活來、
死皮賴臉、
死得其所、
死乞白賴、
死而後已、
起死回生、
死心塌地、
死不瞑目、
寧死不屈、
人生自古誰無死、
不知死活、
生死與共、
死不足惜、
生死相依、
死於非命、
死無對證、
哀莫大於心死、
兔死狐悲

I. 和死亡有關的四字成語

與世長辭:【基本解釋】: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拼音讀法】:yǔ shì cháng cí

【近回義片語】:壽終正寢答、嗚乎哀哉、玉隕香消

【反義片語】:萬壽無疆、長生不老、青春永駐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