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俗開頭成語
Ⅰ 所有成語
【安其所習】安於自己所習慣的事物。常指習慣勢力對人的影響和支配。
【安於所習】習慣於自己熟悉的東西。常指習慣勢力對人的影響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規,不知變通。
【不出所料】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形容原先預料的准確。
【不得其所】原指未得善終,後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事也不幹。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什麼事也不關心。
【百無所成】猶言一事無成。
【百無所忌】百:所有的,不論什麼;忌:忌諱。什麼都不忌諱。
【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它究竟如何會這樣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質或事情的根底。
【不知所厝】厝:放置;安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不知所出】①不知道從哪裡來的。②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知所錯】錯:同「措」,處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不知所從】不知怎麼辦。形容拿不定主意。
【不知所措】錯:錯開;處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不知所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不知死所】所:處所。不知道死在那裡。
【不知所為】不知道該怎麼辦。猶言無計可施。
【不知所言】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同「不知所雲」。
【不知所以】以:原因。不明白為什麼是這樣。指不知道原因。
【不知所雲】雲:說。不知道說得是些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不知所終】終:最後,結局。不知道結局或下落。
【暢所欲為】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暢所欲言】暢:盡情,痛快。暢快地把要說的話都說出來。
【從吾所好】吾:我;好:愛好,嗜好。根據自己的愛好行事。
【辭無所假】辭:文詞;假:利用。寫文章時用詞有所創新,沒有因襲前人。形容文章自成一家,有獨特的風格。
【從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寸有所長】寸比尺短,但用於更短處即顯其長。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會有他的長處。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處,並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合適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答非所問】回答的不是所問的內容。
【多歷年所】歷:經歷;年所:年數。經歷的年數很多。
【得其所哉】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或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稱心快意的情緒。
【奪人所好】強奪別人所喜歡的人或物。
【大勢所趨】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大失所望】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敵王所愾】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為自己的敵人而加以討伐。
【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須謹慎選擇。
【阿其所好】阿:曲從;其:他的;好:愛好。指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愛好。
【鋒芒所向】向:指向。指斗爭中矛頭所指的地方。
【非所計也】計:計算,考慮。不是所要考慮的事情。
【分所應為】指本分以內所應該做的事。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像的。
【各騁所長】騁:馳騁,引申為發揮。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各從所好】從:順從,聽從。各自按照自己的愛好去做事情。
【果出所料】果:果真,誠然。指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判斷准確,果真和預料一致。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管見所及】管見:從管子里看東西,指見識淺陋。謙虛的說法,表示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各盡所能】盡:用盡;能:才能。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社會主義社會個人生活資料的分配原則,勞動者盡其所能地為社會勞動,社會按照各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生活資料。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共產主義社會個人生活資料的分配原則,勞動者盡其所能地為社會勞動,社會根據各人的需要來進行分配。
【各取所長】指要善於運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長處。
【各取所需】各自選取自己所需要的。
【果如所料】事物的發展趨向和結果同事先預料的相符合。
【各抒所見】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同「各抒己見」。
【各有所愛】愛:喜愛,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
【各有所長】長:長處、優點。各有各的長處、優點。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長:長處;短:不足。各自以自己的長處,輕視別人的不足之處。
【各有所短】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各有所好】好: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只應聽其自然。
【各有所能】能:才能。各有各的才能、優點。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各有所職】各人有各人負責的事。比喻分工明確。
【各執所見】執:堅持。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觀瞻所系】觀瞻:外觀以及對外觀的反應。指人或具體物件的外觀與人們的印象有很大的關系。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何所不為】還有什麼事他不能做出來呢?形容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何所不有】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
【何所不至】①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至。指沒有達不到的地方。②指什麼壞事都干。
【患生所忽】患:禍患,災禍。災禍往往是由於疏忽大意造成的。
【毫無所得】一點兒也沒有得到。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謂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謂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同「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精誠所至】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簡忽所見】簡忽:怠慢疏忽;見:見解。指膚淺的見解。
【盡其所長】盡:全部用出;長:特長,擅長。把所擅長的東西全部發揮出來。
【盡其所能】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急人所急】別人有困難時,設法給予幫助。
【盡如所期】盡:完全。完全同所希望的一樣。指事情的結果與當初預料的完全一樣。
【見所不見】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見所未見」。
【己所不欲,勿加諸人】欲:想要,希望;加:給予。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見所未見】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進退失所】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同「進退無所」。
【進退無所】前進後退均無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
【計無所出】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麼辦法。
【計無所施】計:計策;施:施展。再也沒有可施展的計謀了。
【計無所之】猶言計無所出。想不出什麼辦法。
【寄顏無所】臉面沒有地方放。猶言無地自容。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己之所不安,勿施於人】施:加,給予。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具瞻所歸】具:同「俱」,全;瞻:視;所歸:所向。為眾人所敬慕、瞻仰。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茫然不知所措】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措:籌劃,安排。形容沒有主意,不知怎麼辦才好。
【茫然莫知所措】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措:籌劃,安排。形容沒有主意,不知怎麼辦才好。
【靡所不為】靡:無,沒有;為:做。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
【靡所底止】指沒有止境。
【目所履歷】履歷:經歷。眼睛所看到的。
【靡所適從】不知何所依從。
【目所未睹】睹:看。從來沒有看見過。
【茫無所知】一點也不知道。
【莫知所措】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靡不所措】靡:不;措:處理。不知該如何辦才好。
【靡知所措】靡:無、不。措:處理。不知該如何辦才好。
【莫知所為】不知道怎幺辦好,形容激動得不知怎幺辦。亦作「莫知所謂」。
【莫知所謂】莫:不。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兩得其所】指對雙方都有好處。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流落失所】流轉淪落,沒有安身的地方。
【力所不逮】逮:到,及。指能力達不到。
【力所不及】及:達到。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理所不容】道理所不能允許。
【理所必然】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理所當然】當然:應當如此。按道理應當這樣。
【力所可及】力:體力,能力;及:達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內所能做到的。
【力所能及】力:體力,能力;及:達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內所能做到的。
【力所能任】力:體力,能力;任:勝任。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內所能做到的。
【力所能致】力:體力,能力;致:做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內所能做到的。
【濫觴所出】觴:酒器;濫觴:使酒杯浮起來。原指江河的發源之處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後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
【樓堂館所】樓:高樓大廈;堂:殿堂;館:賓館;所:處所。泛指一切高檔建築物。
【了無所見】了:完全。完全不能看見。
【禮下於人,將有所求】禮:禮物;求:請求。送禮物給人,一定是對人有所求助。
【流移失所】猶言流離失所。指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另有所圖】圖:圖謀。指有別的目的。
【老有所終】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
【逆知所始】逆:預先猜度。指事先掌握情況,判斷對方的企圖。
【千夫所言如一喙】喙:鳥嘴。形容眾口一辭或文章模式劃一。
【千夫所指】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
【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麼好下場。
【千夫所指,無病自死】千夫:很多人;指:指責。為眾人所指責和反對的,必然趨向滅亡。
【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麼好下場。
【千夫所指,無疾將死】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麼好下場。
【群犬吠所怪】形容一些壞人和不懂道理的人結伙誹謗好人。
【磬其所有】磬:盡,完。比喻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罄其所有】罄:盡,完。比喻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強人所難】勉強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願做的事情。
【千人所指】千人:眾人,許多人;指:指責。為眾人所拇,。
【前所未聞】前:先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前所未有】從來沒有過的。
【前所未知】新經歷或重新經歷,以前不知或未經驗過。
【情之所鍾】鍾:匯聚,專注。指痴情所向,十分專注。
【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
【任所欲為】任:聽憑;所欲為:想要做的。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人望所歸】人望:眾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人心所歸】大眾所擁護的,嚮往的。
【人心所向】向:歸向,嚮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嚮往的。
【如有所失】好像丟失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若有所失】好像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若有所喪】若:好像。好像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若有所亡】若:好像。好象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同「若有所喪」。
【適材適所】指辦事能力與所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場所相當。
【所答非所問】回答的不是所問的內容。
【死得其所】所:處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適的地方。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
【所當無敵】猶言所向無敵。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所到之處】所去的任何地方。
【所費不資】不資:資財無法計算。耗費資財無數。
【所費不貲】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
【所見略同】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
【所見所聞】看到的和聽到的。
【十目所視】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很多眼看著,很多隻手在指著。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始料所及】料:料想,估計;及:到。當初已經料想到的。
【使料所及】料:料想,估計;及:到。當初已經料想到的。
【視其所使】所使:所使用的人。他所使用的人,就知道其人如何。
【少所見,多所怪】見聞少的人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覺得奇怪。
【所剩無幾】剩:餘留下來的。剩下的沒有多少了。
【少所許可】對人對事,很少中意、贊許。常指人的眼界高。
【思所逐之】盤算著如何驅趕他們。
【所圖不軌】指圖謀做不合法或不正當的壞事。
【時望所歸】聲望很高,為世人所敬仰。
【死無所名】名:為世人所知曉。雖死而不為世人所稱道。指白白地送死。
【死無葬身之所】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同「死無葬身之地」。
【所向風靡】風靡:草木隨風倒伏。比喻畏懼強敵,聞風潰敗。
【所向皆靡】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同「所向披靡」。
【所向克捷】軍隊所去之處,都能取得勝利。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隨心所欲】隨:任憑;欲:想要。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麼就干什麼。
【所向無敵】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所向無前】所向:指軍隊所指向的地方。軍隊所指向的地方,沒有阻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居上位的人;好:愛好;甚:更厲害。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指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所余無幾】無幾:沒有幾個。剩下來的沒有幾個。
【所在多有】所在:處處,到處。指某類事情或現象到處都有,而且很多。
【所在皆是】到處都是。指某種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上之所好,下必從之】在上的人喜歡什麼,在下的人就一定會跟著做。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上:居上位的人;好:愛好;甚:更厲害。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指上行下效,影響深重。
【俗之所排】俗:流俗;排:排斥。世俗之見所排斥的。
【所作所為】指人所做的事。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
【屠所牛羊】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頭足異所】指被斬。同「頭足異處」。
【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無計所奈】指無法可施。同「無計奈何」。
【忘其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無所不備】沒有什麼不具備的。
【無所不包】沒有什麼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東西非常多。
【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少,薄弱。沒有不防備的地方,就沒有不薄弱的地方。原指應重點設防,不宜分散兵力。後指不能面面俱到,要保證重點。
【無所不及】沒有地方不能達到。
【無所不盡其極】猶言竭盡其所有。
【無所不可】沒有什麼不可的。
【無所不窺】窺:看。沒有什麼不看的。形容人見得多。
【無所不能】沒有什麼不能做的。指樣樣能做。
【無所不容】沒有什麼不能容納。極言其寬廣。
【無所不通】通:通曉。沒有什麼不通曉。形容知道的東西很多。
【無所不談】沒有什麼不談論。即什麼都談。
【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無所不為】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
【無所不曉】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無所不有】什麼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無所不用其極】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無所不至】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麼壞事都做絕了。
【無所不在】到處都存在,到處都有。
【無所不知】什麼事情都知道,沒有不懂得的。
【無所不作】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同「無所不為」。
【無所措手】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同「無所錯手足」。
【無所措手足】措:放置。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無所錯手足】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無所顧憚】沒有什麼顧慮、畏懼。同「無所顧忌」。
【罔所顧忌】罔:無,沒有;顧:顧慮;忌:忌憚。沒有什麼顧慮、畏懼。
【無所顧忌】顧:顧慮;忌:忌憚。沒有什麼顧慮、畏懼。
【無所迴避】迴避:避忌。沒有什麼避忌或諱言的。
【無所忌憚】憚:怕。毫無顧忌,任意妄為。
【無所忌諱】沒有什麼顧慮。
【無所可否】不贊同也不反對。
【無所容心】不在意,不留意。
【無所適從】適:歸向;從:跟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麼辦才好。
【無所施其伎】沒有辦法施展其伎倆手段。同「無所施其技」。
【無所施其技】沒有辦法施展其伎倆手段。
【無所施其術】施:實施。沒有辦法施展他的手腕。
【無所事事】事事:前一「事」為動詞,做;後一「事」為名詞,事情。閑著什麼事都不幹。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在天地間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無所畏憚】什麼都不懼怕;什麼都不顧忌。
【無所畏忌】沒有什麼畏懼和顧忌。
【無所畏懼】畏懼:害怕。什麼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聞所未聞】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無所依歸】沒有依靠和歸宿。
【為所欲為】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唯所欲為】隨心所欲,任意而為。
【為所欲為】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無所用心】沒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動腦筋,什麼事情都不關心。
【無所用之】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無所重輕】沒有什麼重要。
【無所作為】作為:作出成績。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物望所歸】物:指人,公眾;物望:眾人的希望。形容眾人所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威無所施】威:威力;所:處所,地方;施:施展。無處施展威力。即無用武之處。
【未知所措】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罔知所措】面臨窘危,茫然無所適從。形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先代所美】這是前人所稱道的事。
【學非所用】所學的不是將來用得著的東西。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所學的不是實際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沒有學。指學和用脫節背離
【行所無事】行:行動,辦事。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心所謂危】心裡感覺有危險。指個人對情況、問題的主觀認識。
【學無所遺】遺:遺漏。形容學識淵博,無所不曉。
【用非所長】使用的不是他的特長。
【用非所學】所用的不是所學的。指學用不一致。
【一口所敵】一口:一席話。一席話就阻止了敵方的進攻。
【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用其所長】使用人的專長。
【用其所欲,行其所能】欲:長處。根據人的專長加以使用,根據人的能力分擔任務。
【言人所不言】言:說。敢於說別人不敢和不便說的話,即直言不諱。
【有所不為】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
【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績。
【衣食所安】安:養;所安:養生的東西。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
【有所恃而不恐】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有所為而為】做好了計劃才去做。
【有所作為】可以做事情,並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義無所辭】就道理上講不應該推辭。
【用違所長】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他的專長
【一無所長】沒有一點兒專長。
【一無所成】一點沒有成就。
【一無所得】什麼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獲。
【譽望所歸】祥見:眾望所歸
【一無所好】好:喜愛。指沒有一種愛好。
【一無所獲】一無:全無。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
【一無所見】一:全,都。什麼也沒有看見。
【一無所能】什麼能耐也沒有。
【一無所取】原指一點都沒拿。後也形容什麼都未得到。
【一無所求】指沒有什麼要求或需要。
【一無所失】什麼損失也沒有。
【一無所聞】一點也沒有聽說,絲毫也不知道。
【一無所有】什麼也沒有。指錢財,也指成績、知識。
【一無所知】什麼也不知道。
【英雄所見略同】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眾毀所歸】眾人的毀謗集中之處。形容被大家所不齒。
【症結所在】症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問題的關鍵所在。
【眾目所歸】眾人的目光集中之處。指一致看好。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這樣。知道是這樣,卻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形容只了解表面現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質或事情的根底。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這樣,如此。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在所不辭】決不推辭(多用在冒險犯難)。
【在所不免】免:避免。指由於某種限制而不能避免。
【在所不惜】在:處於。表示處於某種情況,決不吝惜。
【眾所共知】眾: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在所難免】免:避免。指由於某種限制而難於避免。
【在所自處】處:處理。在於自己如何處世。形容在一定的環境中,要自己選擇立足之處。
【眾所矚目】矚目:注視。為大家所注視
【眾所瞻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景仰。
【眾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眾望所歸】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積】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屬】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眾望所依】眾望:眾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早為之所】為:安排;所:處所。及早為他安排一個場所。
【終虛所望】終:最終;虛:虛空。最終願望也無法實現。
【恣心所欲】恣:放縱。恣縱己意,心想事成。
【責有所歸】指責任有所歸屬。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這樣。只知道是這樣,卻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形容只了解表面現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質或事情的根底。
【智者所見略同】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聰明人的見解基本相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能乾的主動的 活躍的 適應性強的
靈巧的 機敏的 有進取心的 機靈的
有雄心壯志的 和藹可親的 友好的 善於分析的 有理解力的
有志氣的 有抱負的 大膽的 有冒險精神的 有能力的,有才能的 辦事仔細的
正直的寬厚的 能勝任的 有信心的
認真的,自覺得體貼的
建設性的 好沉思的 有合作精神的 富創造力的
有一股子沖勁的,有拼搏精神的 有奉獻精神的 有獻身精神的
可靠的老練的,有策略的
謹慎的 盡職的
精悍的 認真的
有效率的 精力充沛的
充滿熱情的 善於表達
守信的,忠誠的 堅強的 直率的,真誠的
友好的 儉朴的 寬宏大量的
有教養的 有禮貌的 勤勞的 精神飽滿的
實的 殷勤的 恭順的 幽默的
公正的 有主見的 勤奮的
有獨創性的 首創精神愛動腦筋有智力的
理解力強的 有發明才能的,有創造力的 正直的
好心的 有見識的 精通某門學問的
心胸寬大的 條理分明的 忠心耿耿的 有方法的 謙虛的
目的明確的 客觀的 虛心的 守紀律的 有獨創性的
辛勤的,苦乾的,刻苦的 實際的 一絲不苟的 不屈不撓的
嚴守時刻的 意志堅強的 合格的 有理性的 實事求是的 講道理的
可信賴的 負責的 自覺的 無私的 明白事理的
真誠的 精明的 生氣勃勃的 光明正大的 塌實的 老實的 嚴格的
有實力的/有氣勢的 有潛力的 有歷史的 有安全感的
先進的 生活家庭化的 人性化的 令人自豪的
可靠/可信賴的 經濟實用的 技術領先/科技含量高 國際性的
公務商務化的 高效率的 高檔的 大眾化的
創新/開拓的 車系全,多元化的 自信的 注重生活享受的/有樂趣的
運動/有動感的 有智慧的 有野心的 有魄力的/有領導力
有品味的/有內涵 有魅力的 有激情的 有個性的
勇敢/勇於冒險的 嚴謹的 休閑的 小資的 現代時尚的
穩重的 實在/務實的 強壯/有力量感的 豪華氣派的 拼搏的/有沖勁的
年輕活力的/活躍的 另類的 開放的 積極進取的
粗獷的 傳統的 誠信的 有成就感的
Ⅱ 從開頭的成語有
從容不迫
從容自若
從容就義
從容自如
Ⅲ 從的成語大全
從容不迫、從天而降、從善如流、擇善而從、無所適從、從長計議、三從四德、力不從心、從一而終、何去何從、喜從天降、禍從口出、言聽計從、唯命是從;
病從口入、從頭到尾、從中作梗、從輕發落、投筆從戎、改過從善、輕車簡從、從諫如流、悲從中來、枵腹從公、從善如登、棄筆從戎、從心所欲、便宜從事、惟命是從、從惡如崩;
1、從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非常鎮靜、不慌不忙的樣子:他滿臉掛笑,~地走上了講台。
2、從天而降
[cóng tiān ér jiàng]
降:下落。比喻出於意外,突然出現。
3、從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聽從好的意見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形容樂於接受人家的勸告。
4、無所適從
[wú suǒ shì cóng]
不知跟從哪一個好。比喻不知怎麼辦才好。適:往。從:跟隨。
5、從長計議
[cóng cháng jì yì]
慢慢兒地多加商量:這個問題很復雜,應該~,不要馬上就做決定。
6、三從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社會為婦女制定的道德行為准則和規范。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意思是婦女的思想品德、言語舉止、儀容態度以至家務勞動,都要嚴格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
7、力不從心
[lì bù cóng xīn]
心裡想做,但力量或能力辦不到。
8、從一而終
[cóng yī ér zhōng]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9、何去何從
[hé qù hé cóng]
離開哪裡,走向哪裡?指在重大問題上選擇什麼方向。
Ⅳ 然字開頭的成語
包含「然」的成語共有223個
一、3個在第一位:
然荻讀書、然糠照薪、然糠自照
二、168個在第二位:
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
岸然道貌、黯然傷神、黯然神傷、黯然失色、黯然無色
黯然銷魂、昂然直入、昂然自得、昂然自若、傲然挺立
傲然屹立、勃然變色、勃然大怒、勃然奮勵、慘然不樂
燦然一新、粲然可觀、囅然而笑、悵然若失、悵然自失
超然不群、超然獨處、超然獨立、超然絕俗、超然邁倫
超然物外、超然象外、超然遠舉、超然遠引、超然自得
超然自逸、超然自引、愴然涕下、嗒然若喪、怛然失色
淡然處之、淡然置之、盪然無存、幡然改途、幡然悔悟
翻然改進、翻然改圖、翻然悔悟、斐然成章、斐然鄉風
斐然向風、廢然而反、廢然而返、忿然作色、怫然不悅
怫然作色、艴然不悅、果然如此、酣然入夢、悍然不顧
浩然之氣、赫然而怒、渙然冰釋、煥然如新、煥然一新
恍然大悟、恍然若失、惠然肯來、惠然之顧、渾然天成
渾然無知、渾然一體、渾然自成、混然天成、混然一體
豁然大悟、豁然頓悟、豁然貫通、豁然開朗、豁然開悟
豁然確斯、豁然省悟、火然泉達、霍然而愈、計然之策
計然之術、寂然不動、寂然無聲、戛然而止、斠然一概
孑然一身、截然不同、井然有條、井然有序、憬然有悟
迥然不群、迥然不同、慨然應允、慨然允諾、溘然長逝
溘然長往、巋然不動、巋然獨存、喟然長嘆、瞭然無聞
瞭然於胸、茫然不解、茫然若失、茫然自失、靡然成風
靡然從風、靡然順風、靡然鄉風、靡然向風、漠然置之
判然不同、龐然大物、怦然心動、凄然淚下、悄然無聲
愀然不樂、愀然無樂、跫然足音、闃然無聲、確然不群
潸然淚下、爽然若失、爽然自失、肅然起敬、肅然生敬
索然寡味、索然無味、泰然處之、泰然自若、坦然自若
陶然自得、恬然自足、同然一辭、突然襲擊、惘然若失
巍然屹立、蔚然成風、蕭然物外、欣然自得、袖然冠首
袖然居首、袖然舉首、軒然大波、軒然霞舉、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啞然失笑、嫣然一笑、晏然自若、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夷然自若、怡然自得、怡然自樂、怡然自若
毅然決然、隱然敵國、悠然自得、油然而生、躍然紙上
昭然若揭、卓然不群、自然而然
三、3個在第三位:
不期然而然、不輕然諾、想當然
四、47個在第四位:
比比皆然、不期而然、不以為然、處之泰然、春意盎然
大謬不然、大繆不然、大義凜然、道貌岸然、道貌凜然
道貌儼然、防患未然、功到自然成、故我依然、圭角岸然
果不其然、寒灰更然、浩氣凜然、環堵蕭然、理所必然
理所當然、理之當然、毛發悚然、毛發聳然、毛骨悚然
毛骨聳然、毛骨竦然、任其自然、神采奕然、死灰復然
聽其自然、興趣盎然、興味索然、興致索然、須眉皓然
儼乎其然、一見瞭然、一目瞭然、意興盎然、意興索然
毅然決然、輿論嘩然、再不其然、曾不慘然、正氣凜然
自然而然、足音跫然
找到 200 個成語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 解釋
哀莫大於心死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安安心心 保持心境平靜,不受外界干擾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來。
安心樂業 指心緒安定,生活愉快。
安心樂意 指心情安定,滿意,很願意如此
安心落意 放心,無憂慮。
暗室虧心 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虧心事。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裡昧著良心做壞事。指偷偷地做壞事。
暗室私心 〖解釋〗指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虧心事。同「暗室虧心」。
熬心費力 耗費心神和氣力。
白藋同心 〖解釋〗猶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羨榮華的品節。
白發丹心 丹心:赤誠之心。形容年邁蒼老,仍然懷有一顆赤誠之心。
白費心機
白首之心 老年時的壯志。
白水鑒心 白水:清水;鑒:照。清澈的水能照見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凈的水一樣純潔。
百計千心 〖解釋〗指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百慮攢心 各種思慮一齊聚集在心頭。
百爪撓心
包藏禍心 包藏:隱藏,包含;禍心:害人之心。心裡懷著害人的惡意。
包藏奸心 猶言包藏禍心。
畢力同心 〖解釋〗猶言齊心協力。
碧血丹心 滿腔正義的熱血,一顆赤誠的紅心。形容十分忠誠堅定。
避跡違心 指違背本意而隱匿。
變心易慮 改變思想;改變打算。
別出心裁 別: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別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別具心腸 指另有打算和企圖。
別有心腸 別: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圖
別有心肝 指另有打算
別有用心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計。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圖。
冰心一片 〖解釋〗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得人心 得:取得,獲得。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擁護,也指不討人喜歡
財迷心竅 迷:昏亂。指一心愛財而心中糊塗
裁書敘心 寫了這封信表述心意。
裁心鏤舌 〖解釋〗形容用盡心思,費盡口舌。
惻怛之心 見「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惻隱: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茶飯無心 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不安
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樣的兇殘、狡猾的心腸。
豺狼野心 比喻壞人的狠毒用心。
臣心如水 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沉心靜氣 「沉」同「沉」。猶言心平氣和。
稱心快意 滿足心意
稱心滿意 稱心如意
稱心如意 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
趁心如意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稱心如意。」
趁心像意 〖解釋〗猶言稱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趁:滿足,遂。趁,通「稱」。
成算在心 心中早已經算計好了如何應付的辦法。
誠心誠意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實意 見「誠心誠意」。
誠心正意 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逞心如意 猶言稱心如意。
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齒少心銳 年輕氣盛,銳意進取。
赤膽忠心 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赤心報國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赤心相待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出以公心 指考慮事情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出發點。
處心積慮 處心:存心;積慮:經過長時間的老虎。形容蓄謀已久。
怵目驚心 驚:震驚。看見事態嚴重,心裡感到震驚
觸景傷心 見「觸景傷情」。
觸目崩心 看到某種情況而心中極度悲傷。
觸目經心 見到而縈煩於心。
觸目驚心 觸目:眼睛看到;驚:震驚。看見某種嚴重情況而內心震驚。形容事態嚴重,引起震動
觸目儆心 看到某種情況而引為儆戒。
觸目警心 看到某種情況,心中引起警覺。
觸目傷心 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傷悲。
觸目慟心 慟:極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內心悲傷。
船到江心補漏遲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戳心灌髓 刺心並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難以忍受
刺心刻骨 ①謂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內心極其悲憤。
刺心裂肝 謂悲痛至極。
刺心切骨 見「刺心刻骨」。
從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粗心大意 粗:粗蔬。指做事馬虎,不細心。
粗心浮氣 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
促膝談心 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親密地談心裡話。
摧心剖肝 摧:折。剖:劃開。心肝斷裂剖開。比喻極度悲傷和痛苦。
存心不良 存心:懷著某種心思或打算。指存著壞心眼。
存心積慮 謂長期、一貫的思想、想法。
存心養性 保存赤子之心,修養善良之性。舊時儒家宣揚的修養方法。
寸心千古 千古:時間久遠。寸心具有千古識力。
措心積慮 猶言處心積慮。謂長久考慮在心。
大得人心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熱烈擁護。
大快人心 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丹心碧血 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贊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樣忠心耿耿。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膽大心粗 做事膽子在,但心粗。考慮不周全。
膽大心細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膽大心小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膽大心雄 形容膽子大,有雄心,做事無所畏懼
膽破心寒 形容由於恐懼而伏帖的樣子。
膽戰心寒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心慌 同「膽戰心驚」。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膽戰心搖 同「膽戰心驚」。
膽壯心雄 見「膽大心雄」。
當面輸心背面笑 比喻當面顯得十分親熱,背後卻在搗鬼。
悼心疾首 心裡傷感,頭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悼心失圖 悼:哀悼,悲痛;失:失去,喪失;圖:意圖,主張。因內心哀痛而失去主張
得手應心 見「得心應手」。
得心應手 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裡怎麼想,手就能怎麼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低首下心 首:頭;下心:屈服於人。形容屈服順從。
低心下意 謂小心謹慎、專注不移。
雕心刻腎 同「雕肝琢腎」。
鵰心雁爪 比喻心狠手辣。
雕心鷹爪 比喻心腸殘忍,手段毒辣。
吊膽驚心 猶言吊膽提心。
吊膽提心 〖解釋〗提心吊膽。 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掉以輕心 掉:擺動;輕:輕率。對事情採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
動魄驚心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動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動人心弦 把心比作琴,撥動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動人心。
動心怵目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懼。看了使人感到內心恐懼。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動心駭目 駭目:使人看了感到驚駭。看了使人感到心動驚駭。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動心忍性 動心:使內心驚動;忍性:使性格堅韌。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洞心駭耳 形容使人震驚。
洞心駭目 形容使人驚異。
獨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泛指構思、設計或心中的想法獨具一格,與眾不同
獨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獨運匠心 〖解釋〗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獨到的藝術構思。
額蹙心痛 極度憂愁傷心貌。
鶚心鸝舌 鶚:魚鷹;鸝:黃鶯。比喻嘴甜心狠,陰險狡詐
兒女心腸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耳目心腹 耳目:指偵探消息的人。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耳軟心活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耳聽心受 用耳朵聽,並記在心裡。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兩個人齊心協力,就會無往不勝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二心兩意 形容意志不專一、不堅定。
二心三意 〖解釋〗想這樣又想那樣。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意三心 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
發短心長 發短:指年老;心長:智謀深。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防心攝行 謂防止雜念和注意言行。
放心解體 指人心離散、瓦解。
放心托膽 形容毫無顧慮。
匪石之心 比喻堅貞不渝
費盡心機 心機: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費力勞心 耗費氣力和心思。
分心掛腹 形容十分掛念。
佛口蛇心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佛心蛇口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佛性禪心 謂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之心性。
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別人。
福至心靈 福:幸運。意思是人運氣來了,心也變得靈巧了。
撫心自問 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拊心泣血 形容內心悲痛之極。
負心違願 負:辜負。辜負和違背自己的心願。
腹非心謗 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腹誹心謗 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腹熱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腹心相照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腹心之患 比喻嚴重的禍患。
腹心之疾 腹心:比喻要害處;疾:疾患。比喻要害處的禍患。
甘心瞑目 瞑目:閉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願,死了也不遺憾。
甘心情原 謂完全願意。
甘心情願 心裡完全願意,沒有一點勉強。多指自願作出某種犧牲。
甘心如薺 薺:甜菜。荼菜雖苦,但是和內心的痛苦相比,覺得就像薺菜一樣甜美。
甘心首疾 甘心:情願,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為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願。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痴情。
肝心若裂 比喻極痛心。
肝心塗地 猶言肝腦塗地。
感人心脾 見「感人肺肝」。
高下任心 見「高下在心」。
高下在心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況,採取適當辦法。後形容能胸有成竹地處理事情。
槁形灰心 形容身體衰弱,意志消沉。
割股之心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為了治好病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
革面革心 見「革面洗心」。
革面悛心 見「革面洗心」。
革面洗心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重新做人。
革心易行 謂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行為。
耿耿於心 耿耿:有所懸念而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牽縈於心。
攻心扼吭 喻攻擊要害。吭,指咽喉。
攻心為上 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鬥志為上策。
勾心鬥角 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鉤心斗角 心:宮室的中心;角:檐角。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狗肺狼心 同「狼心狗肺」。
狗心狗行 比喻歹毒的心腸、行為。
狗行狼心 比喻行為兇狠,心腸毒辣。
苟且之心 苟且:得過且過。指得過且過、只顧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當事情的念頭。一般多指男女關系。
古貌古心 形容外表和內心具有古人的風度。
蠱惑人心 蠱惑:迷惑。指用欺騙引誘等手段迷惑人,搞亂人的思想。
鼓舞人心 鼓舞:振作,奮發。振奮人們的信心。增強人們的勇氣。
掛肚牽心 牽:牽掛。形容憂慮不安的心情。
關心民瘼 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官迷心竅
歸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歸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樣急。形容回家心切
鬼迷心竅 鬼怪迷惑住心竅。指對問題認識不清。
劌目怵心 劌:刺傷;怵:驚動。指觸目驚心
劌目鉥心 猶言嘔心瀝血。
劌鉥心腑 形容窮思苦索,刻意為之。
劌心怵目 見「劌目怵心」。
劌心刳肺 形容費盡心思,刻意為之。
劌心刳腹 見「劌心刳肺」。
劌心鉥腎 同「劌鉥心腑」。
貴在知心 以知心交心為貴,指朋友之間心心相印
Ⅳ 特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特字開頭的成語:
特立獨行
特立獨行
tè lì dú xíng
[釋義] 特:版獨特;立:立身。形容權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
[例句] 士之~,適於義而已。(唐·韓愈《伯夷頌》)
Ⅵ 才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才字開頭的成語 :
才華橫溢、
才疏學淺、
才貌雙全、
才子內佳人、
才華超容眾、
才蔽識淺、
才大難用、
才薄智淺、
才高運蹇、
才大氣高、
才多識寡、
才氣過人、
才人行短、
才高七步、
才懷隋和、
才藝卓絕、
才高識遠、
才華蓋世、
才過屈宋、
才高氣清、
才識有餘、
才疏學薄、
才氣無雙、
才清志高、
才盡詞窮、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才疏計拙、
才輕任重、
才短氣粗
Ⅶ 「彤」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彤」開抄頭的成語只有一個。
彤雲密布(tóng yún mì bù):指很厚的雲層布滿天空。彤雲在這里指的是陰雲,彤雲密布,很厚的雲層布滿天空,一般是下雪前的徵兆。
造句:鵝毛般的雪花,從彤雲密布的天空中飄落下來,地上一會兒就白了。
Ⅷ 俗字開頭的成語
俗語常言 [sú yǔ chá來ng yán ]
生詞本
基本自釋義
早已在民間流傳,至今人們還經常說的話。
出 處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豈不聞俗語常言,酒解愁腸。」
例 句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俗語常言,鬼行地中,如魚行水中;鬼不見地,亦如魚不見水。」
網路釋義
俗語常言是漢語詞彙,讀音是sú yǔ cháng yán,意思是早已在民間流傳,至今人們還經常說的話
Ⅸ 以第二個字為人開頭的成語
【矮人觀場】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愛人好士】愛護、重視人才。 【矮人看場】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矮人看戲】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愛人利物】愛護人民,力求有利於人民。 【愛人以德】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准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 【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或行車時後面揚起的塵土。指跟在人家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學人家的樣子,沒有創造性。 【傍人門戶】傍:依靠,依附;門戶:門第。比喻依賴別人,不能自立。 【傍人籬壁】傍:依靠;籬壁:籬笆牆。依靠著別人家的籬笆牆。比喻依賴或模仿別人。 【傍人籬落】比喻依賴他人。 【逼人太甚】指對人逼迫不留餘地。 【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里,鄉里。②泛指粗俗的。 【避人眼目】指避免走漏消息。同「避人耳目」。 【乘人不備】乘:趁著。趁著別人沒有防備干某事。 【持人長短】指抓住他人的缺點過失作為把柄,加以攻擊。 【詞人才子】詞人:善於文辭的人。舊指有才華的文人墨客。 【侈人觀聽】指加強人們在觀感聽覺上的印象。 【稠人廣坐】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場合。 【稠人廣眾】指人很多的場合。 【稠人廣座】指人很多的場合。 【詞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風雅的文人。 【催人淚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跡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楚人戎言】戎: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在此作地名用。楚人生長在戎,就要說西戎人的話。比喻客觀環境的影響要勝過主觀條件與與自然的本能。 【痴人說夢】痴:傻。原指對痴人說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借荒唐的想像胡言亂語。 【出人頭地】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出人望外】猶出人意表。超出人們的意料。 【才人行短】才人:有才學的人;行:品行;短:缺陷。有才學的人在品行上不免有所缺陷。 【出人意表】表:外。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出人意料】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出人意外】出於人們的意料之外,都沒想到的。 【乘人之厄】乘:趁;厄:苦難。趁人家危難的時候加以要挾或陷害。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 【成人之善】成全別人做善事。 【乘人之危】乘人家危難的時候去威脅損害。 【趁人之危】利用別人有困難時加以要挾或陷害。 【大人不曲】曲:不公正。舊時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則,不偏私,不迎合。 【單人獨馬】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大人虎變】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待人接物】物:人物,人們。指跟別人往來接觸。 【蹈人舊轍】轍:車跡,指道路。走別人走過的路。指因循舊說,無主見地人雲亦雲。 【大人君子】大人:古代尊稱;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備的人。 【打人罵狗】對人濫打亂罵,擺盡威風。 【達人立人】達:引進;立:培植。指幫人建功立業。 【單人匹馬】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代人受過】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奪人所好】強奪別人所喜歡的人或物。 【得人死力】死力:拚死之力。指能得到他人不顧性命地為之盡忠竭力。形容非常得人心。 【代人說項】替人說好話。 【大人無己】舊時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別人融為一體,不自私。 【得人為梟】梟:一種猛禽,引申為勝利者。以得到人才為勝利。 【動人心魄】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動人心脾】形容使人感動與震驚。 【大人先生】舊時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時帶諷刺意味。 【動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撥動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動人心。 【丟人現眼】丟臉,出醜。 【低人一等】比別人低一級。多指社會地位低下。 【達人雅志】達人:通達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遠。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俗。 【奪人之愛】奪:搶奪。剝奪別人所喜愛的人或事物。 【代人捉刀】捉刀:代別人寫文章。指代別人做事,多指寫文章。 【達人知命】達人:通達事理的人。指心胸豁達的人,安於命運。 【端人正士】指端莊正直的人。 【二人同心】比喻只要兩個人齊心協力,就會無往不勝。 【非人不傳】不是適當的人就不傳授。 【婦人醇酒】指沉湎於酒色。 【附人驥尾】驥:千里馬。依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婦人女子】泛指婦女。也常含有輕視婦女柔弱無能的意思。 【夫人裙帶】指因妻子方面的關系使丈夫得到官職或其他好處。 【婦人孺子】婦女孩子。 【發人深思】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發人深省】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逢人說項】項:指唐朝詩人項斯。遇人便贊揚項斯。比喻到處為某人某事吹噓,說好話。 【婦人之見】婦女的見解。由於舊時輕視婦女,故用來比喻平庸的見解。 【婦人之仁】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個人崇拜】以個人作為別人崇拜的對象。 【貴人多忘】貴人:地位貴顯的人。指地位顯赫的人往往不念舊交或譏笑人健忘。 【感人肺腑】使人內心深深感動。 【感人肺肝】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貴人賤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 【高人勝士】高人:志趣、行為高尚的人;勝士:指隱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隱居者。 【貴人善忘】用來嘲諷人善忘。 【感人心脾】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高人一籌】高人:比一般人高;籌:籌碼。比一般人高出一個籌碼。指勝過別人。 【高人一等】比別人高出一個等級。指高過一般人。 【貴人眼高】貴人:地位顯貴的人;眼高:藐視一切。指地位高貴的人瞧不起他人。 【高人逸士】逸:隱逸。指人品清高脫俗,不貪慕虛名利祿的人。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為高尚的人,多指隱士;雅:風雅,儒雅。志行高尚、風格儒雅的人。 【高人一著】著:下棋時走一步。指比其他人高明一點。 【高人雅緻】雅緻: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優雅情趣。 【高人雅志】高人: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隱士;雅:風雅、儒雅。志行高尚,風格儒雅的人。 【寡人之疾】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故人之情】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間的感情。 【感人至深】使人內心深深感動。 【個人主義】自私自利。 【故人之意】故人:舊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誨人不倦】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害人不淺】對別人危害很大。 【誨人不惓】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同「誨人不倦」。 【豁人耳目】開擴眼界,使耳目清新。 【壞人壞事】有害於社會的人或事。 【黃人捧日】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同「黃人守日」。 【活人手段】使將要死亡的人能夠生存下來的本領或方法。 【黃人守日】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 【駭人視聽】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 【駭人聽聞】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駭人聞見】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同「駭人視聽」。 【駭人聞聽】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同「駭人聽聞」。 【壞人心術】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漢人煮簀】漢:漢中地區;簀:席子。漢中有個人將自家的竹席子當作竹筍煮著吃。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 【佳人薄命】指年輕美女命不好。 【巨人長德】巨:大。形容德高望重的人。 【鉅人長德】指德高望重的人。 【假人辭色】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待人。 【佳人才子】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 【瘠人肥己】瘠:瘦,引申為慳吝;肥:胖,引申為貪婪。對待別人很吝嗇,而自己卻很貪婪。 【家人父子】即一家人。 【兼人好勝】兼人:超過別人。非常好勝,總想超過別人。 【救人救徹】比喻幫助人要幫到底,不能半途而廢。 【金人緘口】金人:銅制的人。緘口:封嘴,指緘默不言。銅人閉口不講話。形容言詞謹慎。亦作「金人三緘」。 【覺人覺世】指啟發世人覺悟。