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揆字開頭成語

揆字開頭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09 02:31:46

Ⅰ 帶揆字的成語

揆情度理
揆理度情
古今一揆
揆文奮武
揆時度勢
揆情審勢
揆理度勢
稽古揆今
不可揆度

Ⅱ 帶至今字的成語

沒有與「至 今」相關的成語!

博古通今 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後常比喻折衷。
陳古刺今 即借古諷今。借評論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現實。
弔古傷今 吊:憑吊。憑弔古跡,追憶往昔,對現今狀況有所感傷。
洞鑒古今 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非昔是今 昔:過去。今:現在。認為過去是錯誤的,現在是正確的。
格古通今 窮究古代,通曉當代。指學富識廣。
亘古亘今 亘:橫貫。指貫串古今,從古到今。
亘古通今 亘:橫貫;通:貫通。指從古到今。
貴古賤今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當代的事。
厚古薄今 厚:推崇,重視;薄:輕視,怠慢。推崇古代的,輕視現代的。多用於學術研究方面。
稽古揆今 指考古衡今。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極古窮今 指窮盡古今。
繼古開今 指繼往開來。
講古論今 談論古今事情,形容話題廣泛。
借古諷今 借評論古代的人和事來影射諷刺現實。
借古喻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現實中的今人今事。
邁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

Ⅲ 有揆字的成語有哪些

有揆字的成語有哪些 :

登庸納揆、

揆文奮武、

古今一揆、

揆情審勢、

瞻星揆地、

揆情度理、

不可揆度

Ⅳ 關於古今的四字成語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出處:《漢書·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超今冠古
冠:超出眾人。超越古今。

出處:唐,韓愈《賀冊尊號表》:「眾美備具,名實相當,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超今絕古
指超越古今。

出處:明·李贄《與管登之書》:「細讀佳刻,字字句句皆從神識中模寫,雄健博達,真足以超今絕古。」

超今越古
指超越古今。

出處:明·無名氏《桃園結義》二折:「憑著我壯志能,膽氣粗,博一個黃閣標名,超今越古。」

達士通人
通人: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達,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宋·陸游《雍煕請機老疏》:「伏望尊官長者,達士通人,共燃續慧命燈,不惜判虛空筆,起難遭想,結果勝緣。」

洞鑒古今
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亘古亘今
亘:橫貫。指貫串古今,從古到今。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不是此道,亘古亘今,無終無始。」

古今中外
指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泛指時間久遠,空間廣闊。

出處: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用這種所謂示威運動而變成了既富且強。」

極古窮今
指窮盡古今。

講古論今
談論古今事情,形容話題廣泛。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譚天說地,講古論今,驚得先生一字俱無。」

今愁古恨
愁:憂愁;恨:怨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極多。

出處:唐·白居易《題靈岩寺》詩:「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出處:唐·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邁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

出處:元·湯式《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方位里都按著郭景純經天緯地陰陽訣,規矩上不離了魯公邁古超今造化機。」

披古通今
披:翻閱。通:通曉。研究歷史,通曉古今。

熔古鑄今
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出處: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則先民,熔古鑄今,蔚為代寶。」

熔今鑄古
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彈絲》:「那曾見熔今鑄古五車饒,冰繭花生玉粟嬌。」

鎔古鑄今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同「鎔今鑄古」。

鎔今鑄古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書囊無底
指古今書籍不可勝數。

出處:宋·黃庭堅《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

鑠古切今
猶言融貫古今。形容學識淵博。

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義以諷刺今事。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謂之箴。」《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述懷詠史,不過詞人之習態,不可以為援古刺今。」

援古證今
援:引。引述古事來證明今事。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

越古超今
超越古今。同「超今冠古」。

出處:宋·朱敦儒《洞仙歌·贈太易》詞:「這功名富貴,有也尋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知往鑒今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酌古參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出處:清·馮桂芬《邵步青醫學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揮經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於用。」

酌古沿今
指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出處:唐·長孫訥言《〈切韻箋注〉序》:「此制酌古沿今,無以加也!」

酌古斟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出處:明·楊慎《詞品·填詞用韻宜諧俗》:「此詞連用數韻,酌古斟今,尤妙。」

酌古准今
擇取古代之事,用來比照今天的情況。

出處:明·張居正《請專官纂修疏》:「今既匯為一書,固當深究本原,備詳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萬年之典則。」

尊古卑今
尊崇古代的,鄙薄現在的。

出處:《莊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

Ⅳ 揆字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揆理度情

成語解釋

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回

出處明·劉若答愚《酌中志·遼左棄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分句;指從情理上揣度

引證解釋

從情理上揣度。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亦作「 揆情度理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揆情度理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即如這章書,揆情度理,我以為你家四位先賢,在夫子面前侍坐時節,夫子正是賞識三子,並未嘗駁斥 子路 。」

Ⅵ 帶揆字的成語

瞻星揆地
[zhān
xī來ng
kuí
dì]
釋義
上觀天候,下自察地形。
南朝

陸倕
《石闕銘》:「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表門,草創華闕。」亦省作「
瞻揆
」。

玄奘
《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
世尊

舍利子
隨瞻揆焉,唯太子
逝多
園地爽塏。」

Ⅶ 曬同音的成語的開頭成語

沒有和曬同音且開頭的成語。
發shài音的字有兩個;曬和曬。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Ⅷ 人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登崇俊良】登:舉薦,推舉;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優秀的人。推舉尊重有才識的人。【登車攬轡】攬轡:掌握馬韁繩。指巡行各地監察吏治。【登鋒履刃】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沖鋒陷陣在最前頭。【登鋒陷陣】沖鋒陷陣。形容作戰英勇。【登峰造極】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登高必賦】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指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登高而招】登高:登上高處;招:揮手招呼人。登到高處招呼人,看到的遠。比喻聲望高的人發出號召,響應的人必然會多。【登高能賦】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登高履危】比喻誠惶誠恐。【登高去梯】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登高望遠】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登高一呼】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登界遊方】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登木求魚】登:攀;木:樹。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登明選公】登:升,推舉;明:明察;選:選拔;公:公正。選拔和推薦明察而公正的人才。【登龍有術】登龍:登龍門;有術:有謀略,有飛黃騰達,致身顯貴的謀術。即有一套鑽營高升的本領。【登山踄嶺】踄:同「步」,蹈,走。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登手登腳】用力地伸縮蹬動手腳。【登山驀嶺】驀:超越。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登山臨水】形容旅途遙遠。也指遊山玩水。【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登山小魯】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登山逾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登山陟嶺】陟:蹈、踏。即翻山越嶺。形容旅途艱辛勞累。【登台拜將】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同「登壇拜將」。【登壇拜將】比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登庸納揆】登庸:皇帝登基;納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權剛剛建立。

Ⅸ 有關於揆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詞目】:揆理度情
【成語拼音】:kuí lǐ ó qíng
【拼音代碼】:kldq
【成語解釋】: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Ⅹ 帶奎同音開頭的成語

與「奎」同音的字有以下22個:
晆,逵,馗,喹,揆,葵,騤,戣,暌,楏,楑,魁,睽,蝰,櫆,藈,夔,蘷,虁,巙版,犪,隗
以這些字開權頭的成語及其解釋如下:
【逵泉之誅】指以弟殺兄。
【揆情審勢】估量情況審察形勢。
【揆理度勢】衡量道理, 揣度情勢。
【揆情度理/揆理度情】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葵藿傾陽】葵:葵花;藿:豆類植物的葉子。葵花和豆類植物的葉子傾向太陽。比喻一心嚮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