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不改成語
1. 形容知錯不改的成語
頑固不化
【拼音】:wán gù bù huà
【解釋】: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內
【出處】:清容·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里,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固不化。」
【示例】:說我~,為游擊主義翻案;蔑視中央,攪亂軍心等待。 ★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六章
【近義詞】:墨守陳規
【反義詞】:迷途知返
【歇後語】:花崗岩腦袋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不知變通
【英文】:be dyed in the wool
【日文】:頑固一點張(がんこいってんば)り
【法文】:irréctible
【德文】:stur wie ein Panzer sein
2. XX不改 成語
一共有三個:
面不改色
面:顏面;色:顏色。臉色不變。形容遇到危版險時從容鎮靜權、毫不畏懼的樣子
面不改容
謂臉色不改變。形容遇到危難時,鎮定自若。
死不改悔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堅持錯誤。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3. 成語:()不改
屢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基本釋義
[ lǚ jiào bù gǎi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說累教不改。
出 處:
明·專沈德符屬《萬曆野獲編·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
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風雨不改
[ fēng yǔ bù gǎi ]
基本釋義
[ fēng yǔ bù gǎi ]
比喻處於惡劣環境中不變其節操。
出 處:
《詩·鄭風·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4. 形容主意以定,決不改變的成語是哪個
死心塌地
[拼音]
sǐ復 xīn tā dì
[釋義]
原指制死了心,不作別的打算。後常形容打定了主意,決不改變。
[出處]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地。」
[例句]
相思對多情的眾生來說,是快樂與煩惱並存,痛苦卻又幸福的事。相思折損精神,使人憔悴。人人咒恨,又人人死心塌地投身進去,有干將莫邪投身劍爐的甘願。沒有得到的明明逃過一劫卻滿心失落。安意如
5. 形容人屢教不改的成語
【累教不改抄】:lě襲i jiào bù gǎi,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作謂語;指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執迷不悟】唐·姚思廉《梁書·武帝紀》:「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郝,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作謂語、定語;指堅持錯誤。
6. 形容「從開始到最後都不改變」的成語有哪些
自始至終[ zì shǐ zhì zhōng ]:從開始到末了。 表示一貫到底。
出 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十:「先皇帝與汴軍校戰,自始至終,馬數才萬。今有鐵馬三萬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卒練士將帥之不至也。」
始終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 :始:開始;終:結束。自始自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出 處:《梁書·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始終如一。」
例 句:幾十年來,她~地關心愛護學生。
一如既往[ yī rú jì wǎng ] :一:完全;既往:從前,已往。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
出 處:《第二次握手·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例句:中國人民將~地支持世界各國人民的正義斗爭。
持之以恆[ chí zhī yǐ héng ] :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 處: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例 句:鍛煉身體必須~,不然收效甚微。
鍥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 :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 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例 句:能否做成學問,除必要的天賦外,很大程度取決於有無~的精神。
7. 表示時間長、永不改變的成語有哪些
1、亘古不變[ gèn gǔ bù biàn ]
釋義:從古至今永遠也不會改變。引申義;空間和時間上延續不斷。
2、天長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
釋義: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
出 處:《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海枯石爛[ hǎi kū shí làn ]
釋義:海水乾涸、石頭腐爛。 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出 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爛時。」金·元好問《遺山文集·卷六·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4、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 ]
釋義:指經歷的時間極久。
出 處: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5、千秋萬代[ qiān qiū wàn dài ]
釋義: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出 處:《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8. 形容從開始到最後都不改變的成語
自始至終,從頭到尾,始終如一。
9. 有不改的成語都有哪些
不改的成語 :
面不改色、
死不悔改、
屢教不改、
風雨不改、
不改其樂、
改過不吝、
不知悔改
10. 形容一直不變的四字成語
1.
安常守故
習慣於日常的平穩生活,保守舊的一套。指守舊不知變革。
2.
安常習故
習:習慣;故:舊例。安於常規,習慣舊例。形容按照常規和老套辦事,守舊而不思變革。
3.
白首不渝
渝:改變。白頭到老也不變。形容人一生忠誠、堅定。
4.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5.
蹈襲前人
蹈襲:因襲,沿用。因襲前人,缺乏創新。
6.
篤志好學
篤志:專心一志,立志不變。專心致志,勤奮好學。
7.
海枯石爛
海水乾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8.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9.
河山帶礪
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10.
恪守成憲
恪守:謹守。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11.
雷打不動
形容態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12.
猛志常在
比喻雄心壯志,至死不變。
13.
墨守成規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14.
山盟海誓
盟:盟約;誓:誓言。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15.
矢志不渝
表示永遠不變心。
參考資料
網路知道:https://..com/question/492577187832184652.html?word=%d2%d4%b2%bb%b1%e4%d3%a6%cd%f2%b1%e4%20%b5%c4%c0%e0%cb%c6%b3%c9%d3%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