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成語意思出處
Ⅰ 冷門又驚艷的成語
「五光十色」、
「一知半解」、
「不寒而慄」
Ⅱ 生僻少見的成語及解釋
繼晷焚膏 (jì guǐ fén gāo) 常用:生僻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詞性:中性成語 解釋: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典故: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草剃禽獮cǎo tì qín xiǎn 釋 義: 剃:除草;獮:殺。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出 處: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獮之,盡根株痛斷乃止。」示 例: 豈可不察臧否,不擇是非,欲草剃而禽獮之,能無亂乎?(《資治通鑒·唐紀昭宗天復三年》) 策駑礪鈍cè nú lì dùn 釋 義: 驅策劣馬,磨礪鈍刀。指勉為其難,努力從事。駑,低能的馬;鈍,不鋒利的刀。 出 處: 宋·岳飛《御書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親灑宸翰,鋪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賜臣,臣敢不策駑礪鈍,仰副聖意萬一。」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用 法: 復句式;作主語、分句;比喻是非混淆 釋 義: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偽混淆。 出 處: 《楚辭·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金釜雷鳴。」
Ⅲ 有什麼比較冷門卻蘊意很深的成語,最好是描述愛而不得的
魂牽夢縈
hún qiān mèng yíng
【解釋】形容萬分思念。
【出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狀語。
【正音】縈;不能讀作「yǐnɡ」。
【辨形】縈;不能寫作「瑩」。
【近義詞】日思夜夢、神魂顛倒
【反義詞】大夢初醒、恍然大悟
【例句】高陽《乾隆韻事》:「近鄉情怯;是為什麼呢?為的是多年~在作還鄉夢;夢中當然一切都是好的;怕真的一見;不過如此;夢中的好印象;打得粉碎。"
Ⅳ 成語冷門,褒義
長相駿雅,身付異秉,才思敏捷,過目不忘,十年寒窗, 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才高內八斗,學富五車,容文武雙全,
雄韜偉略,談吐不凡,談笑風聲,高談闊論,眉飛色舞, 運籌帷幄,言簡意賅,完美無缺,一針見血,遠見卓識,
義正詞嚴,一氣呵成,大顯神通,出口成章,出類拔萃, 出神入化,萬古流芳,一本正經,一箭雙雕,長篇大論,
功德無量,力排眾議,力挽狂瀾,氣貫長虹,氣勢磅礴, 氣吞山河,堅韌不拔,身體力行,空前絕後,視死如歸, 英姿煥發,奉公守法,艱苦奮斗,忠貞不渝,舍己為人,
大公無私,一塵不染,一鳴驚人,叱詫風雲,排山倒海,
驚濤駭浪,雷霆萬鈞,驚心動魄,橫掃千軍,驚天動地, 見縫插針,無孔不入,千篇一律,口誅筆伐,文從字順,
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無與倫比,勵精圖治,壯志凌雲, 高瞻遠矚,忍辱負重,蓋世無雙,龍飛鳳舞,一絲不苟, 身兼數職,日理萬機,明察秋毫,英明果斷,分身有術,
孜孜不倦.
Ⅳ 小學六年級冷門成語50個,急!!
燈紅酒綠dēnghóngjiǔlǜ
[釋義] 燈光與酒色;紅綠相映。形容嬌奢淫回逸的生活;也形容娛樂答場所的繁華景象。也作「酒綠燈紅」。
[語出] 明·顧夢游《辛卯元六日集黃眉房齋中……慨然有賦》:「去住同為飄泊人;紅燈綠酒倍情親。」
[辨形] 酒;不能寫作「灑」。
[近義] 花天酒地 窮奢極欲 醉生夢死 紙醉金迷 荒淫無度
[反義] 艱苦樸素 克勤克儉 簞食瓢飲 節衣縮食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主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Ⅵ 冷門有深意的詞語
冷門有深意的詞語
【焚琴煮鶴】
解釋:把琴當柴木燒,把仙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蟲書鳥篆】
解釋:本意指鳥蟲篆,因年代久遠而無法認讀,現在用於指外國文字。
【白雲孤飛】
解釋: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歲聿(yù)雲暮】
解釋:指一年將盡。
【傲霜鬥雪】
解釋:傲視寒霜,不屈於冰雪,不畏嚴寒。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解釋:把黃鍾毀了棄置不顧,反把泥鍋敲得響亮。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哀矜勿喜】
解釋:對遭受災禍的人要憐憫,不可幸災樂禍。多用於勸誡他人心懷慈悲。
【熬清守淡】
解釋:形容一個人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偏懷淺戇(gàng)】
解釋:用於形容學識淺陋還心胸狹窄的人。
【波流茅靡(mǐ)】
解釋:指隨波逐流,形容一個人沒有主見,趨勢而行。
【下喬入幽】
解釋:形容從良好的處境進入惡劣的處境,也指降職。
【月落參橫】
解釋:月亮落下,參星明亮,形容天色將明。
【衣錦褧(jiǒng)衣】
解釋:意思是在錦衣外蓋上麻紗罩衣,以掩去內里的華麗。比喻不炫耀於人。
【不啻天淵】
解釋:無異於九霄到深淵的距離。比喻差別極大。
【片石韓陵】
解釋: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佩弦自急】
解釋:指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避免重蹈覆轍。
【木石鹿豕(shǐ)】
解釋:形容人愚笨無知。
【南風不競】
解釋:比喻對手力量不強。
【泮(pàn)林革音】
解釋:比喻受到好風氣的影響,從而改變舊的習性。
【排糠障風】
解釋:比喻行動跟目的相反。
【爬羅剔抉】
解釋:形容廣泛搜羅而精挑細選。
【漚(ōu)珠槿艷】
解釋: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指短暫易逝的事物。
【目語額瞬】
解釋:形容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指人處事精明狡猾。
【寧戚叩牛】
解釋:比喻有才的人淪落做低賤的事情,指人懷才不遇。
【惄(nì)焉如搗】
解釋:傷痛到心上像有東西撞擊。形容憂傷思念,痛苦難忍。
【南鷂北鷹】
解釋:在南為鷂子,在北為老鷹。比喻性格嚴峻的人。
【納履踵決】
解釋: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了。形容處境困難。
【目眢(yuān)心忳(tún)】
解釋:形容極其悲痛。
【木干鳥棲】
解釋:鳥棲於樹,樹枝乾枯了也不離去。比喻行事堅定不移。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解釋: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影響。
【斯抬斯敬】
解釋:形容雙方客客氣氣,很有禮貌。
【鬢絲禪榻】
解釋:用於形容老僧的生活,也指如僧徒般清靜的老年生活。
Ⅶ 形容冷門的成語
門可羅雀、人跡罕至、無人問津、默默無聞、寂寂無聞
一、門可羅雀 [ mé kě luó què ]
【解釋】:羅:張網捕捉。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譯文】:開始他擔任廷尉的時候,賓客把門都堵住了;後面被罷了官,門外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
二、人跡罕至 [ rén jì hǎn zhì ]
【解釋】: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出自】: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譯文】:而少數民族風俗不同的國家,遼絕異黨的地方,車船不通,人跡罕至。
三、無人問津 [ wú rén wèn jīn ]
【解釋】: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出自】:晉·陶潛《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的,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結果,不久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四、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麼名聲。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祖納傳》:「仆雖無無,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
【譯文】:雖然我沒有,非志不立,所以病逝後沒人知道
五、寂寂無聞 [ jì jì wú wén ]
【解釋】:指毫無聲息,默默無聞,沒有名氣。
【出自】:清·錢學倫《語新》上卷:「雖與予居不遠,幾年來寂寂無聞。」
【譯文】:雖然和我住在不遠,幾年來毫無聲息,默默無聞。
Ⅷ 有哪些冷門又有趣的成語
1、最快的話:一言復既出,駟馬難追制;
2、最重的話:一言九鼎;
3、最準的話:一言為定;
4、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爛;
5、最寬廣的話:一言千里;
6、最有學問的人:無所不知;
7、最大的差別:天壤之別;
8、最大的家:四海為家;
9、最愛學習的人:如飢似渴;
10、最愛工作的人:廢寢忘食;
11、最長的時間:千秋萬代;
12、最長的棍子:一柱擎天;
13、最成功的戰斗:一網打盡;
14、最慘的結局:一敗塗地;
15、最徹底的勞動:斬草除根;
16、最大的滿足:天遂人願;
17、最多的顏色:萬紫千紅;
18、最費時的工程:百年樹人;
Ⅸ 蘇軾創作的5個最冷門成語,平時很難看到,比如第二個
蘇軾是抄宋代大文學家,他創造的成語襲自然也不少。
比如,雪泥鴻爪。
雪泥鴻爪
[ xuě ní hóng zhǎo ]
【解釋】:雪泥:融化著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示例】:~,惟留一幅悲愴之影於吾漢族歷史之中,良可慨已。
Ⅹ 求一些冷門成語故事
1牝雞司晨:
商紂王進攻蘇國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螞蟻爬上銅火盆被燙死,就告訴商紂王,紂王命人做兩根銅柱,把犯人綁在銅柱上,用火燒熱銅柱叫「炮烙」。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後感慨地說老母雞一旦打鳴,家境就要衰落了。
2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里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啰」禮。很多人對啰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啰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
4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莊子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
5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經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誇大說給艾子聽。一次他說:「一隻鴨子一次下了100個蛋。」艾子不信,他又說天上掉下一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6、按圖索驥
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春秋時期相馬專家孫陽(伯樂)根據自己的相馬經驗寫了《相馬經》,他的兒子很想把相馬的絕技學到手,熟讀《相馬經》,根據經書上的標准選出的「千里馬」——一隻癩蛤蟆回家向其父報喜,伯樂看後哭笑不得.
7力不從心
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摺,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8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9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10病入膏肓
戰國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得了一場重病。於是,決定去請秦國名醫秦緩。一天夜裡,晉景公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兩個人在說:「秦緩就是再厲害,只要我們分別住在膏的下面和肓的上面,他也會拿我們沒轍。」
過了幾天,秦緩來到晉國,經過檢查之後,秦緩說:「大王已經病入膏肓,無葯可救了。」
果然,過了幾天,晉景公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