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勵志的難寫的成語有哪些

勵志的難寫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2-09 12:11:21

❶ 「勵志」的4個字成語有什麼


"勵志"的四字成語有:

奮發圖強、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力爭上游、鼓足干勁專、自強不屬息、知難而進、從容就義、海枯石爛、堅持不渝、堅韌不拔、堅定不移、雷打不動、木人石心、破釜沉舟、鍥而不舍、誓死不二、心堅石穿、志堅行苦、龍躍鳳鳴、鵬程萬里、前程萬里、如日方升等等。

❷ 關於「勵志」成語有哪些

關於「勵志」成語有:破釜沉舟、發奮圖強、懸梁刺股、白手起家、廢寢忘食 、鐵杵磨針、愚公移山、水滴石穿、鍥而不舍、聞雞起舞

1、破釜沉舟

讀音:[ pò fǔ chén zhōu ]

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明·陳孝逸《與羅杓庵書》:「秋間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為射賊擒王計;必不敗;而後杜門卻軌。」

造句:現在已~,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幹到底了。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2、發奮圖強

讀音:[ fā fèn tú qiáng ]

釋義: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處:《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造句:我們要發奮圖強,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3、懸梁刺股

讀音:[ xuán liáng cì gǔ ]

釋義: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造句: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懸梁刺股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4、白手起家

讀音:[ bái shǒu qǐ jiā ]

釋義: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處:宋·文天祥《鄒仲翔墓誌銘》:「君雖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造句: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中國人民白手起家,創造著自己新的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

5、廢寢忘食

讀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釋義:廢:停止。 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出處:南北朝·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造句:總理為了國家大事,日理萬機,廢寢忘食。

6、鐵杵磨針

讀音:[ tiě chǔ mó zhēn ]

釋義: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造句:王明同學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並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鐵杵磨針的。

7、愚公移山

讀音:[ yú gōng yí shān ]

釋義: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出處:清·黃宗羲《張蒼水墓誌銘》:「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造句:我們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臟治亂治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8、水滴石穿

讀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 ]

釋義: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造句:沒有大眾努力,沒有水滴石穿的功夫,新的風氣和作風是樹不起來的。

9、鍥而不舍

讀音:[ qiè ér bù shě ]

釋義:鍥:鏤刻;舍:停止。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造句:能否做成學問,除必要的天賦外,很大程度取決於有無鍥而不舍的精神。

10、聞雞起舞

讀音:[ wén jī qǐ wǔ ]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處:宋·松洲《念奴嬌·題鍾山樓》:「擊楫誓清;聞雞起舞;畢竟英雄得。」

造句:岳飛從小立下報國志向,聞雞起舞,苦練武藝,終於成為一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❸ 關於勵志成語有哪些

發奮圖強、滴水穿石、磨杵作針、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聞雞起舞、勵精圖治、白手起家、卷土重來、
晨鍾暮鼓、力爭上游、破釜沉舟、投筆從戎、前車之鑒、勤能補拙、一諾千金、一鼓作氣、未雨綢繆、
半途而廢、死灰復燃、死裡求生、竹頭木屑、攬轡澄清、作舍道傍、防微杜漸、困獸猶斗、盲人瞎馬、
盲人摸象、邯鄲學步、庸人自擾、三折其肱、三顧茅廬、大公無私、有志竟成、囫圇吞棗、拔苗助長、
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游刃有餘、愚公移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暴十寒、人定勝天、有志竟成、
良葯苦口、懸梁刺股、問心無愧、人定勝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白手起家、卷土重來、晨鍾暮鼓、
破釜沉舟、投筆從戎、金石為開、勤能補拙、問心無愧、志在四方、志在千里、志足意滿、懸梁刺股、
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燭達旦、篤學好古、牛角掛書、囊螢映雪、囊螢照書、持之以恆、夜以繼日、
聞雞起舞、好學不倦、韋編三絕、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專心致志、折節讀書

孜孜不倦、鍥而不舍、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博覽群書、豁然開朗、學而不厭、博學強記、不恥下問、
循序漸進、融會貫通、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迎刃而解、手不釋卷、書聲琅琅、程門立雪、穿壁引光、
春誦夏弦、讀書三到、讀書三餘、耳聞則誦、古為今用、囫圇吞棗、開卷有益、名落孫山、取長補短、
取精用弘、然荻讀書、融會貫通、入主出奴、三餘讀書、書聲琅琅、熟能生巧、似懂非懂、萬世師表、
文行出處、不恥下問、勤學苦練、勤能補拙、將勤補拙、篤學不倦、篤實好學、篤信好學、學而不厭、
篤學好古、頓學累功、閉戶讀書、刺股讀書、映雪讀書、映月讀書、據鞍讀書、廢寢忘食、頓學累功、
閉戶讀書、博學多才、博學多聞、博學洽聞、刺股讀書、不學無術、不學無識學、海無涯、教學相長、
飽學之士、長材茂學、才疏學淺、才學兼優、村學究語、蟲魚之學、斗酒學士、篤實好學、道山學海、
篤學不倦、獨學寡聞、篤學好古、篤信好學、頓學累功、鈍學累功、道學先生

篤志好學、斷織勸學、高才大學、高才絕學、孤學墜緒、高齋學士、邯鄲學步、鴻儒碩學、宏儒碩學、
好學不倦、記問之學、鉅學鴻生、教學相長、家學淵源、績學之士、困而學之、口耳之學、款學寡聞、
臨池學書、力學不倦、力學篤行、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詮才末學、青藜學士、
青錢學士、曲學阿世、勤學好問、曲學詖行、勤學苦練、宿學舊儒、碩學通儒、通才碩學、通儒碩學、
調嘴學舌、文江學海、枉轡學步、文人學士、晚生後學、文宗學府、邯鄲學步、學而不厭、學富才高、
學非所用、學富五車、學貫中西、學究天人、學老於年、學淺才疏、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如穿井、
學如登山、學書不成、學疏才淺、學書學劍、學識淵博、學無常師、學無止境、下學上達、新學小生、
學以致用、用非所學、一家之學、鸚鵡學舌、鸚鵡學語、以學愈愚、幼學壯行、牙牙學語、真才實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❹ 勵志的成語有哪些

1、聞雞起舞

出處;《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造句:若無每日聞雞起舞堅持不懈的毅力,那麼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2、勤能補拙

出處;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解釋: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造句:他的手腳雖然慢,但勤能補拙,因為堅持不懈,一天做出的活也不在少數。

3、磨杵作針

解釋: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磨針溪》:「彭山象耳山下,相傳李白讀書山中。學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問:『何為?』媼曰:『欲作針耳。』白感其言,還,卒業。」

造句:只要工夫下得深,總有磨杵作針的一天。

4、奮發圖強

解釋:圖:謀求。振作精神,以求強盛。

出處: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造句:我祝願新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5、愚公移山

解釋: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出處:《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造句:我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沙漠,讓它變成綠洲。

(4)勵志的難寫的成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成語來源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慣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

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慣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成語跟慣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❺ 勵志的成語有哪些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❻ 關於勵志的成語有哪些

1、以身作則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

釋義:則:准則,榜樣專。以自己的行屬動做出榜樣。

2、奮發圖強

拼音:fèn fā tú qiáng

釋義:圖:謀求。振作精神,以求強盛。

❼ 勵志成語有哪些

懸梁刺股
【發 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釋 義】形容刻苦學習。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用 法】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近義詞】 懸頭刺股

【示 例】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典 故】

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懸梁」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漢朝人孫敬,字文寶,非常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有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系住頭發,另一頭拴在房樑上拉直。這時候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是說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大腿的事。該故事已見「引錐刺股」條,此不詳述。
每日一成語---勵志篇〈第六周〉
成語 解釋 造句
星期一 聞雞起舞 聽見雞鳴就起身,比喻人發奮學習,勵精圖治。 老爺爺在鄉下修養,每天聞雞起舞,打太極拳健身。
星期二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 王董事長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團的總裁。
星期三 卷土重來 卷土: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這次比賽雖然表現不佳,但我決定明天卷土重來。
星期四 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每當我想壞事時,就會想起媽媽對我的晨鍾暮鼓的叮嚀。
星期五 力爭上游 努力爭取上進 求學做人都要力爭上游,不要自滿於現狀。

每日一成語---勵志篇〈第七周〉
成語 解釋 造句
星期一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既然來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不得冠軍絕不回去。
星期二 投筆從戎 一個人拋棄文職而加入衛國的行列。 大伯父高中畢業後投筆從戎,進入軍校就讀,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
星期三 前車之鑒 比喻前人的失敗,可以作為後人的借鏡。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我下次出門一定會帶雨具。
星期四 金石為開 至誠可感動任何事物。 表哥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動王小姐的。
星期五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勤能補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機會。

每日一成語---勵志篇〈第八周〉
成語 解釋 造句
星期一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媽媽告訴我「人定勝天」的道理,叫我別害怕失敗。
星期二 有志竟成 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願的學校。
星期三 良葯苦口
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奶奶說葯雖然很苦,但良葯苦口,為了病能快好,還是要喝下去。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❽ 形容很勵志的成語有哪些

  1. 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例句:他有聞雞起舞的精神,所以他進步快。

  2.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例句:這個科研所沒要國家一分錢,是幾個科技人員白手起家搞起來的。

  3. 卷土重來[juǎn tǔ chóng lái]: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

    例句:不甘放棄的林叔叔決定籌集資金,卷土重來。

  4. 晨鍾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暮:傍晚。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例句: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會想起媽媽對我的晨鍾暮鼓的叮嚀。

  5.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例句: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只能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才有可能扭轉局勢。

  6. 發奮圖強[fā fèn tú qiáng]: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例句:我們要發奮圖強,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7. 滴水穿石[dī shuǐ chuān shí]: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例句:要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必須要有持之以恆、滴水穿石的精神。

  8. 磨杵作針[mó chǔ zuò zhēn]: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例句:只要工夫下得深,總有磨杵作針的一天。

  9.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例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10.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例句:我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沙漠,讓它變成綠洲。

❾ 關於「勵志」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聞雞起舞、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孳孳不倦、懸梁刺股
一、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翻譯】:半夜雞叫聽說荒,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了。』於是就起來舞劍。
二、專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翻譯】:現在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的話,就學不到。
三、心無旁騖 [ xīn wú páng wù ]
【解釋】:旁;另外的;騖:追求。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出自】:冰心《談信紙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或者只帶著道道的紙上,不受拘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四、孳孳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自】:先秦.諸子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翻譯】:只要天天孜孜不倦,沒有人敢安樂。
五、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翻譯】:(蘇秦)讀書想睡覺,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流到腳。

❿ 形容積極向上勵志的成語有哪些

1、壯志凌雲

壯志:宏大的志願;凌雲:直上雲霄。形容理想宏偉遠大

《漢書·揚雄傳下》:「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凌雲之志。

2、堅定不移

堅定不移,釋義穩定堅強,毫不動搖;不放棄。不改變自己的想法。

出自《資治通鑒·唐記·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3、奮發圖強

奮發圖強是一個生活中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強盛。

這個成語來源於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4、堅持不懈

堅持不懈,懈:鬆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恆,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自《清史稿·劉體重傳》:「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偉大的悲劇》:「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經走了14公里。」

5、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是一個成語,讀音是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長久堅持下去。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6、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出自 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進。用作謂語、定語、狀語。

7、鬥志昂揚

鬥志昂揚,讀音 dòu zhì áng yáng,漢語成語,斗爭的意志旺盛。

出自《介紹一個合作社》。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