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來字的四字成語大全

來字的四字成語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2-09 04:17:26

1. 什麼如什麼什麼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福如東海、淚如泉涌、浩如煙海、突如其來、聲如洪鍾
一、福如東海
白話釋義:祝願一個人的福氣像東海那樣廣大無邊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出處:《糊塗世界》卷六:又剪老太太的壽衣,一面嘴裡還說了許多「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話。
二、淚如泉涌
白話釋義:眼淚像泉水一樣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出處:《三國演義》第八回:『汝可憐漢天下生靈!』言訖;淚如泉涌。」
翻譯:我十分可憐如今天下的平民百姓,說完眼淚像泉水一樣直往外涌
三、浩如煙海
白話釋義: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
朝代:清
作者:周永年
出處:《儒藏記》古今載籍,浩如煙海。
翻譯:從古到今的文獻、資料是何等豐富
四、突如其來
白話釋義:突然發生(突如:突然)
朝代:元
作者:王實甫
出處:《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突如其來,難怪妾之得罪。
翻譯:來的太突然了,這也難怪我會有得罪之處。
五、聲如洪鍾
白話釋義: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翻譯:回憶胥子的目光快如閃電,說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

2. 寓意好的四字成語大全

寓意好的四字成語有:桃之夭夭、無所不曉、空谷幽蘭、春色滿園、福星高照等。

一、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釋義: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

出處:《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譯文: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

二、無所不曉 [ wú suǒ bù xiǎo ]

釋義: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此女甚是聰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說話,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三、空谷幽蘭 [ kōng gǔ yōu lán ]

釋義:山谷中優美的蘭花。形容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人品高雅。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


四、春色滿園 [ chūn sè mǎn yuán ]

釋義: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處: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五、福星高照 [ fú xīng gāo zhào ]

釋義: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保管你這一瞧,就抵得個福星高照。」

3. 四字詞語大全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淺淺、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日日夜夜、來來往往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戀戀不舍、歷歷在目、面面俱到、頭頭是道、源源不斷、彬彬有禮、息息相關、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絕ABAC:人山人海、誠心誠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語、無影無蹤、無法無天、無邊無際、各種各樣2、又()又( ):又唱又跳、又細又長、又說又笑、又大又圓、又松又軟、又香又脆、()來()去:游來游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跳來跳去、走來走去不()不():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不知不覺、不聞不問3、帶反義詞的成語:遠近聞名、黑白相間、輕重倒置、左右為難、黑白分明 舍近求遠、因小失大、頭重腳輕、積少成多

一唱一和 一呼百應 一干二凈 一舉兩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樣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兩面三刀 三長兩短 三番五次 三三兩兩 三頭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兩語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達 四平八穩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門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顛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湊 七上八下 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 八面玲瓏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馬九穩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百孔千瘡 百戰百勝 百依百順 千變萬化 千差萬別 千軍萬馬 千山萬水 千絲萬縷 千辛萬苦 千言萬語 千真萬確 千錘百煉 千方百計 千奇百怪 千姿百態 千鈞一發 千慮一得 千慮一失 千篇一律 萬水千山 萬無一失 萬眾一心
一唱一和 一呼百應 一干二凈 一舉兩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樣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兩面三刀 三長兩短 三番五次 三三兩兩 三頭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兩語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達 四平八穩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門 五顏六色 六神無主 七顛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湊 七上八下 七手八腳 七嘴八舌 八面玲瓏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馬九穩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百孔千瘡 百戰百勝 百依百順

4. 「給」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給事黃門

釋義:古代官名。

成語以「給」開頭的就這一個官名。成語中有「給」字的就多一些了。

5. 來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畫蛇添足、葉公好龍、狐假虎威
一、刻舟求劍
白話釋義: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翻譯: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
二、守株待兔
白話釋義: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朝代:漢
作者:王充
出處:《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翻譯:就像守株待兔一樣;藏身於破置的小路
三、畫蛇添足
白話釋義: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處:《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四、葉公好龍
白話釋義:比喻說是愛好某事物,其實並不真愛好。
朝代:漢代
作者:劉向
出處:《新序·雜事》葉公好龍
翻譯:據說古代有個葉公,非常愛好龍,器物上畫著龍,房屋上也刻著龍。真龍知道了,就到葉公家來,把頭探進窗戶。葉公一見,嚇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五、狐假虎威
白話釋義: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狐假虎威只怕被別人~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6. 四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四鄰八舍、四時八節、四通八達、四平八穩、四面八方。

一、四鄰八舍

白話釋義:指左右鄰居。

朝代:明

作者:伏雌教主

出處:·《醋葫蘆》第六回:「四鄰八舍,送人情。」

翻譯:左右鄰居送人情。

二、四時八節

白話釋義:泛指一年中的各種時令、節日。

朝代:唐

作者:馬總

出處:·《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為四時八節以紀育人。」

翻譯:鬼神是一年中的各種時令、節日來紀念育人的人。

三、四通八達

白話釋義: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朝代:唐

作者:房玄齡

出處:《晉書·慕容德載記》:「滑台四通八達;非帝王之居。」

翻譯:滑台交通方便,這不是帝王的生活場所

四、四平八穩

白話釋義:形容說話、做事、寫文章穩當,有時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創新精神。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處:·《水滸》:「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

翻譯:生得面白又肥胖;說話、做事、寫文章穩當。

五、四面八方

白話釋義:泛指周圍各地或各個方面:人們從~來到北京。我們小組里的人來自~。

朝代:宋

作者:釋道原

出處:·《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麼生?」

翻譯:忽然遇到周圍各地或各個方面應該怎麼生呢?

7. 來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

來日方長,

8. 帶就字的四字成語大全

按部就班 部、班:門類,次序;就:歸於。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半推半就 推:抵拒,推託;就:靠攏,迎上去。一面推辭,一面靠攏上去。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避害就利 就:接近、走向。躲開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條件
避禍就福 避開凶險,趨向幸福。
避實就虛 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
避重就輕 指迴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來承擔。也指迴避要點,只談無關緊要的事情。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不知就裡 就裡:其中,內情。不知道內幕。
草創未就 草創:開始創辦或創立;就:完成。剛開始做,尚未完成。
陳力就列 陳力:貢獻才力;就:擔任;列:官職、職位。能貢獻才力,擔任相應的官職。
從容就義 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從俗就簡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俯首就縛 低下頭讓人捆綁。形容無法反抗或自願認罪。
功成名就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駕輕就熟 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事有經驗,很熟悉,做起來容易。
將錯就錯 指事情已經做錯了,索性順著錯誤繼續做下去。
將機就機 利用順便的機會。
將計就計 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
就地取材 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發揮本單位的潛力。
就地正法 在犯罪的當地執行死刑。
就事論事 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
就湯下面 比喻趁機行事。
就正有道 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屈高就下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遷就地位低的人。
日就月將 就:成就;將:進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精進不止。也日積月累。
刪繁就簡 刪: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於簡明。
束手就擒 束手:自縛其手,比喻不想方設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束裝就道 整好行裝走上旅途。
行將就木 行將:將要;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
懸駝就石 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一揮而就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移船就岸 就:湊近,靠近。改變原來主張,乘勢湊上去辦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來。
移東就西 彼此挪動轉移。比喻只求暫時應付,不作長久打算。
移樽就教 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因陋就簡 陋:簡陋;就:將就。原意是因循原來的的簡陋,不求改進。後指就著原來簡陋的條件辦事。
瞻雲就日 原指賢明的君主恩澤施及尤民。後多比喻得近天子。
按步就班 指按照條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參見「按部就班」。
背本就末 指背離根本,追逐末節。
避毀就譽 迴避詆毀而追求稱譽。
避難就易 就:湊近,靠近。躲開難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從容易的做起。
策名就列 書名於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撐岸就船 比喻顛倒主從,不合情理。
各就各位 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回干就濕 指母親育兒時,讓嬰兒居干處,自己就濕處。
家成業就 指有了家產。
將機就計 利用機會施行計謀。
將天就地 指以高就低。
就棍打腿 比喻乘便或順勢行事。
就虛避實 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
慷慨就義 慷慨:情緒激昂;就義:為正義而死。正氣凜然,意氣高昂地為正義而死。
另謀高就 指另找一份職

9. 「來」自開頭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 來者不善

讀音:[ lái zhě bù shàn ]

釋義:善:親善,友好。 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出 處:《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2.來日大難

讀音:[ lái rì dà nàn ]

釋義:表示前途困難重重。

出 處:三國·魏·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3.來者居上

    讀音:[ lái zhě jū shàng ]

    釋義:後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後亦用以稱贊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出 處: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4.來去分明

    讀音:[ lái qù fēn míng ]

    釋義: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財物方面不含糊。

    5.來情去意

    讀音:[ lái qíng qù yì ]

    釋義:事情的內容和原因。

    6.來者可追

    讀音:[ lái zhě kě zhuī ]

    釋義:可追:可以補救。 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出 處:《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7.來蹤去路

    讀音:[ lái zōng qù lù ]

    釋義:指人的來去行蹤。同「來蹤去跡」。

    8.來勢洶洶

    讀音:[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釋義: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

    例 句:盡管這場洪水~,但是經過廣大群眾的奮力抗洪搶險,損失已減少到最低程度。

    9.來者不拒

    讀音:[ lái zhě bù jù ]

    釋義:拒:拒絕。 對於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

    出 處:《孟子·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例 句:王老師總是熱心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他從來是~,有求必應。

    10.來歷不明

    讀音:[ lái lì bù míng ]

    釋義:來歷:由來。 人或事物的來歷與經過不清楚。

    出 處: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鄭仙姑》:「適新建縣有闕氏者,雇一婢,來歷不明。」

    11.來龍去脈

    讀音:[ lái lóng qù mài ]

    釋義: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後果。

    出 處:明·吾邱瑞《運壁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種種合格;乃大富貴之地。」

    例 句:你必須在三天內把事情的~搞清楚,向我匯報。

    12.來之不易

    讀音:[ lái zhī bù yì ]

    釋義:來之:使之來。 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出 處: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例 句:考上大學,~,可得要繼續努力。

    13.來日方長

    讀音:[ lái rì fāng cháng ]

    釋義: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或將來還有機會。

    出 處:宋·文天祥《與洪端明雲岩書》:「某到郡後,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境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10. 是abcc的四字成語大全

    ABCC式成語是第三和第四個字一模一樣的四字成語,如:大名鼎鼎、生機勃勃、怒氣沖沖、氣喘吁吁、波光粼粼、人才濟濟等。

    1、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鼎鼎:盛大的樣子。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5、氣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吁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