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狐假虎威成語故事劇

狐假虎威成語故事劇

發布時間: 2020-12-06 07:26:45

Ⅰ 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還有哪些

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出自《韓非子·五蠹》
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1]
拔苗助長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xián)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麼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裡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裡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乾枯,後拔的也葉兒發蔫(niān),耷拉(dāla)下來了。
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4]
井底之蛙
故事一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 「你看,我住在這里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會。或者只露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裡: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游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 「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裡的青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故事二

有一隻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裡。它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有機會就要當眾吹噓一番。有一天,它吃飽了飯,蹲在井欄上正閑得無聊,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隻大海鱉在散步。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喂,海鱉兄,請過來,快請過來!」海鱉爬到枯井旁邊。青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今天算你運氣了,我讓你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那簡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寬敞的住所吧?」海鱉探頭往井裡瞅瞅,只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攤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鑽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覺;泡在水裡,讓水浸著兩腋,托住面頰,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小蟲子、螃蟹、蝌蚪什麼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只能退了回來,」青蛙搖擺頭。海鱉說:「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海是這樣大,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闊,哪個樂趣更大呢?」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半天合不攏嘴。[1-2]
掩耳盜鈴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鍾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葉公好龍
全文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僕夫而去,說:「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yǒu),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說:『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出自《新序·雜事》。《新序》,西漢著名學者劉向採集舜、禹至漢代史實,分類編撰。)

子張去拜見魯哀公,過了七天魯哀公仍不

理他。他就叫僕人去,說:「傳說你喜歡人才,因此不怕路遠從千里之外過來,冒著風雪塵沙,不敢休息而來拜見你。 結果過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覺得你所謂的喜歡人才倒是跟葉公喜歡龍差不多。據說以前葉子高很喜歡龍,衣服上的帶鉤刻著龍,酒壺、 酒杯上刻著龍,房檐屋棟上雕刻著龍的花紋圖案。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來到了葉公家裡。龍頭搭在窗檯上探望 ,龍尾伸進了大廳。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臉色驟變,簡直不能控制自己。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呀!他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罷了!現在我聽說你喜歡英才,所以不遠千里跑來拜見你,結果過了七天你都不理我,原來你不是喜歡人才 ,你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罷了。詩經早說過:『心中所藏,什麼時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離開了!」[1]
杞人憂天

望梅止渴 濫竽充數 鑿壁借光 刻舟求劍 南轅北轍 杯弓蛇影 完璧歸趙 為虎作倀 瓜田李下 指鹿為馬 對牛彈琴

Ⅱ 類似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例如鼠憑社貴 狗仗人勢 驢蒙虎皮 仗勢欺人 恃勢凌人等。

鼠憑社貴 shǔ píng shè回 guì
故事《韓非子答·外儲說右上》:「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 穴託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陁,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老鼠憑借土神廟逞威。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也比喻君主近臣依仗君主威勢橫行無忌。

狗仗人勢 gǒuzhàngrénshì
解釋:仗:倚仗、仗勢。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出處:明·李開元《寶劍記》第五齣:「(丑白)他怕怎的?(凈白)他怕我狗仗人勢。」
例句:你就狗仗人勢 ,天天作耗,在我們跟前逞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

Ⅲ 狐假虎威.成語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准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Ⅳ 狐假虎威成語故事表演

狐假抄虎威

[讀音][hú jiǎ hǔ wē襲i]
[解釋]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近義]諂上驕下恃勢凌人仗勢欺人驥尾之蠅狗仗人勢攀龍附鳳狐虎之威城狐社鼠驢蒙虎皮
[反義]獨擅勝場獨步天下

Ⅳ 經典成語故事兒童劇《狐假虎威》,那隻欺軟怕硬

第一 網路不適合做做這樣的軟文廣告第二 因為深圳是商業社會 所以企業很多 難免版有一些不盡人意的權地方 但是這個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要解決你的問題第三 如果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你可以找相關的企業溝通 這樣在網上發布消息 只能感覺你的素質有問題 而不是對方的素質問題第四 所以你要找相關的部門可以反映問題 網路上不適合第五 祝福你工作順利 事業發達 生活安康 家庭幸福i

Ⅵ 成語故事大賽《狐假虎威》

【成語】: 狐假虎威抄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解釋】: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舉例造句】: 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拼音代碼】: hjhw
【近義詞】: 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反義詞】: 獨步天下、獨擅勝場
【歇後語】: 狐狸跟著老虎走
【燈謎】: 風順腋臭濃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借機欺壓別人
【英文】: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the ass="" in="" the="" lion's="" skin="">
【故事】: 很久以前,森林裡有隻老虎看到一隻狐狸就想吃掉它,狐狸大叫:「我是玉帝派來的百獸之王,你如同一起走一走,看看森林裡的動物是不是很害怕我。」老虎想也沒想就隨同前往,果然小動物見了就跑

Ⅶ 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

荊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地區的諸侯都懼怕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沒有能回答上來的。 江一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捉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上天派我做百獸的首領,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

老虎信以為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現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7)狐假虎威成語故事劇擴展閱讀

狐假虎威

成語拼音:hú jiǎ hǔ wēi

成語解釋:假:假借;憑借。狐狸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成語用法:狐假虎威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假,不能讀作「jià」。

成語辨形:狐,不能寫作「孤」;假;右邊不能寫作「段」。

近義詞: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反義詞:獨步天下、獨擅勝場

成語例子: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Ⅷ 成語故事 劇本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課本劇劇本

人物:狐狸、老虎、小猴、斑馬、小野豬、小松鼠、小孔雀、小兔子小鹿等,由小演員帶面具頭飾表演。

舞檯布置:森林一角。大樹、大石塊、山花等錯落其間。

旁白:(上場,音樂漸起,森林小鳥聲依稀可聞川。朋友們,你見過大森林嗎?那兒有許許多多高大的樹木,有紅的花,綠的草,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發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小故事。哎,聽說過「狐假虎威」這個成語嗎?今天,我來講給大家聽。

小白免:(在歡快的音樂中向內喊)小花鹿,小野豬,大家快來呀!

眾動物人從四面跑上)來啦!來啦!

小白免:今天天氣真好,咱們在一起玩,好嗎?

眾:好,好,太好啦。

(快板)金色的陽光照大地,

大森林裡真美麗。

小鹿仰起乖乖角,

小兔子點頭笑嘻嘻。

野豬胖胖扭一扭,

斑馬姐姐踢踏踢。

小猴高興地翻筋頭,

小松鼠從東跳到西。

小夥伴們來團聚,

一同唱歌做游戲,做游戲。(眾歡呼,樂起,眾起舞)

小猴:(無意間)哎,大家快來看,那邊是誰來啦?

眾:啊,是一隻大老虎,這可怎麼辦呢?

野豬:別慌,別慌,我看大家先躲起來,快快!(眾藏起)

老虎:(樂起,睡意增陵地伸伸懶腰,打哈欠)今天真是糟糕透頂,轉了好半天,一點好吃的東西都沒找到,餓死我了,嗯,我先在這里等等看。(藏起)

狐狸:(樂起,鬼頭鬼腦自語)

我是一隻花狐狸,

專門愛動壞腦筋,

小動物看見我就害怕,

今天出門散散心,散散心。

(樂停,老虎悄悄轉出,突然發現狐狸,撲過去,一把逮住狐狸)

老虎:啊哈,我可找到美味佳餚啦。

狐狸:(眼珠一骨碌,扯著嗓子對老虎嚷)怎麼,你敢吃我?

老虎:(一愣)為什麼不敢!我就要吃了你!

狐狸:(奸笑)慢!森林裡面有規矩,

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今天你要是吃了我,就是把老天爺的命令來抗拒,哼哼,有多大的膽子,我看你!

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

不好,不好,真不好!

糟糕,糟糕,真糟糕,

到口的東西吃不到,

弄得我心驚又肉跳。

狐狸:(得意地搖了搖尾巴)怎麼樣,我帶你到百獸面前去走一遭,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

老虎:(無可奈何地)行,行,咱們走著瞧!

(轉場,樂起)

狐狸:我神氣活現走在老虎的前面。

老虎:我半信半疑地跟在狐狸的後面。

狐狸:(小聲地)我要借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

老虎:我東

張西望,心驚膽顫。

(轉下,樂停。眾動物一個接一個小心翼翼地上場,湊在一起)

斑馬:夥伴們,我看見老虎好像跟狐狸在一起。

小鹿:它們在一起搞什麼鬼名堂?

(狐狸、老虎從一角先後上場)

小免子:狐狸來了!

小野豬:咦,狐狸今天好威風啊,大搖大擺的樣子!

小鹿:它肯定是搞什麼鬼名堂!

斑馬:(發現大老虎)不好,大老虎來了,快跑哇!

眾動物八驚慌地)救命呀,救命呀!

(百獸四散逃下場。樂急起)

狐狸:(狡猾地笑著對老虎)怎麼樣,你該服氣了吧?看看,它們見了我就跑!

老虎:(開始深深地佩服川阿,狐狸大上,這回我服你啦!我有眼不識泰山,請你原諒!(又向狐狸作揖)

狐狸:是呀,你以後得聽我指揮!

老虎:(又鞠一躬)以後,我一切都聽你的!

狐狸:(又東張西望地,對台下輕聲說)見好就收吧!嘿嘿,我找機會得趕快跑呀,別等它琢磨過味兒,一口把我給吃了!

(狐狸趁老虎不注意,狡猾地逃竄)

老虎:啊,它怎麼跑了?(忽然恍然大悟)原來,這狡猾的狐狸是借著我大老虎的威風,才把百獸嚇跑的呀!我上當了,還以為它們怕的是狐狸呢!(咬牙切齒地)花

狐狸—一看我怎麼能饒恕你!

(邊喊邊追下,樂漸停)

旁白:小夥伴們,看了小朋友們的表演,你一定對「狐假虎威」這句成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吧』!狡猾的狐狸就是憑借大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的。告訴大家,咱們可不能像老虎那樣上壞人的當,更不能像狐狸那樣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百姓啊!

Ⅸ 狐假虎威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動畫片 高清

狐假虎威
假:借來。 狐狸假借老自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例句]
哼!他以為有個總經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亂欺人?
[近義]
諂上驕下 恃勢凌人 仗勢欺人 驥尾之蠅 ...
[反義]
獨擅勝場 獨步天下

Ⅹ 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它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准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帝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它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它們沒走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四散狂奔。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它並不知道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