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語故事千金一笑
【拼音】[yī xiào qiān jīn]
【成語故事】:
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褒姒,她長得很美版,卻不愛笑。周幽王想:褒姒這么權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兩千黃金。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黃金。
『貳』 千金一笑是何意·出自於哪
「千金一笑」比喻美人的笑容難得。
此典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歷史上最為罕見的暴君,他寵信奸臣疏遠忠良荒淫無道。趙叔帶要求周幽王勤政恤民,求賢輔國。幽王不但不聽,反將趙叔帶驅逐出朝,永不任用。
大夫褒聽說趙大夫被驅逐出朝,急忙入朝進諫:「大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本動搖,社稷難保。」幽王大怒,以褒有慢君之罪,將他治罪。
褒的兒子洪德,知道這個昏君江山坐不長久,而且深知他酷好女色,遂在褒村買到一絕代佳人,取名褒姒,獻與幽王,以贖父罪。
褒姒,生得眉似春山,目如秋水,指排削玉,發挽烏雲,可說是羞花閉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幽王一見喜歡得合不攏嘴,立即就納入後宮,並傳旨將褒開釋。
這個褒姒也果然妖艷動人,周幽王把她放置在瓊台之上,日夜追歡尋樂。
幽王的正妻申後,聽說天子獲得一個妖妃,不理國政,心中非常憂慮。太子宜臼見母親淚流滿面,問明情由後,便借故來到瓊台,乘父王不在時,將褒姒辱罵了一頓。幽王回來,褒姒便哭得像一株帶雨梨花,使得幽王心都碎了立刻,把兒子貶到他娘舅申侯的國中,嚴加管束。不久,褒姒生了一個男孩,取名伯服,百般慫恿幽王,廢宜臼為庶人,立伯服為太子,並將申後打入冷宮。
母以子貴,褒姒從妃嬪的身份一躍而為正宮娘娘。
褒娘娘雖然寵擅專房,但她從來都沒有笑過。幽王問題:「愛卿進宮以來,寡人從未見你一展歡顏,朝朝夕夕,召樂工鳴鍾擊鼓,品竹彈絲,你也全無悅色,究竟卿家所好何事?」
褒姒說:「妾妃無他好,惟自喜聞手裂采絹之聲,因其聲清脆悅耳也。」
於是幽王立刻到處搜收綢緞綾羅,派宮娥撕給褒姒聽。褒姒雖然喜聞裂帛之聲,但仍不笑。
幽王無奈,傳下旨意:「凡有人能使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公獻計說:「先生昔年因防禦西戎入寇,曾在驪山之下,設有烽火台二十所。如有賊寇進犯,就放起狼煙,直沖雲天,附近諸侯看到烽火台起了狼煙,就會馬上興兵來救。今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大王何不偕娘娘登驪山,舉烽火,使各路諸侯見烽火而至,至則無寇,乘興而來,敗興而返,娘娘必開顏一笑。」
幽王撫堂大笑說:「這個辦法很好!」即便照計而行。果然各路諸侯,見驪山燃起烽火,連忙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匆匆興兵馳至驪山。幽王這時正在山頂與褒姒設宴,飲酒作樂。褒姒見山下各路諸侯從四面八方跑得汗及重衾,來到山下,可是並沒發生什麼變故,大家都面面相覷,詫異不已。
幽王隨即傳旨:「敬告各路諸侯,並無外寇入侵,不勞諸公跋涉,請即回師。」大家懶洋洋的偃旗息鼓,各回本國去了。
褒姒見諸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並沒有什麼事,覺得愚笨得可笑,果然開顏一笑。
幽王說:「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公之妙計也。」乃賞賜虢公千金。
後來犬戎犯鎬京,幽王再舉烽火,諸侯仍然以為是開玩笑,就沒有前來救援,西周乃亡。
『叄』 千金一笑的故事
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褒姒,她長得很美,卻不愛笑。周幽王想:褒姒這么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兩千黃金。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黃金。
『肆』 一笑值千金的典故是什麼
千金一笑」的復故事源制自春秋時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時周幽王納褒姒後時常與之尋歡作樂,但褒姒從來不笑。周幽王於是下令誰能博得美人一笑者,賞之以千金。有奸臣建議,說先王時期建立的防外侵用的烽火台,一處點燃四處均響應,諸侯各國都將搬兵來救。周幽王採納後與褒姒高坐觀看,見諸候各軍忙忙碌碌趕到發現受騙,褒姒果然大笑。當然,此後果有外侵時,周王點烽火求救,結果沒人來幫忙了。
『伍』 褒姒一笑者,賞以千金是出自哪裡的典故
「烽火戲諸侯」
(二) 褒姒(周):一笑千金
褒姒,褒人所獻,姓姒,故稱褒姒。回公元前七七九年(周答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更加寵愛,竟廢王後申侯之女與太子,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
褒姒少笑,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便出重賞:博褒姒一笑者,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奇計,讓幽王攜褒後並駕驪山,燃起逢火,擂鼓報警。諸侯國聞警馳救,卻發現平安無事,又紛紛退兵,褒姒禁不住啟唇而笑,幽王大喜,但從此失信於諸侯。公無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亡。
『陸』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千金一笑是什麼朝代的事
周朝,兩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皇帝,皇帝這個稱呼是秦始皇開始的。
周朝有個天王,叫周幽王 。這位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不管,光講究吃喝玩樂,還打發人上各處去找美人兒。有個老大臣叫褒珦,他勸天王要好好管理國家,愛護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裡的姑娘弄到宮里來。周幽王聽了,冒了火兒,把褒珦下了監獄。
(6)歷史成語故事千金一笑擴展閱讀
這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目錄以成語形式呈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本成語故事集。
林先生編寫歷史故事有兩個很大的特點。
一是注意史實的准確。他寫的歷史故事跟演義小說不一樣。演義小說雖然寫得很生動,可其中有許多虛構的情節。他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
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像《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草船借箭」之類的故事,他都沒有採用。
二是文字的口語化。林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寧波人,雖然只能說家鄉的方言,可寫起文章來,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柒』 千金一笑屬於什麼成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兩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皇帝, 皇帝這個稱呼是秦始皇開始的。中國在三千年以前的一個朝代叫周朝。周朝 最高的頭兒不叫皇帝,叫天王。兩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個天王,叫周幽王[幽yōu]。這位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不管,光講究吃喝玩樂,還打發人上各處去找美人兒。有個老大臣叫褒珦[bāo-xiāng],他勸天王要好好管理國家,愛護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裡的姑娘弄到宮里來。周幽王聽了,冒了火兒,把褒珦下了監獄。
褒珦在監獄里關了三年,眼看著沒有放出來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給他想辦法。他們想:「天王既然頂喜歡美人兒,我們得在這上頭打主意。」他們就上各處去找美人兒,還真給他們找到了一個頂好看的鄉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買了來,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個名字叫褒姒[sì]。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訓練好了,打扮起來,送到京都鎬京[在陝西省西安市西邊;鎬hào]獻給周幽王,算是來替褒珦贖罪的。
周幽王一看見褒姒長得這么漂亮,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他越瞧越愛, 覺得王宮里頭的美女都加到一塊兒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點兒。他馬上免了褒珦的罪,把褒珦放出來了。從這兒起,天王日日夜夜陪著這位褒姒,把她當做心肝寶貝兒。褒姒可並不喜歡天王。她老皺著眉頭子嘆氣,暗暗地流眼淚,進了王宮沒開過一次笑臉。周幽王想盡辦法叫她笑,她可怎麼也笑不出來。天王就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賞他一千斤金子。」[古時候把銅叫做金子]咱們有句成語叫「千金一笑」,也許就是這么來的。
這個賞格一出去,就有好些人趕著想來發財。他們進了宮里,向褒姒說笑話,裝鬼臉,演滑稽戲。褒姒見了這些人只覺得討厭,把他們都轟出去了。
有一個頂能夠拍馬屁的下流人姓虢[guó],叫虢石父,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說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們叫「犬戎」;戎[róng],在驪山[在陝西省臨潼縣東南;驪lí]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萬一西戎打進來,把守第一道關的士兵就把烽火燒起來,第二道關上的人見了煙火,也把烽火燒起來,這么一個接著一個地都燒著烽火,臨近的諸侯[就是天王底下的小王]瞧見了,就發兵來救。現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沒有用了。我想請天王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兒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著,燒得滿天通紅,讓臨近的諸侯見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么些兵馬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沒個不笑的。您說我這個法兒好不好?」周幽王把眼睛眯成一道縫兒,拍著手說:「好極了,好極了。就這么辦吧。」
他們說走就走,帶著褒姒到了驪山。有一位諸侯叫鄭伯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他怕天王玩兒烽火出亂子,趕緊跑到驪山,勸天王別這么亂來。周幽王正在興頭上,這種話哪兒聽得進去。他氣著說:「我在宮里悶得慌,難得跟娘娘出來一趟,放放煙火,解解悶兒,這也用得著你管嗎?」鄭伯友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點起來,火越燒越旺,滿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個接著一個都燒起來,遠遠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極了,也可怕極了。臨近的諸侯看見了烽火,以為西戎打進來,趕緊帶領兵馬來打敵人。沒想到到了那兒,一個敵人都看不見,也不象打仗的樣子,光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各位辛苦了,沒有敵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煙火玩兒,你們回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當,一個個氣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根本不知道他們鬧的是什麼玩意兒。她瞧見這許多兵馬亂哄哄地忙來忙去,跟掐[qiā]了腦袋的蒼蠅似的在那兒瞎撞,就問周幽王:「這是怎麼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說是為了讓她看了發笑。他歪著脖子,帶笑地問:「好看嗎?」褒姒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聲,說:「呵呵,真好看!虧得你們想得出這玩意兒。」這位糊塗到了家的天王還當褒姒真笑了吶,這高興就不用提了,就把一千斤金子賞給了那個小人虢石父。他們玩兒幾天,這才挺高興地回到了京都。
隔了沒有多少日子,西戎真打進來了。頭一道關的烽火一燒起來,周幽王就慌了,他連忙叫虢石父趕緊把這兒的烽火點起來。那些諸侯上回上了當,這回就當天王又在開玩笑了,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點著,也沒有一個救兵來。京都里的兵馬本來不多,只有一個鄭伯友算是大將,出去抵擋了一陣。可是他的人馬太少,打到後來,給敵人圍住,被亂箭射死了。大將一死,小兵就亂了。西戎的人馬象發大水似地涌了進來,把老百姓殺的殺,搶的搶。年輕的男女打不過敵人,被抓了去當奴隸。周幽王和虢石父都給西戎殺了,連那個老關在宮里沒有真正開過一次笑臉的褒姒,也給他們搶去了。
鄭伯友是鄭國的諸侯[那時候鄭國是在陝西省華陰縣],他的兒子叫掘突[掘hū],一聽見他父親給西戎殺了,就穿上孝,帶著三百輛兵車,從鄭國一直趕到京都去跟西戎拚命。小夥子掘突膽子又大,人又機靈,加上鄭國的兵馬平日訓練得好,一交戰,就殺了不少敵人。別的諸侯這會兒才知道西戎真進來了,也都帶著兵車上鎬京來打西戎。西戎的頭子看見諸侯的大兵到了,就叫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來積累起來的寶貨財物全搶了去,放了一把火,亂七八糟地退回去了。
中原諸侯打退了西戎,大夥兒立周幽王的兒子為天王,就是周平王。諸侯回到本國去了,就剩下掘突給周平王留住,請他在京都里辦事。不想各路諸侯一走,西戎又打過來,佔去了周朝西半邊的土地,一步步又打到京都的邊上來了。周平王怕鎬京保不住,自己又怕死,再說京都的房子給西戎燒了不少,庫房裡的財寶早給搶了個一干二凈,要蓋宮殿也蓋不起。這么著,周平王就扔了鎬京,遷都到洛陽[在河南省洛陽市]。因為鎬京在西邊,所以歷史上把周朝在鎬京做京都的時候,稱為西周;洛陽在東邊,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以後,稱為東周。
『捌』 「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顏十分難得,價值千金,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後,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樂,醉心於女色。周朝有個諸侯國叫褒國,其國君見天子如此荒唐,就來規勸,幽王根本不聽,反而把褒國國君關進大牢。
不久,戎(róng)人發兵前來攻打鎬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來了,趕緊派人去點烽火,向諸侯求救。可是這一次,諸侯們還以為天子與王後嬉戲,全都按兵不動。就這樣,鎬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驪山腳下,被殺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玖』 千金一笑的成語故事
千金一笑 [qiān jīn yī xiào]
[釋義] 猶言千金買笑。花費千金,買得一笑。舊專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屬。
[出處] 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
『拾』 千金一笑成語故事
【成語】: 千金一笑
【拼音】: qiān jīn yī xiào
【解釋】: 猶言千金買笑。花費千金,版買得一笑。舊指不惜重權價,博取美人歡心。
成語典故
【出處】: 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六齣:"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
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
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六齣:"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
成語故事
講的是: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褒姒,她長得很美,卻不愛笑。周幽王想:褒姒這么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兩千黃金。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黃金。
成語示例
千金一笑,花柳空自來爭;十斛片時,風月何曾肯讓。--《西湖佳話·西泠韻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