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擊鼓鳴鍾是成語嗎

擊鼓鳴鍾是成語嗎

發布時間: 2020-12-06 20:28:12

❶ 與鼓有關的成語

懸鼓待椎: 比喻急不可待。
收鑼罷鼓: 停止敲擊鑼鼓。比喻結束,結尾。
詩腸鼓吹: 鼓吹:樂器合奏。特指聽到黃鸝鳴聲,可以引起詩興。
篩鑼擂鼓: 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朝鍾暮鼓: 佛寺晨撞鍾,暮擊鼓以報時。
鍾鼓之色: 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出的那樣。
鍾鼓饌玉: 指鳴鍾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重興旗鼓: 猶言重整旗鼓。
重振旗鼓: 比喻失敗後,整頓再起。
腰鼓兄弟: 腰鼓:古樂器,兩頭粗,中間細。比喻兄弟輩里居中的的那一個較差。
揚鈴打鼓: 比喻大聲張揚。
漁陽鼙鼓: 漁陽:地名,現河北省薊縣,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有戰事發生。
偃旗仆鼓: 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偃旗卧鼓: 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掩旗息鼓: ①捲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搖唇鼓喙: 猶言搖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
漁陽鞞鼓: 指公元755年安祿山於漁陽舉兵叛唐事。鞞鼓,騎兵用的小鼓。後亦用為外族侵略之典。
掀風鼓浪: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陶熔鼓鑄: 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敲邊鼓: 比喻從旁幫腔、攛掇或助勢。
敲鑼打鼓: 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破鼓亂人捶: 比喻人失勢受到大家的欺侮。
鳴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蒙在鼓裡: 好象被包在鼓裡一樣。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
密鑼緊鼓: 戲劇開台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公開活動前的緊張准備。
明鼓而攻之: 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暮鼓朝鍾: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同「暮鼓晨鍾」。
擂鼓鳴金: 金:指鑼。指戰場上擊鼓打鑼,以壯聲勢。

❷ 擊鼓是什麼成語

詞目
擊鼓鳴金
發音 jī gǔ míng jīn
釋義 古時兩軍作戰時用鼓和金發號施令,擊鼓則進,鳴金則退。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羊放馬。」

❸ 瘋狂猜成語答案大全鼎食鳴鍾言之變色怎麼組詞

瘋狂猜成語答案大全:鼎食鳴鍾言之變色,
成語是:鳴鍾食鼎,變色之言,
鳴鍾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解釋] :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 眼前列著鼎器。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變色之言 : [biàn sè zhī yán] ,
[解釋] :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❹ 什麼什麼鳴鍾成語

鼎食鳴鍾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基本釋義
鼎:古代炊器;鍾:古代樂器。擊鍾專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屬生活排場。
出 處
宋·王禹偁《賢人不家食賦》:「將期乎鼎食鳴鍾,寧虞往吝。」
近義詞
鍾鳴鼎食
成語接龍
鍾鼓之色 色色俱全 全受全歸 歸正邱首 首善之區 區聞陬見見始知終 終其天年 年深日久 久聞大名 名公鉅卿 卿卿我我我行我素 素未謀面 面如死灰 灰身粉骨 骨化風成 成千上萬萬念俱灰 灰煙瘴氣 氣宇不凡 凡夫肉眼 眼高手生 生生世世

❺ 成語,幫幫忙啊,急!符合要求的最佳答案啊追加懸賞分

鼎鐺玉石
謂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奢侈
鼎成龍去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以「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
見「鼎成龍去」
鼎鼎大名
形容名聲極大
鼎鼎有名
見「鼎鼎大名」
鼎分三足
見「鼎足三分」
鼎湖龍去
同「鼎成龍去」
鼎鑊刀鋸
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殘酷的刑罰
鼎鼐調和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後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鼎食鳴鍾
亦作「鼎食鳴鍾」。擊鍾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生活豪侈
鼎食鳴鍾
見「鼎食鳴鍾」
鼎新革故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後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
鼎魚幕燕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註:「袁崧《後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左氏傳》曰:『吳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猶燕巢於幕之上。』」後以「鼎魚幕燕」比喻處於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玉龜符
舊指傳國之寶及受命之符籙
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穎達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後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災禍
鼎折餗覆
見「鼎折覆餗」
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隻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鼎足而三
謂像鼎足一樣,三方面並立
鼎足三分
如鼎之三足,各據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鼎足之勢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http://www.51windows.net/pages/cy/chengyu.18778.htm

拔山舉鼎
同「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語出《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氣蓋世。」
大名鼎鼎
名氣很大
負衡據鼎
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鳴鍾列鼎
漢張衡《西京賦》:「擊鍾鼎食,連騎相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因用「鳴鍾列鼎」或「鳴鍾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鳴鍾食鼎
見「鳴鍾列鼎」
三牲五鼎
①指盛饌佳餚。②指豐厚的祭品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願同往。經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贊揚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見《史記·平原君列傳》。九鼎大呂,古代國家的寶器。後因以為典實,謂一句話即可產生極大的力量
魚游沸鼎
見「魚游沸鼎」
魚游沸鼎
同「魚游釜中」
魚游沸鼎
同「魚游釜中」
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http://www.51windows.net/search/chengyu.asp?q1=&q2=&q3=&q4=%B6%A6

大名鼎鼎
名氣很大
刀鋸鼎鑊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
調和鼎鼐
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瓜分鼎峙
喻國土分裂,群雄對立
擊鍾鼎食
打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龍去鼎湖
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後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幕燕鼎魚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後遂以「幕燕鼎魚」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人聲鼎沸
人聲喧嚷嘈雜,猶如鼎里的水沸騰起來一樣。鼎,古代烹煮用具
三分鼎足
謂一分為三,如鼎足之並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三足鼎立
謂三方如鼎足相峙並立
四海鼎沸
形容天下大亂,局勢動盪
http://www.51windows.net/search/chengyu.asp?q1=&q2=&q3=%B6%A6&q4=

嘗鼎一臠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嘗嘗鼎里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據部分可推知全體
鼎鼎大名
形容名聲極大
鼎鼎有名
見「鼎鼎大名」
禁鼎一臠
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九鼎一絲
猶言一發千鈞。喻非常危急
舉鼎絕臏
雙手舉起鼎而折斷膝蓋骨。《史記·秦本紀》:「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張守節正義:「絕,斷也。臏,脛骨也。」後以喻力小不勝重任
舉鼎絕脰
見「舉鼎絕臏」
匡鼎解頤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註:「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後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五鼎萬鍾
指高官厚祿
夏鼎商彝
謂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眾
折鼎覆餗
見「折足覆餗」
http://www.51windows.net/search/chengyu.asp?q1=&q2=%B6%A6&q3=&q4=

什麼是鼎?是祭器,亦是食器,一般為三足兩耳。形制有方有圓。後多作為祭器禮器,成為權力和威勢的象徵。
關於「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范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❻ 什麼鳴什麼四字成語

鳴鑼喝道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製造聲勢,開辟道路

❼ 帶鍾的成語有哪些

老邁龍鍾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晨鍾暮鼓 暮:傍晚。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盜鍾掩耳 盜:盜竊;鍾:古代一種樂器。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黃鍾大呂 黃鍾: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庄嚴、正大、高妙、和諧。
黃鍾毀棄 黃鍾:黃銅鑄的鍾,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鍾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遭受擯斥。
黃鍾瓦釜 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黃鍾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老態龍鍾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暮鼓晨鍾 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山崩鍾應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聲如洪鍾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一見鍾情 鍾:集中;鍾情:愛情專注。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生愛情。
以莛叩鍾 莛:草莖。原意是鍾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後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鍾鳴漏盡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鍾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鍾靈毓秀 鍾: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鍾鳴鼎食 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鼎食鳴鍾 亦作「鼎食鳴鍾」。擊鍾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生活豪侈。
鼎食鍾鳴 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黃鍾長棄 見「黃鍾毀棄」。
毀鍾為鐸 將鍾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擊鍾鼎食 打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漏盡鍾鳴 見「漏盡鍾鳴」。
鳴鍾列鼎 漢張衡《西京賦》:「擊鍾鼎食,連騎相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因用「鳴鍾列鼎」或「鳴鍾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鳴鍾食鼎 見「鳴鍾列鼎」。
暮鼓朝鍾 見「暮鼓晨鍾」。
五鼎萬鍾 指高官厚祿。
現鍾不打 比喻有現成的東西卻不加利用。
現鍾弗打 見「現鍾不打」。
掩耳盜鍾 亦作「掩耳盜鍾」。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以莛扣鍾 見「以莛撞鍾」。
以莛撞鍾 ①用草莖打鍾,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②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朝鍾暮鼓 佛寺晨撞鍾,暮擊鼓以報時。
鍾鼎人家 見「鍾鼎之家」。
鍾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
鍾鼎之家 富貴宦達之家。
鍾鼓之色 見「鍾鼓之色」。
鍾鼓饌玉 謂鳴鍾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鍾漏並歇 比喻年老衰殘。
鍾鳴鼎列 見「鍾鳴鼎重」。
鍾鳴鼎重 謂官高位重。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二缶鍾惑 〖解釋〗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鍾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擊鍾陳鼎 〖解釋〗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塞耳盜鍾 〖解釋〗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❽ 鳴鍾擊磬是不是成語

鳴鍾擊磬不是成語,是詞語

中文名:鳴鍾擊磬
讀音:míng zhōng jī qìng
解釋:指演奏樂器
舉例:大殿廊下,鳴鍾擊磬,樂聲悠揚。(黃傳惕《故宮博物院》)

❾ 鍾的成語有哪些

山崩鍾應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盜鍾掩耳 盜:盜竊;鍾:古代一種樂器。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黃鍾毀棄 黃鍾:黃銅鑄的鍾,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鍾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
鍾鳴漏盡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鍾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掩耳盜鍾 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黃鍾瓦釜 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以莛叩鍾 莛:草莖。原意是鍾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後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
二缶鍾惑 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鍾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鳴鍾食鼎 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
以莛扣鍾 莛:草莖。用草莖打鍾,毫無聲響。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擊鍾陳鼎 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朝鍾暮鼓 佛寺晨撞鍾,暮擊鼓以報時。
鳴鍾列鼎 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
毀鍾為鐸 將鍾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鼎食鍾鳴 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鼎食鳴鍾 鼎:古代炊器;鍾:古代樂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生活排場。
鍾鳴鼎列 指官高位重。同「鍾鳴鼎重」。
現鍾弗打 比喻有現成的東西卻不加利用。同「現鍾不打」。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